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真实故事:他为父亲买了皇陵附近的墓地,却没有给自己带来好运

 梦回乡关 2023-11-06 发布于浙江

我有位老同事老秦,十多年前,她老伴儿去世以后,她家三儿子不顾家人反对,从几百里地以外的皇陵附近,为他爹买了墓地。

可是那以后,家里便开始诸事不顺。他自己不但官运没有亨通,还于几年后,没到退休年龄就去世了。

老秦今年八十多岁了,她有三个儿子。老大两口子都在铁路工作,有个女儿;老二在机关工作,二媳妇儿是县里一家企业的中层,有个儿子。

老同事最引以为傲的,是她的三儿子。老三八二年毕业于南方某大学,工作在北京某部。媳妇儿是他的大学同学,也在北京工作,有个儿子。

老秦提起这个三儿子,表情总是流露出抑制不住的自豪与骄傲。可是,单位里同事们提起那孩子,却与他妈有不一样的感觉。有两件事情,使人们对他有了看法。

第一件事情是老三读大二的时候,他给他妈来过一封用红色圆珠笔写的信。

我们这里民间有种说法,红笔写信等于骂人。用红笔给父母写信,等于在用恶毒的语言诅咒父母。

当时那封信,老秦是带着愉悦与傲娇的心情,在办公室当众打开的。大家在看到满篇红色字体的时候,都感觉到非常吃惊。看到老秦也变貌变色的表情,人们都很识趣的溜出去了。

第二天上班,人们发现老秦嘴上出了一圈大水泡。昨天那一幕,大家还在尴尬中,老秦却主动跟大家打着哈哈说,老三来信是跟她要奶粉钱。说同学们都喝奶粉,他也需要补充营养,也要喝奶粉,不然学习就很难集中精力。写信时随手拿了支笔就把信写了,小混蛋不懂事,不知道红笔写信是有忌讳的。

那时候在我们这个比较偏僻的地方,牛奶和奶粉都是很金贵的东西。成年人喝奶粉,人们还从来没听说过。况且老秦家境也不是很宽裕,两口子都是工薪阶层,那时候工资待遇很低。他们养大三个儿子,娶了两房儿媳妇,老家还有老人要赡养,有时候日子也是捉襟见肘挺紧张的。

与老秦要好的同事说,他家老三要奶粉钱已经不是第一次。老秦给不了,那个老三才写了那封红笔信,向父母表达不满。


第二件事情是,老三毕业参加工作两年的那年年底,老秦挨着办公室撒信儿,说老三要结婚了。谁谁给送了枕巾,谁谁又送了枕套。

那个年代,婚事不讲究操办。她之前俩儿子结婚都悄没声息,其他同事家里也是,都是自家亲戚简单操办一下,同事之间给点瓜子喜糖,大家一起高兴一下就行。

见她老提及这事儿,还老说有人送这送那,马上也要有儿子结婚的财务科长说:“老秦要打破常规开风气之先了,咱们都破费点随个礼吧!每个人十块,沾沾喜气儿!”

那是我参加工作十年,第一次同事之间随份子。那时候,我每个月记得好像才五六十块钱,一下子拿出十块钱随礼,真的有点肉疼。

其他几个年轻同事与我一样,家里都有老有小,每一分钱都得计算着花。加上以前没有这样的先例,接受着都有些不太愿意。可是科长说了,又都不好意思驳了面子,只能都跟风了。

几个科室凑了一百多块钱,那个年代,一百多块已经是个不小的数目了。老秦从财务科长手中接过钱,说了声谢谢!然后马上又说,他家三儿不喜欢外人去家里,嫌乱。等他上班走了,再请大家喝喜酒。

过完了年,老秦儿子儿媳妇回京上班走了。有人逗老秦,这喜酒啥时候请啊!老秦说,给你们留了两条鱼,鱼眼都干了。等哪天得空了,炖了请你们。

这一等,几十年过去了,这顿喜酒大家也没喝到嘴里。

后来老秦退休了,我们再也就没机会听到她炫耀三儿子的事情了。偶尔从一些与她走得近的人口中得知,她家三儿子其实混得不咋样。

虽然他起点比较高,但那是京城,有背景的人多。他一个小地方出来的人,积累人脉找关系,哪有那么容易!再努力,在那样的地方,事业也很难有起色。

眼看他工作一直原地踏步,前程渺茫,媳妇儿逐渐对他有些失望。

两口子关系越来越紧张,据说有一次老三出去应酬喝多了,大冬天的醉酒回来,一进屋就倒在了客厅。一大晚上,他老婆都不管不顾。睡在地下一个晚上,第二天就开始感冒,病了好久。

儿子工作不顺,老秦这个当妈的多了几分担忧少了几分傲娇。


十几年前,老秦老伴儿罹患肝癌,久治不愈去世了。为了老伴儿的安葬问题,家里发生了争执。

老秦主张让老伴儿回老家进祖坟,说老家有祖坟,你们爷爷奶奶都埋在那里。你爸这个当儿子的,理应埋在祖坟,为你们爷爷奶奶顶脚。

老大老二两个儿子说老家离着百十里地,扫墓烧纸忒不方便,就近寄存殡仪馆或者附近买墓地。逢年过节我们过去看看多方便啊!

老三却说出了令人惊诧的意见,他主张去皇陵附近安葬老人。他说了一堆的理由,主要就是认为那边风水好。这些年,他一直为自己升迁不顺而恼火,不知听谁说,为老人选好墓地可以帮子女改运,说他身边很多人都在这样做。

他说咱们这代人都没能出人头地,我这都五十岁的人了,前程一眼看到头了,没机会出息了。可我们有下一代啊!说不准能让他们沾沾皇家运气,替他们改变运势呢!

老大说,我家闺女都孩子妈了,出嫁的闺女,沾不到这光了。我这拿死工资的人,我只考虑花钱多少!

老二说得更直接,他说,还想沾沾他们的运势?他们都亡国亡家了,他们的运势在哪儿?小心别跟着他们走霉运哦!真难为你念了那么多书,还待在那么个大城市这么多年,咋越活越回去了!

眼看仨儿子争论不休,一直对三儿子的话深信不疑言听计从的老秦发话了,她说就依老三的意见。咋说他也比咱们待在这么个小地方见识得多,听他的没错。

他家是我们附近人家,第一个去那么远地方买墓地的,也是至今为止唯此一家。

可是,自从老秦老伴儿后事办完,他家里就开始诸事不顺。先是老大,被朋友忽悠辞去非常稳定,待遇也不低的铁路工作。拿走家里所有积蓄,与人合伙做生意。不到两年,亏得精光,还欠了外债。

家里每天被人追债,老大精神垮塌再难恢复元气。老婆一气之下与他离婚,受双重打击,老大慢慢成半疯状态。整日里东跑西颠居无定所,不到六十岁就去世了。

老大出事的同时,老二出轨被老婆抓到,闹得满城风雨,职务丢了,家也散了。离婚几年以后,他儿子又给他闯下大祸,撞人致残。赔了人家不少钱,儿子还差点被判刑事责任。搞得老二有点焦头烂额。

而老三,在他父亲安葬之后不久,他被查出肝脏有问题。老大去世五年以后,他也去世了,距离退休,还有一年的时间。

十几年间接二连三出事儿,人们不免会在背地议论。难道当初老二的话一语成谶!真的是没有沾到好运却倒了霉运?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