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科学看待甜味剂 ... 贾月洋

 金钱河南山牧童 2023-11-05 发布于陕西

.

作者:本报记者 贾月洋

《光明日报》( 2023年11月05日 07版)

.

  在酸、甜、苦、咸四种基本味中,甜味可以说是人类最喜欢的味觉刺激。长期以来,人们一直通过摄入糖分来品尝甜味。可是,过量摄入糖分,可能导致糖尿病等一系列健康问题。于是,人类发明了一系列甜味剂来代替糖。不久前,世界卫生组织下属的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宣布阿斯巴甜为“可能致癌物”。同一时间,联合国粮农组织/世界卫生组织食品添加剂联合专家委员会(JECFA)也发布了人工甜味剂阿斯巴甜对健康影响的评估报告,认为只要摄入量限定在一定范围内,可放心食用。

  一边是“可能致癌”,一边是“可放心食用”。对于以阿斯巴甜为代表的人工甜味剂,究竟该如何科学看待?“甜味剂开发了这么多种,加工食品种类那么丰富,但从营养医生的角度来说,还是建议吃一些更天然的食物,加工程度越低越好。”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临床营养科副主任医师许英霞表示。

人类对甜味的追求由来已久

  人类对于甜味的追求,由来已久。

  “所有的(或者说几乎所有的)哺乳动物都喜欢甜味。乳汁,包括人类的乳汁,都是有甜味的,或者说几乎无不与甜味有关。”英国学者西敏司在其著作《甜与权力》中,揭示了糖从奢侈品到逐渐普及的过程。彼时,遍布各殖民地的甘蔗种植园,源源不断地为世界各个角落输送甜味,制糖业成为近代资本主义发展的支柱产业之一。

  19世纪,化学工业蓬勃发展,为人类追求甜味提供了新的方案。1879年,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的两位研究人员——莱姆森和法赫伯格,共同发表了一篇论文,介绍了一种名为“邻苯甲酰磺酰亚胺”的物质及其合成方法,这个物质的另一个名字就是——糖精。

  糖精能被发现,背后的故事非常有趣。有一天做完实验后,法赫伯格没有洗手便去吃东西,嘴里忽然觉得有明显的甜味,便回到实验室搜寻,终于找出了残留的甜味物质,后来和实验室主管莱姆森合作研究,共同发表了论文。于是,世界上第一款人工甜味剂,就这样被“意外”地研制出来了。

  这个不经意间的发现,对日后的食品工业产生了巨大影响。糖精的甜度是蔗糖的300~500倍、成本却只有其1/10,且几乎不参与人体代谢,所以迅速普及开来。与此同时,其他甜味剂的研发也势如破竹。1937年,甜蜜素被发明,甜度为蔗糖的30~50倍;1965年,阿斯巴甜被发明,甜度约为蔗糖的200倍;1967年,安赛蜜被发明,甜度约为蔗糖的200倍;1976年,三氯蔗糖被发明,甜度约为蔗糖的600倍;1993年,目前世界上甜度最高的人工甜味剂纽甜被发明,甜度达蔗糖的7000~13000倍……和它们的“先辈”糖精类似,这些人工甜味剂的问世,不乏像糖精一样,属于科学家的意外收获。

  随着化工技术的快速发展,木糖醇、赤藓糖醇等天然甜味剂也被科学家从各种天然物质中提炼出来,丰富了甜味剂大家族。

  经过100多年发展,目前的甜味剂数量已相当可观,其分类方式各有不同:按来源可分为天然甜味剂和人工甜味剂;按甜度高低可分为低倍甜味剂和高倍甜味剂;按营养价值可分为营养性甜味剂和非营养性甜味剂……不同种类的甜味剂化学性质各异,分别适用于不同种类的食品加工,且在相互混合时还能产生别样的甜味口感,丰富了人们舌尖上的刺激。

甜味剂对人体有何影响尚未可知

  作为化学工业的结晶,人工甜味剂自诞生之日起,便因“安全性”问题饱受争议。以“阿斯巴甜可能致癌”的结论为例,近年来,不乏在各种研究中发现阿斯巴甜导致白血病、淋巴癌、肝癌等疾病的报道。此前,糖精和甜蜜素等人工甜味剂,也有过是否健康的争议。

  国际癌症研究机构经过评估,将阿斯巴甜列入“可能致癌”的第2B组。对此,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总顾问陈君石在接受采访时表示,2是指第二级,从致癌证据方面看不是最强的;B是指可能对人类致癌,所以媒体报道的用词是“可能的人类致癌物”,这是准确的。

  陈君石建议:“如果要讨论中国是否允许继续使用阿斯巴甜,应该参考联合国粮农组织/世界卫生组织食品添加剂联合专家委员会的报告。”据悉,前述两份报告发布后,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曾在其官网发文,“结合联合国粮农组织/世界卫生组织食品添加剂联合专家委员会最新评估结果和我国居民消费情况进行安全性评估,阿斯巴甜按照我国现行标准规范使用可以保障安全。”

  目前来看,甜味剂对人体究竟有哪些影响,或许尚未可知。

甜味剂摄入应适可而止

  “从来没有一样东西是绝对安全的。所谓安全和不安全,一定和剂量有关,脱离剂量谈安全没有任何意义。”陈君石如是说。

  糖和甜味剂,均可为我们提供甜味,但特点各有不同,建议的日常摄入量也各不相同。从糖的角度来说,《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提出的“平衡膳食八准则”中第5条便是“少盐少油,控糖控酒”,其中对于添加糖的摄入量,建议每天不超过50g,最好控制在25g以下。

  “我们国家目前的人均摄入糖量,大概是10g,离25g还差一些。但有一些人群需要特别注意,比如肥胖、高血压、糖尿病等人群。”钟凯告诉记者,“对于他们来说,含糖的饮料最好也少喝,比如一瓶甜度为10%的含糖饮料,喝250ml就够25g了,如果每天都喝,甚至每天喝好几瓶,对健康肯定有影响。”

  “就甜味剂本身来说,几乎是不太可能让你吃到超出它健康指导值的。因为不少甜味剂的甜度比蔗糖要高很多倍,按照ADI标准推算,可能一天得吃半斤或一斤糖,一般人是受不了的。”钟凯说。

  “对于阿斯巴甜而言,因为它进入人体后会分解出苯丙氨酸,所以有极少数患有遗传病(诸如苯丙酮尿症)的人群是不能摄入的。”钟凯提醒道。

  许英霞则从另一个角度表达了她的看法:“我认为糖更好一些,因为毕竟还有些营养,控制好量就行。而甜味剂不是营养物质,如果不是吃不了糖的人群,我建议甜味剂摄入适可而止。”

  “建议大家采购食品时多关注配料表,对里面加的是糖还是甜味剂、加了多少、还有没有其他食品添加剂等信息,都能有基本了解。”许英霞建议,“还是要多摄入天然食品,少摄入加工类食品,比如孕妇、儿童等不宜食用的食品,就可能有一些潜在风险。”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对糖的摄入量提出了建议,我国对多数甜味剂也设置了限量,但对木糖醇等少数甜味剂,则没有作出规定。

  专家表示,不论是糖还是甜味剂,均应控制摄入量,归根到底,是限制自己对甜的欲望。

.

无论何种糖,都不宜过量

作者:本报记者 贾月洋

《光明日报》( 2023年11月05日 07版)

.

  【把脉】  

  围绕甜味剂的安全性问题,记者采访了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副院长、营养与食品卫生学系教授许雅君。她建议,不论哪一种甜味剂,在日常生活中都应控制摄入量,避免增加不必要的健康风险。

  记者:“可能对人类致癌的物质”意味着什么?日常生活中摄入阿斯巴甜有哪些注意事项?

  许雅君: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将阿斯巴甜归类为2B类,也就是说,阿斯巴甜可能对人类致癌。同时联合专家委员会还给出了每日允许摄入的阿斯巴甜量为40mg/Kg体重。

  国际癌症研究机构把致癌物质大致分为以下几类:1类(有确认致癌性)、2A类(很可能有致癌性)、2B类(有可能致癌)、3类(尚不能确定是否致癌)、4类(基本无致癌作用)。其中,阿斯巴甜被归类的2B类,是“对人可能致癌”,此类致癌物对人致癌性证据有限,对实验动物致癌性证据并不充分;或对人类致癌性证据不足,对实验动物致癌性证据充分。同属这一类的还有很多我们熟悉的物质或环境因素,如手机辐射、芦荟全叶提取物、传统的腌菜、柏油路上的沥青、汽车发动机尾气等。

  国际癌症研究机构指出,分类反映了某些物质可能导致人类癌症的科学证据强度,但并不表明在给定的暴露水平或暴露途径下癌症发生的风险程度。任何化学物质产生的健康损害效应都要和“摄入量”挂钩,脱离剂量谈健康损害是不合适的。按照目前市面上食品饮料阿斯巴甜的添加量,一罐含有200或300毫克阿斯巴甜的饮料,一个体重70公斤的成年人每天需要消耗超过9~14罐才会超过可接受的每日摄入量,即便体重较轻的女性,按平均50kg计算,每天也要饮用7~10罐才会超过。

  因此,我们应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需求合理选择,注意控制摄入量和频率,降低潜在风险。当然,更建议食用天然食品,少摄入添加了糖或人工甜味剂的食品饮料。

  记者:甜味为什么会对人们产生如此大的吸引力?

  许雅君:大多数人对甜味有天然的喜好。因为甜味通过味蕾感受器传导信号到中枢神经系统,一方面可以刺激大脑释放诸如多巴胺、血清素、内啡肽、脑啡肽等兴奋性的神经递质,使人感到愉悦和满足。而这种反馈机制产生的效果存留在人的记忆中,使人们对甜食的接受度和渴望度更高。另一方面,以碳水化合物为主的甜食可以在较短时间内提升血糖,快速缓解饥饿带来的焦虑感。正因为这种精神愉悦的体验,甜品被赋予了“幸福”的含义,反过来又会进一步增加人们对甜味的喜爱。

  但是不论是以蔗糖为代表的添加糖,还是以三氯蔗糖、甜蜜素、阿斯巴甜为代表的人工甜味剂,甚至近年更常见的以赤藓糖醇为代表的天然甜味剂,都不宜过量食用。摄入过量的糖,与龋齿、肥胖、癌症以及其他慢性病关联度增加。虽然甜味剂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减少糖分的摄入,但研究显示,大量食用甜味剂会破坏人体对饱腹感的感知,使人们更容易过量摄入食物,影响体重控制效果;另外还可能影响人体的代谢和激素水平,如影响胰岛素的分泌,改变肠道菌群结构等。

  记者:甜味剂对体重控制真的有用吗?

  许雅君:如前所述,摄入过量的糖分会增加肥胖及诸多慢性代谢性疾病的风险,而甜味剂的使用最早被认为减少了糖类摄入,对体重控制有积极意义。有研究显示,甜味剂的使用能够在短期内减少糖分摄入,但在另外一些研究中却没有发现类似结果。因此,甜味剂对于体重控制的绝对积极意义仍有待商榷,与甜味剂种类、摄入量、摄入时间和频率等诸多变量都有关系。

  不少人认为,相较人工合成甜味剂,天然甜味剂的安全性更高一些,但也有研究显示,即便是诸如甜菊糖苷这类的天然甜味剂,也可能引起肠道菌群失衡,加之其甜度非常高(相当于蔗糖的200~300倍),长期食用可能使人体对甜味的阈值增高,增强人体对甜味的依赖。除此以外,其他一些健康危害也不容忽视,例如过量赤藓糖醇(也是天然甜味剂的一种)的摄入可能与血栓风险增加有关。

  记者:不同人群在甜味剂的选择上,应如何考虑适配性?

  许雅君:目前尚无充足、具体的临床证据表明某种甜味剂与某种人群的绝对适配性。但还是有些原则可以参考:

  糖醇类甜味剂是糖的衍生物,目前已开发包括山梨糖醇、甘露糖醇、麦芽糖醇、乳糖醇、木糖醇等不同产品,其甜度为蔗糖的25%到100%。糖醇类甜味剂提供的能量比糖少,不会导致明显血糖反应,且可以显著降低蛀牙风险。但要注意糖醇是可以参加代谢的,并非0能量,相对于甜蜜素、三氯蔗糖等不参加代谢的甜味剂来说,糖醇是能够代谢产生一定能量的。

  甜菊糖苷、罗汉果糖苷都是天然甜味剂,热量低安全性高,可供糖尿病、肥胖症、心血管病患者食用。

  阿斯巴甜是二肽类甜味剂,可在人体内分解成天冬氨酸和苯丙氨酸。患有罕见遗传病——苯丙酮尿症的患者不能代谢苯丙氨酸,因此添加了阿斯巴甜的食品和饮料不适于苯丙酮尿症患者食用。

  纽甜是阿斯巴甜的衍生物,人体摄入后不会分解出苯丙氨酸,因此可供苯丙酮尿症患者食用。

  记者:如何看待目前市面上的“无糖”饮品?消费者在选购“无糖”饮品时,需要注意什么?

  许雅君:“无糖”并非真的没有糖。市面上的确有一些标注了“无糖”的食品,但配料表里却有麦芽糊精、玉米糖浆等。虽然名字不是“蔗糖”或“白砂糖”,但实际上仍然是大量葡萄糖、果糖聚合物的碳水化合物添加食品,这对于消费者来说是一种误导,这些食品糖尿病患者食用于病情有害无益。而且,有些甜味剂仍然有能量,比如糖醇类甜味剂(木糖醇等),不是所有甜味剂饮料都是0能量饮料。

  消费者选择的时候一定要擦亮眼睛,一看是不是真的没有糖,是不是把葡萄糖、蔗糖等换个“昵称”出现在配料表里;二是不要盲目相信“使用甜味剂而不使用蔗糖就没有能量,就有利于减重或者控制体重”这类说法;三是要清楚甜味剂食品需适量食用,过量食用存在诸多健康问题。

.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