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言不合就寻死?每一个轻生的孩子都会经历这三个阶段

 优家教育 2023-11-07 发布于北京

 /// 优家教育

别让爱成为伤害

家庭本该是孩子心灵的港湾,

当家庭不发挥这个职责时,

孩子就会被迫从其他地方找回。

早在上世纪90年代开始,我国就有不少的青少年自杀现象的档案记载。

而在《2022年中国青少年自杀报告》的数据中,青少年自杀者已达10万人!

换言之,平均每天就有200个孩子选择离开这个世界。

这是多么可怕的一个数字,也无怪乎现在有那么多家长都在抱怨孩子的内心太脆弱了,因为一句话,一点小事就能选择轻生。

于是在亲子关系中,父母开始成为“卑微”的一方,一言一行都变得小心翼翼。

然而选择轻生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一时冲动也必有长期的负面情绪与心理压力作为铺垫。

这背后有你未曾深思的心理原因。

 PART 01 

第一个阶段:自恋受损

如果你看过很多青少年自杀的案例就会发现,他们在性格上都有一个共同点——比较自卑、内向,也比较顺从、听话、甚至胆怯。

在心理学上,这是自恋发展受损(narcissistic injury)的典型表现。

自恋是人类进化以来天生具有的,最典型的就是婴儿,他们的自恋水平远高于正常水平,是全能型自恋。

婴儿总会觉得自己是宇宙之王,无所不能,因此他们会动不动就因为不合自己的意而大发脾气,而且什么都敢尝试,好似无所畏惧。

但成长的过程难免会碰到挫折,并伴随心智的发展逐渐意识到自己能力的有限,适当的挫折会让自恋的发展自然回落。

因此,自恋水平的自然发展是在青春期缓慢达到巅峰,然后逐渐往下并接近正常水平的发展曲线。


可中国家长却最擅长做一件事来破坏自恋发展的正常回落——批评否定。

批评教育不分场合,对孩子的人格进行践踏者有之;在他人面前贬低自己的孩子,打击自己的孩子者有之;

更有甚者,喜欢对孩子进行强烈而频繁的辱骂和嘲笑,尤其当孩子试图依赖父母的时候。他们对孩子的态度完全取决于自己的心情或者孩子是否达到他们心中的标准。

还有很多父母对认可孩子这件事完全不上心,认为“打压式”教育对孩子的成长更有利。

孩子在最渴望被生命中重要的人认可的成长阶段遭受这样的对待,他们自恋的心态便会受到严重的打击。

弗洛伊德曾对“自恋受损”做出过这样的定义:

当一个人的自尊、自我价值感受到威胁的时候,人们会感受到,自己是不被接纳的、没有价值的。

在自恋损伤时,个体便会形成“自恋暴怒”——采用“愤怒”来缓解痛苦的情绪。

 PART 02 

第二个阶段:愤怒表达

情绪表达的出口有三种方式:最低级的是“症状”;其次是“行动”;最高级的是“语言和艺术”。

用语言和艺术来表达愤怒的情绪,这对很多成年人而言都是相当困难的,更何况习得情绪、情感词汇有限的孩子。

因此孩子最先尝试也最喜欢使用的便是“症状”,就比如生病或抑郁症。

他们会试图通过严重的“症状”把父母带进家庭治疗的现场,让父母去反思他们对待孩子的方式哪里出了问题。

可大多数父母又是如何应对的呢?

网上有位母亲责骂女儿是“鸡”,但她却在不停强调自己说得有道理:

“女儿今年高三,高二查出了抑郁症,我们百思不得其解,我承认管她很严,但也到不了这个程度吧。

女儿和我吵架,提起我在她初中时骂她去做鸡,我认为女儿那个时候很爱打扮,骂两句,没想到一直跟我生气。

女儿说她不幸福,我和她爸爸三天两头吵架,可能确实给她造成了影响,但哪家夫妻不吵架啊,我觉得正常。

女儿抑郁不上学,我看她在家里心里就烦得不行,她还理直气壮跟我吵架,说我对她要求高,还总打骂她,我每次打她都是她犯错了,有时候确实狠了点,但她同龄人父母比我打得更狠。

女儿心里很多事,又不肯跟我们说,只跟她那几个朋友嘻嘻哈哈,对着我们就板着张脸,我觉得她的抑郁症完全是她自己憋出来的,太矫情!”

在用“症状”宣泄愤怒前,孩子通常会先尝试与父母沟通,比如倾诉自己的忧虑,害怕考试啦、害怕保不住排名啦等等。

但当这些话非但没有引起父母的重视,还被反劝多用点心,再多努把力时,孩子便会陷入绝望,绝望于这个他唯一能够依赖、提供帮助的人的漠视。

即便是假抑郁也可能逐渐变成真抑郁,而内心那些还没有得到释放的情绪,就只剩下一个宣泄出口——用过激的行动来表达愤怒。

 PART 03 

第三个阶段:死亡惩罚

很多孩子总是执着地想让父母认识到,他们对待自己的方式是错误的。

而得不到道歉时,他们往往会无意识做两件事:

要么会用声嘶力竭的方式,加大痛苦的音量,让父母听到;要么会沉默无声,用自我毁灭的方式让父母认识到自己的错误。

沉迷游戏、把自己锁在屋里、逃学、拒绝和父母交流便是后者最常见的表现。

当父母不明就里,强行干预,不断制造冲突让矛盾升级时,孩子便可能迎来最终的行动选择——死亡。

为什么孩子会执着于用“死亡”惩罚自己的父母呢?愤怒与怨气只占其中的一小部分。

受传统文化的影响,在孩子的潜意识中,攻击父母一定是大逆不道的,他们可能会因此而遭致惩罚。

如果不能攻击父母,那么最容易做的就是攻击自己了。

那些自残、自杀的孩子,他们会从这些行为中获得某种掌控感,那就是,为了摆脱你对我的控制,至少我的身体、我的生命是可以由我来做主的。

而另一方面,父母总在否定孩子,批评他做得不够好,最终强迫孩子认同父母所投射过来的“糟糕的自我”。

这会让孩子感到无比羞愧,甚至觉得他根本不配得到父母的爱。那么,他活着又有什么意义呢?

父母在不知不觉中封死了所有宣泄情绪的出口,孩子没有了退路,最后只能以命相搏,用死亡来告诉父母:“你错了!”

想得到道歉的背后,

本质上是希望被对方看见和接纳:

看见自己曾经被伤害过;

接纳自己最糟糕的一面。

大多数孩子不会选择死亡这种极端的方式,

但成年后他们依然无法获得精神上的自由。

他们就像一只被拴着锁链而长大的象一样。

等到有一天拥有足够的力量去挣脱锁链,

可发现那条锁链早已经深深长进了内心。

他们常常把“恨”挂在嘴边,

但一旦父母当真生病的时候,

却又十分着急地关心着他们的身体。

实际上一直以来他们还是那个,

想要得到父母的爱而未长大的孩子。

他们之所以这么做,

无非是想一边抗争,

而一边又对父母饱含着些许期待。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