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蓝瑛 严调御 董其昌 李流芳 西山纪游》扇面

 泊木沐 2023-11-09 发布于辽宁

《蓝瑛 严调御 董其昌 李流芳 西山纪游》扇面,书法 成扇,泥金水墨纸本,1624年作,尺寸:19.5×54.5cm。

《蓝瑛 严调御 董其昌 李流芳 西山纪游》扇面,书法 成扇,泥金水墨纸本,1624年作,尺寸:19.5×54.5cm。

款识:甲子冬十一月,将入穹窿,舟泊枫桥,西山一带宛若巨然染墨。孙子因出吴仲言箑,索余记其状,苐仲言止好于笔端见我两人怀,不同游也。社中蓝瑛志。钤印:蓝瑛(朱) 田叔(白)。

题款:青林欎蒙茸,长松度林表。所以蒋生径,无竹亦自好。似仲言兄。其昌。钤印:董其昌印(白)。

吾家娄水上,产此瑶华春。山月照不见,凌波如有人。流芳为仲言书。钤印:李流芳印(白)。

积雨晦空曲,平沙灭浮彩。辋水去悠悠,南山复何在。似仲言兄,严调御。钤印:印持(白)严调御印(朱)。

上款简介:吴讷(明),字仲言,杭州人。山水学蓝瑛,花卉学孙杕。崇祯六年尝仿董源山水图。

这是一把非同寻常的金笺书画成扇,蓝瑛绘山水,董其昌、李流芳、严调御作书法,金笺底子泥金细腻,敷纸平匀,熠熠闪赤光,堪称上佳。一把成扇让四位晚明书画名家,并且是声名相当的书画名家集于一体,可以见到的成扇中是很难得的,成就此事的是吴仲言。

西山是蓝瑛心里一首诗,那一天——明朝天启四年十一月某日,蓝瑛乘舟过枫桥,一定是想起了唐代诗人张继的那首《夜泊枫桥》诗,便有一种性绪萦绕心头,于是系缆泊舟,站在桥上游目骋怀。枫桥在苏州阊门外,旧时已有寒山寺,然而在张继之前这地方并不为外人所传,是张继一首诗,让枫桥从此名扬天下,文人过此必吟诗咏怀,成就一道无尽的文化风景。蓝瑛不是诗人,甚至不会吟诗,但是站在枫桥上心不能不为之而动,用他的话说,放眼望去“西山一带宛若巨然染墨”,他是画家,心里有诗笔下就有丹青——正在性情中的时候,同行的“孙子”取出一箑(箑,读shà,也读jié,旧指竹扇)告诉他,吴仲言有托,请他选择沿途胜景描摹其上,以作纪念。当年没有摄影术,绘画常常是画家们出行留影的手段,就像诗人凭借吟诗记录行踪一样。蓝瑛并不推脱,以素笔落墨,不染一色绘成一帧山水,时为公元1624年,蓝瑛恰好四十岁。然而站在枫桥上其实看不见西山,当年空气再好,枫桥距西山用今天的车程计算大约需要40多分钟,是难以用肉眼相望的。蓝瑛移景于画,一畅辽廓,这就是艺术。审美的距离不一定非得是自然距离,肉眼看不到,可以用心瞭望,其实最美的风景就在心里。

吴仲言乃有心之人,他既请蓝瑛作山水,又请董其昌、李流芳、严调御题诗,是一位擅长经营关系的武林派画家。从题诗内容看,都是咏苏州一带山水的诗(严调御所录为唐代诗人斐迪送王维诗),是董其昌等人的“看图说话”,显然,这把成扇是蓝瑛绘山水在前,董其昌等题诗在后。吴仲言谋事在先,请大名家尤其如董其昌之流绘画题诗,成扇的质量不好是拿不出手的,一桩好事就这样为他所成就。然而吴仲言一定不知,他的功德在将近四百年之后是多么让人铭记在心!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