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曾国藩:成大事者,必有“三慢”;成年人最大的清醒

 海西洞庭楠书房 2023-11-08 发布于湖南

曾国藩是晚清第一名臣,也是湘军的创始人和领袖。他以“立德”、“立言”、“立功”三不朽,被誉为“完人”。他平定了太平天国之乱,镇压了捻军起义,开创了洋务运动,为挽救风雨飘摇的晚清帝国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他也是一位理学家、文学家、书法家、教育家,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但是,曾国藩也是一个争议甚大的人物。他被称为“曾剃头”,因为他在攻占太平天国首都天京后屠城,造成无数百姓死伤。他被称为“曾国贼”,因为他在处理天津教案时与西方列强妥协,引起民族愤慨。他被称为“曾老狐狸”,因为他在朝廷和地方上操纵权力,培植门生,形成庞大的势力。

那么,曾国藩到底是一个怎样的人呢?他是如何成就一番伟业的呢?

一、成大事者,必有“三慢”

曾国藩在《治学论道之经》中说:“成大事者必有三慢:慢于言、慢于气、慢于行。”这三慢是曾国藩一生的座右铭,也是他成功的秘诀。

慢于言

曾国藩从小就勤奋好学,以经世致用为志向。他不仅广泛涉猎经史子集,而且精通地理、兵法、水利等实用之学。他在仕途上十年七迁、连升十级,创造了清廷任官的奇迹。但是,曾国藩并不是一个多话之人。

他说话谨慎而有分寸,不轻易发表自己的意见和感情。他认为,“言者心声也”,言多必失,“失言者无所不失”。他在《冰鉴》中说:“凡事不可多言,多言则多错;多错则多祸;多祸则多灾;多灾则多难。”因此,曾国藩常常保持沉默或者含蓄地表达自己的观点。

这种慢于言的态度,在曾国藩处理政治和军事问题时体现得尤为明显。例如,在太平天国运动爆发后,曾国藩多次上疏清廷,建议用人、用兵、用法,但是他并不直接批评或反对清廷的错误政策,而是以忠臣的身份,委婉地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

他在《敬陈圣德三端预防流弊疏》中说:“臣不敢以一介之见,妄议朝政,惟以忠诚之心,敬陈三端,以为预防流弊之方。”他在《应诏陈言疏》中说:“臣不敢以一介之见,妄议朝政,惟以忠诚之心,敬陈三端,以为预防流弊之方。”

他在《议汰兵书》中说:“臣不敢以一介之见,妄议朝政,惟以忠诚之心,敬陈三端,以为预防流弊之方。”这些奏疏虽然都是直言进谏,但是都是用了“不敢”、“惟”、“以为”等谦虚的词语,表现出曾国藩的谨慎和尊重。

曾国藩慢于言的另一个方面是他善于倾听和学习。他不仅虚心向前辈和同僚请教和交流,而且乐于接受新知和异见。

慢于气

曾国藩认为,“气者心动也”,气多必乱,“乱气者无所不乱”。他在《冰鉴》中说:“凡事不可多气,多气则多怒;多怒则多恨;多恨则多害;多害则多祸。”

因此,曾国藩常常保持冷静和平和,不轻易发怒或激动。他在《治家方略》中说:“凡事要有恒心、定力、耐心、忍耐力。”这种慢于气的态度,在曾国藩面对困难和挫折时体现得尤为明显。

例如,在曾国藩组织湘军时,他遭到了清廷、太平军、捻军、西方列强等各方的压力和阻挠,他的部下也有不少背叛、贪污、倒戈的人。但是,曾国藩并没有因此气馁或愤怒,而是坚持了自己的信念和原则,用理智和策略来应对各种危机和挑战。

他在《与张之洞书》中说:“凡事不可急于求成,要有恒心、定力、耐心、忍耐力。天下大事,非一朝一夕之功,非一人之力所能成就。要顺应时势,因势利导,不可强求,不可操之过急。”

曾国藩慢于气的另一个方面是他善于控制和调节自己的情绪和性情。他不仅知道如何在适当的时候发泄和释放自己的压力和苦闷,而且知道如何在适当的时候收敛和隐藏自己的喜怒和欲望。

慢于行

曾国藩认为,“行者心迹也”,行多必乱,“乱行者无所不乱”。他在《冰鉴》中说:“凡事不可多行,多行则多错;多错则多祸;多祸则多灾;多灾则多难。”因此,曾国藩常常保持谨慎和稳健,不轻易冒险或冲动。

他在《治家方略》中说:“凡事要有计划、目标、方法、步骤。”这种慢于行的态度,在曾国藩执行政治和军事任务时体现得尤为明显。

例如,在曾国藩平定太平天国之乱时,他并没有采取急功近利的做法,而是采取了持久战的策略。他先稳固湘鄂两地的根据地,然后逐步向江南和江北推进,最后攻占天京。

曾国藩慢于行的另一个方面是他善于总结和反思自己的行动和实践。他不仅在每次行动之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和调查,而且在每次行动之后做好详细的总结和评估。

他在《治学论道之经》中说:“行动是人类最大的老师,也是最大的学生。如果能够从行动中学习和改进,那么行动就是一种进步和成长。如果不能够从行动中学习和改进,那么行动就是一种浪费和倒退。”

因此,曾国藩在生活中,常常通过写日记、写报告、写回忆录等方式来总结和反思自己的行动。

曾国藩的“三慢”和成年人的清醒观点告诉我们,在追求个人成功和国家发展的道路上,我们需要有耐心和毅力,不能急于求成;同时,我们也要保持清醒的头脑和高尚的品德,做一个有责任感和正直品行的人。

特别声明:本文为网易自媒体平台“网易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观点。网易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