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夏天里的成长》教学记

 艺之芳华 2023-11-06 发布于湖南

一、初读感知,锁定目标

我是第一次读到这篇文章——《夏天里的成长》,它是部编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一篇课文。这一课是一篇说理性小散文,作者用简洁朴素、清新优美的语言描绘在夏天里万物都在生长的自然现象。

最后一段非常有道理:一过夏天,小学生有的成了中学生,中学生有的成了大学生。升级、跳班,快点儿,慢点儿,总是要长。北方农家的谚语说:“六月六,看谷秀。”又说:“处暑不出头,割谷喂老牛。”农作物到了该长的时候不长,或是长得太慢,就没有收成的希望。人也是一样,要赶时候,赶热天,尽量地用力地长。

本课又属于习作策略单元,因此把本课分为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认识生字。理解词语和课文内容。找出中心句,说说课文是怎样围绕这句话来写的。明白最后一句话的含义,明白人一定要珍惜时间,积极争取知识、能力、经验的增长,不能错过时机,否则就会成为一事无成的人。
教学重难点:通过阅读、讨论,明白最后一句话的含义。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为什么说“夏天是万物长大的时期。”知道课文是怎样围绕中心意思来写的,体会作者的表达特点,片段仿写。
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为什么说“夏天是万物长大的时期。”
教学难点:体会作者的表达特点,片段仿写。

二、领读感悟,积累词句

原本设计的导入是创设情景,揭示文题。(1.春孕育,夏生长,秋收获,冬储藏,不同的季节有不同的特点,也会带给人不同的感受。夏天给你最大的感受是什么?哪些事物能让你产生这样的感受?2.今天,我们要来学习的这篇课文也与夏天有关,一起来齐读课题。看到这个题目,你会有哪些思考?)结果因为总结了昨天的作业情况,变成了直接导入“今天我们学习第16课……”本应该接着介绍作者的也忘了,进而到了检查字词情况以及“瀑”字的书写指导。

跟学视频朗读,思考:课文是怎样围绕这句话来写的?这个问题很简单,基本上都找到了——夏天是万物迅速生长的季节。(在第一段也很醒目)

自由读课文,想一想写到了哪些动植物?
学生交流:绿蔓、竹子林、高粱、花蕾、石头(苔藓)、草坪、菜畦、小猫、小狗、小鸡、小鸭……作者还写了哪些事物的生长呢?(板书:植物、动物、事物、人)(第二、三段的教学,倒是按部就班进行)

三、共读佳句,思考人生

1.再读课文,这些生物在夏天成长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呢?哪句话能说明这个特点?
(1)“生物从小到大,本来是天天长的,不过夏天的长是飞快地长,跳跃地长,活生生地看得见地长。”(2)指导朗读:“飞快地”、“跳跃地”、“活生生地看得见地”读出节奏感,稍快。

2.理解两句谚语:
“六月六,看谷秀”:农历六月初六,就到处可见齐腰深,秀出穗的谷子了,谷穗吐金后谷苗让农民们欣喜不已。
“处暑不出头,割谷喂老牛”:处暑的时候,谷子如果还不出穗,就没收成的希望了,就像无用的荒草一样,只能割掉喂牛吃了。
农作物夏天不长或长得太慢,秋天就没有收成的希望。

3.最后一句:人也是一样,要赶时候,赶热天,尽量地用力量地长。
(1)读了这句话,你感受到了什么?明白了什么?
(2)热天:不是指季节,而是指利于学习知识,利于成长的时间、环境等,主要指青少年时期。
(3)长:不仅仅指身体的成长,年龄的增长,体重的增加,还要看知识的积累,认识的提高,对时间的珍惜,对机遇的把握,努力学习。
(4)人生的夏天指的是一个人的青少年时期。
(5)这句话告诉我们人一定要在青少年时期珍惜时间,积极争取知识、能力、能验的增长,不能错过时机,否则就会成为一事无成的人。

学生对于“人生的夏天”指什么不太清楚,不知道是因为给他们的思考时间不够,还是文章读的不够多?或者二者皆有之,因此提醒他们在书上做好了笔记,方便他们课后内化。

我把今天的课堂总结也作为今天的打卡结尾:“在座的各位,你我都一样,正是学习的黄金时期,坚持梦想,努力奋斗,愿你我都在夏天里成长!”

(全文共1635字)
2021.11.11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