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墨彩至美——陈冬至人物画赏析 | 孤独与寂静之中压抑着波澜——读陈冬至《柳宗元〈江雪〉诗意》

 lm70cc 2023-11-06 发布于重庆

图片

陈冬至先生的绘画题材多以传统古典人物为主,其以文人逸笔之法,熔诗、书、画于一炉,作品充溢着馥郁的书卷气。他笔下的人物多为命运坎坷、恃才傲物、慷慨多思的古圣先贤。陈冬至先生借古人衣冠抒发自己的情思和襟怀,作品构思精练脱俗,人物造型拙朴大气。他根据柳宗元《江雪》诗“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的诗意创作了《柳宗元〈江雪〉诗意》。

图片
柳宗元《江雪》诗意

画面中,天空阴沉,雪花飞舞,枯芦飘动,芦苇下坐一老翁,头戴斗笠,身披蓑衣,手持钓竿,独坐船头,默然垂钓。作品构图简约,未画渔线,不现鱼篓,以简代繁,以少胜多,构图寓意含蓄,手法虚无空灵,激发观者的无限想象。为了增强画面张力,画家打破渔翁钓鱼必盯“鱼漂”的固有模式,改为瞬间扭头,展露渔翁犀利的目光和冷峻的神态,使宁静凄凉的画面由静变动,增强了绘画效果。

陈冬至先生于画面中写了如下题款:“柳宗元因仕途风云,南放边涯。《江雪》一诗作于永州,鸟飞尽,人踪灭,六合之内何等寂静,独钓之翁何等孤单,然而孤独与寂静之中却压抑波澜。大抵古今骚客多此况也。”

题款中所说的“永州”是柳宗元被贬之地,那里人烟稀少,偏远荒僻,属“荒疠”之地。因柳宗元心中压抑和愤慨,故在那里“自放山泽间”,与山水为伴。永州成全了柳宗元,柳宗元也使永州扬名。

柳宗元的诗描写了一幅一目了然的画卷,本应有飞鸟的山中没有飞鸟,本应有人迹的路上没有行人,一派雪后安静空旷的景象。在这种空旷的背景中,孑然出现的渔翁就显得更加孤独,也映射出诗人当时内心深处的寂寞与孤高,以表达诗人在遭受打击之后的不屈和深感孤寂的情绪。诗中“绝”“灭”二字将情感推向了极致,仿佛天地之间,只剩下孤舟中钓鱼的老叟,周围的世界静谧得让人感到害怕。

诗人为什么要描写一幅在寒冷的天气下,一位老叟跑到这荒僻的地方来垂钓的场景呢?原来柳宗元被贬后,并未想要消极地逃避这个世界,反而气定神闲,以一种凛然不可侵犯的姿态手持钓竿,坐在江心的船上,孤傲而执拗。诗虽写渔翁,实则在写诗人的处境与身世。陈冬至先生画此图,已将渔翁画成诗人。渔翁在回眸的瞬间,犀利的目光已把世道看穿,洁清自矢,清风峻节,心志坚如铁。这里既写出了柳宗元和古今骚客的精神世界,也表达出陈冬至先生刚强正直、慨当以慷的内心情感。

柳宗元,字子厚,祖籍河东郡(今山西省运城市永济、芮城一带),世称“柳河东”“河东先生”,唐代文学家、思想家,唐宋八大家之一,因官终柳州刺史,又称“柳柳州”“柳愚溪”。柳宗元与韩愈共同倡导唐代古文运动,并称“韩柳”,与刘禹锡并称“刘柳”,与王维、孟浩然、韦应物并称“王孟韦柳”。

柳宗元早慧,13岁以文章成名。他虽然只活了46岁,却在诗歌、辞赋以及文学理论诸方面都作出了突出贡献。柳宗元一生留下了许多诗文作品,其诗多抒写抑郁悲愤、思乡怀友之情,幽峭峻郁,自成一路,而最为世人称道者,却是他那些情深意远、疏淡峻洁的山水闲适之作。柳宗元的文章论说性强,笔锋犀利,讽刺辛辣。游记写景状物,多所寄托。柳宗元把中国山水游记文学推向了一个高峰,因此被推为“游记之祖”。

柳宗元是一位忧国忧民、名垂青史的好官。在被贬期间,他致力改革的都是与人民生活息息相关的事情,例如释放奴婢、开凿水井、兴办学堂、开荒建设等等。在柳州余生的风雨四年里,作为一个地方官,他鞠躬尽瘁,用毕生的才华和心血为当地人民铺筑了一条大道。柳州人民为了纪念他,把他尊为“罗池神”,历经唐宋两朝,祭祀时间长达数百年。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