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浅析中国考古博物馆馆藏古代玉器(一)

 积祥轩 2023-11-05 发布于山东

大多数古玩爱好者都喜欢逛博物馆观察古代文物细节特征并牢记,用以应用在民间鉴赏、收购古玩活动之中。而对馆藏古代玉器仅仅通过肉眼观察则仅仅是看到器形及纹饰的大致特征,但对于工痕特征来说则目力不可及也。这就需要利用单反相机对馆藏古代玉器进行多个角度拍摄,通过玉器表面对微弱光线的反射,来获取玉器工痕细节特征。北大王迅先生曾说:“考古学就是看图说话。”这就是考古学中的类比分析,而传世古代玉器鉴别、断代就是要以通过科学考古发掘并有明确纪年的墓葬出土玉器为标准器,以此进行类比分析,通过对器形、纹饰、工痕、玉料、沁斑等各项特征的分析比对,从而对传世玉器进行鉴别真伪、断代。

自本篇开始,我将把目前中国考古博物馆展示的古代玉器逐一为大家分享。并以我个人视角浅析各个历史时期古代玉器器形、纹饰、工痕、玉料、沁斑等细节特征,及其初始、消失年代等知识点。

玉面幕 西周(公元前1046~公元前770年),陕西长安张家坡西周墓地出土。

卢兆荫先生著《古玉史话》:丧葬用玉起源很早,在长江、黄河流域史前时期的墓葬中就曾发现死者口中含玉,手中握玉以及眼、鼻、耳孔塞玉的现象。商周时期沿袭并发展了这种习俗。

《周礼·春官·典瑞》载:“驵圭、璋、壁、琮、琥、璜之渠眉,疏壁、琮以敛尸。圭在左,璋在首,琥在右,璜在足,壁在背,琮在腹,盖取象方明神之也。”从考古资料考察,以壁、琮敛葬的习俗盛行于新石器时代晚期,到了商周时期已趋于衰微。

考古发掘出土的西周丧葬用玉,主要有缀玉覆面、玉琀、玉握以及玉棺饰等。

玉面幕,亦称缀玉面罩或缀玉覆面,是用玉雕琢成脸部个器官的形象,然后缝缀在纺织物上用以覆盖死者的脸部。玉面幕是历史上首次出现有完整人面形象的殓玉,可能是《墨子·节葬》:“诸侯死者虚于车府,然后金玉珠玑比乎身。”所记之一种本源:它是战国玉幎目和汉代“玉塞九窍”及玉衣的先河。

标记处可以清晰看到镂空处呈现波浪状,此种特征为先钻定位孔,后通过条状工具加解玉砂浆横向打磨贯通定位孔所特有的痕迹。如透光观察可以看到镂空处横截面有细密的解玉砂横向打磨痕迹,此与战汉时期的定位孔镂空工艺略有不同,战汉时期镂空处多是垂直于玉器的纵向打磨痕迹,虽然都是条状工具,但打磨方向不同,故在战汉片状镂空玉器中很难看到此种波浪状特征。

标记处玉饰为素娟形玉饰,也称亚字形佩,多作为玉组佩中佩饰,极少单独佩戴使用。始于西周,兴于春秋,战国衰微,至汉以后基本不见。

西周 素娟形玉项饰 山西省长治市黎城县博物馆藏

春秋时期玛瑙玉串饰 陇县博物馆藏

秦式龙纹亚字形玉佩、春秋晚期、之一∶高2.2、宽1.95、厚0.3厘米、之二、之三∶高2.1、宽1.8、厚0.3厘米、1986年陕西省鳳翔赐南指挥村秦公一号墓出土。玉色青黄和灰绿,亚字形扁平体。之一腰部上下共享细线阴刻四条外轮廓大致呈梯形状的秦式龙首纹,之二和之三均在腰部上下用细线阴刻六个反向的“S”形纹。背面皆光素,在上下两个端面各钻两个与背面相通之隧孔。现藏陕西省秦始皇兵馬俑博物馆。

玉面幕其他配饰不再赘述,下面给大家展示各种角度拍摄的高清图片来观察器形、纹饰、玉料、工痕及沁斑特征。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