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仗尺走天涯,一步一刻度

 十丈红尘客 2023-11-10 发布于广东

这题目所想是从王阳明心学体悟出的一句话。试用示例意象描述一下几个关键名:

:“你想画一条10CM的直线”。

良知:“你得有一把带CM刻度的尺子”。

:“尺子上的刻度”。

格物:“拿刻度对照出来10CM长度”。

:“具体在纸上画出一条直线”。

事上练:“如幼儿阶段多次才可画出来”。

知行合一:“每次都能接近完美画出来”。

若天下有万物,人有千念,则每一物念都需要一把对应的尺子,实现了这个极致的状态,可以进一步理解什么是极致的良知,即“致良知”。

若每一天的每一次接人待物(也是起于心念)或者回应自己想要做的心念,而几乎没有一次的瑕疵实现了念头,可以理解什么是极致的格物,即“致格物”。

若从意象中再走的更远,那么,我们采取所有的一切行动前后过程不都是基础于得有一个带刻度的尺子么?这回归阐述的事实就是“良知格物,知行合一”。

若没有了尺子怎么办?线画不直不准,园画不好不准,衣服穿不合身没码数,话说不对没有进退,工程科技生产自然处处基于“测度”,选择分析判断决策处处基于“良知”。所以,良知大概的确讲的是每个人心里得有的“尺子”,换到物质世界行为,也就是“可测度”的格物。

这世上就出现了“研究什么地方需要什么尺子的人”(科学家,哲学家,艺术学家),“需要熟练使用尺子采取行动完成实现的人”(教师,工程师,医师,技师,歌手,厨师,药师,钢琴师,等等太多了),留给每个人的空间也很大——即哪把尺子你能用到炉火纯青。

仗尺走天涯,大概说的就是以上事情的意象——没有至少一把尺子的话,出门的鞋子都买不回来,不知温度的话衣服薄厚都穿不对。如此一来,那很多很多,或者几乎所有,就成像为“仗尺走天涯,一步一刻度”。

没有尺子,寸步难行。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