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郝万山讲《伤寒论》笔记 二十二集

 任持自性 2023-11-08 发布于陕西

郝万山讲《伤寒论》笔记   二十二集    

           第 22  讲  太阳蓄血证(3)

               太阳变证及其治则

太阳病腑证的血分证候——太阳蓄血证成因是太阳表邪不解,邪气循经入里化热,热邪和血结于下焦所造成的。

在《伤寒论》中,太阳蓄血的病位,下焦,膀胱,都是指的一回事。

太阳蓄血证的三个证候类型和治法:

太阳蓄血证的第一个类型:

血热初结,热势重而且比较急,瘀血刚刚开始形成。临床表现:①少腹急结,病人的自觉症状比较重;②其人如狂,出现了血热上扰心神的精神症状。热势重而瘀血刚刚开始形成,在治疗上要泄热为主,兼以化瘀,用桃核承气汤。如果表邪还没有解除的应当先解表。“表解已,但少腹急结者, 乃可攻之,宜桃核承气汤”。

太阳蓄血证的第二个类型:

血热瘀结,瘀已经成形,瘀血的病势比较重,热邪已经收敛,热势比较和缓,临床表现①少腹硬满。硬是医生按着硬,满是病人自觉满。②其人发狂。也可以有血热瘀结影响气机的疏泄,导致肝胆疏泄失常,而伴见发黄。脉沉微,或沉结,在治疗上用抵当汤破血逐瘀。

抵当汤是《伤寒论》中破血逐瘀力量最强的一张方子,用了水蛭、虻虫、桃仁、大黄,集活血化瘀药之大成,也可以说是中医方剂中破血逐瘀力量最强的一张方子。治疗顽固的瘀热互结,瘀血重的证候。

太阳蓄血证的第三个类型:

当瘀热互结,热虽有但热势非常轻微,瘀血已经形成,病势比较和缓,症状仅仅见到有热、少腹满。用抵当丸化瘀缓消。

《伤寒论》鉴别太阳蓄水和太阳蓄血的时候,多次提到了小便自利的为有血也,小便不利的是太阳蓄水,

太阳蓄水证是膀胱的气分证,涉及到气化不利,突出症状就是小便不利。

太阳蓄血证是膀胱的血分证。只是血热互结,血不和,没有影响到气化。

小便的利与不利是辨太阳蓄水和太阳蓄血的一个分水岭。

临床上能够遇到既有蓄血证的表现,也有小便不利,例:

老太太二周前有寒战,随后发热、尿频、尿急、 尿痛、肉眼血尿,化验尿中红白血球满视野,西医诊断为急性膀胱炎收入住院。用了抗菌素,大概两、三天以后,发烧就退了,一个星期以后尿中检查不出红白血球了,尿的化验完全正常,可是病人自觉症状不见缓解:小便频数,晚上狂躁,心烦,睡不着觉,少腹不舒服,好几天没有大便,舌红,舌苔又厚又黄,舌面干燥。蓄血和蓄水两个症状同时存在,因为她既有其人如狂又有少腹不舒服,还有小便不利,五苓散和桃核承气汤联合应用。下午吃药后,小便量也多了,大便拉了两次,当天晚上睡得非常塌实,不再狂躁,第二天早上起来,小肚子也舒服了。急性膀胱炎用西药把细菌给杀灭了,但是膀胱的气化功能没有恢复,膀胱的微循环功能就是血液循环的功能没有完全恢复,所以自觉症状没有缓解。

许多膀胱炎的病人化验尿正常了之后,仍然遗留一些症状,像尿频尿急,这是膀胱泌尿系统的生理功能没有恢复。稍后用促进气化,活血化瘀的中药,只要用上一次,这些症状就可以缓解。有人把这种症状叫做神经性膀胱炎,或者叫做膀胱官能证。

看起来蓄水是病在气分,蓄血是病在血分,两者是以小便不利和小便利作为分水岭,好象分得非常严格,但在临床上常常有两种证候并发的时候。在用药上就把两张方子结合起来,这就叫合方治难证。

这个难证并不是说这个病多么疑难多么不好治,就是中医在开药方的时候,既有气分不和又有血分不和。单独用一个方子来解决这个问题就比较困难,就象桂枝麻黄各半汤证、桂枝二麻黄一 汤证一样,证候既有寒邪闭表,寒邪又不重,又有营卫之气不足,单用麻黄汤、桂枝汤都不太行的时候,把两个方子合起来。治疗蓄水和蓄血的方子合起来用也属于这种思路。这种思路在临床上用的是非常多。

到此为止太阳本证部分就谈完了。

太阳本证部分,分两大类:

一、在经脉在浅表的,叫做表证,或者经证,就是中风类和伤寒类。

二、在太阳膀胱腑的,或者是气分或者是血分的病,气分的病是蓄水,血分的病是蓄血。

太阳变证:

太阳变证的证治:

什么叫变证?所谓变证就是六经病失治 (没有及时的治疗)或者误治以后,使六经病的临床症状发生了变化,新的证候又不能用六经正名来命名的。就是新的病证不属于阳明病,不属于少阳病,不属于少阴病……, 不能够用六经正名来命名,后世医家统统的把它叫做变证。如果这个病是由太阳病失治或者误治而来,叫做太阳变证。如果这个病是由少阳病失治或者误治而来的就叫少阳变证。依次类推。

讲义41 页,原文第 16 条,变证的治疗原则。

原文:太陽病三日,已发汗,若吐、若下、若温针,仍不解者,此为坏病,桂枝不中与之也。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桂枝本为解肌,若其人脉浮紧,发热汗不出者,不可与之也。常须识此,勿令误也。

“太阳病三日”,在太阳病的病程中已经过了三天。“已发汗”已经用过发汗的方法,或者汗不如法,或者用药不对证,结果病没有好。“若吐、若下、若温针”温针就是火针,(针灸的一种方法,用针针于一定穴内,以艾裹针体而蒸烧之,以冀发汗。是针刺与艾灸合用的一种方法。操作时,将艾绒缠于针柄上点燃,以使热气透入穴位。)“仍不解者,此为坏病”,“坏病”就是变证。很典型的一个六经病,用了错综复杂的治疗方法,把病给治坏了,使病情复杂化,就叫坏病。病情已经复杂化已不是单纯的表证,“桂枝不中与之也”,再给桂枝是不行的。“不中”犹言不可,因为症状已经发生变化不是桂枝汤证了。这种错综复杂的病证怎么治疗?第 16 条提出了 十二字的基本原则“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观其脉证”就是了解他现有的脉象和证候表现。“知犯何逆”《广雅疏证》说“逆,乱也”,接着说“乱亦错也”。“知犯何逆”就是了解他过去用过什么错误的治疗方法,就是误治。“随证治之”,然后再根据现有的脉证,根据过去用过什么样的误治方法,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采取具有针对性的治疗方法。我们说《伤寒论》创立了个体化的治疗方法和治疗原则,所谓个体化的治疗原则就是辨证论治的治疗原则。辨证论治这四个字在《伤寒论》中没有出现过。在文字的表述上,最能够体现辨证论治精神的就是第 16 条的这 十二个字:“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题库里经常填空:辨证的治疗原则是什么?坏病的治疗原则是什么?就是这十二个字。

讲义在编排的时候把变证、坏病可能出现的情况做了一 个总体的描述。讲义 42 页:第70条“发汗后,恶寒者,虚故也;不恶寒,但热者,实也,当和胃气,与调胃承气汤。

芒硝半升 甘草二两(炙) 大黄四两(去皮,清酒洗)右三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滓,内芒硝,更煮两沸,顿服。”

汗不得法的时候可以成虚证,也可以成实证。发汗以后病情没有好, “观其脉证”:恶寒,已经没有发热当然是里阳虚的表现;“不恶寒,但热者,实也”,汗后也可以出现不恶寒,但热的里实热的证候,“当和胃气,与调胃承气汤”。误治以后形成的变证或虚寒或实热,那就随证治之,是实热就清泻实热,是虚寒的就温里散寒。

为什么同样是一个发汗的误治,有的虚寒,有的实热?这主要是由病人的体质因素造成的。病人素体阳气偏虚,误治以后可能就导致了阳气更衰而阴寒内盛;如果病人素体阴虚而阳亢,误治以后就使阴液更加受损,阳气更亢就可能使邪气从阳化热,化燥成实。所以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是变化的根据。这种变证、坏病,或寒或热,或虚或实,疾病的发展是没有固定的规律的。但是在治疗上,那就是“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

第60条:“下之后,复发汗,必振寒,脉微细,所以然者,以内外俱虚故也”,误下以后也可以造成表里阴阳俱虚。“下之后,复发汗”,严格地说,既有表证又有里证的应该先解表,后攻下,错误的先下后汗,治疗次序颠倒,先下伤了在里的阴液,后汗伤了在表的阳气。“振寒”是阳气被伤出现了寒战。“脉微细”,微是阳虚,细是阴虚,这是阴阳两伤。“以内外俱虚故也”,内外就是表里,就是表里阴阳之气都虚的 缘故。用四逆加人参汤来治疗,四逆汤补阳气,加人参益气生津补阴液。误治以后造成的变证或者坏病不是固定的,可虚,可实,可寒,可热,治疗的时候就“随证治之”。

第 11 条,辨寒热真假。“病人身大热,反欲得衣者,热在皮肤,寒在骨髓也;身大寒,反不欲近衣者,寒在皮肤,热在骨髓也”。发热和恶寒是外感病最常见到的一组症状,第 7 条:“发热恶寒者,发于阳也;无热恶寒者,发于阴也”。以发热为主要特征的是阳证,以恶寒为主要特征而不发热的是阴证,很多人都认为,这条所描述的是阴阳分证。 “病人身大热,反欲得衣者,热在皮肤,寒在骨髓也”,这是讲的特殊情况。摸起来病人身上是热的,可是反而要加衣覆被向温就火。热在皮肤是说这个热是表面现象,寒在骨髓是说内里是真正的阴寒内盛,是寒证。 是真寒假热证,或者说阴盛格阳证,或者阴盛阳浮证。阴盛于内,阳浮于外,阳气是含有热量的,能够释放出热能的细微物质。当虚阳被格、浮于体表时在体表出现了热象,但是疾病的本质却是阴寒内盛,寒邪盛而真阳衰。是寒在骨髓,热在皮肤,皮肤说的是浅,骨髓说的是深。

例:18 岁时再生障碍性贫血,已经到了晚期,全血减少,血红素只有几克,白血球只有几百个,出血现象特别明显,不敢刷牙,牙龈经常有血痂。春夏之交盖着毛毯,棉被,棉大衣。白血球很低合并感染,发烧至 39 度以上。各种抗菌素都在用,发烧就是不退。中药用辛凉清解的,用甘寒的,用苦寒解毒的,烧都不能退。

宋孝志老师是东直门医院出奇方治奇病的一个很有名的老专家。曾经仅用栀子豉汤两味药,每味药15 克治愈过敏性哮喘病。

宋老摸了摸脉,过了一会说,小伙子你想喝水吗?小伙蜷在被窝里说,口总是干的想喝水。宋老说你想喝凉的呢还是想喝热的?他犹豫了半天也没说出到底想喝凉的还是热的。宋老师一看他没 有确切的回答,就叫我给他倒半杯热水,半杯凉水,小伙子慢慢伸手一碰到凉水杯马上就缩回来了,再去够热水杯,端过来慢慢的喝了一口,也没有咽,就把杯子放在那,过了半天才咽下去。宋老师说,我看完了。回到办公室,写第一个药,炮附子10 克。我一看愣住了,我们用的银花、连翘、公英、地丁、石膏、知母,宋老师开头就是炮附子。 第二个药,干姜 10 克,第三个药,红参 10 克,第四个药是炙甘草6 克,这不就是四逆加人参汤吗? 我们为什么不敢用热药啊?在我们的心目中,出血倾向非常明显,动不动鼻子就出血,牙龈经常有血痂,再加上发高烧,能用热药吗?我们心里转不过这个弯来。好,第一天用完药后很平静,既没有出血倾向,体温也没有升高,但是也没有下降。第二天用完了通常情况到下午,他应当是 39 度左右,第二天下午居然是 38 度五左右。第三天用完了还很平静,体温成了38 度有下降的倾向。用 了几付以后体温逐渐下降,体温正常了。一个星期以后完全不烧了。

为什么用了热药居然体温能降下来。宋老当口就跟我说“身大热,反欲得衣者,热在皮肤,寒在骨髓也”,病人盖了那么厚的被子,这不就是虽然发高烧,身大热反欲得衣吗?一个辨证的重要依据。你看他心里觉得烦热,所以才去够那个凉水杯,当他摸到凉水杯的时候觉得冷,马上就缩回来了,这不就是真寒吗?他有些虚热,他为什么不能说清楚想喝热的还是想喝凉的,他心理有些虚烦觉得想喝凉的,可是又觉得冷,不敢喝凉的,所以他犹犹豫豫说不出想喝什么水。我让你弄半杯热水和凉水,就是想试试他到底是想喝热的还是想喝凉的。你看他去够那凉水杯,马上就缩回来了,凉水都不敢碰,你再给他用银花、连翘, 公英、地丁、石膏、知母,你是想害他还是想救他呀?宋老就是这么非常严厉的在说我。这就是“身大热,反欲得衣者”,这就是阴盛阳浮。虚阳浮于外可以有持续的发热。小伙子用了人参四逆汤以后,烧退了,以后再也没有发烧。

  “身大热,反欲得衣者,热在皮肤,寒在骨髓也”,是根据病人主观愿望“反欲得衣”来判断这是真寒。实际在临床上可以观察舌苔、脉象,二便来了解是真正的寒还是真正的热。像这种寒证,舌淡,苔白,口淡不渴,脉微细,大便偏稀,小便清长,这些里寒的症状,都可能存在。这是前半段。

后半段“身大寒,反不欲近衣者,寒在皮肤,热在骨髓也”。“身 大寒”主要是指摸上去手脚是发凉的,手足厥冷。可是病人反而扬手掷足,不欲近衣,不多穿衣服,不盖被子,表现了一派烦热的临床特征。 这种手脚发凉就是表面现象,而疾病的本质是真正的热。这描述的是真热假寒证,实际上是热邪内伏,使阳气内郁而不能外达,这就是厥阴篇所说的热厥。摸上去手脚是凉的,你很容易判断手脚冰凉会不会是真阳虚衰,四末失温。很容易判断成虚寒证,但事实上这是热邪内伏的证候,你怎么知道呢?它是胸腹灼热,所以这个“身大寒”不是全身冰凉,应该有胸腹灼热,有口渴心烦,舌红苔黄,有大便干燥,小便短赤,或者说便秘尿赤等等。通过舌象、脉象,通过病人口渴,心烦,扬手掷足,不欲近衣,判断这是内真热而外假寒,是热邪内伏使阳气内郁而不能外达所造成的,热厥证所造成的真热假寒证。后世医家很少说它是阳盛格阴,这种证候在治疗上,如果里热没有成实的就用清法。厥阴病篇第350 条:“伤寒脉滑而厥者,里有热,白虎汤主之”。这就是讲真热假寒证的里有热没有成实的时候的治法。也还是在厥阴病篇  “厥应下之,而反发汗者,必口疮烂赤”,那个“厥应下之”是指的热厥,里热已经成实的一种治法。张仲景在厥阴病篇对热厥已经成实的治法,提出了下的原则,并没有提出具体的方子,具体的方子在“可下病脉证辨治篇”,提出 了用承气汤、用大柴胡汤等等。

把第 11 条和第 7 条,“病有发热恶寒者,发于阳也,无热恶寒者,发于阴也”联合起来看的话,第 7 条是常规现象,以发热为主要特征的是阳证,是热证;以恶寒为主要特征的是阴证,是虚寒证,这是讲的常规现象。而第 11 条“身大热,反欲得衣者,热在皮肤,寒在骨髓也”;和“身大寒,反不欲近衣者,寒在皮肤,热在骨髓也” 是讲的非常规情况。知常达变在临床上才能够立于不败之地。

第120 条,和 122 条是举例。

120 条,“太阳病,当恶寒发热,今自汗出,反不恶寒、发热,关上脉细数者,以医吐之过也。一二日吐之者,腹中饥,口不能食;三四日吐之者,不喜糜粥,欲食冷食,朝食暮吐,以医吐之所致也,此为小逆。”“太阳病,当恶寒发热”这是太阳表证的表现,可是现在出现了“自汗出”, 按照后面的证候的推测,这个“自汗出”是阳虚,阳不摄阴的表现。“反不恶寒发热”,这个“自汗出”因为不是表证,不是中风证,所以没有恶寒发热。“关上脉细数”,细数脉在通常情况下是主阴虚,可是在这里和临床症状结合起来看是胃阳不足,却是阳虚,是一种虚性的代偿。就和  “太阳病,下之后,脉促胸闷者,桂枝去芍药汤主之”一样。那个脉促不是主热,而是虚热无力,胸阳不振。这个细数的数不主热不主阴虚,而是阳虚的表现。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是医生用过催吐的方法。在这个病一两天的时候,病比较浅的时候用过吐法,出现了“腹中饥,口不能食”。有热则消谷善饥好象是有热,但是真正让他吃,却是他不能吃,因为他是胃阳被伤,胃阳不足,受纳腐熟无权。所以有饿的感觉,是虚热,是虚阳躁动的表现,但是事实是胃阳已伤,不能够受纳腐熟, 所以不能吃。脉细数腹中饥看起来是热,实际上是假象,口不能食是真正的胃阳不足。

“三四日吐之者”太阳病过了三四天,误用了吐法以后,“不喜糜粥,欲食冷食,朝食暮吐”, “不喜糜粥”和“朝食暮吐”是胃寒的表现。稀粥是阴性的,是水液, 胃阳不足,不愿意多喝稀的东西。“朝食暮吐”就是早晨吃的东西晚上吐出来,还有“暮食朝吐”,晚上吃的东西早上吐出来。“朝食暮吐”、“暮食朝吐”是胃家虚寒,腐熟无权,是疾病的真正本质表现。早晨吃的油条到了晚上吐出一口油条的残渣,晚上吃包子第二天吐出一口还是包子的味道,这肯定是胃家虚寒所造成的。胃热的表现是随吃随吐谓之热。朝食暮吐,暮食朝吐就是寒。所以“不喜糜粥”和“朝食暮吐”,就是寒,胃阳不足,中焦虚寒。“欲食冷食”就是假象,这是虚阳浮躁的表现。所以在辨这种错综复杂,真假症状都出现的时候,一定要抓住疾病的本质,不要把虚阳浮躁的欲食冷食当成胃热。 “以医吐之所致也,此为小逆”,这些病证还不是太严重,就是一般的胃中阳气被伤,所以这算小错不算大错。

【PS:张锡驹:此章凡四节,皆论吐之失宜,而变症有不同也。太阳病,当恶寒发热,今自汗出,而反不恶寒发热,关上脉细数者,此非本病,乃医吐之过也。自汗出者,吐伤中气,而脾津外泄也。关以候脾胃,脾胃之气不足,则关脉为之微细而虚数也。一二日,阳明主气也,吐之则胃伤而脾未伤,故脾能运而腹中饥,胃不能纳而口不能食;三四日,太阴主气也,吐之则脾伤而胃未伤,脾虚不胜谷,故不喜糜粥,吐亡津液而火就燥,故欲食冷食。朝食暮吐,单顶食冷食而言也,夫朝为阳,胃为阳土,胃阳未伤故能朝食,暮为阴,脾为阴土,脾阴已虚,故至暮吐。以上之症,皆以医吐之所致也,前伤胃而不伤脾,后伤脾而不伤胃,非脾胃两伤之剧症,故曰小逆。】

第 122 条“病⼈脉数,数为热,当消⾕引⾷,⽽反吐者,此以发汗,令阳⽓微,膈⽓虚,脉乃数也。数为客热,不能消⾕。以胃中虚冷,故吐也。”脉数为客热实为胃寒。“病人 脉数,数为热,当消谷引食”,指一般的规律,数是主热的,有热则消谷善饥。可是结合症状来看,“而反吐者,此为发汗,令阳气微,膈气虚, 脉乃数也,数为客热,不能消谷,以胃中虚冷,故吐也”。脉数并没有消谷引食,反而出现了呕吐,这是用汗法以后,使阳气虚,膈气虚,而导致的虚性的亢奋现象,和“太阳病下之后脉促胸满者,桂枝去芍药汤主之”,那个脉促的病机一样,虽然数但是虚数而无力,这是阳虚以后阳气奋力和阴寒相争的一种代偿性反应。结合症状来看,不能够消谷引食,这是胃中虚冷所造成的。这个数,仲景说是客热也就是假热,是虚性的亢奋,所以这种热是一种假象。

120 条和 122 条举出了临床症状“欲食冷食”是一种假象,“脉数”是虚数无力是一种假象。对于这种真假都应当进行很好的鉴别。

辨寒热真假,第11 条是重点,120 条和 122 条是举例子。在临床上无论是脉象还是证候都有真假的问题,在临床辨证的时候,也一定要抓住本质,这才能够在治疗上不发生错误。

变证是变化多端的,形成的变证或寒或热或虚或实,临床辨别的时候,根据具体的脉证来辨别。在临床辨证中也有的症状是假象,遇到这些真假寒热,虚实难辨的症状,一定要全面收集临床表现,仔细分析根本病机,分析病机的本质,在某些情况下,不要被症状表面现象所迷惑。这样知常达变,在临床辨证论治的时候,才能够立于不败之地。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