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食品生产经营者如何应对职业打假人的十条忠告!

 washcloth 2023-11-07 发布于北京
各位老板们,在您决定向恶意索赔人屈服之前,请先听听这十条忠告!
    忠告一:老生常谈的话,但也是真理,守法经营、勤劳致富是正道。假如您有意的掺杂使假、缺斤短两、制假贩假,甚至使用有毒有害的非法添加物,去获取非法利益,不仅职业打假人会盯上您,执法机关也不会放过您,高额赔偿之外,还有高额罚款等着您,严重的,牢狱之灾也会有可能,那样的话,神仙也救不了您。
忠告二:法律不会强人所难,作为经营者,法律给您设定的义务是有限的,正因为您不知道知,所以您才觉得害怕,其实根本无需害怕。正常来说,只要您在进货时履行了进货查验义务,查看了产品合格证、审查了对方具备合法经营的资质,保留了登记商品信息的购进单据或合同、对方营业执照以及检验报告(食品等容易引发安全问题的需要)等资料,就已经履行了进货查验义务和索证索票义务,如果您能够通过银行转账或电子支付方式支付货款,那就更完美了,如实说明商品提供者就有了扎实的证据支持。
法律并不会苛求您掌握海量的知识,超出进货查验范围的什么标准、能量值计算、产品标识等问题,会认定为您没有过错或无心之过,您大概率会因为履行了进货查验义务、如实说明商品提供者而免责。即使不能免责,别担心,执法部门也会从轻减轻处罚的。
忠告三:一定要安装监控设备,可以有效防止某些无良之人偷梁换柱、栽赃陷害,监控中出现这种情况,您直接报警就可以了。除此之外,还有妙用,后边再告诉您。
同时,恶意索赔人与正常消费者的行为习惯上还是有区别的,留留心,您完全可以发现一些端倪。
忠告四:在消费纠纷中,您的权利跟投诉人是对等的,同样能得到法律的保护,比如:您确信您没有过错时,您有权拒绝调解;也有权选择您认为合适的调解方式;更有权利决定如何解决。对于消费纠纷,行政机关只是调解,并不会因调解不成而加重您的责任。
忠告五:假如您觉得遇到了某个团伙,您可以要求查看投诉人身份证,也可以要求现场调解,这时候通过您的监控设备的记录,您就可以看看是不是当初那个购买人在投诉,对于一个有组织的恶意索赔人团伙来说,购买人大概率不是投诉人。如果有证据确认不是一个人,那您就可以完全拒绝对方的无理要求,有关部门也不会支持他们。
忠告六:没有中文标签的所有产品,除了供货者能提供完整的报关手续证明是原装进口的外,一律不要购进销售。即使是进口品食品、化妆品,也应当有中文标签,这是每个人都应当知道的事。您说不知道或履行了进货查验,是不会得到支持的。
忠告七:您要经常理理货,不要让过期食品出现在店内,临期食品退货或者调换、销毁,您最好留下记录,用手机拍个照,以证明您一直采取了预防措施,尽到了管理义务,那样即使有一两个漏网之鱼,您的过错也会轻的多。
忠告八:散装食品一定要有标签,什么生产日期、有效期等该有的要标上,不要懒省事,省一时之事会招来无谓的麻烦。
小餐饮店的卫生要做好,工作衣帽要穿戴好,这本来就是您应该做的,不然会招来苍蝇的。
忠告九:遇到麻烦,尽量向身边的法律人士咨询,让他们给你专业的指导,即使您身边没有法律工作者,也可以向执法部门的人员咨询,他们还是可信的,给您的建议起码不会太离谱。
忠告十:假如您有违法行为被举报了,不要相信这些人“你赔钱我就撤回举报”的鬼话,接到举报后,行政机关的立案调查就不会因举报人的撤回举报而停止,也就是说,他们是无权撤回的。配合调查,争取从轻处理才是正途。
假如有人说掌握了您的违法行为,让你花钱消灾,他们已经涉嫌敲诈勒索,直接报警最好。
忠告十一:您不要觉得花些钱就可以没事了,借用本山大叔小品里的一句话就是:“给你,我就上当了。”满足一个恶意索赔人的要求,他们就会像发现了一个金矿,换个马甲继续来,欲壑难平指的就是他们。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