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成年人自愈的最佳方式:连结内在小孩和内在父母

 凯哥好心情f6v8 2023-11-09 发布于湖北
图片

艾菲的理想 - 三大写作原则

3大原则:

1、深度:不写未经深度思考的文章

2、实战:方法论均已经过实践验证

3、高维:站在更高维度上思考一切

艾菲的理想主创团

299篇原创文章

标签:自我认知

在我们每个人的身体里,都隐藏着一个内在小孩和一个内在父母

不信的话,你可以感受一下,回想一下: 

1、有没有在哪个时刻,你的行为、想法和感受,让你觉得自己就像小时候的自己一样?

2、有没有在哪个时刻,你觉得你的所做、所想、所感就像是你父母的反应一样?

比如,对我来说,在被人抱持的状态下,包括跟家人在一起,跟好友在一起,或跟老师在一起的时候,我的行为、想法和感受有时就会表现的像我小时候的样子,说话常常发嗲。

而当我在做培训师的时候,当我工作的时候,我的所做、所想、所感,有时就会有些父母的味道,严肃而认真。

其实,这些在不同情境下的不同表现,就正是我内在小孩与内在父母的显现。

那么,我们的内在小孩和内在父母又是什么样的呢?

01

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不妨先来聊聊,当说起小孩时,你会想起哪些关键词?

我会想起的关键词有:嗲、可爱、天真、随性、玩、好奇、沉浸、全然活在当下、无忧无虑、感受力强、淘气、弱小、易受伤、做错事自责、讨好大人......

其中,弱小、易受伤、自责、讨好这样的词语描述了内在小孩状态中负面的一面。而可爱、天真、随性、玩、好奇、无忧无虑这些词则描述了内在小孩状态中的正向一面。

现在很多文章,一提起内在小孩就讲创伤,这让我有些纳闷:因为内在小孩也可以是很有力量的,比如老子就强调复归于婴儿,尼采也说人发展的最后一个阶段是“婴儿阶段”。

他们说的都是内在小孩的积极力量。

但是,为什么大家一提起内在小孩,说到的都是创伤呢?

由此可见,内在小孩有两种状态:负面的内在小孩,与正面的内在小孩。

那么,内在父母又是什么样的呢?

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不妨先来聊聊,当说起父母时,你会想起哪些关键词呢? 

我会想起的关键词有:爱、关心、支持、接纳、允许、责任、批评、控制

其中,批评、控制这样的词语描述了内在父母状态中的负面特点。而爱、责任、接纳、允许等则描述了内在父母状态中的正面特点。

同样的,很多提起内在父母的文章都在讲批评、指责和控制,却忽视了内在父母也有非常正面的力量。

由此可见,内在父母也有两种状态:负面的内在父母,与正面的内在父母。

02

存在于我们内在的内在小孩和内在父母都是我们过往经历的产物,是过去点点滴滴在我们身上留下的烙印。

同时,它们又在影响着我们之后的生活和行为,就像在直视太阳后,眼睛上留下的大光点,它会持续影响着我们理解其它事物的方式与效果。

那么,我们的内在小孩是如何形成的呢?

每个人在出生以后,都有着天然的对世界的好奇、无忧无虑、享受当下、玩耍和天真,这些就会内化为正面的内在小孩。

但是,孩子的天性经常会被外界压制,在持续的压制下,会最终形成负面的内在小孩。

比如,父母在你考试考砸的时候,指责你,说你怎么这么笨,才考这么一点分数,你看谁谁谁又考第一,你多向人家学学。

于是,你开始指责自己、批评自己,以讨好父母,于是负面的内在小孩逐渐内化形成。

可见,我们内在小孩中正面的一面是天然的、天生的,而我们内在小孩中负面的一面则是后天形成的。

那么,内在父母又是如何形成的呢?

第一个原因:人的行为是复杂的,所以父母在与孩子的互动过程中自然就会产生各种各样的行为。

小时候的你,能够感受到父母在某一时刻的批评与攻击,这一部分会逐渐内化,然后形成你负面的内在父母。

与此同时,你也能感受到父母在很多时候对你的爱、接纳和允许,这一部分也会逐渐内化,形成了你正面的内在父母。

第二个原因:当受到父母的负面对待时,你会自发的在内心深处形成一个正面父母。

这就意味着,如果你在现实中遇到了父母的批评和攻击,你的内心深处就会形成一个理想的父母。

比如,今天妈妈又骂我了,好希望妈妈能够不骂我。今天又被爸爸打了,我好希望爸爸不打我。

一般来说,负面都是与正面相伴而生的。

所以,当爸爸妈妈打骂你的时候,你的内在不仅会形成一个负面的内在父母,同时你的内心深处还会自发形成一个不打你不骂你的正面的内在父母。

如果你童年的经历以不幸居多,那么你负面的内在小孩和内在父母就会非常强大,同时正面的内在小孩和内在父母就会很弱小。

虽然弱小,但他们毕竟还在,而这就是你可以挖掘以进行自我疗愈与连接的源泉和基础。

那么,我们又该如何通过内在小孩和内在父母来进行自我疗愈和连接呢?

03 

四个原则:

1、对于内在小孩中负面的一面,我们需要去疗愈。

2、对于内在小孩中正面的一面,我们需要去连接。

3、对于内在父母中负面的一面,我们需要去疗愈。

4、对于内在父母中正面的一面,我们需要去连接。

具体怎么做?

1、对于负面的内在小孩,也就是弱小、易受伤的那个部分,我们可以采用童年回溯的方式。

比如:播放一段柔和的音乐,放松身体,闭上双眼,想想自己坐上时光机,穿越回过去,你可以先穿越回你刚工作的那段时光,回忆那时候发生了什么令你难忘的事情,去感受和回忆那些事情;然后再回到大学时期,那时候发生了什么令你难忘的事情,去感受和回忆那些事情。

就这样逐渐的往你更小的时候回溯,回溯你的高中时期、回溯你的小学时期、回溯你上幼儿园的时候、回溯到你刚刚记事,还没上学的时候。

把每个时期发生的重要的事情和经历都逐渐通过这种方式回溯起来。

比如:我自己做这个练习的时候,会回溯到大概五岁。

我五岁的一天晚上八点,我一个人坐在大街旁的台阶上哭,回不了家,爸爸妈妈不在家,妈妈晚上在单位值班,爸爸去接妈妈了,我哭着要回家要找爸爸妈妈。

当我回溯到这个场景的时候,在我的眼前我就看到五岁的自己坐在台阶上哭。

看到这个画面后,现在的我走了进去。现在的我把 5 岁的我抱了起来,跟她说,别哭了,我现在就带你去找妈妈爸爸。

小时候,我们虽然弱小,但现在我们毕竟已经长大成人了,无论如何我们都变得比以前强大了很多,我们可以照顾好自己,同样,我们也可以通过回溯的方式,照顾好那个曾经那个弱小且易受伤的自己,保护好他。

你可以通过童年回溯的方式,用现在的你的力量去关照好过去的自己。

做完童年回溯后,你可以试着给过去的自己写一份信。

这封信可能是一张长长的需求列表,把小时候的自己在乎的、喜欢的东西全部列上去。

你也可以让小时候的你给现在的自己写一封信倾诉,写出那时自己的害怕与恐惧、弱小与无助。

就这样,通过定期写信的方式,你可以保持与你负面内在小孩的沟通。

2、对于正面的内在小孩,也就是玩、好奇、感知自然、无忧无虑、天真、全然的生活在当下的那个部分,我们可以通过做一些只有小时候才会做的事情,做一些只有小孩子才会做的事情,以此来连接并唤醒自己正面的内在小孩。

比如,去大自然里与自然连接,去看夕阳,去做一件作为大人的你并不会做的蠢事,就像是趴在地上观察蚂蚁,或是观察树叶上的雨滴。

比如,每次看到下雪,我都会想起小时候的冬天,一觉醒来,妈妈兴奋的跟我说“下雪了,屋顶上都是厚厚的雪”,然后我很兴奋的跳了起来,跑去窗边,看向外面屋檐上一层白皑皑的雪,禁不住要高兴的喊出声来。

现在每次看到下雪的时候,我也会兴奋的跳起来,高兴的喊出来:“下雪了”。这个时候,我就感受到我连接到了自己正面的内在小孩。

3、那么,对于负面的内在父母,也就是批评、指责、控制的那个部分,我们可以采用的方式是写一封道歉信。

对于过去小时候自己所经历过的遭遇,很多人都放不下,甚至耿耿于怀一辈子。

但其实,说到底,他们想要的不过就是一句真诚的道歉:“对不起孩子,是爸爸妈妈错了,爸爸妈妈不应该这么对你,你可以原谅爸爸妈妈吗?”。

可惜,在现实中,我们是很难从父母那儿听到这样的话的。

因此,过去经历留下的负面的内在父母就一直持续的干扰着我们。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可以模拟父母的语气给自己写一封道歉信,把所有我们想让父母对我们说的、做的都用他们的语气写下来。

然后,你可以回一封信,里面写下你对父母所有不满,甚至是怨恨和怒火,但是在信的最后一定要写这么一句话 - “我原谅你了”。

有时,过去父母对我们的批评、指责、控制并非他们的本意。

你可以把过去父母对待你的方式统统写下来,去感受在这些方式背后,父母到底想要表达的是什么?

比如,一位上了我们天赋优势课的学员写过这样一段话:

一直以来,我看到的父亲,重男轻女、常常是忽视,更多是暴躁、难得有一回笑脸,还有严厉苛责,这让我一直以为如果自己再努力一点,再聪明一点,再美丽一点,再有用一点,也许就能给父亲带来更多宽慰。

当我学完天赋优势课后,我才第一次感受到父亲对待我的方式并非他的本意,而是因为他的天赋/特点与他所处环境之间的冲突所引起。

他有统率、沟通、追求、自信、竞争的突出天赋/特点,这些天赋/特点让他成为了一个聪明、渴望功成名就的青年。然而,可惜的是,因为小儿麻痹,他最终留在了农村,失去了跟他的兄弟姐妹一样留学、闯荡的机会。

之后,作为长子,受传统传宗接代观念的影响,想生儿子却生下了五朵金花。

这对有着追求天赋/特点、竞争天赋/特点的父亲来说,更是雪上加霜的打击。

他背负着伦理、养家和梦想三座大山,没有一天不积极努力,他背负着常人难以承受的经济压力,最终用自己黄金三十年的付出交换了六个孩子接受教育需要的资源。

当我看到了父亲对待我行为背后的天赋/特点后,我泪眼模糊,这一刻我忽然明白,我跟父亲之间的问题根本不是我是否值得被爱的问题,而是我的父亲因为忙于生活和理想而无暇他顾所致。

就这样,我的心结解开了,我再也不怨他了。

4、对于正面的内在父母,也就是爱、责任、接纳、允许的那部分,我们可以做的是写下一份清单,里面是所有你希望父母对待你的方式。

当你把所有你希望父母对待你的方式写下来后,你可以再做一次童年回溯,然后让现在的自己用期望中的父母的方式去对待过去的自己。

比如之前,我去抱起了5岁的自己,其实就是使用了正面的内在父母的力量去抱的。

在你写下你希望父母对待你的方式的过程中,你其实就是在连接正面的内在父母。而当你用这个方法去回溯童年的时候,就能强烈感受到正面的内在父母的能量与爱。

最后的话

希望这些能够帮助到你,与过去的自己和解,从而迈向更蓬勃的人生。

祝福你!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