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岭南特色炮制∣一药五味,善补五脏之气的“嗽神”—蒸五味子

 新用户94136959 2023-11-08 发布于辽宁

五味子


五味子名字由来被记载于《新修本草》中,因为五味子的果皮与果肉带有酸甜滋味,果核散发出辛辣和苦味,而两者具有咸味。酸、甜、苦、辣、咸五味俱全,同时具有五种味觉,因此被称为五味子。

五味子既滋补又治病,能补五脏之气,药用价值极高。其药用历史之久可以追溯到两千多年前的战国与两汉时期,在《神农本草经》中将之列为上品,属于“东北三宝”之一。药王孙思邈有“五月常服五味子以补五脏之气”之说。

图片

1、来源
为木兰科植物五味子Schisandra chinensis(Turcz.)Baill.的干燥成熟果实。习称“北五味子”。秋季果实成熟时采摘,晒干或蒸后晒干,除去果梗和杂质。

图片

2、别名
北五味子、五梅子、玄及等。
3、产地
辽宁、吉林、黑龙江、河北等地。
4、性味归经
酸、甘,温。归肺、心、肾经。
5、功能主治
收敛固涩,益气生津,补肾宁心。用于久嗽虚喘,梦遗滑精,遗尿尿频,久泻不止,自汗盗汗,津伤口渴,内热消渴,心悸失眠。
6、性状鉴别
本品呈不规则的球形或扁球形,直径5~8mm。表面红色、紫红色或暗红色,皱缩,显油润;有的表面呈黑红色或出现“白霜”。果肉柔软,种子1~2,肾形,表面棕黄色,有光泽,种皮薄而脆。果肉气微,味酸;种子破碎后,有香气,味辛、微苦。以紫红、粒大、肉厚、有油性及光泽者为佳。
7、炮制历史沿革
五味子炮制方法最早见于南北朝《雷公炮炙论》,五味子最初的炮制方法—打碎。唐代最早出现了炒五味子,但未要求炒的程度,到宋代则要求炒的程度(微炒),清代还有“炒黑研末”的记载。蜜制最早出现于刘宋时期《雷公炮炙论》,其后元、明、清时代均有记载。酒制宋代要求“浸”,明代发展有“蒸”的记载,清代又有“酒拌晒干”的记载。元、明时期还发展了炮、焙、米炒、麸炒等方法,但多未被后人采用。综合历代五味子的炮制方法,主要有净制、切制、蜜制、炒制、酒制、醋制、盐制等。醋五味子在古代文献中未见记载,是近代炮制方法的发展。《全国中药炮制规范》(1998版)记载五味子的炮制品种有生五味子、醋五味子、酒五味子、蜜五味子。1984 年版《广东省中药炮制规范》中收载了五味子清蒸炮制品。
8、岭南炮制方法
取净五味子,湿润,蒸2-3小时,取出,干燥。
9、炮制作用
五味子蒸制后增强滋补肝肾作用。
10、生品与成品鉴别

图片

图片

11、现代研究
五味子主要化学成分有木脂素、多糖、挥发油等,具有抗氧化、提高免疫、抗肿瘤等药理作用,临床上广泛应用于心脑血管疾病、肺系疾病、糖尿病、失眠、肿瘤等。
图片


图片
1.五子养肾茶

材料:盐覆盆子8g、盐菟丝子8g、桑椹5g、蒸五味子2g、炒车前子2g,甜叶菊1g。
做法:将药材放入养生壶中,加入饮用水约500-600ml浸泡30分钟,再煮沸约20分钟后,便可代茶饮用。
功效:补益肝肾、助阳排毒。
适用人群:适合用于改善肾精、补益肝肾、助阳排毒的人饮用

2. 益气养阴茶

材料:五指毛桃10g,熟党参15g,麦冬10g,蒸五味子1g,莲子10g,百合10g,平贝母2g。
做法:将药材放入养生壶中,加入饮用水约600-800ml浸泡30分钟,再煮沸约20分钟后,便可代茶饮用。
功效:益气养阴,保肺养心。
适用人群:这款代茶饮能生津止渴,敛阴止汗,增强人体体质,抵御夏日暑热,适合普通人群饮用。

图片

服用注意事项
图片
1、本品酸温涩敛,故表邪未解、内有实热、咳嗽初起及麻疹初发慎服。
2、建议在中医师或中药师的辨证指导下使用。

温馨提示
图片
如需要体验五子养肾茶和益气养阴茶,请前往清远市中医院药学门诊或任意专科门诊办理。

参考文献
[1] 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20版一部)[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20:185
[2] 何颖,邹爱英等.五昧子炮制的历史沿革及现代研究[J].天津药学,2014,26(4):42-45
[3]罗运凤,高洁等.五味子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研究进展[J].贵阳中医学院学报.2019,41(5):93-96
[4]广东省卫生厅.广东省中药炮制规范[M]:广东省卫生厅,1984.

图片

END
专业审核:朱卫星
文/图:潘丽、饶剑花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