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孩子的父母与父母的孩子

 福兴堂图书馆 2023-11-07 发布于河南

孩子的父母与父母的孩子

一个人从来到世上一直到从地球上消失,不知要经历多少个阶段,但粗略地可分为三个阶段,那就是从婴儿到青少年之前,从青少年到成家立业成为父母之前;余下的则作为第三阶段。

作为第一阶段,一般讲是人的成长过程中最为顺利和无忧无虑的,因为在这期间他们还是个“婴孩”,充满着好奇,充满着幻想,一切都由家长与社会精心照料着,谆谆引导着。孩子还处在依附和撒娇的年龄,没有独立的思维,是父母的小绵羊,在他们幼小的心灵中除了老师之外,世界上最正确、最伟大的就可算是父母了。作为父母的呢,也有一种自豪感,因为他们的地位被孩子承认和尊重,于是父母们在这个阶段中处于无比优越的地位,孩子们则是他们忠实的拥护者。

然而父母一天天地老了,孩子在一天天地长大,特别是当孩子到了18岁真正进入青年行列之后,他们最感兴趣的目标已不再是父母了,而是自己,是整个社会。因为他们的思维正趋于独立,正逐渐形成自我的个性,而且具有旺盛的精力及热情,极容易接受新事物、新观点,还能不断地提出自己独特的见解。然而好多父母并没有随着时代的变化而改变自己的观点从而加入时代的新潮,而是惯于沿袭古往今来的传统说教,于是很自然地出现了目前流行的“代沟”(亦称“代距”)一词。

有些父母看到自己的孩子不再以自己为中心,一个个离散而去,去寻找自我在社会中的价值,便觉得自己的优越地位开始动摇了。可惜的是这些父母并未因此审时度势而是为巩固其自身的地位用尽了所有的“手段”(不是指恶意的手段),真可谓“可怜天下父母心”。可正如同自然界中反作用力的存在一样,父母与孩子之间的逆反心理越发明显,使两者的距离越离越远,以至出现了“沟”。

要知道填平此“沟”并不是用几方土就能完成的,这需要两代人共同努力。作为父母要肯“放权”,让自己的孩子去观察、去思索,并且在每一个可能的场合相互交流探讨各自的实践经验,帮助孩子不断地完善自我的观察及其思考问题的方式,从而相互增加理解。作为小辈也应该主动地与父母交心,让父母了解自己的思想,并且还应该尊重父母的意见,不管采纳与否。我想如果作父母的能够放下“架子”,暂时从优越的地位上走下来,真正做到尊重孩子的眼睛,尊重孩子的思想,然后再发挥“先生”的作用,那么父母与孩子不但不会出现“代沟”,而且父母仍旧是孩子最亲近的良师。

不过在现实生活中并不是每个父母都能填平“代沟”的,有的会使“沟”变成“河”甚至变成“江、海”。这样势必会失去孩子对父母的热情,于是伴随着父母的则是寂寞甚至急躁和不安。我真希望生活中类似这样的父母都能尽快地“改革、开放”,让思想跟上时代的步伐,让孩子们的心重新贴到自己的心上。

当人从“孩子”到成为“孩子”的父母时,时代也将从“这个”进入了“那一个”,那么人们不可能参加两个不同的队伍,即“填沟”或“掘沟”群,我愿“填沟”者的队伍永远大于“掘沟”者的队伍,让两代人携手共同建设这个属于我们两代人的美好社会。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