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苗后鼻炎的原理与治疗策略,一般鼻炎的原理与治疗

 信步于有涯之生 2023-11-07 发布于广西

大家可能还记得,在少年时,如果感冒了,会发生鼻塞、流清涕的症状,不用吃药治疗,清涕渐渐转变成浓涕之后,鼻塞症状,也就渐渐地缓解了,这一次的感冒病,也就慢慢的好了。

这次,新冠疫情不同的是,容易出现肺的症状,呼吸困难,没力气等等。苗情要复杂一些,因为直接种到肌肉里,但是会回到鼻腔症状,比较可能的解释是,可以里应外合。对于中医是个考验。

图片

下面的聊天截图是一个苗后鼻炎患者

图片

      苗后鼻炎小患者的交流截图

再回到鼻炎,初期,经过正确医治,还能好的更快一些,这是因为人体,本来都是有抵抗疾病能力的,在《伤寒论》里,有明确而系统的论述,类似的,我们身体经过,某种变化后会--太阳病欲解时,从已至未上(连时间都说明白了)

发生这样的过程,是我们人体有抵抗力的表现,但治疗不当,可能会破坏自身的抵抗疾病的能力,而造成有人的小小的外感病,也能拖的时间很长。

于是,渐渐的,鼻子的变化复杂起来,形成一个病根儿,也是反复发作。多年发作之后,有的成为过敏性的鼻炎,有的成为鼻甲肥大变形、鼻窦炎,甚至,有的成为鼻息肉。

大家知道,在新冠肺炎感染后,会令很多人的嗅觉丧失,这也是一种很重要的症状。

一个人的鼻子的变化,从一开始的,一般的流清涕、浊涕、鼻塞,到后来的化脓性鼻炎,再到后来,转为鼻窦炎,再转为过敏性鼻炎,最后一定比例患者,会成为萎缩性的鼻炎。

萎缩性鼻炎,也就是鼻粘膜变薄萎缩,鼻子虽然能通气,但是,受到冷空气的侵袭,就会不自觉的,流出清水一般的鼻涕水,或者,伴随喷嚏连连,简直就是一派的老年人形象,对于人的危害是非常严重。

萎缩性鼻炎的一些人,会出现身体某个部位恶变,值得特别关注。

大家知道,在很久以来的临床上,将耳鼻喉病,独立为一科,也就是耳鼻喉科,这是非常错误的,也是有害的。这样,对于中医整体观念的方法论,具有破坏性。

在《黄帝内经》里,我们可以知道,五官九窍皆以经络形式,与内臓相联系,其功能、变化,与其相应开窍的内臓,密切相关,而且,以血与气的联系方式,与心肺皆有密切的联系,这是两层的络属关系。

所以五官的疾病,虽然表面上看是小病,其实在临床上,使用整体观念诊断治疗时,也不能太过简陋,必须在治疗处方,用药方面,得到相应体现。

有喜欢学习,喜欢看书的朋友,如果读过《伤寒论》的话,就会发现,在〈伤寒论〉里,关于鼻部的症状,讲的是非常少的,所以说,鼻炎症状本身,它其实是一个,非常微弱的疾病,在中医的内科学里面,它作为感冒的症状,和外感咳嗽的症状,加以讨论。

因为,这里还能有一些,整体观念的体现。而在耳鼻喉科医学的材料里,对于鼻部疾病的临床诊断,分为化脓性鼻炎、过敏性鼻炎和萎缩性鼻炎、等等鼻炎分类,这样就过于的分裂了,与整体观念的联系,与中医的优势理论、核心理论,越来越远离了,所以在治疗很多的病患时,效果其实并不理想。

本来,我以为很多的中医,对于处理鼻炎问题,其实应该可以很好的完成,但是,现在临床上,仍然还有很多的久治不愈的鼻炎,最后来到我的临床前面,甚至有些人会说--鼻炎还能去根儿吗?也可一叹。

大家知道,鼻炎在最早期的变化,其实就是外感疾病的一种变化,或者是发生,上呼吸道感染的变化,在临床西医认为,都是由溶血性链球菌感染所致,或者是其他的,什么细菌病毒所致。

如此看来,鼻炎鼻子不通,包括各种其他的鼻部疾病,其实是比,同时发生上呼吸道感染的,患者的抗感染能力,要强一些的朋友,也就是中医所讲,卫气较为强盛,就是抵抗力较为旺盛的时候。

如果是《伤寒论》的营卫不合,也就是卫强营弱时,可以用桂枝汤,当场就能解决--一付桂枝汤下肚,鼻塞头疼、鼻流清涕之类的症状,就一扫而空。

下面我们来具体的分析一下,局部鼻粘膜,在鼻炎病发生过程中的变化,可以认为,外感之寒邪,侵袭人体,首先从鼻腔侵入的话,在局部血管和经络,造成寒邪的效应。

黄帝内经》中讲,寒性收引,所以当鼻腔,被寒邪侵袭的时候,就会发生,气血津液的循环阻力,但是身体其他的,气血循环的力量,仍然在前进中,这就在局部血管中,形成了拥堵的现象,造成鼻黏膜组织的充血水肿、肥大,而渗出液体物增多。

于是,鼻塞、通气困难、清涕连连渗出。直到身体回到温热环境、或者正确治疗,使身体产生抗病反应以后,局部组织,得到整体的火力的支持,鼻症状就可以很快的好转。

大家可能有这样的经验,比如在外面受了冻,到了温热的房间之后,鼻腔感觉,很快就从感觉鼻塞不通,变为畅通无阻。

或者是受寒之后,鼻腔通气不利,这时一碗姜糖水喝下,身上微微的见汗,鼻子也就畅通了。

所以倪海厦老先生,曾经把鼻孔戏称为,人体最大的两个汗毛孔,这也是有一定道理的,不是完全游戏文字。

当人体的抵抗力,奋起反击之后,粘膜的血液循环,与津液循环正常了,充血水肿得到吸收,局部的渗出物减少,原来的渗出物得到浓缩,而顺利的与正常组织,切割分离,正常的津液、正常的血液,正常的经络、小血管等,管道的运行恢复正常,分泌物可以顺利的,从鼻腔里清除出来,就是变成浓稠的鼻涕,很快的,很利索的排出来以后,鼻腔就变得通畅正常了,哪里还有鼻炎。

归纳分析多年来的,临床的成功经验,与失败教训,我认为,有的朋友的鼻炎之类的鼻腔疾病,之所以治疗效果,还是比较差,就是因为,鼻腔疾病的本质,其实是受寒,是寒邪入侵,是寒证,但是,在很多的临床变化中,会表现出,热的一派症状,寒热错杂。

比如,鼻腔局部会红、有的会有黄的脓涕。比如,有的小孩儿,鼻子不通就使劲的擤,这样把鼻子拧的通红,有的鼻涕与上唇的皮肤,长期接触,将局部皮肤,浸渍发红,甚至有的鼻涕有腥臭气,就好像是热证。


这其实非常容易辨别,如果,一个人的身体好,火力旺盛,那么他的身体是健康呢,还是会发生鼻腔疾病?显而易见,当然不会造成五官九窍的疾病。

只有身体活力不足的,才会形成鼻炎之类的疾病。

还可以这样说,形成鼻炎之类,鼻腔疾病的人,他的局部,如果出现热证,也只能是虚火,也就是上热下寒的虚火,或者就,是真正的寒证,而且全身一派寒象。

这种病症就是,因为本身的心的火力减少,导致肺也是有寒证,而致鼻腔疾病寒证,按热证施治,会寒上加寒,只会越治越重,不可能痊愈,这种情况,在成年人身上较多见,基本都是早年、少年时的病根儿,直到成年了,仍然复发所致。

我再从头捋一遍,如果鼻腔受到寒邪的侵袭时,患者还是孩子,这里的鼻腔疾病,就是上有外寒,但体内有正常的活力、火力,这里的病,可以因为脱离寒冷环境、或者一碗热水、一碗姜糖水,顶多一剂桂枝汤就能解决。

如果临床一看,患者流黄浓涕等,认为是热毒郁肺,用药时就一派寒凉药物,这样不但病治不好,迁延时日,身体本身的活力、火力也受伤了,身体渐渐变成寒证。

身体的热力,不能传递到鼻腔,也就是说,不能把心的统治力,传达到鼻腔的这个肺系统的边远地区。

这样鼻腔,或者一直处在寒邪的影响之下,表现清涕滞留,鼻塞不通,很多的代谢废物,不能及时排出,对于局部的鼻腔粘膜形成刺激,于是,化脓性鼻窦炎、鼻腔变形、鼻甲肥大渐渐形成。

或者是被虚火(上热下寒)长期熏灼,导致过敏性鼻炎、萎缩性鼻炎等,依次渐渐出现。甚至有的在鼻咽处,形成恶变性疾病。

下面简单谈一下,治疗

关于本病治疗,因为《黄帝内经》中讲,肺开窍于鼻,在前文,我也讲过,鼻腔其实应该算是,肺系统的一部分,所以,在鼻腔疾病的治疗中,对于肺的调理,是必不可少的。

又因为,本病的发生的根源,在于受寒,而中医所讲,心主火,人体受寒时,最首当其冲受伤的,就是心,心的火力,会因为受寒而减弱。所以,对肺的附属器官的鼻腔疾病因为寒、外寒,所导致的疾病的治疗,如果想达到,从根本上治疗的目的的话,就必须对心和肺,都要加以调理。

如果,临床上对于鼻腔的治疗,仅仅使用通鼻窍,或者甚至是用一些,清热解毒的治法,不能根治、反复发作、经年不愈就理所当然。

而且,在我的临床经验中,如果想,相当程度的除根的话。对于心、肺的调理,需要有一些技巧,这在临床上,还没有现成的方剂,可供使用,所以,在对于鼻腔疾病的治疗的方子,都是我在临床实践中,自己创立的。

这里面,需要借鉴中医的另一条腿,也就是医圣张仲景《伤寒杂病论》以外的,中医学术体系---也就是华佗一脉,所传承的医学体系,在以后有时间,还会重点详细的,和大家进行介绍,敬请大家关注。

鼻炎的一般规律,或说基本规律,就是这些。不过现在出现了新问题。

什么问题?我们几乎接了数拾億剂次的苗,出现了很多的鼻炎患者,这些也是苗后病,与肺病同时发作的,可能是苗后肺病,肺苗炎,只有同时治好肺病,本病才全愈。

有的朋友说,我之前就有鼻炎,不错,这回就是让你以前有的基础病,加重数倍,加快数倍的重新犯病。

新病要有新治法,其实我的方子,就是当初,为治一类苗、二类苗后,出现的病患准备的,对于此次的肺苗后病,取得好的疗效,意料之外,情理之中。治这种苗后的鼻炎,也是效果很好的,很快就鼻子利索了。

再强调一下,鼻腔疾病,是可以从根儿上治愈的--给我一个机会,还你自由的呼吸。

图片

兄弟不才,生在耕读之家,虽不富裕,但我的父亲、母亲喜好藏书,早年诊务不忙,就在父亲的督促下把《黄帝内经》多读了几遍,于是有了上面这些道理---验之于临床实践,颇多收获,凡二十年,想要打出心医学理论的旗帜,让我与大家共同见证心为生之本具体到临床上的威力!心医学理论的回归。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