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苏大学妹凭城市更新计划斩获青年建筑竞赛优秀奖!将建筑符号作为媒介,连接上海里弄的“旧”场所记忆与“新”人性空间

 LAC_STUDIO 2023-11-09 发布于浙江

近二十年,中国的城市化过程迅猛发展,林立的钢筋水泥逐渐替代了充满生活气息的街巷里弄,人们似乎习惯并满足于生活在冰冷、无情的摩天大楼之间,急促的穿梭,忙碌的奔走。然而事实真是如此吗?越来越多的人希望回归历史时代,追忆过往的历史文化,历史街区中的市井气息成为了越来越多媒体呼吁的濒危文化,缺少精神归属的人们呐喊着寻找寄托心灵的陈旧土地。所以对于历史街区的更新与保护成为了当今热潮,历史街区更新越来越活跃

2023年上海“街巷.再生”青年建筑设计竞赛就是这样一组竞赛,活动围绕上海特色里弄,探讨建筑设计如何在保持城市原有的街巷肌理,延续沿街风貌与烟火气的基础上,打造面向新一代的、以居住为主的综合性风貌街区生活。并通过建筑、规划、城市设计、景观、艺术等,探讨城市更新的全新可能,即如何在遵循城市风貌保护要求的基础上,簇生新的生活方式,实现上海原有街区的城市复兴

▲ 图纸赏析

背景介绍

QUESTION 1
采访之初,请问你能否为大家简单介绍一下该项目的背景要求?

「 设计范围 」

基地周边环境和地块条件:

▲ 图片来源:2023上海“街巷·再生”青年建筑设计竞赛公告

「 设计背景 」

1)街巷概念:以上海顺昌路、合肥路交汇处为中心,探讨上海里弄类型的街巷风貌如何通过城市更新,唤醒、激发出新的生活可能。

2)功能设定:公共属性的商业街区,并将包含文化中心+社区服务中心,以辐射周边地区。

3)红线内的总建筑面积控制在7,000~9,000㎡内,限高15m(最多3层)。总建筑面积包括4栋文物保护建筑及1栋一般历史建筑。

QUESTION 2
竞赛关键词“创新-激活城市公共空间,再造城市鲜活生活;复兴-延续上海街巷肌理,链接国际都市范儿;星火-演绎新时代魔都魅力,唤醒里弄烟火气”,对此,你是如何理解的?

上海里弄民居是上海近代城市发展历史进程中最主要的居住形式之一,它结合了江浙民居以及欧洲毗邻式住宅的特点,成为传统城市生活的重要载体,也真实的反应了上海城市风貌演变的历史跃迁。然而,在上海现代化城市发展进程中,里弄空间形式以及居住文化在现代住区中应用匮乏,象征着亲密浓厚的里弄文化伴随着里弄住宅的消失正在一点点的淡出人们的视野,因此,基于里弄空间形式的创新建设成为时代当下延续城市风貌,保护传统民居建筑文化的“良方”从上海的复兴路、武康路、黄陂南路到新天地、田子坊、虹口港,城市更新的不同模式与运作方式正在通过建筑空间、人员结构、功能分区、消费升级的迭变,以更新鲜的面貌进一步激发上海国际化大都市的魅力。

如何在弘扬民族传统建筑文化,创造具有鲜明地域特征的街区风貌的同时塑造出立足于国际,能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新时代城市空间经常是城市更新项目中需要解决的议题,因而在我们的理解中,这些竞赛关键词背后其实映射着场地的主要矛盾:即“新”与“旧”的矛盾——如何解决上海国际都市新风貌和上海传统里弄空间保护之间的矛盾。因而,此次项目也是围绕“新与旧的发展和调和”这条双线来展开的。

▲ 上海国际都市新风貌和上海传统里弄空间保护之间的矛盾

QUESTION 3
设计之初你们是否参考学习了一些类似的城市更新案例?分别是什么?

我们在设计开始之前学习了一些上海经典的城市更新项目——田子坊、新天地,并总结了其更新模式以及在我们的视角看来的可能存在的一些不足。

(1)新天地的改造,保留了原址上的大部分建筑物,并保持了总弄和支弄的形式。即破除了原有的功能和形态,置入新的与过去或周边相异的形态。但由于使用功能的转变,原有的空间组织形式发生重构,通过空间转换手法将总弄拓宽成广场,并以广场形成核心。新天地的这种改造,推翻了原生里弄街区的结构形态和空间逻辑,使原来热闹的商业外延和寂静的中心,转变为喧闹的中心和沉寂的边缘,这样一种“用西方现代城市空间观念替换原有的建立在中西文化交融基础上的空间格局”的思路,我们认为或许在某种程度上否定了石库门里弄原本的内涵。

▲ 新天地鸟瞰图(图片来源:网络)

(2)田子坊的改造是一种通过隐匿的形式转换、改变或强化原有的组织秩序,从而生成新的空间逻辑的设计方法。其对原有结构和功能的改造,不同于简单的翻新,而是在文脉传承的基础上提升整体空间的质量。

田子坊的改造大致可以分为厂房改造里弄改造转型为休闲娱乐区三个阶段,其中前两个阶段具有明显的该手法的特点。在田子坊早期改造过程中,里弄街区中原有的工厂和住宅被纳入到新的结构秩序中,改造后原置的内在结构仍决定着新置的结构语言,从而保证了石库门里弄内涵的延续。但后期在空间挤出效应的作用下,田子坊的业态格局迅速更替。随着商业、旅游、餐饮、休闲设施的增加,田子坊租金飞涨,艺术家们无奈搬离,田子坊则从单纯的文化创意产业聚集区转型为旅游景点型的休闲娱乐区,商业设施与留守的原住民之间的矛盾日益加剧。   

但田子坊的改造在延续里弄空间格局的原真性方面无疑是成功的,对石库门里弄本身所具有的“商业-社区”共生体特性的保留,也并未隔离田子坊与周边环境的联系,使得周边街区的空间结构较少受到这种改造的影响。

▲ 田子坊改造后的功能分区(图片来源:《上海田子坊地区更新机制研究》)

QUESTION 4
项目选址于上海顺昌路、合肥路交汇处一处历史街区,你们都做了哪些前期调研分析,你认为该场地背景下,项目的机遇与挑战分别是什么?

我们认为城市设计不同于城市规划和建筑设计之处在于其具有战术性,除了城市控规之外更需要关注城市形态环境;除了强调设计对象和使用者之外还要融入时间维度,关注城市历史传统的延续性。所以我们首先提出了全局视角下的调研分析方法——基于SRE(Social Related Elements)BRE(Building Related Elements)HRE(Human Related Elements)的前期分析,总领我们进行周边环境的信息收集和资源整合

▲ 前期分析思维导图

SRE:对于这一层面,我们主要聚焦于过往上海城市更新案例机制和黄浦区城市规划相关文件的研究,以及对周边资源的整合(新天地、复兴中路)最终得到场地整体地位:传承特色历史建筑,以基地关联起相较于脱离的历史风貌特色区

BRE:中观尺度下的区域调研,聚焦于城市历史肌理的提取、上海石库门空间建构规律的研究,以及对周边资源的整合(新天地、复兴中路、翠湖天地及周边社区),从而得到场地布局和功能策略:城市邻里中心功能,且文化焕活是我们的设计重点

HRE:聚焦于区域内的主要服务对象的群体需求,并从人本诉求的角度调研归纳老上海里弄邻里行为。   

▲ 前期调研分析

在结合上位规划和现有周边资源后,我们认为该场地有联合复兴中路和新天地,缝合东西两片历史风貌区,形成连贯的“历史风貌带”的潜力,“新”与“旧”的矛盾既是机遇,也是挑战。   

▲ 城市设计对策


概念提出


QUESTION 5
该项目主题为“基于人本诉求的上海未来街巷再生模式探讨”,聚焦于“人本诉求”,请问你们为何会选此为该项目的设计核心呢?

才有提到说此次项目是围绕“新与旧的发展和调和”这条双线来展开的,如此就会自然地产生两个问题:如何延续“旧”的?如何发展“新”的?   

▲ 新与旧的发展与调和

延续“旧”这一层面,我们认为要重塑上海石库门里弄街区的场所记忆,保持历史保护建筑的原真性的同时,基于对里弄空间类型学的总结重构场地肌理。

而在发展“新”这一层面,我们可能会相比于其他的更新案例有一些不同的想法。从“方格型城市”、“新协和村”、“广亩城市”到“TOD”、“TND”、“15分钟城市”,技术革命影响着城市变革,理想的城市模型也随着科技与社会发展而不断变化,这让我们开始思考,在技术驱动下社会模式和生活方式的不断迭变中,不变的是什么?这些“不变”是否是实现存续性历史风貌街区的可能性手段?

我们认为,这“变”中的“不变”即是人本诉求——在工业文明高速发展之下人们对人性空间——“情感体验、社会包容、人际交流、人本尺度等”的需求

针对此概念我们便聚焦于上海传统里弄中人们日常与非日常的活动,提出以“衣食住行”为主题设计具有人本属性的特色空间。   

▲ 上海传统里弄中人们日常与非日常的活动



方案深化

QUESTION 6
设计是如何与基地周边环境进行巧妙融合的?

相比于城市规划的偏重二维、采用自上而下思维,成果具有规划性和控制性来说,城市设计更偏重三维,采用自下而上思维,其成果是具有指导性的设计方案所以我们设计前期首先提出了上海里弄空间建构的研究模型,尝试从街区肌理、街道尺度、建筑单体3个角度入手,以选取的9个典型的上海黄浦区传统里弄现存案例为研究对象,求同存异,以求总结出上海里弄空间特征的一般性规律,进而指导本设计空间形态的现代演绎方式。

▲ 上海里弄空间建构研究模型

(1)设计根据前期对基地周边场地的资源整合和上位规划得出场地北侧合肥路是重要的缝合区域两片历史风貌区的城市道路,从而依据重要道路划分出场地内主要轴线与交通,设计出“一带三线”,从人行角度和视线角度使合肥路与基地互相渗透。   

(2)确定轴线与主要游览路线后,又依据概念阶段提出的“衣食住+行('行’作为行走体验贯穿其中)三个主题划定出节点广场,结合类型学对场地空间肌理的梳理确定场地图底关系,设计单体建筑和走道的尺度和轴线,由此确定场地内的平面布局

(3)对于具有历史特色和展览价值的历史保护建筑,我们依据节点广场的定位和沿街轴线视看的限定,确定其位置,使居民和游客不管在场地外合肥路街道层面还是在场地内慢行游览,都能体验到新旧建筑时空上的交融以及上海里弄空间的魅。   

▲ 设计演变

QUESTION 7
你认为未来发展模式下的人本诉求包括哪些,设计中又是如何满足的?

类正在迈向万物互联的数字化新未来,技术驱动下的时代更迭推动了建筑空间的多维发展。人们在享受新技术、新科技、新生活方式所带来便捷的同时,也表现出社会隔离、缺乏情感交流与远离自然等现象,这便是工业发展下被忽视的人本诉求的体现。

在此项目中我们实现人性空间便是通过聚焦于上海石库门里弄街区中曾经发生的日常与非日常的邻里行为,对其进行了“衣食住行”主题的归纳梳理。   

▲ 老上海里弄活动场景提取

我们从行为的分类,行为发生的场所出发,探索邻里行为这一表象背后的人本诉求本质,最后转译成能承载新时代诉求的城市空间,即把“旧”行为、“旧”场景转换成“新”行为、“新”场所,让传统空间承载新时代下的人本诉求,唤醒里弄烟火气,实现文化焕活

▲ “衣食住”的转译

QUESTION 8
面对上海国际都市新风貌和上海传统里弄空间保护之间的矛盾,你们是如何搭建“新与旧”,“历史与未来”的时空对话呢?   

曾经的上海里弄空间是典型的私密行为公共化,而现在的上海已经是一个国际化的大都市,曾经的行为与街道面貌早已不适应现在的上海的发展需求,那么如何在留住老上海里弄场所记忆的情况下适应新时代魔都的发展?里弄空间的场所记忆再现和老上海“衣食住行”的现代演绎就是我们对这个问题的回答。

我们主要从三个方面入手:(1)类型学归纳:保持上海里弄原有的街巷肌理,重塑场地记忆;(2)建筑符号的运用提取上海传统里弄的经典文化符号——石库门,经过一系列的转译形成新的空间,来演绎新时代的魔都城市生活;(3)食住行的现代转译

「 类型学归纳 」

我们对于选取的九个案例进行了肌理提取,再进一步分析里弄街巷中建筑单体和街道界面的尺度。在上海传统里弄类型中,大体上可以把主弄宽度总结为4-6m,支弄宽度总结为2-3m(此数据在具体实例上会有微小的不同)。在建筑单体层面,里弄建筑具有典型的模块化住宅单元(小开间大进深)的特点,由多个住宅单元沿开间方向组合而成一整栋里弄住宅,开间数量下至4-5个,上至20-30个。在本设计中,我们按照人均面积大-中-小的方式进行总结分类,总结出单体建筑的不同的体量类型尺度和组合方式,以适应场地中不同功能建筑的体量需求。   

▲ 黄浦区里弄肌理提取,建筑尺度提取

「 建筑符号的运用 」

对于上海传统里弄来说,石库门是承载上一代人记忆的重要文化符号,所以我们抽象出石库门中的“拱门”的几何元素,并将其运用在沿街面的各个入口和各个主题节点空间来引导轴线与视线,从而统领历史保护建筑、新建筑和街道空间,作为一种媒介来连接“旧”的场所记忆和“新”的人性空间诉求

▲ 拱门元素使用

「 转译 」

我们设计了一套主题性的节点空间系统,目的在于让居民和游客能在场地中切身体会到老上海里弄的烟火气。

我们以“衣食住行”作为节点主题的概念,试图重新定义新时代的、更广义的“衣食住行”的定义,并以“行”贯穿流线,设立“衣、食、住”三个主题节点,从图像中提取“旧”行为和发生“旧”行为的“旧”空间,而后从人性空间诉求(体验、情感、自然)的角度试图转译出适应时代需求的“新”行为和“新”空间。   

▲ 里弄烟火气生活归纳、巷弄场景提取

QUESTION 9
设计说明中提及项目“寻求在未来发展之下'变’中的'不变’”,请问我们该如何理解这句话呢?

前面讲到我们认为,这“变”中的“不变”即是在未来发展下社会模式和生活方式的不断迭变中,不变的人本诉求——在工业文明高速发展之下人们对人性空间——“情感体验、社会包容、人际交流、人本尺度等”的需求,在如今时代的发展下,越来越多人希望回归历史时代,追忆过往的历史文化,从较为通俗的感性体验来说,当我们走进上海石库门里弄街区时,除了希望可以感知到石库门建筑符号、传统建筑形态带来的场所记忆外,还渴求体验新时代下鲜活的城市生活方式   

▲ 总平面图

QUESTION 10
能否带领大家共同体验一下该街区中的特色空间?

在本次项目中我们将前面提到的不同的设计实践置入到五个系统中——城市界面尺度的轴线视看系统、沿街漫游系统;街区内部空间尺度的地上-地下主题节点系统、地面漫游系统、二层廊道系统。   

▲ 轴侧分析

地面漫游系统&二层廊道系统:我们希望能建立一种全知视角的体验,不仅可在地面行进中感受人行尺度的新旧对话,也能在二层廊道感受历史建筑的第五立面。

地上-地下主题节点系统:“衣食住”的三个节点主题分别置入在三个广场空间,主导整个漫游体验。

轴线视看系统:特色历史建筑借由经过现代转译后的石库门与城市空间发生对话,使人在进入街区的瞬间直观感受历史与现在的交融。

沿街漫游系统:在延续原先传统石库门街区沿街界面尺度的基础上,我们希望能打破城市与里弄界面的封闭性,把实墙变为流动的空间,把“有界”变为“无界”,把城市主干道的人流活力自然的引向街区。

总结

经过二十年来中国城市化的发展,城市发展重心已经从增量转向存量,城市发展要从增量扩张转向存量修复。市面上层出不穷的城市更新项目应运而生,沉睡的历史街区一一唤醒,遗落于历史街巷的市井气也被重新拾起,然而同时不乏一些似乎过犹不及的创意历史街区,成功与否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QUESTION 11
越来越多的历史街区更新话题引发着我们对历史文化街区更新的全新考量:城市历史街区的更新到底需要我们考虑什么?

就本次项目而言,曾经的上海里弄空间是典型的私密行为公共化,而现在的上海已经是一个国际化的大都市,曾经的行为与街道面貌早已不适应现在的上海发展需求,那么如何在留住老上海里弄场所记忆的情况下适应新时代魔都的发展?里弄空间的场所记忆再现和对老上海“衣食住行”的现代演绎就是我们对这个问题的回答

所以我认为在面对城市历史街区的更新设计时,既要关注全球化也要注重在地性,在尊重场地和历史的过程中对传统空间进行选择性提升与扬弃,在延续传统城市肌理、空间关系的同时,进行满足现代需求的创新尝试

▲ 里弄空间场景再现

图文来源 / Yunzhen Du,Lan Yao

编 / 金小小

文中作品及图片归原作者本人所有

未经允许禁止转载


|栏目介绍|

在图纸和五花八门的表达手法背后,是什么支撑了设计本身?在设计过程中又有哪些难点,哪些地方需要格外注意?你在做这个项目时候有哪些地方借鉴了别的建筑师 / 建筑项目,谁更值得学习?个人风格是如何养成的?…… 基于大家对于那些项目的好奇心,LAC 空间学社特地推出【优秀项目集合地】栏目!选自海内外知名高校的优秀学生的作品,从本科到研究生各个年级的大神在线回答我们的提

▲ 戳上方图片链接查看【优秀项目集合地】其他优秀项目分享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