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达利欧最不想看到的一本书面市了,数十亿美元的诉讼可能开启

 祈雨馆 2023-11-07 发布于北京
图片
明天,117日,对冲基金大佬瑞·达利欧(Ray Dalio)最不想看到的一本书要面市了。
是的,亚马逊网上的品宣就是这么说的:
Ray Dalio does not want you to read this book.
这本名为The Fund: Ray Dalio, Bridgewater Associates, and the Unraveling of a Wall Street Legend 的新书,作者是屡有惊人之作的《纽约时报》金融记者罗布·科普兰(Rob Copeland。这本书声称,它“戳破了这位慈善商业巨头精心构建的叙事”,并在352的著述中揭露了达利欧“原则”背后的真相:“他们鼓励了一种偏执和背后中伤的有毒文化”。
“原则”(Principles)正是达利欧的畅销书名字。这位显得像哲人一般的投资家,50年前在公寓里创办了桥水基金(Bridgewater Associates),并使之成为全球最大的对冲基金。
科普兰似乎是要揭这个神秘行业和大佬的底。他劝告人们,别迷信赚大钱能力与人性原则有什么关系。
作为热身,这本书的长篇书摘上周在《纽约时报》NYT先行刊出,桥水基金和达利欧此前就威胁:这本书若面市将面临数十亿美元的诉讼。
图片
两个版本的故事
基金经理或行业代表人物,总会通过路演、受访、撰文、研讨等方式,给公众提供(设计)一个有关该投资公司的叙事版本。而人们关注的往往是另一个版本:整体而不只是单只产品的回报率、投资策略及操盘手的风格等。
而对冲基金这种另类投资并不对外人提供任何可参考的信息。那些财经媒体试图帮人们触摸到第二个“如何赚大钱”的版本。
科普兰在书摘中告诉读者,他曾数百次采访桥水基金及其周围的人物,还准备、查阅了各类笔记、电子邮件、录音、法庭记录、公司文件等。
看得出,他以怀疑的眼神来观察达利欧及桥水的交易秘密。
“自1975年在曼哈顿的公寓创立桥水基金以来,据说达利欧在发现全球经济或政治大局变化(例如一个国家何时提高利率或减税)并从中赚钱方面拥有惊人的技能。这既很有道理,又毫无道理。桥水基金为何比世界上任何其他试图做同样事情的投资者都更擅长预测?”科普兰提出疑问。
他认为,“全球最大的对冲基金似乎根本不是华尔街的主要参与者”,他质疑桥水如此庞大的规模,调整头寸时却没有显示出相对应的影响力。
“达利欧宏伟的自动化系统——他的投资引擎——并不像他宣称的那样自动化或机械化”,科普兰写道,“如果他想让桥水做空美元(他在2008年金融危机后做空了大约10年,但没有成功),就会进行交易。没有一条规则比达利欧想要什么就得到什么更重要了。”
凭借对桥水现任和前任投资交易人员等的采访,科普兰为读者比较了桥水的两个版本故事。
在第一个版本中,桥水是精英思想的典范。每个投资人员或研究人员都可以提出其投资理念,桥水团队会冷静地讨论其优点,并结合对历史的广泛研究。每周一上午,达利欧都会和他的团队一起开惯例的晨会,同时摄像记录,以便公司其他人员可以稍后观看,房间里的人会对当天的重大话题争论几个小时。
不过,根据科普兰的描述,这些与桥水基金真正的资金运作几乎完全无关。会议结束后,所谓“信任圈”将鱼贯进入办公室的一个狭小角落,公司里很少有人能进入,真正的工作才开始。
科普兰提到,在桥水一些现任和前任投资员工看来,他们提出的那些见解是否融入了桥水的交易中不得而知,大多数研究员工都知道不要问。
只有不超过10人的一小部分,能够欣赏到“另一种景色”。达利欧和他的长期副手格雷格·詹森从桥水投资合伙人的团队中挑选了一些成员,允许他们进入“密室”。作为签署终身合同并发誓不再在其他基金公司工作的交换条件,这小部分人将看到桥水基金的内部秘密。达利欧将这个群体称为“信任圈”。
在科普兰的笔下,实际上桥水的旗舰基金中只有一种投资意见具有重要意义;没有宏伟的(投资)系统;没有任何有实质意义的人工智能运用;没有圣杯。只有达利欧亲自发号施令。

而结果呢:错的和对的一样多。

Trading on his ideas lately was often akin to a coin flip.
以他的建议进行的投资最后经常像抛硬币一样。 
图片
两面反击
早在去年10月,科普兰还在WSJ时,出版商就预告,一本“未经授权、未经修饰”的达利欧的传记将在第二年秋天与大家见面。据财富杂志报道,达利欧当时称作者科普兰“有偏见、不诚实”。
据媒体披露,今年早些时候,达利欧和桥水基金就致信出版商麦克米伦出版公司(Macmillan)和科普兰,称他们将就出版The Fund这本书提起数十亿美元的诉讼。
On the Money报道称,一封信写道:“考虑到科普兰对公司和达利欧的虚假陈述可能造成非常严重的财务和声誉损害,麦克米伦很可能面临数十亿美元的损失。”
multibillion-dollar,这不是小数,你得掂量掂量。
另一封信继续重申:这本书严重歪曲了桥水业务的核心——甚至在某些地方错误地暗示了严重的犯罪行为。”“如果不加以纠正,这些谎言可能会对桥水、其员工和客户造成重大损害,并可能因此使麦克米伦面临数十亿美元的赔偿责任。
作为1834年创立于伦敦的全球最老牌的出版商之一,麦克米伦的总法律顾问在回应中调门颇具比格。他写道:“作为一家负责任的图书出版商,麦克米伦认真对待自己的角色,为一系列公众感兴趣的当代问题提供独立报告。”“即使这些书可能会让像瑞·达利欧和桥水基金这样的有钱有势者受到不必要的审视,我们也会坚守自己对这一角色的承诺。”
谈不拢。
上周,《纽约时报》预先发表了这本书的书摘,桥水即向客户发送电子邮件进行安抚,并批驳NYT报道。
桥水客户服务和营销联席主管布莱恩·劳勒在给客户的电子邮件中表示:“基于这段摘录,我们不指望这本书或其摘录是准确的,因此,(它)不一定值得回应。”
在书摘见报前,桥水NYT商业和金融编辑有过沟通,桥水警告称,这段摘录与事实不符;(书摘)说桥水的投资没有系统性也没有事实依据。
桥水给编辑的信说,“桥水的投资过程是基于系统化的信号,这些信号每天产生几次,由我们的投资组合执行团队执行,并由我们的联合首席信息官和投资委员会监督——他们只在非常罕见的例外情况下进行干预。
这个记者不是菜鸟
科普兰去年年底才从《华尔街日报》跳到NYT,但他并非新手,他“盯着”桥水差不多已有十年。
图片
科普兰 图片来源:newsmediaalliance.org
2013年他加入WSJ后就开始报道桥水,在此之前,他在对冲基金的行业刊物Absolute Return(《绝对回报》)工作了两年多。
2016年他就曾搅得这个行业不安宁。一篇同行的报道说,WSJ的科普兰带领读者深入了解了全球最大的对冲基金桥水基金,“该基金越来越像一个邪教”
后来,他揭露了纽约犹太社区的对冲基金Platinum Partners的大规模欺诈。在他次揭露这个故事的六个多月后,联邦检察官指控Platinum的高管犯下了类似庞氏骗局的欺诈行为。
201612,位于纽约布鲁克林的联邦法院公布了一份包含八项罪名的起诉书,指控七名被告——Platinum Partners的时任或前任高管证券欺诈、投资顾问欺诈,或证券欺诈串谋、投资顾问欺诈串谋和电信欺诈串谋,通过高估投资资产、隐瞒基金的严重现金流问题以及优先支付赎回来欺骗投资者,涉案17亿美元。
这个行业是如此神秘,而且赌注如此之高,所以不断有新的故事可讲。
对科普兰来说,更大的诱惑在于,故事的结局往往比原来的设想还要疯狂。
据澎湃新闻记者了解,科普兰曾经面试过桥水,但没有通过。他写这本书所采访的桥水人士基本为离职人员。接受澎湃采访的知情人士还认为,“科普兰矛头指向达利欧,背后可能有地缘政治关系的相关考量。”
科普兰曾在2017年的一次受访中称,说服陌生人告诉你他们不该告诉你的事情,这种能力是一种可转移的技能。
附:亚马逊的推荐语
去年年底,这位全球最大对冲基金桥水基金的亿万富翁创始人宣布,他将从这家近50年前他在公寓里创办的公司辞职,这一消息登上了世界各地的头条。由于他的公司取得了令人瞠目的成功,达利欧在国际上获得了钦佩和名声,再加上他经常在媒体上露面、与名人亲密接触以及他的畅销书《原则》(Principles),他营造了一种神秘感。在The Fund一书中,屡获殊荣的《纽约时报》记者罗布·科普兰戳穿了这位仁慈的商业巨头精心构建的故事,揭露了他备受推崇的“原则”是现代记忆中最伟大的傲慢壮举之一——实际上,这些原则助长了一种偏执和背后中伤的有毒文化
The Fund是一段引人入胜、比小说更奇特的旅程,让你进入一个财富和权力的稀薄世界。达利欧将“激进的透明度”描述为他商业成功和有意义生活的核心原则,这本书毫不畏惧地审视了这种痛苦,这种痛苦往往是由这种“激进的透明度”造成的。通过对该公司内部和周围人士的数百次采访,科普兰带领读者走进这个房间,看到前联邦调查局局长吉姆·科米亲吻达利欧的戒指,最近宾夕法尼亚州参议员候选人大卫·麦考密克喝着饮料,以及一群令人难忘的角色轮流出演,与他们的个人心理和道德极限作斗争——所有这些都在他们魅力非凡的领导人的注视下。
对于那些相信赚大钱能力与揭示人性原则有任何关系的人来说,这是一个警世故事。*
本文参考:NYT、亚马逊、澎湃新闻、FORTUNE、newsmediaalliance等
有关桥水的投资原则,请参考今日二条转发的桥水基金中国区总裁王沿2018年在北大的演讲。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