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印章释读|米芾《蜀素帖》印章吐血整理(学员:沙奈朵)

 赏荷轩 2023-11-07 发布于河北

印章释读

01

1 石渠宝笈(乾隆,书画著录史上集大成者的旷古巨著,书中所著录的作品汇集了清皇室收藏最鼎盛时期的所有作品。此名借汉朝天禄阁和石渠阁所起,石渠阁建在长安皇宫内一流水石渠旁,紫禁城里并没有)

2 绘月有色水有声(乾隆)

3 傅恒(富察·傅恒,乾隆小舅子,清代名将)

4 春和居士(傅恒字春和)

5 乾隆御览之宝(乾隆)

6 石渠定鉴(乾隆)

7 宝笈重编(乾隆,另有宝笈三编印是乾隆儿嘉庆的)

8 嘉庆御览之宝

印章释读

02

9古稀天子(乾隆,工部尚书彭元瑞做了一篇题爲“古稀之九颂”的颂辞,用杜甫《曲江》“人生七十古来稀”之句,称颂乾隆是“古稀天子”。乾隆帝认为这句话“用意新而遣词雅”,十分欣赏,即命人刻成印章“古稀天子之宝”,此“古稀之宝”,和另一常用圆章“古希天子”为后来所加刻,可见乾隆对这印文的喜爱)

10犹日孜孜(乾隆,此印是古稀天子副印,以申其年虽古稀,仍“慎终如始之志”)

11见天心(乾隆,“诵诗闻国政,讲易见天心”)

12半榻琴书(乾隆,红玛瑙螭钮,乾隆还是宝亲王时所刻)

13云间王鸿绪鉴定印(王鸿绪,清代,别号横云山人)

14臣 诰(董诰,清代,其楷书是典型“馆阁体”,被83岁的乾隆钦点为代笔。与董源、董其昌并称"三董”,与其父董邦达有“大、小董”之称,父子俩皆是高官加书画家)

15水月两澂明(乾隆,澂同澄)

16天籁阁(项元汴,其藏书阁名,获铁琴一架其上刻有“天籁”故为自己的藏书楼命名,明代藏书楼中与范钦“天一阁”藏书楼匹敌,毁于清兵攻破嘉兴时之大火)

17神品(项元汴,连珠朱文方印,项元汴对于用“神品”印章似乎是谨慎的,在他众多收藏里他心目中的神品几乎就是绝品)

18项元汴印(项元汴,明代著名鉴赏家收藏家,画家,兼擅书法,字子京,号墨林,别号墨林山人、墨林居士、香严居士、退密庵主人、退密斋主人、惠泉山樵、墨林嫩叟、鸳鸯湖长、漆园傲吏等。项忠后裔,有白文印“西楚王孙”,是明画家项圣谟祖父。)

19俨斋秘玩(王鸿绪,清代,号俨斋)

20墨林秘玩(项元汴,号墨林)

21高士奇图书记(高士奇,从海宁陈氏购得蜀素帖,其与陈氏家族陈元龙认作叔侄)

22子京父印(项元汴,字子京)

23子孙世昌(项元汴)

24退密(项元汴,退密庵主人,语出《周易·系辞上》,取'退藏于密’之意 )

25顾九锡印(明代收藏大家顾从义之侄,顾从礼之子,蜀素帖上有顾从义楷书题跋,清代也有个顾九锡)

26陈焘印

27项墨林鉴赏章(项元汴)

28吴廷(明代,字用卿,号江邨,与董其昌私交甚密)

29高士奇(清代官员史学家,康熙近臣帝师,一生效忠康熙)

30江邨秘藏(高士奇,号江邨,咋和晚明收藏家吴廷两都号江邨?“江村秘藏”是高士奇的用印,杨士奇和吴廷的藏印也有“江邨”二字,但无 秘藏 随后,这里再解说下杨士奇,明代,历五朝辅四帝,三杨之首)

印章释读

03

31项墨林父秘笈之印(项元汴)

32子京所藏(项元汴)

33项元汴印(项元汴)

34清吟堂(高士奇,著有《清吟堂集》)

35子京所藏(项元汴)

36项元汴印(项元汴)

37墨林秘玩(项元汴)

印章释读

04

38子京父印(项元汴)

39子京所藏(项元汴)

40墨林秘玩(项元汴)

41子京父印(项元汴)

42项子京家珍藏(项元汴)

43墨林秘玩(项元汴)

印章释读

05

44米姓之印(米芾)

45高詹事(高士奇,曾任詹事府少詹事)

46竹窗(高士奇,康熙帝驾幸高士奇西溪山庄,赐御书“竹窗”匾额)

47一乡看侍老莱衣(高士奇,印文出自唐朝曹邺的《送曾德迈归宁宜春》 ,这句典故是相传周朝老莱子为娱双亲年七十穿五彩衣,作婴儿戏,后世用作孝亲、省亲)

48古希天子(乾隆,希同稀)

49八徴耄念之宝(乾隆,纪念在位55年并庆祝80寿辰而制,八种政事“一曰食,二曰货,三约祀,四曰司空,五曰司徒,六曰司寇,七曰宾,八曰师”,分别指管理国家的粮食、财务、祭祀、居民、教育、治安、朝觐、军事)

50宣统御览之宝

51王鸿绪印(清康熙年工部尚书、《明史稿》主编,精鉴赏懂医学,著有《王鸿绪外科》,董其昌再传弟子)

52俨斋(王鸿绪,号俨斋,别号横云山人)

53项叔子(项元汴)

印章释读

06

54知制诰日讲官(董其昌,最让其得意的这枚印因为所刻六字记录了他的两次任职。“制诰”意为替皇帝拟写诏书)

55董其昌印

56陈焘之印(陈瓛曾孙,陈瓛huan董其昌跋文里所提到的“增城”便是陈瓛的号)

57子孙永保 (项元汴,清代王鸿绪也有个子孙永保朱文的,梦奠帖上出现过,这里白文的判断是项的)

58项子京家珍藏(项元汴)

59陈之阊印(陈瓛之子)

60希亮珍玩陈之阊,字希亮)

印章释读

07

61忠孝之家(高士奇,桥形钮鎏金铜印,康熙御赐)

62妙意写清快(乾隆)

63项元汴印(项元汴)

64俨斋秘玩(王鸿绪)

65宣统鉴赏

66无逸斋精鉴玺(宣统溥仪)

67研露(乾隆,应出“自研露题诗洁,消水煮茗香”这唐代诗句,好清雅好喜欢,乾隆品味还是很不错的)

68澹人(高士奇,字澹人)

69檇李项氏士家宝玩(项元汴,檇zuì 李是嘉兴古地名,也是其古老水果的名字,项元汴自称“檇李项氏”)

70茹古含今(乾隆)

71臣 诰(董诰)

72有竹居(沈周,号有竹居主人)

73鸿绪(王鸿绪)

74项墨林鉴赏章(项元汴)

75吴廷

76萧兀斋(高士奇)

印章释读

08

77子京所藏(项元汴)

78子孙世昌(项元汴)

79沈氏启南(沈周,字启南,蜀素帖上最早的明人题跋)

80白石翁(沈周,号石田,晚号白石翁)

81用笔在心(乾隆,白玉龙钮)

82枝山(祝枝山)

83子京(项元汴)

84俨斋(王鸿绪)

85齅香斋(高士奇,齅同嗅)

86项墨林父秘笈之印(项元汴)

87江邨(吴廷,考证得江邨印为吴的,江邨秘藏为高士奇的)

印章释读

09

88允明(祝允明)

89希哲(祝允明,字希哲)

90退密(项元汴,和前面退密印章形状不同)

91重华宫鉴藏宝(乾隆,以宫殿名入印文的印,如乾清宫宝,养心殿鉴藏宝等等)

92笔花春雨(乾隆)

93王鸿绪印

94高士奇

95江邨吴廷)

96项元汴印(项元汴)

97文徴明印(文徴明,是顾从义前辈师长。文徴明年长项元汴55岁,二人相识时文已七十多岁,对项元汴鉴赏品味的提高影响很大,去世后其子文彭文嘉继续与项来往并对其收藏牵线指导并跋)

98墨林秘玩(项元汴)

99宫保世家(项元汴)

100吴廷

印章释读

10

101俨斋(王鸿绪)

102北墅(高士奇,其撰有《北墅抱瓮録》,买下冯洪业的“耕庐别墅”改名为“北墅”)

103王衡之印(王衡,明代文学家,杂剧家,书法有《虎丘诗卷》,在蜀素帖上作行书题跋,明末清初画家王时敏之父)

104太史氏(董其昌,其使用印章的模式基本是姓名印+身份印章,后者最常见的是“太史氏”和“大宗伯”。“太史氏”对应的是翰林院编修,1592年被授予此职务,这一身份既文雅又尊贵,因此这个印文他终身都在使用。)

105乾隆鉴赏

106三希堂精鉴玺(乾隆)

107宜子孙(乾隆)

盖印前三名

第一,项元汴印17枚盖了33处

墨林秘玩5次

子京所藏4次

项元汴印5次

子京父印3次

项子京家珍藏2次

项墨林父秘笈之印2次

项墨林鉴赏章2次

檇李项氏士家宝玩

天籁阁

神品

退密2枚(印面不同)

项叔子

子孙世昌

子孙永保

子京

宫保世家

第二,乾隆盖了21处(盖印魔帝pk输给项大收藏家)

(郎世宁画)

《乾隆宝薮》记录了乾隆印玺1000余方,另外,《宝典福书》和《圆音寿耋》记录的720方未集入《乾隆宝薮》中,算起来有1800余方,经常使用的印章有500余方。

第三,高士奇盖了13处

高士奇学识渊博,能诗文,擅书法,精考证,善鉴赏,所藏书画甚富。他一生勤于著述,收录在《四库全书》的就有七部,另有五部编入《四库存目》。他一生浮沉在宫廷宦海中,写了十几种与康熙帝有关的著作,极有史料价值。如《金鳌退食笔记》、《松亭行记》、《扈从东巡日录》、《扈从西行日录》等。史学著作最著名的是《左传纪事本末》53卷,也是他的代表作。另有《江村销夏录》、《清吟堂集》、《江村先生全集》等多种。

全篇112处印章,本文共标注107处,另有5处不可辨认。

-THE END-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