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听茶圈里聊茶叶农残,我喝茶的心情更安宁又悠然

 趣味中年 2023-11-07 发布于云南

我开辟小菜园的对面,有一户茶农。

她家茶地的周围种满了辣椒和各种蔬菜。某天远远地看到她家茶地来了一些背着药桶的人。我走到墙角挨着问是要打农药吗,她说是打除草剂。

我没再追问。我是好茶者,甭管除草剂、杀虫剂,反正都是打药。追问的话,估计会影响我饮茶的心情。

我知道,茶农是不容易的。他们种茶不是单纯为了满足自己饮茶的需求,而是为了创收。牵扯到收入问题,就难免会有追求茶的长势及最终效益在里面。

所以,你要问哪里的茶没有农药,可能除了高海拔的古茶树及有机茶地,其它几乎满足不了。国家允许在茶叶上使用低毒农药,而且《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最大农药残留限量》规定了几十种农药在茶叶中的限量要求,这些限量值均根据科学的风险评估得到。所以只要茶叶中的农药残留量不超过标准,我想我们这些茶民就是“安全”的。毕竟物极必反嘛,达不到一定的量是行不成极端的。

作为长期喝茶的茶民,我也常通过蹭茶或请人鉴茶跟茶圈资深前辈学习有关饮茶的一些知识。

他们建议注意的一些细节通常都是从购茶者饮茶者的角度。

1、购买正规厂家的茶叶

购买茶叶一定选择正规厂家生产的茶叶。我国对于农产品农药残留超标问题历来很重视,市场上正规厂家的茶叶一般都是通过检测,符合国家安全标准的,可以放心饮用。但是一些不法商贩贩卖的散装茶叶是否经过检测就不得而知,可能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因此建议跟我一样爱喝茶的茶友尽量选择正规厂家、正规店铺的茶叶,尽量避免在流动摊贩处购买。

2、尽量饮用明前茶

顾名思义,明前茶一般是指清明时节之前采制的茶。因为季节性的原因,清明前的茶叶一般遭受病虫害较少,使用农药也就相对少。这是安全上来讲。从茶叶质量上讲,因气候原因,明前茶因芽叶细嫩,色清香绝而成为茶中上品,所含的氨基酸相对后期的茶要更高。

3、养成洗茶的习惯

喝茶之前对茶叶进行清洗,可减少茶叶上的农药残留。即把第一泡茶水作为冲洗,建议倒掉,从第二泡开始冲泡,这样既能洗去杂质、尘垢,也能够适当地降低茶叶中的农药残留风险。

符合国家安全标准的茶叶,有农药残留也不一定就会对身体构成危害,只要在安全标准内就可以放心饮用。



在农业普遍依赖农药化肥的今天,要完全避免农药或各类有毒药物,零接触零摄入几乎不可能。但国家对农药和残留有严格的制度管理,符合农残管理标准的农产品都被视为安全。因此我们在注重各种预防措施的同时,对农药残留也要有正确的认识。有安全意识,但是也不必谈药色变。根据农残科普知识,农药的残留其实非常少量,它的危害远远小于一些环境和空气中的病原微生物和污染物。

有研究表明:冲泡进入茶汤中的农残量占干茶残留农药量的比例与农药性质、冲泡次数、冲泡温度等条件密切相关。目前在茶叶生产中推荐使用的农药,多为脂溶性农药品种,冲泡过程中进入茶汤中的含量一般低于干茶残留农药量的10%。因此,即使干茶中含有一些残留农药,冲泡进入茶汤中的量也是微乎其微的。

如果您也是好茶者,做好必要的预防,其他不必太过于纠结,以免影响饮茶心情。“人生如茶,茶如人生。”你只能宁静,因为每品一杯茶,都是在感悟人生。

愿我们因茶而遇,因茶结缘。

○窥世修性·同僚同思○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