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内观十日:十天不说话、不用手机是一种怎样的体验?(2)

 圣龙领主 2023-11-06 发布于重庆


03
 第一天:还有九天……

凌晨四点半,天色还一片漆黑,在一个铺着木地板的大厅里,我们席地而坐,伴随着葛印卡老师苍老、浑厚的唱诵,第一天的课程正式开始了。

第一天和第二天,老师要求我们做同一个练习:

关注上唇到鼻根之间的三角区域,观察一呼一吸时这个区域有什么感觉。

闭目静坐,细细感受。

我能感受到每次吸气时,鼻腔里凉凉的感觉。

我知道呼气时鼻腔里应该有一丝温热,但仔细感受了一番,没有什么感觉。

我也知道,呼气时,人中那里应该会感到气息的流动,但我感受了很久,还是一无所获。以至于我几次把手指放在人中位置,重重地呼气,看看到底能不能感受到气流。

一天将近12个小时的静坐,就只做这一件事,关注这一小块区域的感受,实在是有点无聊。

渐渐地,我有点坐不住了,各种念头纷至沓来,各种出神。

我没戴手表,也不知道还有多久下课,感觉时间过得好慢啊。

我忍不住想:我为什么要来参加这个课程?这有什么意义吗?呆坐在这里出神,这不是浪费时间吗?我心心念念几年的课程,就是这样的吗?

想到还有九天,真是好难熬啊。

不过,经过两天的练习,虽然经常走神,我的觉知力还是在不知不觉中有所提高。

比如,一开始,我只能感受到吸气时鼻腔的微凉,渐渐地,我发现,我经常是用一个鼻孔呼吸。有时是左鼻孔,有时是又鼻孔,有时是两个鼻孔一起呼吸——这是我从来没注意到的。人体真是太有意思了。

这也成了我和自己玩的一个小游戏,每次开始练习时,我都会暗暗猜想:这次是哪个鼻孔在工作呢?

再比如,同一块区域,明明之前什么也感受不到,但不知什么时候,一些细微的感觉突然就出现了。

其实不是它们突然出现,它们一直都在,只是我的觉知力提高了,能感受到这些更微妙的感觉了。

这多少给了我坚持下去的信心。

不过,真正让我坚持下去的,是每天的早饭和午饭。

早上四点半练习到六点半,这两个小时里,支撑我的动力就是六点半开始的早饭。

当我看到窗户从漆黑变成明亮的玫瑰色,隐约闻到楼下饭菜的香味,我就知道,曙光就在前面,马上就要下课了。

上午几个小时的练习,我也是在对午饭的盼望中度过的。

课程提倡过午不食,没有晚饭,新生只能吃点水果——有水果也好啊,平时懒得吃的苹果香蕉现在也成了我的动力之一。

有一两次,我端着满碗的饭菜往自己的餐桌走,忍不住眉开眼笑。我都对自己的反应有点意外——这个岁数了,居然会因为一餐饭这么心生欢喜。

不过,也不怪我没出息,这里的饭菜确实好吃。

内观中心没有专门的厨师,一日两顿饭,都是法工做的。

每餐都有三四个菜,几种主食,有汤或粥,还有水果和简单的甜点。都是素食,简简单单,但就是很好吃。

我在心里宣布:这是目前我吃过最好吃的斋饭了。

图片

04
 呼吸的大草原

第二天晚上和第三天,老师让大家把关注的区域缩小,只关注上唇上方到鼻孔下方这一小块区域。看看在正常的呼吸时,这块区域有什么感受。

我依照老师的指示,开始专注感受人中部位。

一开始,我感觉到有一种细微的、毛茸茸的感觉,好像这块皮肤上的细小汗毛被气息微微拂过。就像草原上掠过一阵阵微风,草叶们轻微地随风起伏。

再观察,感受越来越明显。我开始感受到吸气时这一小块皮肤的微凉,呼气时皮肤的微热。

再观察,我的感受更加有层次。

随着呼气,微热的感觉从鼻孔蔓延到上唇,随着吸气,微凉的感觉从上唇延展到鼻孔。呼吸舒缓悠长,一呼一吸间,仿佛微型的春秋交替。

我走神的时间不知不觉少了很多,也不再质疑这样的练习有什么意义。

有好长时间,我专注在这一呼一吸之间,细细地感受凉热在肌肤上的微妙延展。

我的脑海里浮现出非洲大草原雨季和旱季的交替,浮现出浩瀚的大海,潮水一次次漫上沙滩,又缓缓地退去。

想到这些,我心生感动,感受到了这个世界的全息。

草原和大海,四季的更迭,在方寸间的一呼一吸,多么浩大,多么细微,却遵循着同样的规律,盛极转衰,衰极转盛,阴阳转化。

一沙一世界,一花一菩提,我真真切切体验到了。

图片

图片

05
 什么是内观

每天晚上七点到八点半是葛印卡老师的开示时间。这也是一天中我最喜欢的时间之一,找个舒服的姿势坐着,听老师娓娓道来。

白天是实修,晚上就是理论。老师会讲解内观的缘起和实质,以及具体的修行方法。

内观这个方法是佛陀发现的,辗转流传了2500多年。

内观不涉及任何宗教,它的本意,就是用正确的方式观察事物本来的样子。

什么是正确的方式?

不是事物显露的样子,也不添加任何想象的主观色彩,而只是以一种客观的方法去观察它。

比如,当我们感到愤怒,我们不去管让我们产生愤怒的外界缘由,而是让自己从愤怒的对象中分离出来,只是去观察愤怒本身。

愤怒就是愤怒,你只是客观地观察,不要想着消除愤怒,也不要用理智去压抑它。

总之,不把自己和愤怒搅合在一起,只是去观察它。

你可能会想:就这?

是的,看起来很简单、很浅显,但这个方法包含着世间的本质规律,做起来并不容易。

因为,人们总是把痛苦归咎于外界——都是你的错,让我这么痛苦,只有你改变了,我才能快乐。

这样的思维模式,会让我们把目光聚焦在外界,千方百计想改变对方。

但越是想改变对方,越会带给我们更多的痛苦——失望、挫败、愤怒,伤心,等等。

在佛陀之前、之时和之后,很多修行流派也都是这样认为的:是外界的事物导致我们生出贪嗔之心,从而生出种种苦恼。

所以,只有六根清净,才能从痛苦中解脱。

但佛陀发现,外物并不是根本原因,而是外物引起我们的感受,我们对这些感受本能地会生起贪爱或嗔恨之心——

如果是愉快的感受,我们就希望它能更多更持久;如果是糟糕的感受,我们就抗拒它,希望它赶紧消失。

正是这个贪嗔之心,导致了我们的痛苦。

世间的四大苦——贪嗔痴,求不得,怨憎会,爱别离,都是由贪嗔之心而起。

如何从痛苦中解脱?

就是内观。

通过观察身体的种种感受,练习我们对感受的平等心——愉悦的感受,不去贪求;糟糕的感受,不去抗拒。

只是客观地观察。

当你不加干涉地去观察,你会发现,所有感受都有一个成住坏空的自然过程,有缘起,有消失。

这就是无常。

当你体会到感受的无常,就不会过于认同感受,不去贪恋好的感受,也不抗拒坏的感受。

因为你知道,不管是好是坏,这些感受早晚都是会消失的。

你要做的,只是静静地观察它们就好。

观察,观察,保持临在,保持在一个观察者的位置。

这就是内观。

图片

听起来可能有点绕,但实际上老师讲得生动多了。他会穿插很多小故事来辅以说明。

我很喜欢这些小故事,有时候回忆起来,不是老师的哪句话,而是老师讲过的某个小故事,让我悟到很多。

比如,老师讲到由感受引发的习性反应。

如果有人拿着火把来烧你的房子,你会怎么做?你肯定会赶紧拿水管来灭火。

但实际上,你的做法却是往对方身上也扔火把,两个人都着火了,房子烧得更厉害。

这听起来不合常规,哪有人这么傻?

但生活中很多人都是这么做的。当别人用言语指责你、向你愤怒攻击的时候,你不是想办法缓和情绪,而是用更猛烈的言语来反击对方。

结果,两个人之间的战火就越烧越猛,直到情绪失控,不可收拾。

再比如,老师讲到什么是如实观察。

有人画了一个非常美丽的女人的画像,然后对大家说:啊,她太美了,我要和她结婚,要和她过一辈子。还有人画了一幅很丑恶的画像,然后对大家说:这家伙太丑恶了,他总想伤害我。

如果遇到这种想和画像结婚、把画像当仇敌的人,我们肯定都会觉得他疯了。

但现实中,我们很多人就在这么做。

我们在头脑中把对方画成了美妙无比或者丑恶不堪,把心中的对方当成了对方真实的样子,从而升起种种贪爱或怨恨之心。

其实,我们只是在对我们心中的画像起反应,而根本没有看到真实的对方。

这些譬喻很短小精妙,但比讲一番道理更能触动人心,让我更清楚地看到自己在生活中的种种无明。

(待续)

上一篇:

内观十日:十天不说话、不用手机是一种怎样的感觉?(1)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