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由'五京制'的陪都建置方式,看辽朝的都城设计考虑

 走路once 2023-11-06 发布于辽宁

五京制是唐朝以后,流行于游牧民族政权中一种都城设置制度。顾名思义,是一个政权内部下设5个都城(即1个主皇城,4个陪都城)。其实,类似五京制'1+N'的都城建置形式,历史上曾有很多王朝采用过,比如西周采取'镐京为都城,洛邑为陪都'的两京制;隋朝采取'西京大兴城、东都洛阳和江都扬州'的三京制,另外还有北宋的四京制、金朝的六京制等等,它们统称多京制。

只不过'多京制'的诸多表现形式中,只有两宋时期辽朝的五京制建置最完善,发挥的作用最明显,历史影响最深远,受到历代辽史爱好者的考究。

内容图片

西周都城复原图

五京制的由来:起源于汉族,兴盛于番邦

五京制虽然广泛地流行于两宋时期的辽金等游牧民族政权,受到游牧民族极力推崇和完善。实际上,五京制的起源来自华夏汉族文明,且由来已久。

  • 源自汉族华夏政权的陪都制

五京制归根结底是陪都制的具体形式。根据史料文献记载,华夏文明自三皇五帝时期便已经有都城的概念。《竹书纪年》记载:'太康居斟鄩,羿又居之,桀亦居之。'(即夏朝自太康以后,到桀都是以斟鄩为都城)。

自夏商周至元明清近4000年(夏朝约前2070年建国,清朝1912年亡国)的历史长河中,陪都制一直伴随历史的兴亡更替。真正采取'一国一都'制的政权十分鲜见,比如秦朝、蜀汉,另外则是像南北朝和五代十国时期的小割据政权。

内容图片

夏朝都城斟鄩复原图

'陪都制'真正意义上成为封建制度是从西周开始。武王伐纣后,将镐京作为都城称之为'宗周';为进一步稳定东方地区的局势,设置洛邑为陪都,称之为'成周'。

从此,以开设陪都来加强对周边区域的统治,得到此后汉朝、隋朝、唐朝的认可和继承,史称的'陪都制'或'二京制'由此得来。系统完备的'五京制'都城建置形式,一直到唐朝才得以确立。

  1. 公元618年定都长安为都城
  2. 公元657年设置河南府为陪都
  3. 公元690年设置太原府为陪都
  4. 公元757年设置凤翔府为陪都
  5. 公元757年设置成都府为陪都

自高祖灭隋开唐至肃宗平定安史之乱,唐朝经过139年的丰富和发展才形成以北京太原府、南京成都府、中京京兆府、西京凤翔府、东京河南府的五京都城建置形式。

内容图片

唐朝五京分布图

  • 生发于汉唐,扎根于渤海, 繁盛于辽朝

令人意外的是唐朝历经130多年独创的'五京制',历史存在仅仅昙花一现。到公元762年,'五京制'从唐朝的建置中取消(大约维系4年左右),却在遥远的边陲番邦,靺鞨族建立的渤海政权落地生根。

毫无疑问,渤海国是中国历史上汉化最迅速、最彻底的少数民族政权。自公元698年建立政权,到公元762年得到唐朝诏令许可实行'国制'(即渤海国)。时任渤海国王的是大钦茂,他是一位极其仰慕盛唐文化的少数民族国主。

大钦茂执掌渤海国期间,是渤海国全面汉化的时期。无论从文化典章、官员设置、行政机构建置等等各方面全盘吸收唐朝的制度。大钦茂吹响渤海国汉化的号角,尝试性地开设陪都,设置三京制。到渤海国杰出的君主宣王大仁秀时期,渤海国的'五京制'才逐步形成雏形。再到大彝震执政时期,渤海国彻底确立以'龙泉府、显德府、龙原府、南海府、鸭渌府'的五京建置。根据《辽史·地理志》有关渤海国记载,如下

十有二世至彝震,僭号改元,拟建宫阙,有五京,十五府,六十州,为辽东盛国。

'五京制'在渤海国得到很好的实践,直到公元926年辽太祖耶律阿保机灭掉渤海国,将其改为东丹国纳入辽国的藩属。'五京制'没有伴随渤海国灭亡,身为入侵者的契丹人却将'五京制'全盘地吸收,成为后来辽国的都城建置机制。

内容图片

渤海国五京分布图

辽朝'五京制'的概况

辽朝作为游牧民族契丹所建立的政权,享国209年,传位9帝。所有入主中原的游牧民族政权中,辽朝的汉化程度对传承传播华夏文明有着极其深远的影响。《辽史·道宗本纪》记载,吾修文武,彬彬不异中华。可见,辽朝发展到道宗时期,俨然已经以中原文明、华夏正统自居,认为自己足以代表华夏文明。如何使自己无限地接近华夏文明,最直接的办法便是先从形式上模仿。

上文说到,辽朝灭掉军事比自己弱,但汉化文明比自己先进百倍的渤海国后,效仿华夏文明的典章制度,尤以都城建设采取'五京制'最富特色,具体如下:

  1. 上京临潢府——今内蒙古赤峰市巴林左旗
  2. 中京大定府——今内蒙古赤峰市
  3. 东京辽阳府——今辽阳市
  4. 南京析津府——今北京西南
  5. 西京大同府——今山西大同
内容图片

辽国五京建置分布

辽朝'五京制'的设计和意义

辽朝之所以要建立'五京制',绝不是单纯地出于对华夏文明的仰慕之情,而是综合军事、政治、经济、文化诸多因素后精心设计。

① '五京制'首要的设计考虑是服务政治和军事

五代十国时期,中华大地尚处于四分五裂的割据混战中,辽朝趁机混水摸鱼迅速崛起,必然面对来自两个方面的政治和军事威胁,其一是中原各国,其二是草原各部。

先说主皇城的设计。为了解决内忧外患的局面,公元918年辽太祖耶律阿保机选定上京临潢府为辽国的都城。首先是基于地理要素的考虑,《辽史·地理志》中原文提到:

负山抱海,天险足以为固

所谓的山,是指环抱上京临潢府周围的七座山,即天梯山、蒙国山、别鲁山、独卢金山(小吐固勒津山)、乌山(博格仁山)、高淀山(小哈拉巴山)、撒葛山(大哈拉巴山),七座山将辽国的都城上京临潢府环抱其中,构成拱卫之势,是一道天然的军事保护屏障。

内容图片

辽上京遗址

所谓的海,一层含义是指东部的渤海,另一层含义则是指穿过辽上京的两条河(潢水和土河)。《辽史·地理志》记载曰:

潢水之西,土河之北,奇首可汗故壤也

据此推测,辽太祖耶律阿保机所指的海,应该是流经此地的两条重要河流。

上京临潢府最重要的军事职能是保障辽国的'老营'安稳,它的目的是远离割据纷乱的华夏大地,监视防备草原各部的不安分因素。众所周知,草原文明的主要军事力量是骑兵,山河等天然屏障是阻挡骑兵最有效的方式。

再说陪都的建置。以辽国的西京(今山西大同)为例,西京的设置完全是基于抵御南方的北宋与西方的西夏,位置恰恰处于宋夏之间,可谓是一处重要的军事要地。建立西京陪都在最大程度上保障辽国的西面和南面的边陲军事稳定。另外,辽东京(今辽宁辽阳市)的设置其作用更加明显。辽太祖灭渤海国,更其名东丹国,由长子耶律倍管理。到会同元年,辽太宗下诏升为辽阳府,作为辽国的陪都之一,目的旨在监督渤海国及其周边部落,稳定东部边陲的政治和军事局面。

内容图片

辽西京和东京成为遏制北宋、西夏、渤海国的边陲重镇

② '五京制'的次要设计考虑是服务经济

辽朝的5个都城中,以辽上京临潢府为主,辽东京和西京为辅构成完整的政治军事体系,剩下辽中京和辽南京则更多的是承担经济职能。

辽中京作为辽国最大的陪都,距离上京临潢府最近,两者共同位于今天的内蒙古赤峰市。辽中京除承担必要的政治和军事职能,更多地是发挥地理优势造就的经济职能。

辽中京的居民是奚族人。奚族人曾经和契丹人一样同属游牧民族,因为更加靠近中原汉地,到唐朝末年的时候,奚族已经逐步完成汉化,熟练地掌握和运用农业耕种技术。《新唐书·奚传》记载如下:

其地,稼多穄。已获,窖山下,断木为臼,瓦鼎为飦,杂寒水而食。

从这段记述中可以看出,奚族所在的辽上京已经普遍种植谷物,日常熬粥为食(穄,俗称小米;飦,即粥)。将上京筑城作为陪都,可以直接满足辽国对农耕作物的需求。

内容图片

辽南京城内契丹与汉人互市贸易

另外,辽南京(即幽云十六州)则承担着边疆榷场互市贸易的职能。辽南京是五京中最繁华的都城,甚至远超上京临潢府的繁荣。《契丹国志》写道:

户口三十万。大内壮丽,城北有市,陆海百货,聚于其中。

整个辽南京人口有30万户。人口规模远超北宋徽宗崇宁年间,宋朝都城开封府26.11万户。辽南京城内富丽壮观,集市上各类货物应有尽有。辽南京是辽朝和宋朝互通贸易的重镇,辽朝用战马、牛羊、皮毛交换宋朝的瓷器、茶药、丝绸等等。辽南京的建置成为游牧民族和华夏文明交流的窗口,双方通过贸易换取生活必需品的同时,也极大地促进文明的对话和民族的融合。

常言道'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五京制虽然生发于华夏大地,却被远居边陲的渤海国承袭,最后深得游牧政权辽国的推崇。辽国5座都城各司其职,分别承担着重要的政治、经济、军事和文化职能,更加体现出契丹民族超高的治国智慧。历史的繁华早已湮没尘埃之中,如今唯有通过残存的旧址和文献记载,重温那独树一帜的都城建置特色。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