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王羲之真迹“重现人间”,这字超越90%的名帖,曾被日本“封存”千年

 三余字画 2023-11-08 发布于山东

由于书坛中少有王羲之真迹,所以后人只能从拓本或摹本中,去分析重现王羲之的笔法,不过受到审美角度和水平差异的限制,每个人复刻的王羲之笔法都大相径庭。

就像《兰亭序》的“神龙本”、“定武本”、“褚摹本”等,有的灵动婉转,有的清逸潇洒,有的紧结峻拔,带有书家个人风格,无法提取出纯正的王羲之技法

而且在1965年第6期《书法》杂志中,郭沫若曾发表《论兰亭序真伪》一文,他在研究王兴之和谢鲲墓志后,发现此作书风与魏晋差异太大,文学内容没有历史记载,从而断定《兰亭序》是假的

当然此文一经发布遭受无数谩骂,但也有人支持郭沫若的观点,例如邱振中认同《兰亭序》是伪作,并从风格推测,乃隋唐名家所写。

同时邱振中在王羲之书法中不断搜寻,终于在日本一件行、草书真迹中,发现了王羲之的“真实笔法”,此作就是《丧乱帖》。

写于东晋永和十二年(356年)左右,兵乱导致祖坟被毁时,全文共计62字,进入“天人合一”之境,随着悲痛的心境,不断转换笔锋,调节字势,笔画波折飞动、顾盼生情,强弱对比鲜明。

例如从第一字“羲”来看,结构在左上角密不透风,而右下角则疏朗宽绰,虚实对比鲜明富有立体感,重心略有倾斜,带有意趣跟险绝之风。

在最上面还有两个小圭角,这是由于他入纸后,迅速调整笔锋形成,这种笔法在王羲之书法中较为常见,具有迅疾畅快之气,彰显出飞动绞转之美。

像文中“奈何,虽即修复”、“心肝痛”等字,都运用大量飞白,运笔绞转自如,提按转折交代明了,富有动感跟生命力,使痛心疾首之情与书法完美融合,让人看后也随之落泪。

这件《丧乱帖》不仅是王羲之“重现人间”的真迹,也是一件必备法帖,卷中精悍的笔法与风韵,超越了书坛90%的名帖每一笔都值得推敲钻研,比《兰亭序》完美数倍。

不过唐朝时期,鉴真东渡日本和“遣唐使”的文化交流中,《丧乱帖》被带到日本,曾被皇室封存1000多年1892被杨守敬发现,重新现世,如今收藏在日本宫内厅三之丸尚藏馆。

时常临摹,能学到换锋、转腕、结字、虚实以及笔力收放等,纯正的书法技巧,逐步提升自身书艺,让笔法婉转多变、流动自如。

卷中强烈的艺术风韵,还能帮助大家建立正确的审美观,开拓创新思想,并且后世名家都从王羲之发迹,若能将此作学会,之后临摹各代法帖使,便快速入手、领先众人。

为了保护真迹的墨色跟纸张,目前市面上流传的字帖,大多都是近代影印而成,其中最为精善完美的,就是二玄社印制的珂罗版。

经多方努力我们对王羲之的《丧乱帖》(二玄社珂罗版)进行超高清复刻采用博物馆级别,12色超高清微喷复刻工艺对比原作进行1:1还原。

卷中字体极为清晰,墨色浓淡笔法转变等细节处理,全清晰可见真迹毫无二致,见此品如见真迹,若您喜欢可以点击下方商品链接一观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