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从箸文化论及仙作家具文化密码

 夏天杂志 2023-11-09 发布于福建

       箸:别称筷子、梜,通常由竹、木、骨、瓷、象牙、金属、塑料等材料制作。筷子是华夏饮食文化的标志之一,也是世界上常用餐具之一,其发明于中国,后传至朝鲜、日本、越南等汉字文化圈。

中国人习惯用箸,目前发现的最早筷子是河南省安阳市殷墟出土的铜箸子。《韩非子·喻老》言:"昔者纣为象箸,而箕子怖。"纣王为商朝末期的国君,可见3000多年前的中国就已经出现象牙筷子。勺子和箸在先秦时就分工很明确,勺子用来吃饭,箸用来夹羹里头的菜。

箸在先秦时代称为"梜",汉代时已称"箸",明代开始称"筷"。《礼记·曲礼上》提及"羹之有菜者用梜",《急就篇》说:"箸,一名梜,所以夹食也",《礼记》郑玄注"梜,犹箸也"。《云仙杂记》载:"向范待侍,有漆花盘,科斗箸,鱼尾匙。"

在莆仙民间,对古老的中国餐具箸文化情有独钟。莆仙方言仍用三千多年前的中原古语,称筷子为"箸″,用筷子夾菜称为"挾菜"。莆仙民众进餐不离箸,还在生活中形成了"箸头不向客″、"箸忌碗中插″、"把箸有分寸"等习俗。一双看似简单的箸,但蕴含的文化是多么深奥!

箸一头圆,一头方。圆像征天,方象征地,对应天圆地方,这是中国人对天圆地方的宇宙观的理解。手持双箸时,拇指食指在上,无名指小子在想下,中指在中间,为天地人三才之象,这是中国人对人和世界的关系理解,折叠阴阳理念,遵守太极和阴阳的理念。太极是一,阴阳是二。一分为二,这代表着万事万物都是有两个对立面组成的。合二为一,这阴与阳的结合,也意味着一个完美的结果。《周易》中有明八卦:乾、坎、艮、震、巽、离、坤、兑; 暗八卦:休、生、伤、杜、景、死、惊、开。筷子有两根就是二,对应到八卦就是"兑"卦,是"口"的意思。筷子本身直,长对应八卦的"巽"卦,是"入"的意思。使用筷子时,一根为主动,另一根为从动;主动为阳,从动为阴,此为两仪之象。一双筷子躺在餐桌上,就如同一支笔躺在书桌上。

箸还有正直的象征意义,据唐《开元天宝遗事》记载:唐玄宗曾赐守法持正的宰相宋璟金箸,以表其直。

箸,两根为一双。用箸夹菜不是两根同时动,而是一根主动,一根从动;一根在上,一根在下。两根筷子的组合成为一个太极,主动的一根为阳,从动的那根为阴;在上的那根为阳,在下的那根为阴,这就是两仪之象。阴阳互动,可得用矣;阴阳分离,此太极不存。这就是对立统一,阴阳互根。两根筷子可以互换,主动的不是永远主动,在下的不是永远在下,此为阴阳可变。

箸头,方形属坤卦,箸尾圆形为乾卦,如此乾坤之象现矣。坤卦有柄象,柄,把手的意思;乾卦象征着天,象征着第一,常言民以食为天,大概言由此出。手拿箸柄,用箸头夹菜,坤在上而乾在下,这就是《地天泰》卦,和顺畅达,当然吉祥。

标准的箸长七寸六分:代表着人的七情六欲,七情为:喜、怒、惊、悲、思、恐、忧,六欲为:眼、耳、鼻、舌、身、意;其中六欲在佛家又被称为六识,所产生的六尘为:色、声、香、味、触、法。六欲是泛指人的生理需求或欲望。人生在世,要活得有滋有味,有声有色,于是嘴要吃,舌要尝,眼要观,耳要听,鼻要闻,这些欲望都是与生俱来。

箸是成双成对的,代表着阴阳相对。中医认为,七情如若掌握不当,有大喜大悲、过分惊恐等,就会使阴阳失调,这种精神上的错乱会演变到身体上,形成各种疾病。

用五根手指使用箸,代表着金、木、水、火、土,五行相生相克。没有生,事物就无法发生和生长;没有克,事物就无法维持正常的协调。

手握箸的中间,代表着人居天地之间,天地人三合。有修行者认为,修三合为一,才会灵感强,接收到的信息准确。

在使用箸时,力度不能太大也不能太小。力度太大了箸打不开,太小了又夹不住食物。这表明人在天地间要懂分寸、知礼节,不能走极端,要适当调节。

一双子箸承载着这么多文化蕴含,老祖宗的智慧真是值得赞扬和骄傲的!

据文献记载,中国古典家具与中国餐具差不多同时出现在人们的生活中。经过几千年的工艺与文化发展,古典家具如同餐具中的箸文化,蕴含着深奥无穷的文化密码。

古典家具的文化密码,是指通过具有较高文化造诣的匠师所精心设计制作的古典家具,以其独特的款式造型、灵巧的构件配置、生动的艺术雕饰、美丽的木纹色彩等,传递着一种可以意会可以言传的吉祥文化或哲理寓示。

无论是宋式家具、明式家具或清式家具,在每一件作品之中,无不蕴含着先人们传递的智慧和文化理念。仅仅是靠背椅家族,就有上百种不同的款式,不同的造型,不同的构件,不同的文化。单一件搭脑,就有如意搭脑、书卷搭脑、马鞍搭脑、官帽搭脑、雀屏搭脑、圆弧搭脑、象鼻搭脑等各种花样,并寄寓了万事如意、满腹书诗、快马扬鞭、满屏吉祥、圆润通达、太平气象等美好的愿望。椅足也有修长鹤腿、内翻马蹄、外翻马蹄、外翻虎爪、内敛虎爪、五爪龙足、象鼻卷足、如意勾足、梅花鹿蹄等各类造型,并分别喻意福寿绵长、前程万里、马到功成、虎虎生威、龙行天下、万事吉象、四时如意、福祿长在等吉祥的希冀。

而对于各式构造复杂、雕缕精美的家具重器如架子床、千工拔步床、高低床、罗汉床、翘头案、雕龙画案、拱式书案、多宝书柜、顶箱巨柜等,更是以奇巧别致的造型、雍贵华美的雕饰,诠释着古典家具的文化意蕴和名匠大师的艺术语言。

或许是历代的匠师们过于忙碌,或许是诸多的文人们无暇问津,在足以汗牛充栋的家具专著中,难以寻觅出一本系统解读古典家具文化内涵的作品,只有一些零零星星的相关文字和只言片语的口头传说。

这种现象与深厚的古典家具文化似乎不很相称。我们走遍了中国古典家具四大流派的发源地,无论是京作、广作、苏作、仙作,哪怕是在最堂皇最气派的家具展馆中,几乎见不到关于家具文化内涵的文字描述,甚至问起导购人员,这款家具为什么这样打造?回答的只是一脸的茫然。

之所以,在当今的古典家具市场中,只有材好艺高器美的外表买点,而缺失名木其外,金玉其中的文化与艺术的买点,家具的文化艺术附加值无从体现,更无从兑现。在古典家具的消费群中,大多是中年以上的人士,这些人钟爱古典家具的主要原因是对前辈的遵从或是自已对古典家具文化的长期领悟。而对年轻一代而言,他们对古典家具并无太多兴趣,因为,他们对古典家具文化的认知太少了!

所以,应全面破译、系统展示古典家具的文化密码,作为研究古典家内核文化的一个十分必要的项目。这对方兴未艾的仙作家具行业来说,更有现实和长远的意义。

纵观仙作古典家具产品,的确在材、艺、形、韵上达到完美的统一,如果加上文化密码的解读,则是锦上添花了。这里略举数例,以飨读者。

例一、《明式圈椅三件套的文化密码》

这套明式圈椅具有“五最”特征。

其一,用材最珍贵。选用珍贵红木,配以良匠,巧夺天工。

其二,款式最精美。采用明代圈椅款式,是中国家具工艺在明代形成巅峰时期最精美的款式。圈椅靠板呈105度弧形倾角,后背搭脑与扶手相连,形成一条圆润流畅的弧线,整体造形明快大方,简洁而高雅。

其三,内涵最丰富。作品的每一个构件都赋予丰富的文化内涵。圆弧形靠背、方形椅足、蕴含着中国古代“天方地圆”的宇宙观。靠背雕饰螭龙吉祥图案,以瑞兽代表“寿”的谐音,椅栏竖杠分别呈鹤腿圆、鹿角尖形状,代表“福”、“禄”,寓意福、禄、寿三全。如果你深入地联想,便会发现:圆圆的天,方方的地,静静的你端坐在圈椅之上;那椅栏上弯弯的鹿角,长长的鹤腿,灵灵的瑞兽,这分明是隐喻着一副名联——"福祿寿三星拱照,天地人一气同春″。

扶手处巧设左右如意勾,象征主人左右逢源,一生如意。四足方条旁拼饰马腿,寓意主人快马扬鞭自奋蹄,万里征程创伟业。椅下方设置二道横杆,前低后高,寓意着节节高、步步高,主人洪福自滔滔!总之,中国传统吉祥文化在这一款家具中表达自如,淋漓尽致。

其四,工艺最精湛。采用传统核心技艺,可概括为“六艺”即选料工艺、结构工艺、雕刻工艺、嵌饰工艺、髹漆工艺和描绘工艺,由工艺大师精心打造,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

1.选料工艺。选用精品红木,匠心独运,充满天地造化之大美。

2.结构工艺。采用传统榫卯结构,不用一钉,结构牢固,十分科学。

3.雕刻工艺。红木家具经过描绘雕缕,典雅大方。

4.嵌饰工艺。通常以珠宝、玉石、贝壳、珐琅、金银为嵌饰,使之更为雍荣华贵,如,圈椅的螭龙图案也可用嵌饰工艺来制作。

5.髹漆工艺。红木家具髹漆工艺要求很高,采用传统大漆工艺,以透亮明丽,

光可映影为特征。

6.描绘工艺。在红木家具中,常见描金画图、镌字工艺,如大型屏风、眠床等。

其五,收藏最值得。红木艺术家具有极高的收藏价值,红木家具物蕴高值,收藏最宜。而且,红木色彩高贵、文化意蕴在工艺大师的巧妙设计中,形成一件艺术瑰宝,价值无限。

例二、《四出头官帽椅的文化密码》

按中国民间传统说法,把椅靠上左右两个出头和扶手上左右两个出头,分别寓意为丁出头、贵出头、寿出头、财出头。古时候,男孩出生叫丁出头,男孩长大成器,获职升迁,叫贵出头。无论男女,凡寿过七十古稀之年,叫寿出头。人的一生无论赚得多少财富,只要在离世之前剩余若干,都称为财出头。人生得意事,概称四出头。只因四出头,人生有奔头。一对椅子,寄寓人生最美好的愿望,之所以,从宋代至今,民间对这款四出头官帽椅情有独钟!

例三、《六如意沙发的文化密码》

虽说如意出于各自不同的用途,但最初的如意无疑都是摹仿人的手形,这种创造的构思,也可以说是人的意志的外延。而手形如意演变成卷云形、灵芝形、心字形及团花形如意,是唐以后的事,并用金玉珠宝制作,不仅使其成为一种艺术品,而且还增加几分仙气与祥和的神韵。至清代,如意工艺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它的功能也达到空前的高贵,凡值年节,王公大臣督抚,必进如意于朝,以取兆吉祥,故有 “椒戚都趋珠宝市,一时如意价连城”的诗句。现今北京的故宫、颐和园可欣赏到清代皇家的如意。在民间,大型如意为厅堂的一种陈设,小型如意成馈赠之物,以示吉祥的祝愿。常见材质有金、银、玉、角、牙、翡翠、珊瑚、铜、竹、木等。中国传统吉祥物中有不少与年节相关,如意即为家喻户晓的吉祥物。

作为吉祥的象征,当然人人都渴望拥有如意,但一柄精美的如意造价甚为昂贵,非一般百姓所能企及。世事变迁,现今如意已经退出了人们的日常生活而成为古玩之属,但一柄柄精致粹美的如意承载着它们所曾拥有的历史及它们所蕴涵的吉祥美好的寓意,依然那么悦目怡情,为人们所喜闻乐见。六如意沙发是古老的吉祥物造型在仙作家具中的巧妙应用。

六如意隐喻人生的六大如意之事,即:官场如意、商场如意、情场如意、家庭如意、事事如意、一生如意。把人生的仕途追求、财富追求、爱情追求、美满家庭、温馨生活追求以及每一件事情圆满的追求和一生一世如意到老的追求,都寄托在与之朝夕相伴的六如意沙发之上,把人生最美好的愿望和最吉祥的希冀作为可倚可靠的信物,这便是这款仙作古典家具所蕴含的文化密码。

例四、《千工拔步床的文化密码》

千工拔步床是明代流行于江南民间富庶之家的婚床,被中国家具鉴赏大师马未都誉为“中国人发明的世界上最伟大的床”。在文学名著《金瓶梅词话》的第39回和90回中,都提及了千工拔步床的无比珍贵。

千工拔步床民间亦称千工百子床,千工指一床制工超千日,工艺精细人称奇。拔步是指抬脚移步之意,指在一床之内拥有休憩睡眠、弹琴作画、读书写作、打扮梳妆的多种功能,正所谓“千工床内乾坤大,百子帐里岁月长。”基本可以满足人的生活、学习与工作的需要,因而被称为房中房,房套房。

宋明时代,莆仙被誉为“海滨邹鲁,文献名邦”,科甲之盛冠于八闽,名播九州。此时的莆仙工艺文化也进入鼎盛时期。由于名士达人的参与创造,明代时,由莆仙名匠打造的千工拔步床驰誉四方。千工拔步床创意源于“金屋藏娇”的典故,其床如屋,意蕴深厚。其特征是充分发挥红木家具的传统技艺和纹理,巧妙运用中华传统吉祥文化,打造出人间床类的极致臻品。一床在屋,高端华贵,吉光瑞气,充盈其间,怪不得有人惊叹:“此床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赏?”

千工拔步床规格为宽2.8米,长3.6米,高2.76米,精选千年古树中最好的材料制作。从结构上,这张床共用了1396个榫卯结构,精心选配了满瘤疤极品纹独板规格(62x48)4块,规格(42x40)58块,规格(42x16)123块,更为珍贵的是几乎达到一木一器、一器一品的最高要求。

从内涵上,这张床体现了中国周易文化与吉祥文化的内核,追求奇妙、大雅、高品味。如床楣上设置“三重透”、每组满瘤满金独板组合为三、上下两组为六,上中下三组为九,三六九分别代表八卦中的基本含义。如:八卦的基本单位是爻,每卦又有三爻,代表“天地人”三才,八卦中阳爻用九来表示,九为奇数,代表阳,阴爻用六来表示,六为偶数代表阴,阴阳和合,夫妻情深,爱意缠绵,子孙繁衍,所以,千工拔步床被称为爱情的豪华驿站,人生的极致享受。

床楣部分,床门巧设灯弧圆状,寓意添丁,“三重透”代表“吃透透,财够够”,寓意进财,内外两屏设四幅双面寿字,代表八十之寿,寓意添寿。楣顶左右两边镶饰双鹿图,代表着“复鹿”,即“福禄”。床楣下沿饰以四组六如意勾,代表着四季平安、使你享受人生的六大如意,即官场如意、商场如意、情场如意、家庭如意、事事如意、一生如意。巧设八个莲花柱头,代表主人品德高尚,洁如莲花,八德兼修,声望日隆。门丁图案以灵芝结为主体,代表主人健康长寿,如神仙不老。图案配饰4组四出头平安结,代表主人贵出头、丁出头,财出头,寿出头。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