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89岁文徵明临终绝笔,终于超凡入圣,跟米芾、赵孟頫相比,也不落下风了!

 墨品书法网 2023-11-02 发布于北京

“情深不寿,慧极必伤”这是金庸武侠小说《书剑恩仇录》中的名言,而它明显借鉴了《老子》中“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一句,告诉世人如果聪明过头了,就会在其他方面有所损折。所以,大智若愚、清净淡泊才是最佳修为之道。

书法史上有一位大师,他用一生的经历诠释什么叫厚积薄发,此人就是“江南四大才子”之一的文徵明。文徵明是与郭靖相似的人物,绝对谈不上天资过人。他小时候是以愚笨闻名乡里的,甚至在8岁以前都不能开口说话,而与文家有交情的唐伯虎,此时早就是远近闻名的神童了。

但文林看得更长远:“子畏(唐寅)之才宜发解,然其人轻浮,恐终无成。吾儿他日远到,非所及也。”事实也的确如此,文徵明一直非常勤奋,苏州文坛、艺坛巨擘吴宽、沈周亲自教导他诗文书画,文徵明每天临摹十遍《千字文》都不停止。

文徵明的一生是漫长的,他活了接近90岁,越到晚年,书法越发个性十足、尘俗之气也渐渐被剔除。明嘉靖三十七年(1558年),文徵明完成了人生中最后一件书法,这部临终绝笔终于超凡入圣,为其书海生涯画上了完美的句号。这部作品名为《独乐园记》,89岁的文徵明人书俱老,情笔合一。

《独乐园记》以行书写就,全卷共94行、800余字,单字大小约2.5厘米,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馆。此作原文为北宋名相司马光所写,文辞优美,再配上文徵明的字,更加文气十足。

文徵明行书启蒙于智永《千字文》,后收李应祯、吴宽影响,又学赵孟頫、米芾、《圣教序》、“神龙本”《兰亭序》、王羲之笔法,晚年形成苍润雅逸的书风,若论字里行间流露出的美感,《独乐园记》完全不输米、赵二人的作品,明代王世贞称赞文的行书为“玉版圣教”。

《独乐园记》起笔藏露兼用,落笔后顺锋而行,中锋为主,杂以侧锋取妍,笔画主次分明、提按有度,以长横为例,头尖尾粗,笔速由急渐缓,力道渐丰,温润又不失刚健。文徵明善用圆笔,含蓄饱满,笔势内擫,翻笔、绞转灵活,很少有大开大合的处理。

此作结字平中寓险,欹正交杂,横画略向右上倾斜,重心左右变化,收放自如。结体纵长,字与字偶有连带和一笔书,增加了全卷的节奏感和动势。

章法上下密、左右疏,呼应对照,极为隽秀。此作笔法精谨丰富,又不失个性,每一笔都有近80年的功力,如果能将它学透彻,行书会更上一层楼。

而今,我们将文徵明《独乐园记》原作进行了超高清1:1复制,还原出与原作别无二致的作品,并进行纯手工装裱,如果您感兴趣,请点击下方链接一观!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