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易医脐针降血糖探析

 新用户9362OW5Z 2023-11-09 发布于北京
01
糖尿病的定义

糖尿病现代医家将其归类于中医消渴病的范畴,是以多饮、多食、多尿、形体消瘦或尿有甜味为特征的病证。现代医学认为糖尿病的发病多与胰岛素分泌不足、胰岛素抵抗等因素有关。

02
发病机理

消渴在《黄帝内经》中被称为消瘅,根据发病机理和临床表现的不同,又分为鬲消、肺消、消中,但不论是哪一种类型的消渴,不外乎阴虚为本燥热为标的基本病机。消渴病的发生与五脏虚弱有关,尤以肺、脾、肾三脏为重。肺为水之上源,主通调水道,肺气不行,水液不布;另肺与大肠相表里,大肠主液,与水液输布关系密切;脾主运化,脾气不足,水谷运化失常;脾与胃相表里,并为胃行其津液,胃受纳腐熟水谷,脾病影响胃,水液化源不足;肾主水,对全身的水液代谢起重要的作用,肾与膀胱相表里,膀胱为洲都之官,两者为病,对全身水液代谢产生影响。

03
脐针在糖尿病中的应用

针刺取穴:脐针坤、兑、乾、坎

针刺方法:在脐壁上,以脐蕊为中心向外放射状斜刺,针刺深度0.5-1寸,针刺顺序为坤、兑、乾、坎,坤位针柄在最上方,坎位针柄在最下方,留针时长30min。图片
04
脐针降血糖的作用机理

一、取穴:在八卦中,坤卦为土,为脾;兑卦为金,为肺,乾卦为金,为大肠,坎卦为水,为肾;脐内八卦的取穴以后天八卦方位为主,针刺坤、兑、乾坎位可以治疗对应的脏腑病,因此对消渴的治疗有一定的效果。

二、针刺顺序:针刺顺序坤、兑、乾、坎,为五行相生顺序,土生金,金生水,相生为吉,脐针的取穴原则一般以相生为主

三、留针时间:三十为阴数之和(2 4 6 8 10),脐针创始人齐永先生认为,阴数之和具有大补阴的作用,类似于“大补阴丸”,消渴的基本病机为阴虚阳燥,留针30分钟可以起到补阴的作用。图片

05
门诊病例分享

病例一

患者青年男性,于2022年5月初诊。主诉为“血糖升高2年余”,患者自述2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空腹血糖升高,期间未服用降糖药物,血糖控制一般,无口干、口渴、多食易饥等表现,纳眠可,二便调,舌淡、苔白、脉弦。在门诊行脐针治疗(一周三次)后,血糖控制较前理想。

病例二

患者老年女性,于2022年7月初诊。主诉为“血糖升高2月余”,患者自述2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血糖升高,平素多汗,纳可,眠差,便秘、日一次,小便每晚起夜2次。高血压病5年余,平素服药控制,舌红苔薄黄,脉弦,尺弱。在门诊行脐针治疗(一周三次)后,自述血糖控制较前平稳。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