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既然到了霜降,就聊聊桑叶吧

 中医保存216 2023-11-05 发布于广东
桑叶就是桑树的叶子,也就是我们小时候用来养蚕宝宝的那种叶子。
说到桑叶,就不得不提一句桑树,桑树是我们国家的传统种植树木,在古代农耕文明时期,我们的祖先就已经开始广泛种植桑树用于生产,《诗经·小雅》中有句诗说:“维桑与梓,必恭敬止。”朱熹对此做了解释:在古代,每一代人都会在房前屋后种植桑树和梓树,桑树可以提供桑叶用来养蚕,有了蚕就能从事生产就不会因为没有活干而饿肚子,梓树可以用来从事制作业,能做成各种各样的器具,有一份手艺也可以谋生,而桑树和梓树都有强大的生命力,能活很久,并且桑树和梓树全身都是宝,都能作为药材来治病,想想看,如果你的父母祖先给你种了一大片的桑树和梓树,就相当于给你留了一份生机,无论你走到哪里都不怕走投无路,你还可以回乡,你还可以回家,只要勤劳就能发家致富,这可比黄金这些用完了就没了的死物好太多了,还不怕被人偷走或者丢失,这是祖先留给你的底气和依仗,所以看到桑树和梓树就如同看到了家,看到了父母,就想到了祖辈对后辈的爱护、保护之心,如何能不起恭敬心呢?
再来说桑叶。
《本草经解》中说:“气寒,味苦甘,有小毒。主除寒热,出汗。桑叶气寒,禀天冬寒之水气,入足太阳寒水膀胱经;味苦甘有小毒,得地中南火土之味,而有燥湿之性,入手少阴心经、足太阴脾经。气味降多于升,阴也。
《得配本草》中说:“甘,寒。入手足阳明经。清西方之燥,泻东方之实。去风热,利关节,疏肝,止汗。
桑叶味苦、甘,苦能清下,甘能和,性寒则有清热的作用,归手少阴心经、足太阴脾经、手阳明大肠经和足阳明胃经,所以有清解心脾之热,胃腑、大肠腑、阳明经热的作用,可以用于治疗燥热、汗出、烦渴、热证咳嗽等病证。
而桑叶因为采摘的季节不同,其作用也有一些差异,有的桑叶是在四月份茂盛的时候采摘的,其作用就带有了“春气”,也就是有了春季条达舒畅的特性,这种桑叶就有疏肝理气的作用,如果遇到肝郁发热、出汗的情况,就可以在疏肝理气的用药基础上再用上四月份采摘的桑叶。
《普济方》中记载了一个治疗青盲的洗眼法:“昔武胜军宋仲孚患此二十年,用此法,二年目明如故。新采青桑叶阴干,逐月按日就地上烧存性。每以一合,于瓷器内煎减二分,倾出澄清,温热洗目,至百度,屡试有验。正月初八,二月初八,三月初六,四月初四,五月初五,六月初二,七月初七,八月二十,九月十二,十月十七,十一月初二,十二月三十。
“青盲”是中医对一类眼病的称谓,主要表现是眼睛的外观正常,只有视力逐渐下降,或者视野缩小,甚至失明。这种病证多是因为本身就有眼疾,因为治疗不及时或者误治导致病证加重,或者是因为肝肾不足,精血失养导致,抑或是因为肝气郁结,气机阻滞,气血不能上到眼部进行濡养导致,再或是因为脾胃虚衰,气血不足,目失所养导致等等。
而《普济方》中记载的这个医案中用的“新采青桑叶”个人认为当是禀春升之气的桑叶,也就是四月份采摘的桑叶,因为有了疏肝解郁、条达肝气的作用,能够帮助肝气的升发和肝血的输布,所以就可以用来治疗眼疾,这并不是因为桑叶有明目的作用,而是因为桑叶有清邪热、理肝气的作用才能让眼睛恢复健康,这是针对导致疾病的原因进行治疗的方法。至于为什么要在“正月初八,二月初八,三月初六”等这些日子来洗眼,我也没弄明白,不过也不妨一试。
除了可以在四月份采摘桑叶,有的桑叶是在霜降节气后,经过一次霜打后采摘的,《本草发明》中记载:“十月霜后三分,二分已落时,一分在者,名神仙叶,即采取。”这种桑叶就带有秋的肃降和霜的寒凉之气,更偏向于清燥热邪气,消火热。名方清燥救肺汤中用的桑叶就是霜桑叶:
经霜桑叶(三钱,去筋)杏仁(七分,去皮尖,炒黄) 麦门冬(一钱二分,去心) 石膏(二钱五分) 人参(七分) 阿胶(八分) 胡麻仁(一钱,炒) 甘草(一钱) 枇杷叶(一片,去毛筋)。
燥热之气不仅会伤肺气还会伤肺之津液,就会出现身热头痛,干咳无痰,气逆而喘,咽喉干燥,鼻燥,心烦口渴,胸满胁痛,舌干少苔等症状。这时候一是要清理外邪也就是清肺之燥热,这就用到了霜桑叶和石膏;二是要恢复肺的宣发肃降的功能,就用到了枇杷叶和杏仁,再加上麦冬滋阴润燥让肺“解渴”;三是通过补脾胃来补肺气,就用到了人参和甘草;四是要补生水之源来制约热邪,同时避免邪热伤及到肾,就用到了阿胶和核桃仁。整个方子能清能润,既祛邪又扶正,尤其用上了霜桑叶,就相当于多了味“药引子”,能够直接清除肺部的燥热邪气,让肺恢复清润。
除了四月份采摘的桑叶和霜降节气后采摘的桑叶外,还有晚上采摘的桑叶、清晨采摘的桑叶、经霜后变黄的桑叶等等,它们因为带有不同时节的天地的“信息”,就有了不同的特性,当运用于人体时,人体就会接收到天地的这些“信息”而产生奇妙的反应,若是用对了,就能产生意想不到的治疗效果,这就是为什么中药要讲究采摘时间的原因,人在不同的时间,不同的环境下内在的生理状态都是不一样的,植物也是如此。
好了,桑叶就介绍到这里,下面节选一些桑叶的运用,供参考:
《集简方》中载:“风眼下泪:腊月不落桑叶煎汤,日日温洗。或入芒硝。”
《圣济总录》中载:“吐血不止:晚桑叶焙研,凉茶服三钱。只一服止,后用补肝肺药。”
《仁斋直指方》中载:“痈口不敛:经霜黄桑叶,为末。敷之。”
《医学正传》中载:“ 汤火伤疮:经霜桑叶为末,油和敷之。三日愈。”
《救急方》中载:“手足麻木不知痛痒:霜降后桑叶煎汤,频洗。”
(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