分享

【诗家风采】女诗人曾艳梅七绝专辑(著名诗人张庆辉赏评)

 广东诗人 2023-11-04 发布于广东
  关注 广东诗人 ,寻找惬意诗生活!

本专辑刊头书法为陈宜浩老师所题


曾艳梅,号有兰,广东惠州人,中华诗词学会,孔子诗歌协会副会长,惠州市诗词楹联学会诗教部部长,惠城区作协理事,中原杯全国诗词大赛评委,云帆诗友会平台策划,教育局督学,学校副书记。编写校园读本《二十四节气诗歌集》,主编《千家诗·诗歌卷》《当代诗人谱》等多本诗集。参加全国性诗词大赛曾获一、二等奖,作品见于《诗刊》《中华诗词》《中华辞赋》《当代诗词》《惠州日报》等报刊和全国著名诗词网络平台




 
女诗人曾艳梅七绝专辑
著名诗人张庆辉赏评

记紫芽茶苗种植惠州苏祠

春到苏祠物态饶,堂前喜种紫芽苗。

来年须约东坡至,活火新泉煮一瓢。

【张庆辉评】东坡《试院煎茶》有“贵从活火发新泉”句,此诗题目及茶,并及苏祠,转结许以“来年约东坡,活火煮新泉”,还有比如此化用东坡语典更切此题目的法子么?所谓原汤化原食,此即是也。

小园

才摘芭蕉又灌蔬,吾家园圃自耕锄。

信知柑果多情意,不负春光不负余。

【张庆辉评】好在转句以“信知”二字从今日推到未来,于耕耘遥想收获,如李义山“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如杜少陵“何日依虚幌,双照泪痕干”;作者每能于转结句离开当下,拉开时空,于诗词创作而言,这是开阔的创作思路,这是极好的拓展意识——不能如此,意象不免单薄,诗意大都局促。

癸卯秋访乌衣巷

朱雀桥边梦得嗟,当时已是夕阳斜。

我来又过千年矣,依旧秋风吹野花。

【张庆辉评】过以诗名世的景点再以诗咏,殊难办也,免不了被人以千古名篇相较。此诗承刘禹锡名篇余绪作时空浩叹,接“旧时王谢”之苍凉,连带名篇作者,也一并“嗟”于其中,依其旧辙而以“又过”“依旧”之虚词联结更掘一层,感慨深切,味道浑厚,允称佳构。

柳如是

约君投水事如烟,身似飘红梦不圆。

三尺白绫香魄散,秦淮画舫恨逢钱。

【张庆辉评】咏人诗须不离“这一个”而又别有寄怀,否则大路货矣。此诗起句抓住柳如是一生典型事迹“约君投水”以咏,不言风骨而风骨自显,的是“可怜廊庙公卿骨,不敌青楼女子腰”(当代诗人廖国华先生句);“三尺白绫”言柳之结局,顺势引出作者之揣测——“恨逢钱”。“三加一”结构——前三勾描身世,后一抒写已意,写柳可谓入骨矣。

偕云帆诸诗家秋游惠西湖

晚来画舫泛斜辉,谁共诗心入翠微。

白鹭依依解人意,游园同去亦同归。

【张庆辉评】好在转结,以“白鹭解意,同去同归”之特殊情景,衬映出诗侣偕游的惬意情形——情以景出,意以景出,乃诗家寻常手段看家功夫,此诗可范。

偕云帆诸诗家夜观泗洲塔

西山碧树拥高檐,塔影披霞矗暮天。

对坐忆吟苏子句,微澜吐月月笼烟。

【张庆辉评】一二句以典型形象交待时空,平稳而起;三四句若续写风物,诗意则拓不开,“对坐忆吟”转得好,人文意趣,别开一境;第四句以景语结,七字中含两个月字——东坡一生咏月何多,颇相得。

罗浮山谒葛仙

药炉丹灶紫烟沈,函匮长存济世心。

仙路茫茫何处问,白云霭霭锁山深。

【张庆辉评】转结句得“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之古意。苍茫之中点而不破,隐有“济世心肠今何在”的轻微惆怅——以此意咏葛仙,切事切时,允称得体。

七夕节代友人作

月色秋烟淡一川,良宵仰望鹊桥仙。

恰逢云汉双星渡,无奈风帆两地悬。

【张庆辉评】代入感强,显见此诗是为分居两地的友人夫妇(恋人?)而作。第二三句“仰望恰逢”承转紧密;转结两句之“云汉双星渡”“风帆两地悬”张力十足,对比鲜明;“风帆”意象取得准,风帆者,欲鼓欲行也,用以状欲驰向对方而不能的两地相思之境况,至为精准。

赠旅美友人

风雨当年送远舟,无言执手况逢秋。

如今又是秋时节,万里沧溟月一钩。

【张庆辉评】前二句,当年送别情形,后二句,今日遥思情形,全用景语,而情自在其中,通首蕴藉耐读;“远舟、况逢、又是、万里”,几个烘托别情遥思的词语运用颇准,层层推进,流转自如,表意抒情,很是得法。

郊外垂钓

日落炊烟淡若无,林间雀和水中凫。

持竿坐待霞光散,钓得粼粼月一湖。

【张庆辉评】“林间雀和水中凫”,颇善体物,林畔湖边典型意象抓得准,“三一三”句式,富于变化,读来别致;从“日落炊烟”到“粼粼月湖”,因有时间线,就有纵深感;“持竿坐待”,能见钓者之痴、诗人之趣;通篇出以景语,余味悠长。

春回西湖

细雨和风日日催,西湖春色几时回。

柳池叶底莺声起,唤得桃花破晓开。

【张庆辉评】“春色几时回”是问,“叶底莺声起”“桃花破晓开”是答,诗内植入问答,就避免了平平叙来之单调,得“借问酒家”“牧童遥指”之趣;“细雨、和风、柳池、桃花”,春日意象丰富,画面感强,可感可触,一派生机。

山行

竹影松阴一径青,黄莺宛转似风铃。

天音信是皆谐律,录得归家细细听。

【张庆辉评】“竹影”“黄莺”分别从视觉听觉两个维度绘状山行,固然得法,但也是常规手段,此诗妙处尚不在此;妙在转结,“天音谐律”的是诗人判断,可见诗人身份,“录得细听”的是诗人旨趣,可见诗人心思,闲心闲事,闲情闲笔,闲闲带出,不着痕迹,大佳;“录得”二字,新词新事,古人莫办,颇具时代气息。

游大理宿梦蝶山庄

窗前竹影拂遥冈,满眼湖波织月光。

花下偶然成一梦,不知为蝶或为庄。

【张庆辉评】一二句写景细致入微,允称静美,“拂、织”二词炼得精准;三四句化“庄蝶”典故入诗,不独增加文气,而且读来恍惚,诗意忽生。

秋夜

小园向晚月初明,桂子香浓秋气清。

一颗童心摁不住,与儿花下扑流萤。

【张庆辉评】一二句打开感官,通过视觉和嗅觉,写出秋夜之美好;转结营造因果,三句设因,四句现果,小有悬念,巧设顿挫,读来清俊可喜、灵动生趣。

忆母亲

庭中裁剪日迟迟,走线飞针忘饭时。

听得邻家夸手巧,微微一笑理青丝。

雨夜忆父

绵绵寒雨暗江楼,遗像重摩泪自流。

常忆湖边念童话,当时星灿月如钩。

【张庆辉评】忆亲二首,均以景语结情(绝句常规手法),景典型而情深挚,俱生言有尽意无穷之效。“听得邻家夸手巧,微微一笑理青丝”,一个特定画面,既表达了对母亲的深深忆念,又定格了母亲的温雅性情,精炼;“常忆湖边念童话,当时星灿月如钩”,在“寒雨江楼,遗像重摩”的沉痛意象后,不再写当下,远推镜头转至温馨童年,通过拉开时空以增加涵容,丰富层次,得法。

教师志愿者

天蓝叶翠晓霞红,师者今兼清洁工。

一步一蹲还一捡,回头拂面是春风。

【张庆辉评】这类诗不好写,弄不好就是诗词版好人好事表扬稿。此诗克服难写之题,小有所得:即以典型形象出之,以避枯乏。首句富于色彩,三句工于刻画,四句丰于寄意,二句稍平。

梅花台历

一页光阴一树梅,案头春色四时开。

生涯常与清香共,肯使风襟著俗埃。

【张庆辉评】梅花有高洁意,台历有生涯感。须扣梅花,须扣台历,扣住了梅花,扣住了台历,两处落笔,双双擒得,甚好。

白云

天上成群小白羊,来来去去漫徜徉。

何时牵得最肥个,拴在院中陪阿娘。

【张庆辉评】想象奇特,富于童心,味近儿歌,饶有别趣,好在一派天然,仿佛信手捉得。但必须说明,这类诗,非绝句正格,不宜多写,不宜过分追求,否则,从立意到表达,十之八九会流于雕啄,弄出些诸如“夕阳一点如红豆,已把相思写满天”之类的句子来,最终蕴藉尽失,沦为“巧诗”一路。慎之。

南天湖赏梅二首选一

湖上晴风暖鬓丝,莺簧初试日迟迟。

琼花暗泄春消息,占得新年第一枝。

【张庆辉评】语感颇好,流转无碍;“晴暖”有喻,春将至情何畅;“琼花”意丰,梅已开雪未消,小处有经营,读者当留意——推而言之,诗者,大处,比如立意,当然不可有失,小处,比如遣词,也应精微处理,不能如此,则难臻上境。

【评论名家】

张庆辉,云南别书针传媒高级合伙人,曾任某都市报评论部主任;资深传媒人,资深文化策划人,多次策划并组织全国性诗词文化活动;第一届、第二届海峡两岸诗词联谜大赛学术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首届诗天下全国诗词联大赛诗部评委;承社副社长。

本专辑摄影:谢海衡
专 题

抗疫作品集


我为春天写首诗


诗家风采



征   稿

广东诗人(gdsrjy)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