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归真医学:小儿推拿与归真医学

 FyssqzhOk 2023-11-07 发布于湖南

归真老师好,各位师兄好,我是Jimmy。

小儿推拿不是归真医学讲授的内容。只是我碰巧参加了小儿推拿培训,发现很有实战效果,我就产生了疑问,为什么小儿推拿那几个动作会有这么大效果,所以我尝试用自己学习的归真医学知识来对每个推拿动作背后的原理做一个解释。由于自己才疏学浅,欢迎各位斧正。


参加小儿推拿的公益培训,主要用推拿手法解决小儿发热和咳嗽。这位讲课妈妈她有一儿一女。儿子已经上初中二年级,女儿八岁,除了打疫苗,长这么大,两个孩子生病都是在家靠小儿推拿来解决,从来没有去过医院,真是了不起。而且这位妈妈很有爱心,愿意无偿的教大家这些简单的小儿推拿,有爱心。

“归真第二十讲:精神  所谓经络穴位,只是真气走的比较多的地方。它就如同大海上的航线或空中的航线一样,虽然称为航线,但其实并没有这样一条线,只是因为船或飞机从这里走了,所以才称为航线。而真气呢,其实是行于全身的,全身处处皆有真气,所以全身也无处不是经络,无处不是穴位。”
小儿,特别是1周岁甚至更小的孩子,因为太小了,穴位都紧挨着,小孩子推拿主要看面或者线,而不是一个点。 这样是更方便推拿操作。比如小孩子发烧要推天河水。 就是在手掌横纹和手肘横纹平行的这个面上,直接从手掌往手肘方向推,轻快着实,这里不考虑具体穴位,而是考虑整个面。从而达到让小孩快速发烧降温的很好的方法。

发热发烧五步曲-小儿推拿
38.5以下发烧,每天推2次。38.5以上发烧,每4小时推一次,每次15-20分钟,连续7天。
思路“归真讲伤寒第三讲:传经释疑 “开玄府,理相火,存津液” 归真老师:好,记住这九个字,伤寒论基本就学到一半了”。发烧如果在用药上来讲 开玄府-麻黄 理相火-芍药 存津液-越婢汤,那么在小儿推拿方面应该怎么做呢?

开玄府-就是通过推拿足太阳膀胱经,按照膀胱经方向推,增加膀胱经的能量,从而让鼻根,背部发红发热产生开膀胱经玄府的作用,推拿动作包含下面的推拿手法开天门,推脊。 

存津液-“归真第三十讲:二便(下)血管中的水要通过心肾循环经过肾脏,肾主清之,肾脏要对血管中的水进行过滤、净化。首先第一步是蒸馏气化,肾脏很热,血管中水经过肾脏加热以后,蒸化出来的水就是津液,三焦系统的源头也在肾脏,津液会通过三焦系统,走于全身,去滋养人体并进行散热。其中最主要的一路会通过后背督脉系统而上升于脑。”
推拿通过开天河水,如果把双手上举,就会发现我门推的方向是从手指方向向脚方向,也就是说开天河水是降心火入肾。
推拿通过按摩足少阴肾经的涌泉穴,激发肾阳的能量,肾是产生津液的源头,也就是按摩涌泉穴让肾产生更多的津液。最后实现心火下降,肾水上升。水火既济。

理相火-推拿并没有明确的收敛相火动作,而是通过每隔几个小时推拿间歇休息,让小儿身体自动适应感应身体由于开玄府,存津液逐渐好转,整个推拿周期高达7天,身体在感知好转后,慢慢的自动熄灭相火。

发热1:开天门
原理:足太阳膀胱经开始的地方,去热就是要去足太阳膀胱经热,所以从经络开始起的地方开始推拿,方向和足太阳膀胱经络方向一致,向头顶百会推,目的就是去热开面部膀胱经玄府。
图片
发热2:分推坎宫
原理:主要是足太阳膀胱经的攒竹穴到手少阳三焦经的丝竹穴,就是把热量从膀胱经泄洪到三焦经从而往下。
图片
发热3:清天河水
原理:发烧热量的源泉君火来自于心脏,相火和君火上炎头部,需要降心火。小儿推拿选择了手少阴心经和手厥阴心包经,为阴经,推的方向和经络方向相反,所以为泻此二经,或者另外一个角度如果把手举起来看,我们推拿方向是从手到脚方向,也就是降心火,降心火到肾脏。
图片
发热4:推脊
原理:足太阳膀胱经络,因为发热,主要发热在头部,上焦,把背部的玄府打开拍出热量。顺着足太阳膀胱经方向往下。这个动作去上焦热,开背部玄府。要和第五步的涌泉穴配合使用。
图片
发热5:揉涌泉穴
原理:涌泉穴为足少阴肾经,引火归元,引上面足太阳膀胱经的热和开天河水的心热下降到肾,让肾有足够的肾阳,从而肾开始发挥蒸化津液功能,最终达到存津液的目的。
图片

咳嗽五步曲-小儿推拿
清热止咳,理气化痰,每天推拿三次,每次15分钟,连续7天。
思路:逆气为咳,小儿肺热为咳,肝热逆气为咳,去咳就是去其热。理气去痰。
肺热肝热归真第七十六讲:针灸(五)中天八卦,上为离,为心,下为坎,为肾,左为坤,为腹,右为乾,为头,离坤之间,为巽,为心下,为肝,离乾之间为兑,为心上,为肺,坎坤之间,为艮,为肾上,为脾,坎乾之间,为震,为三焦。把手指中指头为乾卦,为心,那么左边中间食指为就是为巽,为肝,右边中间无名指就是为兑,为肺。所以清肺热,肝热就是清这两个手指头热。
理气:气会膻中,所有的气的病,喘,都可以用膻中穴来治疗。
去痰:肺为储痰之器,脾为生痰之地。我们选用足阳明胃经的去痰大穴-丰隆穴,脾胃的痰没了,就不会再生,肺里的痰咳出去就好了。

咳嗽1:平肝清肺
原理:因为使用的是中天八卦的神针,小儿以指代针,所以在做这个平肝清肺动作,内心应该默念“平肝清肺”,将这个意念融入到自己推拿食指和中指的中,效果才好。按照中天八卦,左旋为补,右旋为泻。所以我们推拿的方向是从掌心往外到指尖从而达到泻的效果。
图片
咳嗽2:擦小横纹
图片
咳嗽3:擦膻中穴
原理:如果病人有喘的情况,气会膻中,所有的气的病,喘,都可以用膻中穴来治疗。
图片
咳嗽4:擦肺输穴
原理:使用肺输穴的原理,输,传输,运输,泻。所以摩擦这两个对称的肺输穴,可以降肺热。
图片
咳嗽5:揉丰隆穴
原理: 肺为储痰之器,脾为生痰之地。我们选用足阳明胃经的去痰大穴-丰隆穴
图片


病期养护:多休息,饮食清淡,吃易消化的食物,少洗澡,少去公共场所。
多休息“归真第七十四讲:针灸(三)心脏的跳动,肠胃的蠕动,身体内部的代谢,等等。这些呢,都是我们身体的本神自己在调节控制的。而我们人生病是哪里出问题了呢?问题是出在本神,而不是出在识神。比如一个人肠胃不好,不消化,不蠕动,那这时我们用识神去控制,让自己的肠胃去动,可是它依然动不了。一个人身体无病的时候,识神也会对本神产生影响,比如一个人想的东西太多,无法静下来,那气血自然也就跟着乱了,本神也会跟着生病。”多休息这个建议,在这个小儿在生病期间,是多么的重要。小孩子没有七情六欲,只要没有识神的干扰,本神就是最好的医生,所有的疾病都是身体自己治疗好的,我们只是不要去打扰她或者偶尔去帮助一下身体就好。

少洗澡“归真第六讲:详解五脏(一)人体上为阳,下为阴,也就是头为阳,足为阴。归真第四十八讲:疫情的防与治头为诸阳之会,咽为诸阴之所聚。人的头啊,是清阳所在之地,所以人最容易头疼。感冒了,头疼,鼻炎也头疼,受风吹了,也头疼,比如我在的地方,海拔比较高,很多人上来了,也头疼。人的头是最容易疼的,很多时候其它地方不疼,头先疼了。为什么呢?因为头是最清的地方,阳气最足的地方,所以反应也最敏感。寒气一激,热气一冲,浊气一壅塞,或精气不能上行,头就先疼了。”
这里分为洗头+洗身体。这位妈妈甚至要求小儿在平时保养时,冬天忌每天洗澡,冬天1到2周才需要洗一次,最大限度的保护小孩子的阳气。洗头的次数又必须小于洗澡的次数,这是一个很有实战操作的建议。如果小儿生病了,洗澡是去刺激人体面积最大的器官-皮肤,调用你身体大量的阳气来到你的皮肤表面来应对这样的刺激,会过分的消耗生病小孩本不多的阳气,往往小孩子发烧洗澡体温可以降到37,但是过了1小时很快就会继续回到发烧前的温度,而且可能烧的更高,因为小儿的阳气消耗的更多了,人更虚弱了。洗头就更要减少了,洗头的次数必须要小于洗澡的次数。即使我们用热水洗头,洗完头赶紧用吹风机吹干。大量的水在头部经过,会带走大量的热量,头为诸阳之会头聚集了大量清阳,一个洗头就是一个阳气的歼灭战,一盆水浇灭了阳火,消耗大量的阳气,造成小孩子阳气虚弱,生病更严重,更不容易好。而现代的人,由于生活繁忙,都是晚上很晚11点了才开始洗澡。
“归真第二十七讲:睡眠十二经循行的口诀,肺寅大卯胃辰宫,脾巳心午小未中,,申膀酉肾心包戌,亥焦子胆丑肝通。我们从亥时开始看,从亥时起,人开始睡觉。亥时是什么经?就是三焦经。也就是此时卫气入于三焦,也就是进入阴阳之界,昼则为行于阳,此时进入阴阳之界,要开始行于阴了。” 晚上应该是阳入阴的时候,这个时候洗澡,是要把阳气调出来到皮肤,和人体的本来的循环昼则为行于阳,夜则为行于阴,相违背。这样人反而清醒,睡眠不容易入睡,内脏没有得到阳气的滋养,第二天就会萎靡,生病的人就更虚弱了。 这里我也分享一个我自己的关于少洗澡的实际鼻炎案例,我秋天早晨起来有鼻炎,就是一次打喷嚏打7,8个那种,流清鼻涕。我自己判断是寒气,阳气不能到达鼻腔,当然实际上这个也是感冒。我一般是艾灸鼻根以及星元穴半小时,然后立刻喝小青龙颗粒。这样我基本上一天都不会再打喷嚏。或者艾灸完了以后,喝麻黄附子细辛汤,这个就立马鼻子就好了,不仅不打喷嚏,甚至都忘了自己有过鼻炎。效果就是这么好。 但是呢,过几天,我还是会打喷嚏,老是反复。我有个不好习惯,每天晚上11点后洗澡并且一定要洗头。洗完很舒服。我分析是洗澡洗头太频繁,造成早晨起来一有点凉就打喷嚏,头部太阳经阳气不足。然后我就改为晚上连续三天不洗头,我知道爱干净的人没法接受,不过我也简单洗澡不洗头而已。神奇的事情发生了,早晨起来,不打喷嚏了,然后我进一步减少洗澡频率,洗头就只有大太阳天才洗,然后我的鼻炎就这么不见了。可见每天晚上洗头对阳气的消耗是我早晨鼻炎发作的重要原因。小儿睡前刷牙洗脸洗屁股,不一定要洗澡。


水果寒凉: “归真第九讲:水果 水果和牛奶、羊奶这些,看似不同,其实是同一类东西。都是为了哺育后代而产生的。内经中说,五果为助,什么叫五果为助呢?
这些东西其实本不是给人吃的,不当是人正常的饮食。果作为一种营养,人体本身是不受的,人体以五谷为养。只有在人体阳化功能充足,且阴亏之时,才会需要以果为助。但是现在的人,吃水果、喝牛奶都已经成为常态了。这也是现代的人为什么寒湿体重偏多的原因。跟饮食有很大的关系”
小孩尽量少吃或者不吃。大部分的水果都是性寒,即使你煮,用微波炉加热,还是性寒凉,一岁以上的孩子,脾胃不好,不可以多吃。否则伤孩子脾胃。经常吃水果,长不高,身体不够结实,吃饭没胃口。 

睡前奶的危害“归真第二十八讲:失眠 我们来看失眠的病机是什么?人识神在心,心主神明,人要睡觉,就是识神要藏,就是心火要降,肾水要升,心肾相交,火藏于水中。心肾一相交,识神便藏了,人也就睡着了。心肾不交,心火炎于上,肾水离于下,则人不寐。这是失眠的病机,就只在于一个,就是心肾不交。所以我们治失眠,也就是治心肾相交。”
小孩子不失眠,但是晚上闹腾。 一岁以上孩子睡觉不好,老是爬来爬去,踢被子,是因为喝了睡前奶。这位妈妈建议睡前三小时不要吃东西。原理是新吃的东西,脾胃需要重新开始一遍消化的过程,阳气被调用到脾胃。而睡觉是要阳入阴,这个和睡觉的目的是反的。所以,小孩子睡觉不好,容易爬来爬去,踢被子。六个月以上戒夜奶,一岁以上戒睡前奶。肚子比较空的时候,脾胃不用调用太多阳气来消化,阳就能入阴,让神相对容易进入静的睡眠状态。

饮食清淡,生病期间,人就是不能吃大荤,大补的东西。背后的原理。虚不受补:一方面大荤这样的东西需要耗费脾大量的阳化能力,但是生病的时候人往往脾胃虚弱,反而是负担。 小儿生病的时候,身体的阳气要集中和疾病干架,所以脾胃无法获得太多阳气支援,强行吃肉,蛋白的只能加重脾的负担,消耗不多的阳气,但是最后的结果是也消化不了。第二点,生病期间吃的大鱼大肉补充的营养,往往补充给了病毒,你的敌人。越吃你的癌细胞获得高等级的能量就越多。所以,生病的小朋友只要清淡的食物,这样人可以耗费很少的阳气吸收,吸收后这样的能量只能是人体使用,不会给病毒使用。所以中医讲,生病时治病,病好了再养/补身体。

愿我推拿所触,疾病皆消除,疼痛皆消除,小儿皆安康。

归真医学博大精深,大家可以关注公众号“归真医学”来共同学习。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