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历史成语故事:幕天席地

 书鸿生 2023-11-08 发布于吉林

幕天席地:指天做幕,地当席,露天在外当成家。形容某人性情豁达,豪放不羁。现在多指野外艰苦的生活和工作环境。出自魏晋刘伶《酒德颂》。

刘伶,字伯伦,今安徽濉溪人,性格豪放豁达,嗜酒如命,魏晋时期著名的竹林七贤之一,与阮籍、嵇康为好友。

刘伶从小丧父,沉默寡言,长得身材矮小,其貌不扬,但他勤奋好学,在魏齐王曹芳正始之末(公元249)便已名满京都,常与嵇康、阮籍等人在山阳竹林之间纵酒高歌,弹琴赋诗。

司马炎称帝后,为拉拢人才,授他为参军之职,不料在一次策问时,刘伶却大谈老庄学说,劝告司马炎无为而治,惹得晋武帝心中不快,非但没有重用刘伶,反而将他参军之职也罢免。

从此,刘伶再没踏入仕途,终身以酒为伴,纵情山水之间,过着恬淡舒适的生活。

民间有关他醉酒的典故很多,也颇有趣味。

罢官后刘伶,身无牵挂,常驾着一辆鹿车,载着美酒四处游荡,酒瘾一来,是就地随喝随醉,然后脱去衣物,裸体而睡。他曾发出豪言醉语:“我以天地为楼宇,屋室为衣袍,你们这些君子怎么跑到我的兜裆里来啦?”

当时,很多士大夫都认为刘伶是一个看轻生死的时尚隐士,于是纷纷效仿他的洒脱不羁。刘伶也自嘲:“天生刘伶,以酒为名。”

与刘伶最要好的朋友当属特立独行的阮籍,阮籍也好酒,他听说步兵府允许酿酒,便自降身价进入步兵府,不久便贮藏了三百石酒,然后邀来刘伶是通宵达旦的狂饮。据说,刘伶著名骈文《酒德颂》便是这次酒后作品。

刘伶因长期饮酒,弄得身体羸弱不堪,瘦的像个可怜猴子。他妻子见状十分痛心,便摔碎他的酒具,流着泪劝他把酒戒掉。

恰巧这时刘伶来了酒瘾,便对妻子说:“行,我听你的,但我怕控制不了自己,还是上宗祠向神明发誓吧,请你去帮我买些敬奉祖先的酒肉来上供。”

妻子听了非常高兴,于是买来酒肉,供奉在宗祠桌案。

刘伶见妻子退出,便向祖先画像道:“我刘伶乃是酒的化身,可以吃完五斗酒再睡一觉便醒,怎能听一个妇人之言就轻易戒掉呢?”说完,即大吃大喝,酩酊大醉后又躺在供桌下睡了一觉。

刘伶晚年时,仍乘车带酒出游,但他却雇了一个童子,身上带把锄头相陪。他告诉童子:“如果哪一天我醉倒没有醒来,你就把我埋在当地……”

民间流传一句谚语:杜康酿酒刘伶醉!

相传,玉帝要找个临时陪酒的仙人,酒神杜康推荐凡间刘伶。于是,玉帝便派杜康下界去请刘伶上天。

杜康下凡后,在刘伶游历的途中开了个酿酒坊,外面还挂了面酒旗,上写“饮三杯不醉者可免酒钱!”

很快,刘伶路过酒馆,一见酒旗不禁笑道:“这酒坊主人恐怕没听过刘伶之名。”随即下车与杜康打赌,结果可想而知,刘伶三杯后醉死当场,尸体被童子带回家乡埋葬,殊不知他的魂灵却随着杜康上了天宫。

所谓:天上一日,地下一年

三年后,杜康来到刘家索要酒钱,刘伶妻子一听他就是酒馆主人,立刻抓着他让偿还刘伶性命。

杜康笑道:“刘伶根本没死,不信你随我来。”刘妻便带着家人来到墓地,当打开刘伶的棺木一看,那刘伶带着满身酒气,正张手蹬腿地叫喊:“好酒啊,再来一杯!”竟舒醒过来。

尽管刘伶善饮常醉,但史书记载,他却享受80岁,这在当时可堪称高寿,大约死于晋惠帝司马衷永康元年,或许这也算个奇迹!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