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音乐家父亲不让剧院演他的作品?到森林去!

 新用户6123vaS9 2023-11-07 发布于广东

约翰e施特劳斯:维也纳森林的故事 Golden-Classics Vol.021

作者小约翰·施特劳斯,奥地利作曲家,“圆舞曲之王”(施老师第三首)。作于1868年,圆舞曲。

维也纳森林是维也纳著名的城郊公共休闲空间。该作品与奥地利乡村音乐联系密切,引子部分使用了奥地利和德国南部的民族乐器齐尔特琴(又译基塔琴),作品中用到奥地利民间舞蹈连德勒的音乐元素。

这个创作方向源自紧张的父子关系。施老师的父亲“老约翰·施特劳斯”是音乐家,他觉得作为音乐家的生活太严酷了,希望儿子不要子承父业,而是成为银行家。也许是基因太强大,也许是反向教育效果好,小约翰从小背着父亲学小提琴,教他的老师正是父亲乐团的首席小提琴……最终,老约翰发现儿子偷摸搞音乐,盛怒之下,在儿子17岁时离开了他,并给所有剧院施加压力以阻止儿子的作品公开演出。父子决裂,成为施老师成长的里程碑,他着重培养受父亲作品影响相对薄弱的观众群——年轻人和民族主义者。《维也纳森林的故事》便是这种尝试的典型。

该作品由引子+5首圆舞曲+尾声组成。这里选的是其中大众最熟悉的段落。

(版本:汉斯-尤尔根·瓦尔特指挥,“多瑙河之弦”演奏)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