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砚式 | 钟形砚

 一鉴斋 2023-11-06 发布于湖北


钟,最早是作为贵族阶层使用的打击乐器而出现。除了作为乐器之外,钟也是象征着等级与权力的重要礼器。

自周朝起,即有赠钟的传统。通常是王权赠送钟给属地或附庸的诸侯国。钟体上常铭文“万年永保”、“子子孙孙、永保用享”等。赠钟包含着王权对诸侯地位的承诺契约、诸侯王对继任者的承诺契约。战国时期,楚王赠送给曾侯乙的65件一套的曾侯乙编钟,是我国历史上最为知名的赠钟行为。

北京市海淀区博物馆收藏了一件明代钟形腰牌,造型上选取了“钟”形,取“钟”与“忠”的谐音,以褒扬使用人的一片忠心,也是提醒使用人权力再大都不要忘了最初的一颗“忠心”。

北京大钟寺古钟博物馆藏有一件清代后宫妃嫔参与捐资铸造的栢林寺铜钟。钟上铸有各种宝物与经文,还有一篇《报父母恩咒》,以表达铸钟者对父母生养之恩的感激之情。另一件善缘庵铜钟,为康熙皇十五子胤禑所铸,为恭祝“帝道遐昌”“皇图永固”。

可见,“钟”在古时,是尊贵吉利之物。


古时钟是权力、地位、财富的象征,表达崇高、公正、忠诚,亦有终生(钟声)陪伴、终生(钟声)有福之意。古时钟的造型也常常被引用于文房用具之上。如钟形砚、钟形墨等。钟形砚,属仿物形砚中的一种,形态接近寺庙中常见的大钟。

常见的钟形砚有两类,一类如上图一鉴斋所藏的钟形砚,砚体外方,内刻钟形修饰;另一类如下图中西泠拍卖的纪晓岚铭御赐钟形砚,砚体呈钟形造型。


历史上还有如下一些比较有名的钟形砚。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清青铜钟式嵌澄泥砚

澄泥砚,风字形一端作圆弧内凹,色深赭。全件连盖或为青铜编钟改作,器与盖约相当,器身内挖嵌澄泥砚,砚堂受墨处圆形微凹,墨池深窄。砚背及盖为仿青铜器,有绿及红色作鏽,色彩斑斓,身有「枚」二排各三列,间有嵌金丝篆「万生永宝」,并饰嵌金银丝兽纹与回纹。


《西清砚谱》录 宋澄泥效建安瓦钟砚

《西清砚谱》录 旧端石蟠夔钟砚


上海博物馆藏 民国·陈端友制古钟砚

21.6cm14.2cm3.8cm
砚为长方形淌池式,砚堂向砚池稍倾,砚岗饱满。砚面周缘刻纹。砚背覆手浮雕摹刻西周兽面纹古钟。古钟左下角刻“常熟陈端友手制“阳文篆书款。砚左侧题:“籀蚪镌灵石,蟠夔肖古钟。周庙紫泥封,莫教侵蚀到,笔耕农。南歌子。”落款“词砚斋主” 钤“素庵阳文篆书方印。“南歌子为词牌名。词砚斋主、素庵,均无考。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