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莺歌海盐场与驻琼日本海军

 西津旅程 2023-11-05 发布于江苏

1939年2月,日军攻占海南岛。其作战的主要目的是为彻底切断中国大陆对外交通运输线,确保南有力支撑,以备与英美西方势力的决战。

日军在海南岛登陆作战的过程中,中国守军基本无力抵抗,只能退守山区。到1945年8月战败投降止,海南岛被日军统治了六年多。

日军占领海南岛期间,全岛被分为五个战区,以日本海军为主导,三亚地区为吴镇守府第十六特别陆战队,海口地区为吴镇守府地事务特别陆战队,琼山为佐世保第八特别陆战队,那大(现儋州)为舞鹤第一特别陆战队,北黎(现东方)为横须贺第四特别陆战队。

1941年4月10日,海南根据地队升格为海南警备司令部,划归日本海军中国方面舰队总司令直辖。此时,隶属其下的海南海军特务部对海南岛行使具体的开发管理权,在接受台湾总督府人力和技术支持的同时,以矿产、林业等为重点发展经济。

鉴于战前海南岛作为广东省一部分,本身经济发展较广东省的大陆部分差距明显,可以说除了海口有一部分近现代工商业外,大多数地区还是非常落后的。日本对海南岛进行的“台湾模式”移植,可理解为海南岛近现代化的一个“密集时期”。

由于移植“台湾模式”,加上台湾与海南有某种文化同源性(海南方言源自古闽南语,又称“海南闽语”),所以在二战期间,送往海南岛的台湾籍日军、军属及平民数量庞大,超过三万人。当时进驻海南岛的海军陆战队中,日本人占三分之一,且多数为岁数较大的国民兵,而20岁左右的台籍巡警、军属则占了其余的三分之二。

驻海南岛日本海军陆战队照片(图一为三亚、图二为海南岛东北部)

 

日本开发海南岛的过程中,开始疯狂掠夺海南的盐产资源,不仅控制了海南原有的盐场,而且还专门成立了“东亚盐业株式会社”,负责在莺歌海开筑规模宏大的盐场,以作为其国内工业原料的供应地(日本工业盐相对缺乏),这也是莺歌海盐场工业化的肇始,日方曾初步调查认为,莺歌海是一个理想的优良盐田,开辟后可产盐 20 万吨左右,盐田面积可达 2.4 万亩。

海水虽然是咸的,但是海盐场却不是哪里都可以随便建的,它需要相对纯净的海水品质、充足的日晒和空气干燥度、以及达到一定要求的海水浓度和地理位置。

海南岛降水方面,受夏季季风影响,岛上降水从东向西减少;地形影响,降水广泛集中于东部,西南部降水少,因此位于岛内西南部歌海气候条件适宜海盐生产。

莺歌海地处琼南终年高温热量充足平均年日照时数为 2353.6 小时连晴天多雨量少且集中在七、八、九月常年盛行东南风且风力大平均年蒸发量达 2343.9 米,其海域附近无大型河流注入海水盐浓度之高是中国第一(波美度3.5),在世界上也是仅次于死海、红海的存在。

由此莺歌海与原三亚榆林、东方并称海南三大盐场。1960 年后,莺歌海盐场逐步成为我国南方规模最大的海盐生产基地。

日本海南海军特务部对莺歌海盐场的正式开发,是建立在后续实地详尽调查和工业规划的基础之上的。

根据日本海南海军特务部的《莺歌海盐田开发计划案》,主要包含如下几个部分:1、莺歌海盐田开发计划书 2、设备并生产计划表 3、生产盐需给养数额表 4、主要资材需要数量数额表 5、劳动者及技术工人需求数量表 6、资金需求数量表。

该开发案由三井董事长滕枝得一、日海军特务部台湾专卖局技师山田贡实地考察而成,于1941年编制,构成了年产 34 ~ 40万吨的盐场开发计划。

日本为开发莺歌海盐业资源,还建设了黄流至三亚铁路,主要运输三亚、莺歌海等地的海盐,并担负着海南西南沿海的客货运输。

()

抗战胜利后,国民政府也想进一步开发莺歌海盐场,由两广盐务局帮办何世庸兼任莺歌海盐场筹备专员,但由于时局变化,没有落实。

下图为两广盐务局为开发盐场,借用国军机场(黄流)建筑和水电设备的报告。

现如今的莺歌海盐场,依然是中国三大海盐场之一(长芦盐场,布袋盐场,莺歌海盐场)。盐场在进行传统盐业生产的同时,也进行了文创、旅游、光伏产业的拓展和转型。

如今莺歌海盐场设立的海盐文化馆

不同年份盐晶的展示

旧盐场的库房(历史建筑)

莺歌海盐田

盐运铁路

至于不远处的莺歌海镇,因为海岸朝向越南河静、广平省,为面西海岸,所以也有着号称中国最美日落的景色。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