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外历史纲要下第九课《资产阶级革命与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教案

 当以读书通世事 2023-11-05 发布于甘肃

​教学目标(核心素养)

1、唯物史观

理解各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的共性和和具体原因,运用唯物史观,认识资产阶级革命的发生和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是近代西方社会发展的客观趋势和启蒙运动政治思想理念的初步实现。

2、时空观念

在历史时空框架下整体把握资产阶级思想解放运动、资产阶级革命与改革和资本主义制度确立之间的相互关系,理解时代特征。

3、史料实证

通过文献资料记载,认识资产阶级革命与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过程中重要文件、宪法,理解各国政体的不同特点,进一步提高阅读和通过多种途径获取历史信息的能力。

4、历史解释

运用文献资料,明确资产阶级革命与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是19世纪中期世界发展的主要潮流,初步理解资本主义制度的历史进步性和时代局限性。

5、家国情怀

通过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辩证评价,要提倡真正关注每一个人的发展的、社会主义的以人为本的价值观。从而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取向,理解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特色和优越性。

教学重难点

重点:资产阶级革命和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内容

难点: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与资本主义制度确立的关系;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内确立的曲折性和复杂性

时空坐标

图片
教学方法
问题导学法,讲授法,提问法,多媒体教学法

学法指导

自主学习法,合作探究法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具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导言框

新课讲授:

一、基础知识梳理

二、重难点问题解析

(一)英法美三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原因(共同,具体),领导阶级,重大事件,法律文件,结果(相同,不同),不同特点

图片

​(二)资本主义制度扩展的背景,途径,影响

图片

​(三)英法美与俄德日资本主义制度的不同

①英法美都是通过自下而上的资产阶级革命的方式,推翻了原来的封建或殖民政权,革命任务完成的比较彻底,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较为充分,实行的是民主政治。

②俄德日是通过原来的统治者实行自上而下德统一或改革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保留了大量封建残余,资本主义发展不够充分,实行专制统治。

课堂小结

伴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14-17世纪先后出现了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等思想解放运动。思想解放是社会变革的先导,英国、美国、法国率先爆发资产阶级革命,革命获胜后确立了资本主义制度,主要实行君主立宪制和民主共和制。

19世纪中期以后,资本主义得以扩展,分裂的意大利和德意志实现统一,俄国和日本进行了改革,他们都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但保留了大量封建残余。资本主义制度和封建制度相比具有巨大的进步性,但它也存在弊端,仍然是一种剥削制度。

课堂练习

见本课练习册

板书设计

图片
教学反思
⒈在教学过程中,资产阶级革命与资本主义制度是两个关键词,资本主义制度包括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和经济制度,主要围绕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展开,未能对资本主义经济制度展开更多探讨。
⒉在对资本主义在俄日德意等国拓展这一环节中,受限于课堂时间,对相关国家只能是作蜻蜓点水般介绍。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