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异域多样文化风貌,人类共同文学母题 ——高中部编版教材选择性必修上册第三单元整体研习教学设计

 阅读美丽星空 2023-11-05 发布于山东

异域多样文化风貌    

人类共同文学母题

  ——高中部编版教材选择性必修上册

第三单元整体研习教学设计

++++

++++

【课标要求】

本单元属于“外国作家作品研习”学习任务群,本任务群旨在引导学生研习外国文学名著名篇,了解若干国家和不同时期的社会文化面貌,感受人类世界的丰富,培养阅读外国经典作品的兴趣和开放的文化心态。

新课程标准对本任务群的学习目标与内容有如下规定:

1.阅读外国文学经典作品,认识所读作品的地位和价值。

2.撰写读书笔记,阅读作品应写出内容提要和阅读感受。选择感兴趣的作家、作品或话题,撰写评论。

3.尝试探讨不同民族文学之间的共同话题和文化差异,尊重文化多样性,提升文化鉴别力。

++++

【教材分析】

本单元围绕“多样的文化”这一人文主题,选编四篇具有较高文学史地位和思想文化价值的外国名家小说节选,两篇是19世纪英、俄现实主义小说,另外两篇是美国、拉丁美洲的现代小说。

《大卫·科波菲尔》(节选),节选的是本书中的第11章,节选部分写了大卫·科波菲尔开始独立做工的状况,他和房东的交往,以及他和米考伯夫妇之间结下的深厚友谊,突出了主人公大卫·科波菲尔的善良、诚挚和米考伯夫妇爱慕虚荣、喜好挥霍,但又开朗乐观的性格特点。小说含蓄地批判了造成主人公和米考伯夫妇苦难的社会根源。阅读时注意把握作品中人物的主要特征,体会作者用细节塑造人物形象的精湛手法,领略小说中所展现的19世纪英国的社会风貌,理解作者对当时社会现实的态度。

《复活》(节选),节选的是本书中第一部第43章,在节选的这一部分里,通过写聂赫留朵夫鼓起勇气面对曾被自己深深伤害的马斯洛娃,忏悔当年的罪恶,祈求宽恕,探讨了人的精神的“复活”之路,寄予了作者的人性理想。阅读时注意把握小说精妙的描写,抓住刻画人物的细节,把握这个人物的性格,体会作者在他身上寄予的人性理想。

《老人与海》(节选),节选的是本书后半部分,写老人与鲨鱼激斗。通过写老人圣地亚哥不屈不挠地与鲨鱼搏斗的五个回合,展现出一种永不言败的精神。文中老人的鱼被鲨鱼吃光,看似失败了,但他并没有在鲨鱼面前屈服,虽败犹荣,说明人可以暂时战败,但是人的精神和意志是永远也打不垮的。阅读时要要围绕老人这一失败英雄的形象及象征意义,体会小说所盛赞的“人的灵魂的尊严”。体会作品中富有活力的细节和文中大量的内心独白,体会其对表现人物性格和揭示小说主题的作用。

《百年孤独》(节选),节选的是本书的第3章,这一部分写的是马孔多历史的一个转折点,这个偏远封闭而又宁静的小村庄,随着商道的开通,开始卷入外部世界的纷纷扰扰,作者通过“失眠症”造成 “失忆”这一如真似幻的情节,表现了马孔多在文明洪流面前受到的巨大冲击。阅读时注意思考如何通过日常生活的书写来展现宏大的历史,体会魔幻现实主义手法带来的特殊的审美感受。

++++

【学情分析】

从学生已有的小说阅读经验来看,初中学过《我的叔叔于勒》《变色龙》,要求学生通过梳理小说情节,从不同角度分析人物,结合生活体验理解小说主题。接触过的长篇小说节选《智取生辰纲》《范进中举》《三顾茅庐》《刘姥姥进大观园》,要求学生通过抓住小说线索理清情节,把握人物形象,探讨性格原因。高中必修下册第六单元是以“观察与批判”为人文主题的小说单元,学习了外国小说《装在套子里的人》《变形记》,中国小说《祝福》《促织》《林教头风雪山神庙》,要求引导学生知人论世,在人物与社会环境共生、互动的关系中,认识人物性格的形成和发展,关照作品的社会批判性,进一步提高小说的审美鉴赏水平。

本单元四篇小说分属不同的创作流派、艺术风格各异,且内容上时间、空间跨度大,反映的社会内容与学生当下的生活距离较远,多数同学都比较习惯阅读更重情节和行动描写的小说,粗线条地分析人物形象分析问题不大,但用细致的心理描写、情节设计、场面描写、象征手法、魔幻现实手法等突显人物的理解学生关注不够。因而单元要求联系相关的历史文化背景,体察小说展现的千姿百态的社会生活,探寻丰富多彩的心灵世界,感受人类文化的丰富多彩。

++++

【单元目标】

1.联系相关历史文化背景,感受小说中展现的不同时代、地域的社会生活和人类心灵,深化对历史、社会、人生的认识;深入了解世界各地不同的民族文化和社会历史风貌,感受人类文化的丰富多彩。

2.把握小说中人物成长的精神轨迹,分析人物的性格特征及典型意义,分析人物心理描写,挖掘作品的丰富内涵,深入探索民族心理、时代精神和具有普遍意义的人生智慧。

3.感受小说多样的风格样式,从主题内容、叙事手法、语言风格等多方面入手,把握作品独特的艺术成就,了解外国文学艺术手法的传承与创新。

4.探究作者如何通过作品展现对社会人生的认识与思考,恰当评价其表现出的价值判断和审美取向;学习观察生活、思考生活以及艺术化地表现生活,能够发现生活中的小说元素,尝试创作小小说。

++++

【学习重难点】

1. 引导学生联系相关的历史文化背景,体察小说展现的不同时代、地域的社会生活,感受世界各地丰富的民族文化。

2.引导学生联系时代背景、典型人物去关注作者通过作品表现出的价值判断和审美取向,引导学生的精神成长。

++++

【情境任务】

在2023年的校园文化艺术节中,我校文学社决定以“异域多样文化风貌,人类共同文学母题”为主题举办一场文学沙龙活动。请你结合本单元内容的学习,选择一篇小说从多个层面入手或者选择两篇小说从一个点对比切入,梳理自己对外国文化的多样性的思考和理解,写成一篇读书札记,或借助生活中让人感动、引人深思、令人开怀等“小说元素”,创作一篇小小说。

++++

【单元规划】

课内9课时+课外


++++

【研习评价】

1.梳理小说的情节,感知并把握作品叙事谋篇方面的技巧。

2.概括并关联生活场景;分析场景中的人物,把握作品的主题,体会作家对社会人生的认识和思考。

3.通过比较阅读,体会民族文化的异同;能够从多个层面阐释对多样文化的理解,写成读书札记。

4.学习运用小小说的形式表达自己对生活的思考。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