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透过现象看本质

 a_123 2023-11-07 发布于河北
透过现象看本质

如果人生只能看一种书,我一定看《毛泽东选集》,如果一生只能看一本书,我一定看《毛泽东选集第一卷》。

“透过现象看本质”这种表述,暗示着我们通常以为是先看到现象,然后再去分析现象背后的本质。但现实很可能是与此相反的:一个人已经有了自己的“本质方法论”,他习惯运用这套方法论来解释所有事物。因此在看待问题时,他是先看到本质,再去分析表象。

本质方法论是指一个人在他的生活中通过对世界的不断学习、实践、复盘、优化,而总结出的一套个人哲学体系。他的这套哲学体系,在他的生活中经过了反复的验证和不断地改进,直至这套体系成为了一种可以完美的解释他所看到的客观世界的理论模型。

一个最典型的代表人物就是毛主席。毛主席通过对马克思哲学的学习,对唯物辩证法的运用,再加上自己的反复实践和复盘优化,最终形成了震烁千古的《毛泽东思想》。正是在这套思维体系的指导下,毛主席抓住了革命和战争的本质规律,并因此用兵如神,最终取得了革命的胜利。

我们现在的很多人其实根本就不了解毛泽东思想多么的伟大,毫不夸张地说,在《毛泽东思想》面前,什么管理学,创业学,人生哲学等都是渣渣。

毛主席在革命上的“本质方法论”,很多时候的著脚点都是在于“阶级”这个关键要素上。所以当他在分析国内形势时,各个阶级的动向,矛盾,应对方式等他都能够一览无余。也正是基于这种认识,他团结了取得革命胜利的根本性力量阶级——农民。

可能有人会问:这样的话我们看到的所谓“本质”不就有局限性的了吗?那还能称之为本质吗?正是因为有局限性,这样的本质才更为实用。“透过现象看到本质”都是为了“实用”才会去看的。和我们“核心目的”无关的所谓“本质”,对我们而言毫无价值。在分析现象上耗费太多精力纯粹就是浪费时间。毛主席分析国内形势的时候,他根本不需要考虑基因学,认知方式,心理结构,人权等这些和革命无关的角度。他是一位革命家,军事家,他的“核心目的”是取得革命胜利。他要做的就是从最宏观的“阶级”角度来分析问题,这才能够帮助他尽快的做出革命与军事层面的最优策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