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武汉沙湖变迁史

 零壹贰012 2023-11-08 发布于湖北

沙湖,位于武昌城东北部,东临今中北路,西抵友谊大道,南临公正路,北达秦园路,是武汉仅次于东湖的第二大“城中湖”。

“沙湖”一名就最早见诸于明嘉靖年间《湖图经志书》,在该书卷所附“武昌府总图”中标注“沙湖”,经杨桥与长江相通。后清乾隆年《江夏县志》卷之《川》记载:“沙湖,在县北。”并且在江夏疆域图也明确标注了沙湖的位置。历史上沙湖也叫“俞家湖”,《读史舆纪要》卷七六《湖》记载:“俞家湖,在县东北五,南抵县东南四之郭郑湖(今东湖),西通江。”今天武昌区还有个“余家湖村”(古文里俞、余通用)。

关于沙湖、东湖这一片湖泊群的形成原因,往远说:一亿五千万年前,武汉地区还是一片海洋,一亿五千万年前的燕山运动海水退却,陆地抬升,沧海变桑田。在这个过程中武汉地区隆起了一条山脉,即今天从汉阳扁担山、米粮山至龟山、蛇山、南望山一直到九峰以东,山脉两边则是大片的湖泊、沼泽。大约300万年前长江冲破龟、蛇两山,向东而去,形成今天武汉地区一条山脉众多湖泊的地貌。往近了说:武昌古城“自徐家棚以下有一条相对高程为2~3米,由细砂与粉砂质黏土形成的长江自然堤。堤内形成相对低下的洼地,每当汛期过后。洼地便潴水成湖,此即东湖、沙湖的主要成因”(《武汉师范学院学报》1978年第4期《东湖水文特性调查》)。于是武昌城东北一带由于长年雨水汇集,自然形成了沙湖、东湖、白洋湖、严东湖、严西湖等一系列的湖泊群,这些湖泊群对武汉江南地区的汛期调洪起着重要的作用。直到今天,武汉长江段的两岸堤防最高处还是在汉阳门桥头至徐家棚一带。

史料显示,明洪武年间,沙湖面积有近万亩的规模,那时,沙湖、东湖、白洋湖是相互连通的,沙湖、东湖的水都可以从白洋湖入江。清代早期的地图上标注的很清楚。

武汉沙湖变迁史

这是1794年江夏县志《武昌城及城外山水地图》中的沙湖、郭郑湖(东湖)、白洋湖,三湖连通,从白洋湖入江。

武汉沙湖变迁史

这是1869年《江夏疆域图》中的沙湖、余家湖(这里的余家湖也即俞家湖,这里似乎把沙湖分成东西两个部分、郭郑湖(东湖)。这张图上白洋湖没有了,只剩下个北洋桥。明末清初,青山沿江一带有一些沙洲,后来由于江水改道,这些沙洲逐渐成为陆地,于是白洋湖也就逐步淤积成陆,只剩下通江明渠,以及北洋桥。今天在青山区工业四路和仁和路之间,北洋桥仍然存在,桥下是东湖通往青山出江口明渠。

沙湖面积第一次大规模减小是在张之洞治鄂时期。

1899,为治理武昌地区的水患,张之洞于武昌红关(下新河)与青山之间分8段修筑了武(昌)青(山)堤(初期叫武丰堤),彻底把沙湖与长江分隔开来(有资料说此前汛期沙湖也有通江的口子)。

武汉沙湖变迁史

这是1899年《武汉略图》中的沙湖,湖水往东北过白洋桥在青山入江,向南与东湖连通;往西南过积玉桥连接筷子湖通长江。图中的农务局即今天的湖北大学校区。图中的绿线为日常水面线,蓝线为汛期湖岸线,两条线之间为湖滩湿地,在汛期起调蓄作用。

1900年,粤汉铁路动工,终点由原来鲇鱼套改为徐家棚,铁路穿沙湖而过,将沙湖分为:铁路以西称为沙湖,又名内沙湖;铁路以东称为沙湖,又名外沙湖。

武汉沙湖变迁史

这是1927年美军绘制《汉口地图》上的沙湖,粤汉铁路从沙湖穿过。沙湖南边的湖岸线紧贴螃蟹岬、紫金山、小龟山,也就是说今天的中山路(北段)以北、湖北电视大楼以北全是湖面。

1900年,张之洞规划在武昌城北的长江边打造一个商务区,并在此处开设口岸。1902年冬,张之洞在“湖北省城北外沿江地”清查官荒地和收买民地约3万余亩,筹划建设武昌商场局。可惜没等到计划实现清朝就灭亡了。进入民国,武昌当局仍沿袭张之洞的规划不改。1919年12月,武昌成立了商埠局,由湖北政务厅厅长韩光柞兼任武昌商埠局长。政府在沙湖与长江之间建码头、筑驳岸、修马路,建商铺,平汉铁路与粤汉铁路的火车过江轮渡也修建在此。徐家棚一带由荒野之地一时成为武昌交通和商业繁华的中心区域。至此,沙湖的面积由明洪武年的近万亩减少到7700余亩。

武汉沙湖变迁史

这是1909年《武昌省城最新街道图》中的沙湖西南角。城外的武胜门正街东侧已经开始出现建筑但是大片的湖滩还没有被占用。沙湖北岸紧贴着城内铜币局至大堤口的小铁路到螃蟹岬东,东(城)濠一直延伸到螃蟹岬东边然后连接东护城河。今天的中山路北段从积玉桥口到昙华林东街口以北原来全是沙湖的水面。

沙湖第二波填湖发生在上世纪20~40年代。

上世纪20年代,武昌一纱厂、裕华纱厂、震环纱厂在积玉桥至三层楼的长江边陆续建立,相应的在沙湖边也建了一大批工人住宅区,随之为工人提供生活服务商业店铺也大量涌现,沙湖逐步被蚕食。抗战爆发后,大量流民来到武昌,沙湖的湖滩成了安置流民的最佳地方。他们在湖边围湖造田,建房造屋,沙湖面积进一步缩小。到1949年武汉解放前夕,沙湖周边的湖滩基本被占领完毕,部分湖面也被填埋。

武汉沙湖变迁史

这是1931年《武汉街市图》中的沙湖,可以看到沙湖西边、北边的湖滩基本开垦成菜地农田,南边没有什么太大的变化。图中上的“乡村师范学校”处是今天的湖北大学,图下黄框处的“学校”是“圣·希理达女子学校”,即今天的武汉市第二十五中学。

武汉沙湖变迁史

将上图放大,可以看到沙湖嘴已建满了房屋,原武胜门正街以东,开始出现大片建筑。注意图下中间的小沙湖,向南直抵“圣·希理达女子学校”,东边还有一大块湖面,向南直抵今天的舒家街。但是整个小沙湖也开始被开垦。

武汉沙湖变迁史

1936年《武昌市街图》中的内沙湖,湖滩已经有了许多建筑和菜地。最上边震环纱厂和裕华纱厂的工人住宅“裕华里”、“平安里”就直接修建在湖滩上。南岸的湖面被进一步侵占,船埠码头也逐渐废弃。至1949年,内沙河水面面积尚有1270余亩,外沙湖的水面还有6000多亩。

沙湖第三波填湖是1950年至1980年代。

1950年代,武汉市被列为国家工业基地,在沙湖周边,除了原来的一纱、裕华、震环三大纱厂外,又由上海支援新建了武汉印染厂,武昌机车车辆厂,武汉重型机床厂、六机部安装公司(六八零三厂)以及一批配套小厂,随着武(汉)九(江)线的开通,在沙湖还修建了一座五等车站——沙湖站。在这些工厂的周边,相应修建了一批机关、学校、工人宿舍区和商业服务设施。同时已经在沙湖定居的农村人口也有很大的增长。他们都要向沙湖要粮食、蔬菜、鱼类等生活资料。一直到2013年前后,沙湖周边的余家湖村、姚家岭村、沙湖村、三角路村、团结村才完成城中村改造,全体村民转变成市民,政府以每亩8万的价格将沙湖收归国有。城市的快速发展,城乡人口急剧增加,使人与湖的矛盾更加突出,到1960年底,沙湖面积缩小到3200亩。所幸到上世纪70年代,根据中央“农业学大寨”的精神,武汉市委、市政府在沙湖新建了两处保水闸,退田还湖,使沙湖水域的总面积增加到6000余亩。但是随着城市发展人口增加,湖水污染日益严重,1978年前后,武昌地区每天排沙湖的各类污达10万吨左右,湖水变成红褐色,鱼类已不能生存。 到上世纪80年代,沙湖水质被列为劣五类,人类不能接触。以前沙湖的鲫鱼和莲藕是武昌居民餐桌的名菜,现已不能食用;以前沙湖上的常客白尾海雕、灰鹤、鹗等国家一类保护鸟类也不见了踪影。一直到沙湖污水处理厂的建立,沙湖的水质才略有好转。1980年的内沙湖尚有900余亩,外沙湖还有5000余亩。

武汉沙湖变迁史

这是1980年《武汉市交通图》中的沙湖现状。原有的湖滩已被开垦完毕,图中沙湖内绿色部分是正在被填埋占用的部分。红色虚线内的湖面还没有被填埋,但是很快沙湖就迎来了第四波填埋的高潮。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