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个方子,让霰粒肿退退退

 并不hy 2023-11-08 发布于黑龙江







图片

《医宗金鉴》论述眼胞痰核的时候,这样说到“此证结于上下眼胞,皮力肉外,其形大者如枣,小者如豆,推之移动,皮色如常,硬肿不疼,由湿痰气郁而成。”

这种论述与现在临床上眼科常见病霰粒肿类似。

什么事霰粒肿呢?

霰粒肿的主要症状为眼睑皮下的无痛性硬结、眼睑充血,常见于上眼睑,单个发生,也可以上、下眼睑或双眼同时多个发生。

老一辈的人说,如果眼睛看了不干净的东西,就容易长。看似迷信,实际上也有其道理,欲火上攻头目,不能宣散,郁结在眼胞,就可能发为霰粒肿。

中医的五轮学说中认为眼胞属脾,胃肠积热,脾虚生湿,炼液成痰,聚在眼胞皮下,形成包块,也就是中医说的痰核。

针对这个问题,《医宗金鉴》中给出了方子,化坚二陈丸。

化坚二陈丸:陈皮15克、半夏15克、茯苓23克、甘草9克、白僵蚕30克、黄连9克、荷叶3克。水煎服,一日2次。

不难发现,前四味药组成了化痰名方“二陈汤”。皆因痰饮是痰核形成的物质基础。

脾为生痰之源,健脾显得至关重要。陈皮就是成熟橘子的果皮,以广东新会产的陈皮尤佳,随着近年大家养生意识的加强,对地道药材的选择也越来越挑剔。

有些人就喜欢平时泡陈皮水当茶饮用,因为陈皮能健脾理气。陈皮性温,很对脾胃的口味。健脾的同时还能行气,气行津行,所以有句话叫气行痰自消。

跟陈皮志趣相投的是半夏,二陈汤的名字也源于二者,陈皮和半夏在中药中的使用,都强调年份越久越好,所以这两味药都是用陈不用新。

半夏性温能燥痰湿,肺为储痰之器,痰饮就好像湿漉漉的衣服,这个时候用上半夏就好比把湿漉漉的衣服放在干衣机里烘干一样。

陈皮健脾升清,半夏和胃降浊,脾胃中焦的气机就转起来了。

茯苓是渗湿的,痰饮中痰是相对稠的,稀的那部分是饮,茯苓是处理饮的专业户,除了健脾运湿,还能把湿气往小便导。

甘草除了调和诸药,它的本性是健脾的,还能清热。

白僵蚕在方中的用量最大,是一名猛将。很多人可能不知道白僵蚕是什么?吃桑叶,吐蚕丝的蚕宝宝总知道吧,白僵蚕是蚕宝宝幼虫感染白僵菌而僵死的干燥全虫。

白僵蚕质硬味咸,有化痰软坚解毒散结的功效,还能清风热,眼睛在身体比较高的位置,火热能到达这里,就是搭着风邪的顺风车。

黄连是针对胃肠积热。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黄连的苦寒之性路人皆知。这种苦寒的性味能泻火燥湿,直折心火。内经说诸痛痒疮皆属于心,火热的这个不安因素,黄连能拿下。

荷花出淤泥而不染,荷叶又何尝不是?这预示着荷叶有升清的能力,能助脾气升清。色青入肝,能凉血散瘀,把郁滞宣散开来。

化坚二陈丸从立方的角度来说,就是针对痰核,而痰核也不仅限于长在眼胞,好像脂肪瘤,实际上也是痰核,而且在身体部位任何地方都可以长,长的位置多在皮下。

化坚二陈丸一样可用,但脂肪瘤的体积相对于霰粒肿来说大不小,而且也可以呈现多发性,同时在身体的不同部位长起来,调理的时间也要相应延长。

图片
中医李知行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