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50年前阿连德总统怎么死的?智利军变真相被解密,周总理的神预言|军校|军训|基辛格|尼克松|战争法|智利军变|萨尔瓦多·阿连德|阿连德总统

 singer0852 2023-11-06 发布于北京

智利前总统阿连德的死,这和美国人强行插手他国内政,扶持傀儡离不开关系。

这是智利前总统萨尔瓦多·阿连德·戈森斯生前最后一幕,手拿AK-47

1973年9月11日,美国领导的右翼奥古斯托·皮诺切特发动血腥军事政变,推翻了经选举产生的首任社会主义总统萨尔瓦多·阿连德的政权。

奥古斯托·皮诺切特

军事政变以阿连德以身殉职和数千人遇害结束,50年后,一份关于尼克松和基辛格如何干预智利内政的文件被解密了。

这份文件被欧洲出版,下图是封面,封面大标题是<解密皮诺切特>,作者是科恩布卢,封面握手的两人正是皮诺切特和基辛格。

阿连德,南美洲第一个通过选举顺利就职德总统

阿连德在求学的过程中,接触了无政府主义,马克思主义,目睹了中国社会主义的巨大成功,当选总统后,大刀阔斧的进行改革。

阿连德出生在一名普通家庭中,获得医学博士学位后,没多久就弃医从政,62岁当选总统,尽管有美国的阻止,但还是成功当选,靠自己能走到这一步非常厉害。

圣地亚哥宪法广场阿连德雕像

阿连德上台后,两次访问中国,周恩来总理亲切的称之为“中国人民的老朋友”,够上这个格的人不多。

阿连德顺利当选,实行社会主义,这是美帝不能容忍的事情,拉丁美洲被美视为自己的后院,已经出现了一个古巴,绝对不能在出现第二个。

远在美国的基辛格在会议上大发雷霆,美国为什么要袖手旁观?

美国人背地搞破坏,让阿连德不得不防,在访问中国的时候,多次提出担忧。

阿连德和卡斯特罗

周恩来总理与智利代表团长谈,果断提醒道

“你们如何控制军事行动,防止军变”

智利:“智利军人从不干政”

一个民主政权,没有自己的武装是不可靠的,这一点中国人很清醒。

智利表示:“在选举和枪杆子两者之中,我们选择选举”

话说到这份上,没必要再说了,智利没有听劝,反而不服气。

阿连德和皮诺切特

美国尼克松对智利的渗透和策反

美国在智利有巨大的利益,CIA与右翼人士来往密切,阿古斯丁是CIA重要的线人,负责监视智利高层一举一动,向理查德·赫尔姆斯报告。

上图是解密的一部分对话

阿连德即将当选的消息传到了尼克松耳中,刻不容缓,必须阻止他上台,为此尼克松谋划了一场阻止当选的“40行动”。

阿连德票数未过半,最终裁决需要议会的意见,尼克松便想控制议会来达到目的。

尼克松

一边贿赂议员,一边找到当时的军队负责人施耐德,但正义的施耐德将军顶住了糖衣炮弹,他反对驱逐阿连德,并坚持宪政捍卫立场。

一不做二不休

施耐德将军于1970年10月22日遭到伏击,袭击了他乘坐的汽车,被击中,三天后死亡。

解密文件中,证实刺杀行动正是基辛格向尼克松提的建议。

尼克松和基辛格

美国偷鸡不成蚀把米。

尼克松在施耐德去世的第二天打电话给安全顾问基辛格,询问情况。

他们通过电话发送和接收的内容被整理成文件,并收录在这本书中。

基辛格别无选择,只能如实说,阻止阿连德上任“可能为时已晚”。

施耐德的死使公众舆论转向了对阿连德更有利的方向,智利议会于1970年10月24日正式确认他当选总统。

尼克松和基辛格没能阻止阿连德上台,自然不会善罢甘休,给CIA特供了转款1000万美元的贿赂基金。

(1973-1990年)失踪或被处决的妇女,在圣地亚哥市内追悼牺牲者的照片展。

好景不长,阿连德改革失败,最信任的挚友皮诺切特背叛了他

经济不景气,支持率下降,美国趁机孤立了阿连德政府,正如开始讲的,皮诺切特在美的帮助下开始了军变。

在基辛格的回忆录中,对这一事实撒谎了,反而表示自己作为尼克松顾问阻止了这件事。

皮诺切特军变被称为“肮脏战争”,随着当时文件的解密,世界深刻认识到美国在这件事中的角色,谨防外部势力的渗透,是非常重要的。

1990年阿连德遗体转移

文件的解密还是有限,对于阿连德是自杀还是被枪杀并没有一个明确的结论。

但在智利历史书上是写着阿连德见大势已去,命令部下出去投降,自己则在办公室,用赠送的AK-47自杀。

而另一方面认为是被枪杀的,他被秘密埋葬!

2011年,阿连德遗体重见天日,报道称一位拉瓦纳尔法医进行了检查。

他发现了与阿连德死亡的官方版本不一致的细节。

他说,颅骨显示了用小枪(如手枪)开第一枪的证据,然后用更大的武器(如AK-47)开第二枪,这可能意味着阿连德被枪杀,然后用自己的枪第二次射击,使其看起来像自杀。

这个真相可能只有阿连德后人在乎!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