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16岁少年代父受罪被判斩首,临刑仰天大笑,朱元璋:免罪赐匾封官

 涂鸦吧 2023-11-08 发布于重庆

前言

洪武初年,一个滁州知州被陷害入狱,本已判决斩首。当时的明太祖朱元璋刚刚建立政权,为人极为严苛,深恨贪官污吏,对百姓寄予厚望。朝中文武百官,无不小心翼翼,生怕触犯君王杀伐决断的逆鳞。

滁州知州周某,本是清正廉明之人,深得民众爱戴。只因一次处理案件疏忽大意,被奸人诬陷,竟被控以重罪。周某这个把官做了一辈子的人,哪里碰过这等大祸?一时间手足无措,既不敢逃亡,也无力反抗冤情,只能战战兢兢地等待发落。

一、朝不保夕的官场生涯

对于朱元璋来说,天下事务繁重,进言有错的官员数不胜数,周某的案件于他而言不过九牛一毛。他只道周某有失职之过,理应严惩,所以当这个案子被呈上来时,朱元璋二话不说就直接判处周某死刑。

在他看来,生杀予夺的大权握于自己手中,区区一个乡长有何资格让他三思?何况他还一心想要树立威严,制裁腐败,因此根本不会想到还需要询问案情的真伪。对于朱元璋来说,身为天子,他的命令就是绝对的;而身为臣子的周某,有罪便该伏法,根本无权置喙。

可没想到,朱元璋这突如其来的怒火,却引起了周某家中一个年仅16岁的少年的反抗。

二、父命危在旦夕

周某的儿子周琬,当时才16岁,正值青春年华。年少的他尚不明白人情冷暖,只知父亲总是一心为民,勤勉公正,从未搞过任何私活儿。他深知父亲清白,怎么可能会犯下这样的罪行?他先是痛心疾首地向长辈询问缘由,可大人们都语焉不详,生怕牵扯此事累及自己。周琬心中充满了不平,火急火燥地赶路来到都城,想要直接面见皇上,为父亲正名。

此时的周琬还年幼无知,不知皇权神圣不可侵犯,只一心想救父亲性命。他匆忙赶到都城时,父亲的死刑已在明日黎明执行。想来周某平生最高官不过一个小小的知州,又是外地人,都城中根本无人愿意帮他说话。法不忘恩,就这样令一个好官冤死,周琬怎能甘心?

这一去,周琬却不知道等待自己的,将会是何等不可想象的悲欷命运。他以为只要见到皇上,说明真相,父亲就能免于一死。哪知朱元璋根本不会见一个刚到都城的年仅16岁小孩,更不必说改变自己的旨意。周琬在宫门外苦等三日三夜,甚至被守卫打得鼻青脸肿,可皇上就是对他的请求不予回应。

父亲的死期已至,周琬终于意识到,仅凭自己的力量根本无法改变朱元璋的想法。他红着眼睛在都城徘徊,终于想起了传言中皇上为百姓设立的“鸣冤鼓”。只要有人敲响这面冤鼓,皇上便会亲自来处理因官员渎职导致的冤情。周琬鼓起最后一点勇气,决定孤注一掷试试这最后的救命稻草。

三、鸣鼓申冤 一死换一生

于是周琬来到都城的中央广场,那里悬挂着一面“鸣冤鼓”。这面鼓,是明太祖为听民冤而设,只要有百姓受冤屈,就可以敲响表达诉求。其实这鼓从设立之日起就再无人敢碰,因为百姓都知道朱元璋乃天子,谁敢当着他的面打鼓作案?就算冤情再大,也只能闷在心里。

而这同样是周琬最后的救命稻草。他抡起鼓槌,心中默念着父亲的教导,然后重重地敲下了第一击。“我周某冤枉在此,我周家害怕无门,万望哀听我诉,让我还冤再温馨。”当当当,三下鼓声响彻云霄,引起都城一片哗然。原本正在午膳的朱元璋,也因这不合礼制的举动大为震怒。

“如此放肆!朕乃天子,岂能容你败坏朝纲!”朱元璋又惊又怒,命左右再次将周琬带到殿前。他心中早已对这个“不知天高地厚”的小子极为恼火。一张俊秀的少年面容,却蕴含着与年龄不符的坚韧。这股执着的劲头,竟是让朱元璋感到了久违的惧意。因为他意识到,自己手中握有力量,可以随心所欲地践踏生命,但却无法彻底摧毁人们心中的正义和勇气。

“你我君臣之争,岂能以敲鼓为要挟?朕今再给你最后一线生机,将你父亲由死罪改为远流放。你可好自为之!”朱元璋心中暗想,只要周琬识趣离去,他便可在表面上网开一面,实则将这个彻底驱逐出京城。

四、舍生取义 一心报父

可周琬哪里会甘心父亲远离家乡,在荒凉异地受尽苦楚?他再次顶礼膜拜,语带哽咽地说:“流放命如微垂,岂敢让父孤苦远隔?愿君王恩准我代父而受责,以我之死,全父一命!”

朱元璋这才意识到,他低估了这个少年的觉悟。他的心已经死了,只为父亲能生存下去。这般大义凛然的气概,又岂是一般人能比?面对生死关头,周琬丝毫不顾自己年少无知,只想救父免于远流之苦。

朱元璋沉吟片刻,再开口时语气已不似先前懊恼:“尔之孝心可嘉,奈何不知进退!既然一心孤注,朕便依你所愿,斩尔以儆!”他心中并不真的想杀周琬,只是想给他一个教训,让他明白在帝王面前言语必须谨慎。他相信一个少年的生命对自己并无任何威胁,所以这番话也只是想吓退周琬的决心。

可命运的齿轮在这时疯狂转动,周琬的生命就要为他的孝心而结束。当刀悬于颈侧之时,少年的内心无比澄明。他没有恐惧,也不后悔,只是缅怀父亲的恩德,以及对皇上执法的不谅解。

周琬并不觉得自己有任何过错,敲鼓申冤是正当行为,若不是皇上一意孤行,自己何至于此?然而终究是皇权难犯,他并不怨天尤人,只是为自己来不及完成的孝道而叹息。

“父恩浩荡,我何惧此祸?君王圣明,我为父请命!”这番话传到朱元璋耳中,他不禁为之一怔。一个即将就义的生命,竟还能怀有如此崇高的志向。这般大德大言,纵使是帝王,也难以不动容。朱元璋意识到这个少年比自己见过的任何人都要伟大,竟能在生命最后一刻怀抱大爱,这令他不禁自责起初的冲动和鲁莽。

五、感天动地 大义凛然

最终,周琬因为这颗至诚至孝的心,感动了明太祖,为全家赢得了新生。朱元璋不仅宽恕父子,更亲书匾额“孝子周琬”以资褒扬。因为这件事,朱元璋对待百姓诉求的态度,也由强硬转为宽厚。朝野上下为之震撼,没人相信天子会对一个孩童如此网开一面。但他们不知道,君王也有君王的难处,周琬之所以能感化明太祖,正是因为那颗视死如归的赤子之心。

这件事作为美谈广为流传,后人更是将周琬之孝,传为千古佳话。人们纷纷感叹,一个16岁少年,就有这般大气魄和胸怀,实在令人钦佩。

也有人表示,若当年周琬不敢抗争,只怕他和他的父亲都会命丧黄泉,幸而他的义举感动了天,感动了人,才化解了这场生死危机。

不过,亦有部分官员私下里对此颇有微辞。他们认为朱元璋既是明君,就不该被一个孩童的眼泪所打动。只怕这给了百姓一个错误的信号,以后朝中治事将更加不易。但这些见识短浅之辈,终究不明白,一个君王若连人臣的苦衷都听不进,又何谈治国平天下?

结语

古语有云:“一家天下事,皆系于孝。”孝不仅是儿女对父母的回报,也蕴含着对国家社稷的忠心。周琬之所以能感化明太祖,正是因为那颗视死如归的赤子之心。他的义举不仅拯救了父亲的性命,也打动了君王的心,让后者的施政更加宽厚仁慈。这正应了“大义灭亲”的谚语,周琬舍小我完成大我,在生死关头展现了做人的基本道德,也就成就了他千古留名的美誉。

世人若能效法他的孝心乐意,家家都能安康,国泰民安也指日可待。每个人都不应只顾个人利益,而要时时牢记为他人和社会做贡献的使命。当今世道,正需要周琬这般不畏强权、勇于抗争的精神。人言可畏,正义难回。但如果我们都能保持一颗善良仁厚的心,并在关键时刻挺身而出,那么这个社会就远离黑暗,走向光明。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