录 ·正神零神之辩 ·论相宅相墓之常规与变法 ·研习堪舆术之三个境界 ·论四十八局阐释之分岐 ·天地卦五鬼运财定局 ·论星卦融会贯通之理及其例证 ·巨门催财与压绝迎生枕白催丁秘法 ·论玄空学中之两大泒别 ·三合与玄空不可强分为二 ·天元连山卦释义 ·地元归藏卦释义 ·辟卦候卦及律吕之义 ·人元周易卦释义 ·三合之正学及四十八局抱璞斋主 ·论四十八局阐释之分岐 ·堪舆学术中之九星问答 ·论山体九星与五星之争辩 ·论台湾慈湖蒋公厝堂兼论淅江奉化雪窦蒋母墓 ·仙人大形与金龟出洞形两穴比较(一) ·仙人大形与金龟出洞形两穴比较(二) 论相宅相墓之常规与变法 相宅相墓术,有常规与变法之分。俗眼只能观其常,法眼可以察其变。至若变中之变,非道眼莫能知,朱子语类有云:“常可类求,变非例测,神而明之,存乎其人。” “巧拙万金歌”云:“天机好处从来秘,莫教粗眼识真机,踏得真龙难寻穴,把作茅丛容易撇,欹斜折缺不须论,但于局面从中抉,自是蒹葭成野穗,由来芍药结苞深,梧桐叶上偏生子,杨柳枝头出正心,杞子叉枒难见实,要从变里识精金,芦花袅水东西点,未必条条着地寻,一点露华垂草尾,十分香味在花心,岸上楼台沉水影,山中木植堕田阴,龙头必向云中出,蛇影难从山上擒,此义仙人不传授,高明通晓在胸襟,固知龙祖传来好,更有前砂识幸心。西岸月升东岸白,上方云起下方阴。若还只问好头面,假穴常常真乳见,开枝依旧有遮拦,过形只是无针线,谈水谈山世俗多,用拙不能争奈何,误葬每因求正面,不扦浑是弃偏颇,岂识真玄奇妙处,仙人多是下偏坡。” “灵城精义”形气章有云:“气有虚实,法当以实投虚,以虚投实,气有先后,法当先到先收,后到后收。”又云:“法葬之葬,法在形里,会意之葬,意在形表。”又云:“认气难于脉,葬脉岂如葬气。” 研习堪舆术之三个境界 研习堪舆术,有三个境界,此三个境界亦即三种眼界,第一个境界是俗眼,第二个境界是法眼,第三个境界是道眼. 第一境界最难突破,曾见看山三四十年,依然停留在第一个境界之内者,类皆有三种弊病,其一是不肯虚心求明师指点,稍为涉猎,仅知皮毛,自以为得诀;其二是不能磨以岁月,穷搜极讨于山水之间.其三是自恃有几分聪明,每见一山,即以私意臆度其是非,意之所向,认为理之所在. 何谓俗眼?简言之,即吾粤明代大师李默斋先生阐述之“五俗”是也. 第一种俗眼是喜欢尽龙,认为龙尽气钟,穴必在此,不知龙尽则局势多散漫,龙虎不包里,明堂必矌荡,水口不关拦. 第二种俗眼是最爱龙虎钳口,不问气胍是否融聚于此,不知砂水顺逆,见有开钳之地,即于当中点穴. 第三种俗眼是喜欢在两水合襟之处搜求,以为穴在是矣.不知往往合襟于前,则山嘴必尖,去水必直,龙虎必长,真气必荡.所以,不论来胍及穴星,而以两水合襟为先务,则枝脚桡棹,三条五条,亦有合水者,皆可作穴乎? 第四种俗眼是作穴一定要后枕主峰正顶,不知龙从左来,穴须右裁,龙从右来,穴须左裁之理,不明釜虚不可中心下,土实偏宜角上裁之法,不识匾大临弦出,粗雄向侧寻之道. 第五种俗眼是喜欢阔大明堂,不知内堂要紧,外堂宜宽之理,不知明堂矌荡,生气散于飘风之忌. 何谓法眼? 第一:于群山缭乱之中,众胍拥出之处,审其大会之情,知其正胍结作,高出云霄而不失于孤寒,低近泥涂而不沦于卑下.或结穴在至斜至侧至隐之处,而不失于险诞.虽余气或左或右,或前或后,数里奔逸而不为嫌,虽穴前无水无田,无朝对,一臂掬转,不见外堂,而不以为异,如所谓顺骑龙,斗斧下,斩关下,皆了然于心目中,而安然有把握. 第二:看来龙过峡而知结穴之远,近,高,低,大,小,穴星之形状如何,穴中之土色如何. 第三:能知结穴之地,葬后速发,迟发,暂发,久发,或先败后发,或先发后败,败而又发,或发后即败,败后不复发等等. 何谓道眼: 乃望气而预知盛衰,察形而预知兴替.如清代曾国藩观天象五星连珠,即上表预期太平军之乱即可平.又如南宋传伯通观临安(即今之杭州),上表有云:“金匮凌云,虽少府有积年之聚,廉贞?主,必大臣多持柄之虞,昂日星亏,武臣多咎,鬼金位起,阉寺施权,文曲多山,俗尚虚浮而诈,少微积水,人多文饰而贪,虽云自昔称雄,实乃形局两弱,只宜为一方之巨镇,不宜作百祀之京畿,驻跸暂足偏安,建都难奄九有.”其后果如传公之言.又如吾师张一峰,看袁世凯袓墓,指出穴前其下三丈,有伏流龙泉,掘地三尺,果然有泉水喷出.又算出是八二之数.其后洪宪称帝,只八十二日而结束.又如霍监清在一九三六年发表“畅谈香港地运兴替之道理”一篇文章中,指出香港旺于上元二运,困于三运,败于四运,凡此者,道眼是也. 三国时,管辂有言:“物不精不为神,数不妙不为术,得数者妙,得神者灵.” 及其卒也,弟子发其箧书,皆世所常有,叹曰:“世患无才,不由无书,谅哉!”由此可知.所谓:“取法乎上,仅得乎中,取法乎中.仅得乎下.”者亦非尽然,袛要学者不断寻求突破,则由技而进乎道,可期也,杨曾廖赖蒋沈云乎哉,彼人也,我亦人也,彼能是;我何不能是? 巨门催财与压绝迎生枕白催丁秘法 相宅术中,有巨门催财之法,有压绝迎生枕白催丁之法.此二者,为秘中之秘.先师擅此术,生平不苟授人,尝云:传之非人,而其术施之非人,定遭天谴.余少受现代教育,不信因果之说,然师训宜遵守.四十年来,悯挚友之半生勤,宅心仁厚者,施以巨门催财之术;又悯一挚友结婚十年不育,医生检验证明生理正常者,施以压绝迎生枕白催丁之术,俱验如符契,益信师传自有真也.今以老之将至,恐失其传,爰笔录之. 怎样才能够精通堪舆术? 看风水需要长时间的经验,要年轻时便开始接受训练,这是绝对正确的.事实上,学风水没有速成的道理.一位成功的堪舆师,何祗要有三十年经验,还有目巧心灵,洞悉形局的千变万化,因为祗知其正而不知其变,等于纸上谈兵,按图索骥,刻舟求剑. 唐朝的大名师张白云说得好:学术十年,不识龙脉,行地十多,不识曜诀;扦坟十年,不定穴法.积三十年之智而后得师,更十年从学而后尽术.以白云先生的聪明才智,犹谓积四十年的经验然后能够精通.我们广东明代大名师李默斋先生在辟径集中指:出余尝以身亲经历者语人曰:地理非读一柜书,非覆二三千穴古坟,非二十年穷搜极讨于山水间,断断不知其妙.这也是衷心之言,可以为知者道. 一行僧纪载:上在东宫日,与白云先生张约猎于温泉之野,御驾疾驰约二十余里,上偶过一山,见新坟,白云先生与上观谛久之,曰:葬失其穴.上曰:何也?对曰:安龙头,枕龙耳,不出三年便消铄.适遇樵人,问曰:何人葬?樵者曰:山之南,崔巽死而葬焉.上欲救之,令樵者引道至巽门,其子斩衰迎,盖不知东宫也.上曰:山前新坟误葬矣!曰:父遗言葬此.上曰:何言?对曰:安龙头,枕龙耳,不出三年万乘至.上惊,约曰:臣学未精. 又据刘氏俎谈谓:白云先生张约,断崔氏坟,有龙角龙耳之差.猎归,东宫问曰:龙耳龙角孰是?约曰:臣之说非.东宫曰:以义言之,谓之消铄,何也?约曰:臣不惟失穴法,于曜法亦有未精,其前山曜,臣以为车轮带鬼扫,故谓消铄当在三年之间,今其父万乘之占既验,殿下果幸其家,则前山之曜,乃车轮带鬼尾,非是扫也,九原可作,所愿学焉. 近年台湾风水书很多,初学的人,读不胜读.以斋主经验而言,应该先读张九仪增释地理琢玉斧峦头歌括,葬书,撼龙经,疑龙经,雪心赋,地理人须知,张九仪地理四弹子,李默斋地理辟径集等,都要精读.切勿囫囵吞枣.明白峦头大概之后,才可读理气书.但理气书的门派很多,有三合,卦例,玄空等等.平砂玉尺经宗三合,叶九升理气四诀亦宗三合.蒋大鸿地理辨正及归厚录,章仲山地理正直解,温明远地理辨正续解,张心言地理辨正疏,荣锡勋地理辨正翼,干兰林地理辨正录要,沈竹礽地理辨正抉要,增广沈氏空学等,宗玄空的.斋主着堪舆学原理,是集大成而又把科学方法阐明堪舆学的义理.至于增广形气一得全书,增释地理冰海,则又阐明玄空大卦的真义.总之,堪舆书籍很多,卷帙浩繁的,例如地理天机会元,地理大成等,内容驳杂,只可择其精要者而读之可矣. 但斋主剀切言之,风水学术,不会无师自通的,须要明师指点,又要不耻下问,古人所谓:寻师不如访友,又谓集思广益.要知道,形局千变万化,朱子尝言:常可类求,变非例测.神而明之,存乎其人而已. 关鳯翔老师是三合名家,小弟有幸得存老师剪报,敲成电子文书,本应早日分享同好,惜早年人心险诈,现有感网主络山兄对术数的热诚,小弟在工余之时,陆续上传,以娱同好,同共参考先贤贤心得.-鹰飞甲申年乙卯月上 本人(关鳯翔)现在介绍的,就是学三合的入门基本法,相信三个月后,就可以罗经看山. 堪舆学术中之九星问答 客有问于斋主,曰:撼龙经论山峦,有九星之名,是否为杨公所创始? 答:余考之清代丁芮朴风水袪惑(此书载在月河精舍丛钞内)云:风水之术,大抵不出形势,方位两家,言形势者,今谓之峦体,言方位者,今谓之理气.唐宋时人,各有宗派授受,自立门户,不相通用.今考杨筠松书,不免有疑窦,撼龙经专言形势,分贪狼,巨门,禄存,文曲,帘贞,武曲,破军,左辅,右弼九星.疑龙经亦然,其所谓九星者,特取譬之假象耳.汉书翼奉传,有贪狼,帘贞之文,而非星名,王逸注楚辞,有九魁,谓北斗九星之语,而不详其名,惟道书所有,与此俱同,盖龙经所本也.明乎比,则知杨公九星之名,出自道书. 客又问:撼龙经云,九星人言有三吉,三吉之余有辅弼.后世言峦头理气者,以贪狼,巨门,武曲为三吉,破军,禄存,文曲,帘贞为四凶,辅弼不言吉凶,已闻命矣.但何以贪狼之名不雅纯,反以为吉,文曲,帘贞名既雅纯,反以为凶,究有何解释? 答:三吉四凶之义,后世习堪舆术者,多因循之,汉书翼奉传,孟康注:北方之水,水生于申,盛于子,水性触地而行,触物而制,多所好故,多好则贪而无厌,故为贪狼也.但张文虎谓:狼乃狠之误,翼说申子主贪狼,亥卯主阴贼,辰未主奸邪,寅午主帘贞,巳酉主宽大,戌丑主公正,谓之六情;盖以贪狼对帘贞,阴贼对宽大,奸邪对公正,皆取其对冲之辰也.以贪狼为吉,帘贞为凶之说,义不可通,以禄存,文曲为凶,名义亦欠解,想必为后世不学之术士,硬生生窜入此两句(其下又有不知星曜定锱铢,祸福之门教君识二句.)已觉其牵强,试观撼龙经贪狼星第一章,所云:贪狼若非帘作祖,为官也不到三公.撼龙经论峦体,以九星之名而拟之,初未尝以贪狼为吉,帘贞为凶也.文曲星,乃星宿之主文运者,即文昌也.禄存,顾名思义,乃福禄之在也.术家以文曲,禄存为凶,于义亦不合,智者明辨之可矣. 客又问:青囊奥语,有巨门,破军,武曲,贪狼,天玉经有贪,巨,武,辅,都天宝照经有辅星,贪狼,皆属方位,谓之挨星,又谓之玄空.言理气者,以一白,二黑,三碧,四绿,五黄,六白,七赤,八白,九紫而配九星之名,一白配贪狼,二黑配巨门,三碧配禄存,四绿配文曲,五黄配帘贞,六白配武曲,七赤配破军,八白配左辅,九紫配右弼,于理确当否?还祈明示. 鹰飞制表 鹰飞敲于庚辰年寅月 其实九星由五星变化得来,今之习堪舆术者,必欲山体强合九星,即如已故之潮州籍地师吴师青,在其所着之香港山胍形势论中,竟谓香港岛之主峰为禄存带禄星体,殊不知乃土金兼体. 一九三六年名师霍监清在石山报【人运地理解案】专栏中,答陈慱闻“南海人,好堪舆术.”询问有云:【考本港太平山乃土金兼体,试以中环开面处布针格之,原系坐坤向艮,揽有汪洋聚,夫土高水深,财源雄厚,所以发福力量,大于广州.】亦可显示以五星辨峦头,较九星为可靠也. 论台湾慈湖蒋公厝堂兼论淅江奉化雪窦蒋母墓 台湾省台北桃源县,地名慈湖者,中华民国故总统蒋介石厝于此,非葬墓也.其胍来自玉山,层峦嶂,千峰磊落,万岭巍峨,如屯军,如驱马,旗鼓旌节,高在云端.将入局,大帐撑天,势如云拥,帐中星峰雄昂,葬书所谓:“势如万马,自天而下,其葬王者.”庶几近焉. 过峡后,数节串珠龙,正胍中抽,天乙太乙双峰夹峙,又复耸武曲金星少祖,穴结金星开口,青龙砂掬抱穴前为近案,内堂紧夹,藏风聚气.右边小湖融瀦,下手砂收朿有力,御屏关锁水口.案外群峰罗列,登穴如坐堂奥.出局视之,由少祖分出之护山,重重包裹,外面大溪环绕,诚至贵之地也. 厝坐壬向丙,艮龙天雷无妄卦入首,坐风地观卦二爻,变风水涣,外卦巽二属木,内卦坎七属水,既合二七同道,又合水木清华,向雷天大壮二爻,变为雷火丰,外卦震八木,内卦离三火,合三八为朋之生成数,又合木火通明.中元六运安厝于此. 相传蒋公游山至,此爱其形局之美,流连不忍去.侍从者知其意,商诸养鸭之地主,以大量土地及巨款易之,为蒋公筑别墅于此.蒋公览其地形,与浙江奉化溪口其慈亲墓卢相似,乃命名慈湖.蒋公既?,其灵柩权厝于堂中,范以黑色云石,依蒋公遗意也. 浙江奉化雪窦山麓,蒋母墓在焉.余于一九三六年及一九四六年曾两度到此,乃四明山之正胍也.墓下约二十丈,有雪窦寺,蒋母墓地为正结,雪窦寺则为余气也.其胍雄伟异常,九节串珠落胍,御屏夹耳,结骑龙催官之穴,穴前四水归堂,朝山拜伏当前,形局端严,殊为罕见. 墓立戌山辰向,甲位文笔高耸.民国七年上元三运,葬蒋母于此,相传湖北均县之名地师萧萱点穴,葬后数年,蒋介石追随孙中山先生,在广东任粤军参谋长,继而为黄埔军校校长,孙中山逝世后,蒋介石继其遗志,领军北伐,任北伐军总司令,及至北伐成功,国民政府定都南京,蒋氏曾任国府主席,对日抗战,前任军事委员会委员长,抗战军兴,国府迁都南京,一九四八年蒋氏为国民政总统,一九四九年国共战争,国政失去中国大陆,退守台湾.然稽诸中国历史,失国仍能退守,而保有根据地者,惟蒋氏一人,亦云异矣. 小弟之玄空大卦乃启蒙于陈倍生老师,现将老师风水笔记贴文以娱同好. 51习堪舆术无捷径之理 今日研习堪舆术者,多舍难而就易,忽略形势而侈谈方位,认为有捷径可寻.殊不知学问之道,无捷径可走,倘若不基本工夫做起,终生陷于迷途之中,误己误人,莫此为甚. 吾粤大师李默斋先生,辟径集中论“任己”一则有云:“地理之术,揣造化于有形之外,计祸福于无形之中,毫厘千里,咫尺云泥,自惜难之,术之至精至微,信无踰此.世人知其大旨者,千中无一,乃确确自信,莫不皆然,而斯理难深造,职此故也.余尝以身亲经历者语人曰,地理非读一柜书,非覆二三千穴古坟,非二十年穷搜极讨于山水间,断断不知其妙,世人果不辞烦苦,磨以岁月,即任己何妨,惟涉猎于万一,剽掠于皮肤,遽以自圣自神,以为斯理无难在吾掌握中,辄自恃曰,必合吾意然后取之,吾意不合,即杨曾无用也.”诚郑重乎其言之也对一知半解而自信过甚者,何异当头棒喝. 地理人子须知作者,在凡例中有云:“不佞尝谓地学须致力三多,而究心地书不与焉.何谓三多?多参明师则传授真而所闻博,多观古格则所见广而是非明,多经窀穸则历链精而真见定.地书固多览,然纸上陈言,又在三多之外矣.”此乃示学者须身体而力行之,惟陈言之务去,求突破创新之道. 张九仪增释地理琢玉斧峦头歌括,寻龙卷未,袁玉书按语云:“世之堪舆家,开口便说干龙,便说尽龙,予初闻之,亦喜其言,而登临间,每见发福古塚,多不在老龙与水尽处.及闻师训曰,看龙之窍,老龙跌出嫩枝柯,大地多从腰里落二语,乃寻龙正诀.予因恍然有悟云,龙之有干有枝,譬如开花生果之树然.龙之起祖,龙楼凤阁,侵汉冲霄,犹树之有根本也,中抽老干,向前直奔,犹树之有中干也,左右分枝,缠绕护从,犹树之有桠枝也,水穷山尽,四散分飞,犹树之有梢杪也,曾见有根干梢杪,开花结果之树乎?非但中干梢杪,无花无果,即开桠分枝处,亦必离干几许,方有花果.是地之嫩枝腰结,正犹树之桠枝缠护处花醲果硕也.虽起祖老山,山水尽处,未始无地,然发福不大,大亦不久,讵若花醲果硕处之为益大哉!吾师以为然否?师曰,子之喻,言进乎技矣.” 点穴卷未,东湖主(按即张九仪别号)云:“点穴歌自四落讲起,一路讲来,归束到四真三法,看地果四真,果尽三法,则地不求发而自发矣.若果四真困尽三法,不独四落以下,皆为赘语,即倒杖,星晕,穴赋等语,亦是繁言.”或曰,形势之学,峦头之法,千条万绪.古人所谓一年寻龙,三年点穴,穷年累月,徒自苦耳!况且今日之习堪舆术,以阳宅为重,阴宅为轻,此乃社会进步之转变.虽然,相宅之术,千变万化,不下于阴宅也.今之习玄空者,喜旺星到山到向,忌上山下水,尤忌反吟伏吟.但玄机赋有云:“值难不伤,盖因难归闲地;逢恩不发,祗缘恩落仇宫.”则又何也? 所谓难星者,即山上飞星遇反吟伏吟是也.凡山向飞星,五入中者,顺排字字与地盘相同,谓之伏吟.逆排字字与地盘合十,不作反吟论.是以本运旺星遇反吟不为害,例如七运酉山卯向,向星五入中,八宫字字反吟,何害之有. 所谓恩星者,指当元之令星,例如二运立乾山巽向,是到山到向之局.若令星到山而坐后无山,令星到向而向上无水,则作上山下水论,此乃恩落仇宫之义也.又如二运乾山巽向,兼左兼右三度,山上天盘三,三替巨门,不以三入中,而以二入中,是本运丁星入囚,虽富贵而无子,此乃恩仇宫也. 55滕王阁序中之天文地理名称阐释 古文评注中,有滕王阁序一首,乃唐朝王勃所作.原本题目为“秋日登滕王阁饯别序”。序中有很多天文地理的名词,如“星分翼轸,地接衡庐.”襟三江而带五湖,控蛮荆而引瓯越.”“龙光射牛斗之墟”,“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地势极而南溟深,天柱高而北辰远.”等等。相信从前很多教师先生不会有详细解释。 “翼宿和轸宿”,属于二十八宿的朱雀七宿之二,以二十八宿分野论之,在南偏东南丙、巳、巽、之位.这是说江西南昌的位置,乃翼轸二宿分野之分。 “衡山”在湖南省境,乃五岭山脉的支脉,起于衡山县西北,西南延展于湘水和资水之间,而尽于沩山,称为衡山山脉,主峰在衡阳县北,为五岳中南岳。 “庐山”在江西省九江县南,又名匡山,总称匡庐,相传古代冇姓匡的高士,结庐于此,因以得名.此山北、东、南三面临水,西面临陆地,瀑布最有名,为避暑胜地。 “三江”,其说不一.滕王阁序中所指的三江,大抵是指湖北武昌的南江,江西九江的中江,江苏镇江的北江。 “五湖”之说亦多,滕王阁序中所指的五湖,大抵是指彭蠡、洞庭、巢湖、太湖、监湖。 古文评注谓太湖,鄱阳,青草,洞庭,丹阳,似乎与原意不合.虽然,鄱阳湖又名彭湖,即禹贡的彭蠡,汉书的彭泽,隋朝以来改称鄱阳,但序中所云:“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似觉贴切,应根据地理通释十道山川考为是。 “蛮荆瓯越”,古文评注谓荆楚本南蛮之地,此则控扼之;闽越连东瓯之境,此则接引之。如此注解,未免含糊不清。按瓯越乃现在浙江省永嘉县一带的地方,地濒瓯江,古代越俗所居,因以得名。似不应连及褔建。 “牛斗”,是把斗牛的次序颠倒,乃玄武七宿之二宿,中国古代以吴地(现在江苏省)为斗牛的分野。 “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古文评注谓衡山之南有一峰曰:回雁峰,雁不过此。按回雁峰乃衡山七十二峰之首,峰势好像飞雁的回旋,因以为名.世俗相传,雁飞至此,不会越过此峰而向南,遇春天而回,这是以讹传讹而已。回雁峰与衡阳相隔很远,王勃不察其理,说是声断衡阳之浦,未免夸大。 “天柱”,乃紫微垣中十五星的五粒星,近东垣。“北辰”就是北极星。朱熹说:“北辰是中间无星处,些子不动,北辰无星,缘人要取此为极,不可无记认,所以就其旁取一小星谓之极星。”按北极星属于小熊星座,乃地轴北极所指向的,但它不是正临北极的上空,乃在各星之间其位置最近北极,故选之为北极方向的指针,称之为北极星而已。地球本身既有自转,北极所指的方向并非永远不变,是则所选的北极星亦非永远不变。例如距今三千年前的周朝,以帝星为北极星,现在则以勾陈一为北极星。 56论阴阳五行气与质之义 中国堪舆学术中,就研究的范围,分峦头与理气两大类别。但峦头与理气,其实是相合为一的,亦即是峦头中有理气,理气中有峦头。 堪舆家所谓阴阳五行,就是阴阳以气言,五行以质言。宋朝的理学大家朱熹认为理的全体就是太极,太极中有动静之理,气因此理而有实际的动静。气之动者,即流行而为阳气,气之静者,即凝结而为阴气,气不凝聚,则理无所附着,即理不能表现为具体的物。具体的物中之秩序条理,即理在气中的发现处。 五行,就是物质的五种基本元素,金、木、水、火、土是也。但亦有抽象的,例如把山的形体而拟于五行。山体大致分为方、圆、曲、直、尖,于是堪舆家把方形的山体称为土星,圆形的山体称为金星,曲折的山体称为水星,直耸的山体称为木星,尖锐的山体称为火星。但山体有高大与低小之分,例如金星高大者称为献天金,木星高大者称为冲天木,水星高大者称为涨天水,火星高大者称为焰天火,土星高大者称为凑天土。山体低小者,金星则有钗环金,木星则有眠弓木,水星则有串珠水,火星则有烛焰火,土星则有棋盘土之类。 李默斋辟径集,论五星五行之说有云:“山有五星,有九星,变化无穷,皆以五星为主,五星金木水火土俱有穴,惟火星少作穴,间亦有之,如旗形令字穴,火尾剪焰穴,麒麟章光穴,皆火星穴也。火星虽少作穴,惟祖龙必用火星,所谓大地若无廉作祖,为官终不到三公。 又谓公卿大地,必有独火来龙是也.五星行龙,固贵相生,然不必太泥,但四旁有相生相救之星,即宜取用.独到头星体出乳,则宜顺下,不宜相克,否则以人力裁之. 如金星有水窝可下,平面水可下,垂小珠可下,略顽以人力打开,为开金取水之穴。如大鼓,如大旗,如覆钟,太粗顽,若天罡(金头木脚)、孤曜(土头木脚)者,则无可开之理,不可强为。如一边扯长作火嘴,宜挨金剪火,大开水穴扦之,则金生水,水克火,其尖者反为贵曜(斋主按:新界元朗邓氏祖墓之金钟覆火穴,是其类也). 如两边俱出火脚,中有钳口,宜揭高下之,不见火嘴为妙。如中间火嘴太长太硬,绝无停处,则不可下.大凡火嘴之地,穴上俱宜平,穴下宜砌起兜金,尽遮火嘴,登穴不见火脚,乃为吉地. 如金星木乳,本为不吉,然有法以扦之,古人曰,金头木脚,葬下销铄。又曰:木脚金头,葬上封侯,何也?葬于木上,则金克木,销铄何疑!惟金之下,木之上,大开水穴葬之,则金生水,水生木,又何害乎? 又有阴金葬角者,有侧金葬旁者,有三脚金葬顶者,皆古法也,顾人之取用何如耳。木星则有直木,倒地木,交枝木,摺?木,弹弓木,皆主清贵,多出文士。耸直之木,有开钳成窝者,有中间少停如纱帽级者,天然贵穴也。 又有耸直而下,至于尽处方平者,则下粘穴抛穴,如人形下阴穴,凤形下尾穴之类。又有自顶而下,山脊棱棱,略无平处,则中间不宜下穴,惟在龙虎臂上动处平处求之,如凤之翼阿,人之曲腕,亦正穴也。 非此类者,亦当弃之,所谓有峰势峥嵘而不结穴者也。交枝木星即倒地金钗形也,有窝钳则于窝钳中高处下之,不宜见脚太直。亦有一边者,如侧金钗,宜近穴有山环抱,不见水直.俗云:钗形以梳盒为案,即此意也. 倒地木尤为奇异,一木必出显贵数人,所谓倒地木星长百丈,不问横直皆可葬也,但要来落分明,夹辅紧拱,峻峭伶俐,乃可下之,多有大龙曜气官鬼,亦长二三十丈,形似倒地木者,此则来无特意,穴无正情,不可下也。 黑囊经曰:大凡官曜及禽鬼,皆是贪狼眠地底,此语可细玩也。作穴处名目多端,有中间略起水泡者,宜泡下求之,有开平窝者,宜窝中求之,有中开小枝者,为灵芽穴,宜于开处求之,有尽头略开小小平坦者,宜于平坦处扦之。诸样皆太直太峻,的然为倒地木不可弃者,或于旁边处葬之,为锹皮穴。或方木,则于横面肥处,大大打开葬之,为琴形徽穴,剑形把穴,无不可者,皆宜依古法,以目力心神参之。 土星作穴,尤难营度,小而方者为平头土,为棋盘土,高而大者为巨门土,御屏土;耸而直者为冕旒土;清细倒地如梭如月者为辅弼土。龙之肥厚平满者,多出巨富。至于来龙峻拔奇峭,出身高大如御屏之类,出身清巧如辅弼之类,皆出大贵。 平头土,棋盘土多葬正面,辅弼二土,多葬两角。在贪巨山下而平少,宜贯顶下之,如盘形葬心,锣形葬响之类。所谓贪巨若无辅弼下,高岭如何住得龙是也.巨门、御屏与冕旒,作用不一,有土角垂金者,有土腹藏金者,有土出金唇者,有土角平厚即扦角者,有土星荡角即扦其荡者,有出水乳火乳而动处即扦者。或谓土不宜葬水穴,寸金穴法曰,土星角好角上扦,两角齐好就窝弦。杨公变星篇曰:巨门不变窝中求,此非窝穴乎?宜多覆古坟,活法而取之。 至于水星,结穴尤妙,盖水性至动,行龙未止,故穴难成,然有双金扛水穴,有平田带莲穴,有曲池穴,有截荡穴,有木泛穴,有连珠穴,有水泡穴水星多是行龙,宜巧法取之,只要来龙真的,砂水盘桓。水星喜金星相伴,为金水相涵;喜木星问错,为水木相生;见火星土星者,多难取穴。如扛水带莲,曲池泛木,力量尤重,可出清贵。 至于截荡,连珠,水泡,仅可小裁而已。惟有金水帐幕,高大掀天,贴身水泡串下中有平处可扦者,为极贵之地。古人曰:帘幕之山最为贵,贴身随落串珠势,若还左右更均停,必作王侯宰相地。如此之地,万不逢一。(斋主按:地理人子须知所载杨婆墓,珍珠伞盖,交椅形,朴头案,即此。)要之,五星名目虽多,不外阴阳二字而已,明得阴阳分类,则胸中有主,如网之有网,容易收拾,于此不明,则散乱无统,若逐马奔于沙场耳,竟何所得? 宋儒有言,质虽以气而成,然其体一定不易;气虽行乎质之内,而其用则循环无穷,但舆学术中所谓气,不明其理的人,认为是空虚神秘的,其实乃是一比较实际的观念,与物质的观念相接近。 总之,质与气,俱以理统之。盖理寓于形,气囿于形,数存乎形,舍形则无以为理与气数之体,是则理与气数皆为形之用,气固寓于阴阳之内,质亦存乎阴阳之中,凡此必多其见闻,积以藏月,然后豁然而悟,恍然有得,学者毋时急躁之心,毋求便捷之径,毋自作聪明以乱真,毋妄自拟议自以为得诀,庶可语此。 57墓地与宅基取用之分别 墓地与宅基,究竟有什么明显分别取用?当然非初习堪舆术的人所能知,亦非自命为堪舆家的人分析得很清楚。 现在目常见,耳常闻的,就是自命为风水专家的人,竟把坟墓与住宅的形气,笼统地称为风水。其实风水这一个名词,袛可适用于相墓,不可用于相宅。 风水二字,首见于葬书,但葬书亦不过笼统地说明:“气,乘风则散,界水则止,古人聚之便不散,行之使有止,故谓之风水。风水之法,得水为上,藏风次之。”及至清朝康熙时,浙江富春张九仪着“铅弹子地学正义”,对于刘基所辑三弹子之后,名为四弹子。原葬法之始云:“易曰,古之葬者,厚衣之以薪,葬之中野,不封不树,丧期无数,后世圣人,易之以棺椁,盖取诸大过之卦。”张九仪解释:“葬,阴事也,放大过之兑巽皆阴,而二卦重之,中四爻皆阳,上下二爻皆阴。故葬者,上下系土,人藏其中,以阴抱阳之义也。然葬以得水为上,故取泽以塞坎之下流,而气乘风则散,惟水可以涣之,故泽上风下,所谓水来则风去也。君子观大过之卦,而得水为上,藏风次之,其义深切着明矣。” 葬的义理,出于周易系辞下传。同时亦说明住宅的义理:“上古穴居而野处,后世圣人易以以宫室,上栋下宇,以待风雨,盖取诸大壮。” 大壮之卦,震乾皆阳,二卦重之,上二爻为阴,下四爻为阳,所谓上栋下宇,以待风雨,尔雅释名释宫室:“栋,中也,居室之中也.”若照现在解释,栋,就是屋的正梁。屋顶架栋梁,铺以瓦,用以抵御风雨。宇,就是屋的四边,即是上下四方的空间,这是中国古代圣人建造宫室的架构。 说到这里,可以把墓地和宅基的区别,加以分析。相传明朝江西豫章(即今南昌)来广东顺德做县官时,曾留下二卷阳宅指要,其中有云:“龙虎弯弯是阴地,龙虎张开是阳基。”又有歌诀云:“龙若来时手脚开,阳基应向此中裁,平原一片含真气,莫道后头穴有灾。”严格来说,墓地选择,要有六分阳,四分阴,才算合格。宅墓选择,必得八分阳,二分阴,才算合格。明白这个道理,就可了然,适合作墓地的,不可移用作宅基,适合作宅基的,不可移用作墓地。 71霍监清-阐述香港地运兴替 现在首先引述的,为一九三六年九月十二日霍监清先师“畅谈香港地运兴替之道理”这一篇文章,其中有云:“香港之主山为太平山,乃土金兼体,端耸卓立,试以中环开面处布针格之,原系坐坤向艮,揽有汪洋猪聚。夫土高水深,财源雄厚,所以发财力量,较大于广州。今既得大水迎面特朝,作主山贵宾之酬酢,借宾定主,则地运之生旺休囚,立可具体表现。 依玄空大卦,水观对面,风察来方之诀,是则香港形局,当为二黑主运,二黑属上元,挨元诀曰:“乘着旺龙当代发,乘着平龙发迹迟,乘着困龙忧破败。” 平:指来去接近之候,困:指过去渐远之程,凡此乃理气提要元之论据也。 试依此考证史迹,查香港开埠于下元九运(清朝道光廿二年即公元一八四二年割让于英国,一八四四年开埠。)当时筚路篮缕,垦辟山林,犹是树艺伊始,自同治三年甲子起(一八六四)至光绪九年癸未止(一八八三)为上元一白运,对此言平,建设就绪,贸易云兴,正系芳岛之花,含苞待放。 又自光绪十年甲申(一八八四),至光绪廿九年癸卯止(一九零三),为上元二黑运,对此言旺,元龙主运,市场发达,生意滔滔,正是芳岛之花,羯鼓初催,嫣红吐艳,赏心乐事,利路亨通,固其所也。 自光绪卅年甲辰(一九零四)至民国十二年癸亥(一九二三),为三碧运,对此言平。然上元告毕,?花风雨,渐肆猖狂,香韵散逸殆尽矣.比及甲子(一九二四)罢工潮起,业转中元四绿运,即前言困龙,好比开透杜丹,那得不憔悴飘零,空余绿叶点缀也耶? 自今四运过半,秋气已深,鸟得再睹桃红柳绿,共庆章台走马之乐趣也!气数循环,理该如此,尽文不讳,大方指正!” 霍师鸿文发表后五年,一九四一年辛巳十二月,日军侵略香港,十二月廿四日香港沦陷矣,时为中元四绿运尾,经过三年另八个月,迄一九四四年甲申,已交中元五黄运,因五运旺于艮坤,故在五运之内,香港不但复兴,且创出得未曾有之伟迹,由转口商埠蜕变为世界知名之工业城市,举凡一切重要建设,如卫星城市之开辟,水塘及交通工程之窍设,大厦及屋之兴建,皆在中元五运之内实施。 自一九六四年甲辰至一九八三年癸亥,为中元六白运,发生四件大事. 其一:是一九六五年乙巳,发生银行风潮。 其二:是一九六七年丁未发生暴动事件。 其三:是一九七三年癸丑发生股市崩泻。 其四:是一九八二年壬戌,中英谈判结果,决定由一九九七年丁丑六月,香港交回中国。 一九八四年甲子至二零零三癸未,为下元七赤运,此二十年内,香港变化之大,自不待言,以易数推之,下元八白运(二零零四年开始),香港之地运消歇矣!是否有当,愿就教于高明。 72二八易位 读者陈君来信询问,玄空大卦“二八易位”之用,斋主虽明言之,但未阐释其理,可否详加剖释,嘉惠未学? “二八易位”,亦即连山、归藏之变易而已,连山以艮为始,归藏以坤为始,其理不过“二八易位”之一种变化。洛书数,五入中,一顺一逆,以图表明之。 巽 四离 九坤 二 震 三中 五兑 七 艮 八坎 一乾 六 巽 六离 一坤 八 震 七中 五兑 三 艮 二坎 九乾 四 上图五入中,顺发则坤为二,艮为八,逆飞则坤为八,艮为二。所谓艮坤为生死之门,即此是也。 以连山、归藏、周易而配天、地、人三元,则连山为天元卦,归藏为地元卦,周易为人元卦。 三元九运,挨星运盘中五立极,周易也,向盘及山盘顺飞,连山也。向盘及山盘逆飞者,归藏也。 74论蒋大鸿与张九仪 清朝初叶,弘扬地学者,有二人焉,其一则蒋大鸿,其二则张九仪也。 蒋氏阐发明初宁波幕讲僧玉镜经三元九运之真理,张氏阐发宋代赖布衣拨砂及辅星水法要诀。其术流传至今,虽然各立门户,但对于地学理气影响之大,则无分轩轾。顾蒋氏语多诡秘,自谓其术得自无极子真传。无极子何许人?料修道之稳士者也。张氏则谓其术得自其师方又承,又承得自焦仁山,传赖布衣之术,而作和盘托出,视蒋大鸿,光明磊落多矣。 蒋氏之术,上溯易经六十四卦,又取河图洛书生成,合十之数,辅之以道书贪狼,巨门等九星,顺逆挨排,谓之挨星,又谓之玄空。 张氏之术,亦上溯易经,然不用卦爻,而取天地定位,山泽通气,雷风相薄,水火不相射,八卦相错,又取河图洛书顺生逆克之数,纳甲三合之理,辅之以挨星砂法,辅星水法。其术蒋氏所传者分庭抗礼。 然而清朝嘉庆年间,有纪大奎者,着地理未学,其叙论云:“罗经之法,历代纷纷传,愈沿愈误,流弊之极。至于蒋大鸿作地理辨正,自称秘传口授不敢轻泄。范氏遂作乾坤法窍,造罗经一图,谓得蒋氏不传之秘,一时尊而用之,命之曰“蒋盘”,以世所传之盘为“杨盘”,“杨盘”虽非筠松之旧,而半可考。“蒋盘”之陋,则不特大悖于阴阳,而亦并非蒋氏之所以为说。今盛制此盘,流行江浙豫章之间,术士争购之,以为道在于是,甚可叹也。 愚谓范氏之书殆不足置辨,虽其流毒方甚,然识者宜有以知之,不患其久传,未若蒋氏之文甚优,语甚辨,辞甚强。故是书所论辟,于蒋氏之说尤多。书成后数年,得桐城章氏地理全书解,谓凡蒋氏所葬之地,及后人用蒋氏法所葬之地,均未有不速败者,语其害,至比之洪水猛兽,益足以证余言之不谬。因记诸卷首,误宗蒋氏者,庶有所考云。” 地理未学叙论又云:“张氏铅弹子书中,亦有空圈二字,云系秘密不敢轻泄者,人多惑之。张氏所学虽不及蒋氏,然其诡曲以欺则一,又皆误人以必立正向,此二氏之害,较之世传罗经解及理气诸书为尤烈也。” 纪大奎地理未学一书,论向法则支离破碎,砂法与水法则剿袭张九仪铅弹子砂水要诀,全书皆无创意。大抵乾嘉之世,玄空之术,杂出多岐,学者厌之,纪大奎地理未学出,重张三合之术说,学者从而和之,玄空之术几乎绝迹,然非谓三合之法又压倒玄空也,摧枯拉朽者易为力耳。 73三合之真法与伪法 相墓而用三合之法,由来已久,清朝以前,蒋大鸿未出来,一般看坟地的,多数宗三合,及至蒋大鸿出,揭櫫玄空,阐扬卦理,于是习地学的人,于三合之法,陈陈相因,毫无新意,弃三合而改学玄空。惟是三合并未因蒋大鸿地理辨正一书,平沙玉尺辨而力辟三合为伪术,而使三合之法从此绝迹于世,有如“宗庙水法”,因雪心赋力斥:“宗庙之水法误人”而绝迹于后世也。 我们广东人研习地学的,五十年前大多数宗三合,中山县小榄李默斋先生,明朝的大名鼎鼎地师,着辟径集,乃系宗三合的。 世间事物,有真必有伪,有正必有邪。三合之有伪法,亦犹玄空之有伪法也。萧萱先生有言:“蒋氏辨正一书,聚讼纷纭,至今二百余年,得失是非,卒未论定也。玄空用八卦九宫,其源出于,易三合用十二支十干,其源亦出于。三合之本法,果有三合之有伪法,不善学者之咎,智者过之,愚者不及,过与不及,实生伪法。玄空之有伪法,亦犹是也。 三合家重四大水口,四大水口者,辰戌丑未是也。 蒋大鸿辨四大水口云:“四大水口,有至理存焉。杨公书中,未尝发露,惟陈布夷先生,阖辟水法,倡明八卦之理,而四大水口之义,寓于其中,此乃黄石公三字青囊所固有,杨公特秘而不宣,即希夷犹引而不发也。今人不知天元八卦之妙用,妄以凡俗浅见测之,遂以为辰戌丑未为五行墓库之方,辄以三合双山传会之曰,乙丙交而趋戌,辛壬会而聚辰,斗牛纳丁庚之气,金羊收癸甲之灵,呜呼,谬矣!以三合五行起长生墓库之非穴龙上五行,左旋为阳,右旋为阴,而同归一库,穿凿不通之论,前篇皆已辨之,独此四大水口,原属卦气之妙用,青囊之正诀,而亦为此辈牵合错解,以伪乱真。” 余每开卷至此,不胜扼腕,故又特举而出之,夫图南先生八大局,皆从洛书八卦中来,一卦有一卦之水口,四隅之卦而言,则有四,若兼四正之卦而言,其实有,八然括其要旨,即一水口而诸卦之理已具,学者苟明乎此,山河大地,布满黄金矣。 或者有人这样问:“蒋大鸿辨四大水口,乃辟三合者也,三合家亦有辨四大水口者乎?”余日有。 近代江西张一峰先生,三合大师也。有歌诀云: 吾将八卦归元理,一一讲来为君剖, 乾龙入首甲砂高,巽龙到头辛砂秀, 坤龙乙水当面朝,艮山丙上砂水凑, 坎龙得癸兑得丁,震龙得庚离壬炤, 八母喜见八儿砂,无砂见水褔亦召, 通书纳甲号帑星,地理兼取帑母守, 辛龙到穴巽辛亲,乙龙东出坤砂透, 丙龙艮地砂水迎,甲龙到头乾水凑, 癸申辰龙得子峰,壬寅戌山见午阜, 庚亥未龙见卯山,丁巳丑龙酉砂构, 是为众儿仗母恩,较母得儿力更厚, 其间又有本卦水,库方喜来不喜走, 卯龙喜见未来水,子龙喜见辰水凑, 午龙喜见戌朝堂,酉龙水来实喜丑, 来主富豪去即败,催官篇内天机漏, 曾见入首是寅龙,戌水流向午驰骤, 曾见亥龙入穴场,丁未水出甲卯窦, 曾见子龙辰出申,午龙戌水入寅薮, 到穴非生即旺龙,水来之方皆富有, 虽然生水诞人丁,虽然冲旺富贵久, 既非生水贯天罡,亦非旺神向库投, 人丁富贵发非常,流破库方贫少寿, 历来古迹可登临,四大水口真欺谬。 有疑吾师之言者乎?举例证明之: 其一则东南海县河清乡潘氏二世祖有盛公之墓,在高明县和平乡杨梅墟西南约十余里山中,土名鸡笼迳,三台落脉,腰结,垂头紫气,卯龙酉向,青龙卷案,现面官星,龙身带曜,取名“铁板闸城门”,左水倒右出亥方水口,石梁棋起而关拦,自清朝乾隆四年潘士钊中进士入翰林院为庶吉士之后,潘氏世代以膏丹丸散成药起家,历三百余年迄今,富盛不替。 其二是蒋介石母王氏太夫人墓,在江奉化县溪口镇,位于白岩山鱼鳞凹之中垄,其脉由坤转离入首,而结土腹藏金之穴,墓立坐午向子兼丙壬,丙午丙子分金,左水倒右横龙穴前,由戌方来水流向寅方为水口,左右扞门,狮象夹峙。 三合之有伪术,其一为明朝中叶后,有术士能文者,伪造平砂玉尺经,托名元初刘秉忠撰,明初刘基注。及至清康熙时,浙江四明山僧澈莹,作直指元真,所谓“借库消水”,以向上起长生,不问形局,随地可以立向;其后又有河北赵廷栋着地理五诀,所谓“向向发微”,自谓宗玉尺经而师澈莹之法,于是浅人遂假以利其私,读其书,习其法,不一月,手挟罗盘而可以厕身于地师行列溷食骗财矣,此所以流毒至今未止,可慨也矣! 78陈宏谋曾祖母地及阳宅 此广西临桂横山陈文恭公葬曾祖母周太夫人地也。龙从义宁来,远不详述,将入局顿起玉枕,土星跌断起折中,三台左台,下坪横穿田过,特起双脑主星落平地,生三连珠,尽突结穴,穴形圆净小巧,仅容一?,上下左右,毫不能易,主峰居子,左边翎子文笔山居卯武曲金水,状元旗居辰,面前南方天马为朝,兼贵人端美,万笏朝天,右边土山团团围绕水随龙来,如玉带,九曲而,出左有黄岭,右有銕岭为扞门。 向立壬山丙向辛巳辛亥分金,内局田水卯来未去,真吉地也.顺治乙酉年葬至康熙丙子生文恭公讳宏谋,雍正癸卯发元连捷进士,官至东阁大学士.(文恭公丙子生者,丙向应丙马朝也,癸卯连捷者翎子卯峰木宫应也,人阁者主山士屏独耸也).乾隆辛亥生三元公名继昌号连史是辛巳生蕉雪孝廉之三公子也.至嘉庆癸酉发元庚辰会状,现任山东太守.………丙子丁丑入翰林为太仆寺乡兆熙公由丁酉举人为太守钟璠公为司马由荫生守增公为司马由戊午举人兰秉公为司马由进士至于孝廉二十余秀监贡,不计其数,真冇第一家,焉引后龙不凡发福犹未苃也,岂非美之至哉. 古云地理以三十年为一代,代数之应,一代明堂,二代穴上,三代峦头。先文恭公发于八十年怡符,三代之数也。又三台山在三节主五六代,发今莲史公发于一百七十余年亦恰符六代之数也.代数之应毫发无差,谁谓地理不足信耶。 己丑春蒙陈修撰叔侄延愚卜吉游山有暇即共联吟仅录. 地理龙穴厄要卷九 (鹰:以上敲文字,标点或有错漏) 斋主谨案:地师廖聚垣评述陈宏谋曾祖母墓地,未有说明是何龙入首,何以立壬山丙向,辛亥辛巳分金?袛是勉强凑合,说此地顺治乙酉年葬,丙子年陈宏谋出生,为丙向及丙马朝之应,癸卯年连捷,则翎子文笔居卯位之应,入阁则为主山土屏独耸之应。 陈继昌辛亥年出生,癸酉解元,庚辰会元及状元。辛亥年生者,分金应也,癸酉科解元者,翎子卯峰应也,庚辰登榜首者,状元旗居辰应也。连中三元者,三台山之应也。想必廖聚垣地师,袛是粗识三合,理气未精,故此发为粗浅之词耳。 此地既然是玉枕龙,起三台,左台落脉,必是亥龙,作壬山丙向兼亥巳,辛亥辛巳分金,依赖布衣催官篇之作法也。 但以玄空论之,葬时为顺治二年,下元八运,用替卦起星法,旺星临于卯位,卯方文笔高耸,震纳庚亥未,陈宏谋康熙三十五年丙子年出生,是其曾祖母葬后五十二年才诞生陈宏谋,时为上元一运,因葬时未合天心正运,故发福较迟,雍正元年癸卯科进士,则为卯方翎子峰文笔之应。官至东阁大学士者,三台及御屏之应也.三台居坎位,坎纳癸申辰,所以陈宏谋发科于癸卯。 八运壬山丙向兼亥巳 陈继昌生于乾隆五十六年辛亥岁,则为亥龙及辛亥分金之应。及至嘉庆十八年癸酉科解元,嘉庆廿五年庚辰岁连捷会元及状元,则应于震峰文笔纳卦于庚,坎位三台纳卦于辰。 再查其坐山及向首分金卦,坐山为风地观卦四爻,爻变为天地否,内卦坤一属土,外卦乾九属金,内卦生外卦,谓之龙生坐,且为一九合十之书数,向首为雷天大壮四爻,爻变为地天泰,外卦坤一土,内卦乾九属金,外卦生内卦,谓之水生向,亦为一九合十之洛书数。 元 运入首坐坐变向向变水口 下亥龙2981 元八二九二九 运 再就三合论之,为亥卯未局,亥龙入首,内局田源水卯来未去。状元旗居辰位,宜乎陈继昌庚辰科大魁天下也.若以卦反爻反论之,下元八运以未方为城门,上元二运未雍正元年癸卯,陈宏谋中进士,下元七运嘉庆十八年癸酉科陈继昌中解元,嘉庆廿五年庚辰科连登会状,应于七运者,坐山及向首卦气之应也。 79论天根月窟之精义 研究堪舆学的人,没有不知道董德彰的大名,即使不懂堪舆的人,看过通书也不会不知道“董公选择日要览”。董公,就是董德彰。但是董德彰的老师李德贞,相信很多人不知道。 原来,李德贞传授堪舆学给董德彰,有秘旨四十段。其中的一段谓:“看地有一大窍,识得破时,头头是道,否则说玄说妙,都是无据。”其结论更郑重地说:“总之,有一大窍,行止于此辨,真假于此辨,美恶于此辨,富之大小、贵之轻重于此辨。人人识得,人人不识得,可惜可恨!世人要识得,请于书中察之,于山上看之,仍不若于人中察之。此关一破,则地之大小,了然在目矣。吾姑微言之,以醒世之梦中说梦者。” 抱璞斋主案:究竟这一大窍是什么?明白说,就是“天根月窟”这四个字。玉尺经中有云:“天根呈众妙之门,月窟启玄机之户。”考证学者都认定玉尺经系明朝初的人伪托元初国师刘秉忠着,而为明初国师刘伯温注解,都是没有根据的。所以,清初蒋大鸿所着地理辨正,在玉尺辨伪的辨伪总论开头说:“地理多伪书,平砂玉尺者,伪之尤者也。”但辨伪总论的结论谓:“盖亦世之通人而不知地理者,以意为之,而傅会其说,托之乎二公(刘秉忠,刘伯温)者也。”但我们研究某一种学术,不必拘泥于某一本书确系某人所作才是真,才有价值,否则便是假,就没有价值。因为这一本书是否某人所作,与书的内容无关,尽管该书并非某人所作,惟是有学术价值。如平砂玉尺经,乃出于明初高人之手。蒋大鸿说是通人而不知地理者,未免过于武断。须知南拳北腿,各有所长,三合玄空,各有专擅,即如玉尺经中所说“天根”“月窟”,岂等闲之辈所能道哉? 现在一些自谓精堪舆术的人,多数讲假话,讲大话,讲空话;就是“假”、“大”、“空”三个字包括其一切。我们对于时下的地师,不必查根问柢,只是把“天根”、“月窟”这四个字向他请教,如果答得出,应该改容而谢,如果不知所谓,则多谈无益。 “天根”、“月窟”这名词,源出于邵康节诗:“耳目聪明男子身,洪钧赋予不为贫,须探月窟方知物,未蹑天根岂识人,乾遇时观月窟,地逄雷处见天根,天根月窟闲来往,三十六宫都是春。” 三十六宫的解释不一,有谓六十四卦而有反对卦的,只三十六,没有反对卦的占二十。亦有谓乾一坤八合而为九,兑二艮七合而为九,离三坎六合而为九,震四巽五合而九,则四乘九为三十六。又有谓六十四卦横列六宫,纵列六宫,合一方图,总成三十六。 清朝的易学家胡朏明说:“人心复姤之真机,地逢雷,太极动而生阳,凡一动便是天根。乾遇巽,太极静而生阴,凡一静便是月窟。”这是从理学来解释。如果从道家修链的工夫来讲,则天根为尾闾穴,月窟泥丸宫,现在习气功,以意运气于两者之间,及至气盛而充满,任督二脉打通,则三十六宫都是生机盎然。 如果从堪舆家峦头理气来讲,“天根”、“月窟”就是化气交xxxx,阳来阴受与阴来阳受。玉尺经中所说:“阴交于阳,阳下济而施生;阳交于阴,阴仰承而翕受”。琢玉斧峦头歌括云:“第五化气名交度,阴阳交度方无误,若然失度穴难安,断取生凶消福祚。”我的老师张一峰先生也曾说:“三元九运,可验盛衰之气数;天根月窟,能佑富贵之速迟。” 可笑的,张心言说卦理,竟不明白复姤两卦的真机,只知把六十四卦配二十四山,而不知阳尽午中,阴尽子中,复姤两卦为阴阳大分界之理。所谓呆板六十四卦者,此之谓乎? 要知道,乾坤就是易的门户,六十二卦都是由乾坤二卦变出来。而遯、临、复、姤、泰、否、也就是乾坤交成之卦。故又有的易学家认为由此而演成六十四卦。 张心言地理辨正疏中,只知乾坤为大父母,复姤为小父母。而不知大父母,小父母,是邵伯温(邵康节之子)述其父之意,这是见于江西信州石刻的。邵伯温说:“先君云,乾坤大父母也,故能生八卦。复姤小父母也,故能生六十四卦。”他所谓八卦,就是乾一变为姤,二变为遯,三变否,四变为观,五变为剥。 乾姤遯否观剥晋大有 一八四九二六三七 但物不可以终剥,剥穷上反下,故受之以复。坤一变为复,二变为临,三变为泰,四变为大壮,五变夬。夬必有所遇,故受之以姤。除去复姤,即为八卦,或者谓这八卦,即先天八卦了。 坤复临泰大壮夬需比 一八四九二六三七 按阴阳消息之理,复为一阳,临为二阳,泰为三阳,大壮四阳,夬为五阳,至乾则六阳已足。阳极则一阴生,姤为一阴,遯为二阴,否为三阴,观为四阴,剥为五阴,至坤则 六阴已足。阴极则一阳生,于是周而复始,循环无端,运行不息。 从前有诗赞赏三十六宫云:“三六宫分重六宫,乾坤颐过坎离通,更分四四还重二,小过中孚十八同,上下经全三十六,往来爻合八初终,其余反覆双双列,都是春寻一一中,孔圣卦从周易序,邵贤图发伏羲功,偶拈神策推诗意,月窟天根问此翁。” 所谓“乾坤颐过坎离通”之理,张心言地理辨正疏中所列的手盘图式,以及口诀上,虽有把六十四卦配二十四方位,以及把六十四卦分属一、二、三、四、六、七、八、九运,但未有加以详细说明,使研究堪舆学中卦理的人,茫然不解。 在这里,斋主把它详细解释,就是乾尽午中,坤尽子中,离尽卯中,坎尽酉中的哲理。中国古代的天文学家,说天根亦即是二十八宿的氐宿。尔雅释天云:“天根,氐也。”注解谓“角亢下系于氐,若木之有根。”星经云:“氐四星为天宿宫,一名天根,二名天府,木星也。”查氐宿在卯位,月窟在酉位,亦即离东坎西之位也。 现在的三合家不明天根月窟之理,研究六十四卦或是九宫飞泊的,对于天根月窟亦茫无所知。这样,试问又怎能获看地的大窍呢? 沈竹礽先生说得好:“不知易理,即不知盘理。”可笑今日的时师,手持罗盘,能知盘理的实在少之又少。斋主有诗讥之云:“理数由来本一宗,缘何水火不相容,天根月窟通玄窍,笑时师在梦中。” 84发生凶杀案的住宅研究 相宅之法,务须准古酌今,把宅形,宅运;宅主互相配合。亦即是空间;时间;人间的相互关系。 空间三度,就是地理环境及其位置,结构及其形状,方向及用事方位。 时间一度,就是住宅的建筑完成年代。 人间一度,就是宅主的年命及入住的年代。 最近有人买得一个住宅单位,延斋主到看,准备装修及入伙。地点在香港铜锣湾琉璃街三号,名叫向南楼,系十楼A座。这是高层大厦式,分为三个单位,前面是A座和B座,后面是C座。看的是A座单位,在右边,为三面单边,后面是天井及楼梯。地理环境,属于普通。坐子向午兼壬丙一分,宅门在艮位,主人房在坤位,厨房在乾位,客厅在巽位及震位,饭厅在兑位。大厦兴建完成是中元六运,斋主说,最初入住的人,是发财后迁出的,建议新宅主装修,将厨房缩向右下角,使入门处较多回旋余地,如此则纳气较,财情有助。 斋主又说,左边B座,现在重门深锁,似无人居住,但宅门在坎位,凶宅也。A座新宅主谓,这一个单位去年旧历十二月曾经发生凶杀案。斋主询问他,B座单位原来居住者是否姓关?余氏谓不错。斋主说,此人系斋主的同族兄弟,名叫杨枝,一九五四年与其兄登枝由越南回港,其父遗产甚丰,兄弟分家后,在香港及九龙购置不少物业收租。去年旧历十二月某日下午四时,其八岁儿子放学回家,不得其门而入,于是往附近同学家中,拨电话黄竹坑外婆家询问,外婆谓他的母亲未有来,着其次女来接姨甥,带姨甥到其姊的住宅拍门,久无应声,心知有异,携同姨甥落楼下管理处,请管理员往附近找开门锁的工匠,管理员表示须找得警察到来,方能开门锁。及至开门锁后,赫然见有两尸体,其一为女性,穿红色睡衣裤,另一为男性,穿恤衫西裤,乃关杨枝夫妇二人,身被数刀,血流遍客厅中,客厅茶几上还有两杯茶,显然是相熟的人,到来探访,不知如何,顿起杀机,致令关杨枝夫妇遭凶杀,但屋内物件没有凌乱,并非劫匪所为,翌日各报章均有详细报导,但迄今仍未破案,?沉海底。 斋主看过十楼A座用事方位之后,再测发生凶杀案之B座用事方位,因为B座在左边,宅门在子位,主人房在巽位。虽然重门深锁,但看过A座的用事方位,可以知道B座的宅内用事方位了,这是从建筑结构揣测。 上面两图所示,A座虽未合天心正运,但宅门进气,双星到向,合七星打劫之法,震离乾三方为三六九,离方开朗,乾方为厨房,震方之气虽不通,但原日居住的人,在震方客厅装玻璃镜,故能协吉。 B座宅门在五黄大杀之位,主人房在二黑病符之位,厨房在“57九”之位,金火相战。去年旧历丙寅年灾煞临宅门,十二月五黄大煞又复到门,凶祸不免。为什么夫妇二人同遭凶杀?因为宅门“75二”,乾与兑是后天夫妇,因为主妇是续娶的。且有凶手二人入宅的卦象。宅主系一九二六年丙寅岁出生,属中元坤命,居坎宅,乃系西命人居东宅,且又三煞五黄交攻,致遭凶祸,惜哉! 85余东旋祖墓风吹罗带理气谈偶翻阅吴师青“天体历汇编”,述及香港钜商余东旋之十六世祖鹤松公,葬其十四世祖有凤公之墓于广州市郊附近,土名风吹带,坐乾向巽兼亥巳分金,子癸来龙,时光绪六年庚辰七月初十日申时中刻,即阳历一八八零年八月十五也。以其葬后显达,人多乐道之。”云云。 吴氏所述者,固未及其形局也。尝闻施宪夫吉,其墓在南海县沙贝乡泌涌,风吹罗带,则此墓之喝形也。余鹤松本为江西省兴国县人,徙居广东省佛山镇。余氏精堪舆术,觅得吉地葬其祖父,其孙东旋,在马来西亚营商致富。但其发达过程,具有传奇性。先是余东旋年仅弱冠,其父携之赴马来亚佣工,当时有一客家人,开药材铺,老而无子,药材铺名仁生堂,喜余东旋年少聪慧,认作义子,其后,余东旋继其业,改为余仁生,迨至成钜富,又设余仁和,于是余仁生与余仁和之分号,遍马来亚群岛各埠。 余未履风吹罗带墓地,其形局如何,恕难臆测。然就其坐向分金论之,固三合家所定也。若夫以玄空论之,都天宝照经有云:“子癸午丁天元宫,卯乙酉辛一路同,若有山水一同到,半穴乾坤艮巽宫,取得辅星成五吉,山中有此是真龙。”沈氏地理辨正解正解释云:“如子字与癸字一同出脉,半穴者,言天元兼人元,非正向,山水既杂,当用兼向,如乾兼亥是也,盖兼向用坤壬乙一诀。”张心言地理辨正疏解释,反觉支离破碎,岐路之中更有岐。 余试以理推之,发钜富之墓地,必定形局佳,理气全。形局佳,固无论矣,若以形局推之,谅必嫩枝龙而作平冈结穴,芦花袅脉而为风吹罗带形者也。穴前明堂团聚如锅底,方能发钜富。子癸入首而作乾山巽向兼亥巳,葬于光绪六年庚辰岁,时为上元一运,玄空诀云:“一九两运,无当旺之山。”取补救之法,所谓“七星打劫是也。 斋主案:上元一运而作乾山巽向,虽兼亥巳,亦不用替。子癸龙,得中元四运之进气。双一到向,与坎、兑二宫合一四七,且中宫与八方全局合十,若见午水来,或瀦聚澄凝,必定离乡而向南洋发展。放卯水,合辅星五吉。以定卦论之,中孚来龙,颐卦坐山,坎卦向首,需卦来水,明夷消水,三运大发。若二运修山,可发一百六十年。 (鹰:此处坎卦向首或有误,若颐卦坐山则大运向首;若坤卦坐山则艮卦向首;依吾推论,应是坤卦坐山而艮卦向首矣。) 87三合与玄空互通之理 三合家与玄空家相墓相宅之理气运用,常立于反对地位,应使两者之间,取长补短而调和之,为吾人之责任也。 近代堪舆家萧萱在沈瓞民所着之玄空古义四种通释序中有云:“三合之有伪法,不善学者之咎。智者过之,愚者不及,过与不及,实生伪法。玄空之有伪法,亦犹是也。”又云:“庄生有言,后世之学者,不幸不见天地之纯,古人之大体,道术将为天下裂。蒋氏因辟三合,致习玄空者,群疑三合,于是三合与玄空裂。”又云:“异日余与瓞民,揭三合之理,供之于世,使学者知类通达,庶几众辙一轨,入于该备之域矣。” 余尝考证群书,知三合之法,清朝以前之古法也。萧萱谓:“尝闻杨筠松当时,人游山,所授理气,实为三合。”其言确有可信。 明朝时,吾粤明师李默斋着辟径集,论天星地曜有云:“论天星者,不必太泥,只以净阴净阳为主可也。盖卯巽巳丙丁亥庚酉辛艮丑未,此十二位为阴,甲乙辰午坤申戌乾壬子癸寅,此十二位为阳。凡三吉六秀,四垣吉星,俱隶阴龙,惟丑未劣耳。今得来龙是阴,向与水口俱阴,则为净阴。来龙是阳,向与水口俱阳,则为净阳。”由此显示,李默斋相墓之理气,亦三合法也。 三合盘二十四位之分阴阳,乃纳甲三合也。 巽纳辛,艮纳丙,震纳庚亥未,兑纳丁巳丑,此十二位为阴。 乾纳甲,坤纳乙,坎纳癸申辰,离纳壬寅戌,此十二位为阳。 有别于玄空卦之二十四位,以子午卯酉乙辛丁癸辰戌丑未为阴;乾坤艮巽甲庚丙壬寅申巳亥为阳。 仙人大形与金龟出洞形两穴比较(二) 盖玄空之法,明朝以后之新法也。虽然明朝初年,宁波幕讲僧着玉镜经,首揭三元地诀,三元旺气诀,三元龙运诀,但此术尚未明于世。及至清初蒋大鸿创为玄空之法,着地理辨正,姜尧等传其术,其后又有章仲山,温明远等绍其绪。惟是蒋氏于玄空之法,隐约言之,致令异端迭起,如张心言,荣锡勋,尹有本,范宜宾,邓梦觉,朱小鹤,徐迪惠,华湛恩,蔡岷山辈,喙喙争鸣,各是其所是,各非其所非,于是玄空之术,分门愈多,而道理弥晦矣。清朝未叶,沈竹礽绍章仲山之绪,对玄空之法,多所发明,然沈氏亦辟三合者也。 萧萱虽欲将三合与玄空之法,融会而贯通之,使之合辙,乎遭时变乱,有怀未逮。余何幸生于成法大备之后,敢继萧萱之志,揭其理而公于有心研究者。 平沙玉尺经,乃明朝时人伪托元初刘秉忠所作,然此书内容,虽然驳杂,亦有可取处。其中所云:“众水趋归东北,而坤申之气施生,群流来向震辰,而乾亥之龙育秀。”实为大都会之地脉与水口监定法。例如: 一)北京位置在渤海之西北,渤海汪洋大水照耀于东南巽方,乃知北京地脉 自西北乾方来。 二)上海黄埔江与苏州河合襟于吴淞江口,为艮方,乃知上海地脉自坤方来。 三)广州之北江、西江、东江合流于白鹅潭,为坤方,乃知广州地脉自艮方来。 四)香港之水口在鲤鱼门巽方,乃知香港地脉自乾方来。 玉尺经又云:“乙丙交而趋戌,辛壬会而聚辰,斗牛纳丁庚之气,金羊收癸甲之灵。”乃山与水必左右旋,左旋阳龙配右旋阴水,右旋阴龙配左旋阳水,阴阳相交,二气感应以相与之理。 又云:“地理家贵阴龙而取旺相,虽丑末巳犹为所弃,贱阳龙而避孤虚,纵寅甲申亦见难容。”其贵阴贱阳之说,为历来理气家所抨击。余尝见葬丑未龙者,虽龙真穴的,砂水亦佳,但一发即败。惟是宅运新案一书,论中元四运坐丑向未,未上有秀峰,丙方有水照面,辰上系祖山,甲上有崇楼杰阁,丑方有水特朝,戌上有照山,居恒出入走后路。据谓如有此,中下两元,飞黄腾达无疑,且九宫均得到三般卦巧数,发褔宏大而悠久,为人间希有之发宅。如此形局理气,余未之见,立此,照以待高明。 总之,三合之法,重在山与水左右旋。玄空之法,重在乘旺运而造葬。两者合而用之,方臻其妙。若只知三元九运,挨星飞星,旺山旺向之法,而不知收山出煞之妙用,不知阴阳相见之至理,亦犹沈竹礽讥张心言,养其一指而失其全臂。若只知三合生旺墓左右旋,随地可以立向,而不知气运之盛衰,亦犹务农者不问天时,有是理乎?是以不明三元九运盛衰之理,则兴者可以使替。洞察三元九运盛衰之理,则弱者可以图强。 昔者张师一峰谓余曰:“子亦知三合与三元互通之理乎?”余曰:“愿聆师教。”张师曰:“三合之亥卯未(乾甲丁同),寅午戌(艮丙辛同),巳酉丑(巽庚癸同),申子辰(坤壬乙同),其实包含三元在内也。 例如亥,人元也;卯,天元也;未,地元也.沈括梦溪笔谈云:“同类娶妻,隔八生子,此律吕相生之法也。五行先仲而后孟,孟而后季。”例如黄钟【子】娶同类大吕【丑】为妻,隔八生夷则【申】为子,夷则【申】娶同类南吕【酉】为妻,隔八生姑冼【辰】为子,姑冼【辰】娶同类仲吕【巳】为妻,隔八生黄钟【子】为子。其法取循环相生,不以墓库水来,长生水去;或帝旺水来,长生水去;长生水来,帝旺水去为嫌。 张师又授余以歌诀云:“曾见入首是寅龙,戌水流向午驰骤。曾见亥龙入穴场,丁未水出甲卯窦。曾见子龙辰出申,午龙戌水入寅薮。到穴非生即旺龙,水来之方皆富有,纵使生出诞人丁,纵使冲旺富贵久,既非生水贯天罡,亦非旺神向库投,人丁富贵发非常,流破库方贫少寿,历来仙迹可登临,四大水口真欺谬。” 三合家贵阴贱阳之说,谬论也。李默斋先生,固三合家也,然其辟径集中云:“有葬辰戌龙而大发者。至于各位分金,戊己为龟甲凶亡,乙癸为阴虚,甲壬为阳孤,俱谓不宜坐向,惟以庚辛丙丁四位分金为吉,凡坐与向,必欲用之,自谓确然不易,的然可据也。然余向在东莞中,以罗经历试诸家袓坟,其祸褔吉凶,分金坐向,有不必尽然者,始知术贵变通,理难执着。” 沈竹礽自得斋地理丛说,论城门有云: 或问玉尺经之四大水口,蒋氏已辟其谬矣,顷见吾师断某氏墓,重言四大水口之妙,岂蒋氏亦有误欤? 答:蒋氏不误,予更不误。今日三合家所云辰戌丑未四大水口,只要用于五运,即不误矣。因五运此四字均属阴,以城门一诀断之,字字当令,岂非全美?予昨断之墓,即五运所扦,故云四大水口处处当令,若他运则不合用矣。 又云:今日三合家所谓申(人元)子(天元)辰(地元),巳(人元)酉(天元)丑(地元),寅(人元)午(天元)戌(地元),亥(人元)卯(天元)未(地元)会局者,实能明城门之理,特未谙城门之用耳。 如子山午,向以巽坤二卦为城门,于是误以支龙(世以子为支龙,因子属地支。)必须收申辰之支水,又从而进之脉自子转申,而墓于辰;水自申止子,而墓于辰。岂知子山午向,一见申辰之水,即犯驳杂,而龙气不纯矣,此予所谓明其理而未谙其用也。能谙其用,必曰,午向以巽坤为城门,丙向以未辰为城门,丁向以申巳为城门矣。 巳酉丑者,酉山卯向以巽艮二卦为城门。 寅午戌者,午山子向以乾艮二卦为城门。 亥卯未者,卯山酉向以乾坤二卦为城门也。 而后人更加入坤壬乙等,更大谬。昔彻莹(清康熙时,浙江四明山僧人,着直指元真。)专用此水局,浙东所葬各地,莫不败绝。 沈氏之论,可谓衷于至理而于实用者也。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评青囊序与青囊奥语有云:“序内二十四山分顺逆一条,则大旨以木火金水,分属甲丙庚壬乙丁辛癸起长生,如甲木生于亥,库于未,乙木生于午,库于戌之。因以亥卯未,寅午戌,巳酉丑,申子辰为四局,反覆衍之,得四十八局。阳用左旋,阴从右转,盖本之说卦阳顺阴逆之例,为地学理气之权舆。明人伪造之吴公教子书,刘秉忠玉尺经,盖即窃其余绪,衍为图局。逮僧彻莹作直指元真,专以三合水口,随地可以定向。”若彻莹者,三合伪术之尤,诚狗彘不屑食其肉者也。 准此而论,地理辨正辑录之青囊经,固伪书也,而青囊奥语是否杨筠松撰,青囊序是否曾文辿所作?亦存疑也。清代丁芮朴风水祛惑(在月河精舍丛钞)则谓其依托杨曾之名,青囊奥语云:“颠颠倒,二十四山有珠宝,顺逆行,二十四山有火坑。”此乃元朝陈致虚之语,丹家修炼之术也。 又云:“太极分明必有图”,此亦宋以后人之说。所以,研究学术,其重点在其术之验与不验,不应论其书作者之名真与不真,例如医学之内经,非黄帝所作也,然中国医家奉为经典。是则青囊奥语与青囊序虽非杨曾所作,堪舆家亦奉为经典久矣。 夫学术有正宗,亦有别传。例如佛学,以法相宗、天台宗、华严宗称教下三宗,禅宗称教外别传。若堪舆学之理气,称三合为正宗,称三元为别传,亦无不可。 或曰,信如先生言,三合固为理气之正宗矣,何以蒋大鸿诋三合为伪术于先,沈竹礽辟三合为伪术于后?蒋大鸿立论褊激,自不待言,沈竹礽邃于易学,独不知三合之术,源流甚远,出于西汉刘安撰之淮南子天文训。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既以青囊序“二十四山分顺逆”,共成四十有八局。”解释为木火金水,分属甲丙庚壬乙丁辛癸起长生,如甲木生于亥,库于未;乙木生于午,库于戌之类,因以亥卯未,寅午戌,巳酉丑,申子辰为四局,反覆衍之,得四十八局。是则三合之法为正宗也,明矣。 但蒋大鸿注解云:“二十四山,正应二十四局,而一山之乎局,又有顺逆不同,如有顺子一局,即有逆子一局。一山两局,岂非四十八局乎?” 章仲山直解云:“分得顺逆颠颠倒,自然共成四十有八局。然分作四十八局何益,盖九星流转,气运循环,八卦九宫,即从此而转,顺者顺,逆者逆,故曰此中分。但五行之根源宗祖,非取有形可见,有迹可寻。二十四山所分之五行,也要从大玄空卦中求天心之一卦,流动九宫,则甲癸申非尽贪狼,而与贪狼为一例;艮丙辛非尽破军,而与破军为一例。此即所谓星辰流转要相逄,顺逆在此中分也。知此则在有之阴阳,可求而得,岂非定阴阳,辨顺逆,元空下卦起星之根源宗祖耶?” 温明远续解云:“分顺逆,即天心正运之一卦入中,流动九宫,从玄空颠倒,流行二十四山之阴阳分顺逆。此阴阳,即前节注明,乾坤艮巽为阳,子午卯酉为阴之阴阳也,如上元一运,立子山午向,先以天心正运之坎一入中,顺数子山是乾六,乾属阳,以乾六入中,顺行九宫,午向是五,五属阴,逆行九宫,而六之阳,五之阴,交媾于中五,顺逆颠倒,由此而排,天心正运之一卦,岂非阴阳顺逆五行之根源宗祖乎?” 张心言郤持异议,不取九宫流行之气,而谓:“将六十四卦分布二十四山,后四十八局可推。” 荣锡勋地理辨正翼云:“元空大卦,原分顺逆两途,如阳用左旋,分布二十四局,则阴从右转,亦分布二十四局,反覆推衍,共成四十八局。要其指归,不出阴阳大五行交媾妙理。”荣锡勋又谓:“二十四山,路路有阴,路路有阳,如阳从左转,则阴必从右旋,亦可云东西,亦可云前后,随地变通,初无定局,若拘拘于干支生墓,三合品配,遂谓阴阳顺逆,一定不移,则是无穷之理气,转限于有定之方隅,立说愈纷,去道愈远矣。” 沈竹礽,宗章仲山者也,然沈氏地理辨正抉要云:“明初刊本地学心传,作四十八演现虚实。似共成四十有八局,系蒋氏所窜改。心传本是也。蒋氏以二十四山,一顺一逆,一山两局,成四十八局,其说妄也。四十八局,玄空有之,后人不察,误以为顺子一局,逆子一局,凑成四十八局。一运四十八,则九运当有四百三十二局矣。故蒋注章解,均非的论。 凡顺者无局,逆者成局,一顺一逆者,亦不成局,故一运与九运均无成局者,共二八、三七、四六各运,各得六局,为三十六局。五运成局最多,得十二局,合之为四十八局。故一九两运,用北斗打劫法,最多合用。心传所演者,演卦也。” 抱璞斋主曰:“堪舆术中,理气流派甚多,各是其所是,非其所非,所谓:“术愈秘而诡愈多,数愈繁而验愈寡。”罗经之有杨盘与蒋盘,从前之业术者所夙谙。杨盘即三合盘也,相传久矣,杨筠松相墓之理气,生、旺、墓、阳顺阴逆,龙水相配之法也。是以四库全总目提要,谓二十四山分顺逆一条,以亥卯未、寅午戌、巳酉丑、申子辰为四局而反覆衍之,得四十八局,其言是也。 蒋盘者,卦盘也,创自蒋大鸿,明矣。然蒋氏一派,不称三合盘为杨盘,则以相墓之理气,传自杨筠松,若力诋杨盘,何异斥杨筠松,故讳言杨盘为三合盘耳。蒋氏独创卦盘,实超越前代,惟蒋氏不敢谓发明,是以蒋氏之传人,一则曰蒋氏之术传自无极子,再则曰蒋氏之术得自魏柏乡之藏书,其实托言而已。 中国人研究艺术者,即使有突破前人之心得,亦不谓自己所创,总是依托古人,其意则非此无以取信于人耳。西方人则不同,以发明为光荣,以超越前人为目的,是以西方人发明甚多,中国人则依样画葫芦而已。最可笑者,动辄曰秘笈,夫世间事物,何秘之可,言核子,如太空竞赛,既非美国独得之秘,亦非苏联独得之秘,若中国之堪舆术数,谓有独得之秘者,欺人自欺耳。吾故曰,术数之三合,固正宗也,旧法也,吾粤明师李默斋亦宗之,然李默斋明人,当时尚未有三元之法,及至清初蒋大鸿创为玄空大卦,取明初宁波幕讲僧玉镜经而加以发明之,若蒋氏者,诚超越前代者也,章仲山沈竹礽继起者耳。 究竟正宗与别传孰为优胜?一般人之见解,当然崇尚正宗之学术,认为别传是外道也。例如唐朝大文学家韩愈,排佛学与老子哲学,拒杨朱墨翟之思想,独尊孔孟,以为祗此一家,定于一尊,其思想之狭隘,吾人今日视之,可笑之至。殊不知教外别传,真理更大,佛教之禅宗,其光芒远超于下三宗,可证也。 地理人子须知作者徐氏兄弟犹谓理学家朱晦庵蔡西山,虽酷好风水,而教外别传,恐亦未究。吾人生当今日,一切学术思想,应超越前代,以堪舆理气而言,宜按时世以立言,惟陈言之务去,若只钻研故纸堆中而望获得秘传,何异操冬舟于断港绝潢,而望抵于大海也。梁启超先生尝云:“中国学者,皓首而不能穷一经。”可怜亦复可笑。 所以,今日而研习堪舆术,应该具有科学头脑,不能单从三合三元,二十四方位,六十四卦,三百八十四爻而作为金科玉律,应该明白空间、时间、人间之观念。又如堪舆书籍中,论山峦之形体,有所谓贵龙行带旗鼓剑印,是陈言也,故应论其清秀抑或粗顽,若还食古不化,简直以今日之社会而作为数百年前之社会。即以今日之城市楼宇结构与一百年前比较,已经大不相同,吾敢谓学术思想,今人胜于古人,非虚语也。 犹忆二十年前,有地师吴某,自称古天文学家,尝着天体历窠编,弁言云:“以日、月、木、火、土、金、水、天王、海王、冥王十大行星之运行,配合良佳角度,而占其褔应。”须知天文学,古不如今,以日月而作为行星,可笑孰甚。日为恒星,月为地球卫星,虽小学生亦知之,岂有自命古天文学家,竟有如“四十老娘倒孩儿”之理。吾尝见该古天文学家为人葬墓,多取海滨之地,认为得水,不知“大水滔滔扑而来,案山无有势难摧,祗因主弱强宾胜,一败如灰实可哀!”又尝见其为金门面包公司东主邓氏葬其母于九龙清水湾附近,龙虎摧车,明堂簸采,下手空虚而不知惧,致令邓氏破家败案,可悯也。 斋主之所以谆谆而言,深悯今日研究堪舆术者,动辄曰,我之术,正宗也,我之师传,秘笈也。然试询之,何者为正宗,何者为秘笈?非顾左右而言他,则为孔窍之词,此江湖术士,混食骗财之行径耳。余等表而出之,揭櫫三合原为正宗,三元于别传之真义。须知一切艺术,始作也简,其成也巨。三元之胜于三合,精于堪舆术者多知之,但固守门户,不能创新,则呆板三元与呆板三合何以异乎?无以异也。余于十八年前,独辟科学堪舆之新蹊径,使后之学者,循此研求,不使延续二千多年之中国堪舆学术,不足以取信于科学时代之智识份子,而被逐出思想界之外,此余之所望于后学者也。 91相墓相宅用罗经之革新建议 三十年前,余见有老堪舆师,自诩早年得异人传授,洞察天文地理。所用罗经,多至七十二层,具备三针、三易、三元七甲子。罗经之周径三十六寸,据云赖布衣之旧物也。 余审视之,所谓三针者,地盘正针,天盘缝针,人盘中针也。所谓三易,三元者,天元连山卦,地元归藏卦,人元周易卦也。所谓七甲子者,其一是先天卦气,甲子配比卦;其二是后天卦气,甲子配解卦,其三是候卦,甲子配颐卦;其四是穿山卦气,甲子配屯卦;其五是透地卦气,甲子配坎卦;其六是一百二十分金;其七是盈缩纳音。 大抵制造罗经者,类皆标奇立异。其实架床叠屋,层数虽多,无益也。清朝乾隆六年制定之协纪辨方书,罗经图式,取十二层。解释云: 一层天池,以受指南针者也。 二层八卦三方隅也。 三层二十四山,一卦三山也。 四层坐山九星,变卦也。 五层净阴净阳,配龙向也。 六层穿山七十二龙,正针分金也。 七层中针二十四山。 八层二十四天星。 九层六十龙,皆属中针,所以格龙者也。 十层缝针二十四山。 十一层六十龙。 十二层一百二十分金,皆属缝针,所以消砂纳水者也。 其余配卦配宿,皆由此推,故约举之,而其义已备也。 协纪辨方之罗经图式,三合盘也。以正针立向,中针格龙,缝针消砂纳水,三合家之用法也。 余藏有卦盘,蒋大鸿之旧制也。共十六层。 一层天池。 二层先天八卦。 三层洛书九畴。 四层后天八卦。 五层九星。 六层先天八卦。 七层正针二十四山。 八层河图数。 九层六十四卦内卦。 十层父母卦及天地人三元。 十一层八卦左右旋而统六十四卦。 十二层六十四卦隶九星。 十三层六十四卦外卦。 十四层卦运。 十五层二十四节气太阳到山。 十六层二十八宿度数。 但沈竹礽犹以为繁,更正蒋盘简式,分为十层。 一层天池。 二层洛书九畴。 三层先天八卦。 四层二十四山。 五层兼向替卦。 六层先天六十四卦。 七层十二次舍。 八层二十四节气。 九层山向飞星六爻分金。 十层六十甲子纳音分金。 沈氏删繁就简,庶几体用兼备矣。 虽然,社会不断进步,阴阳五行之旧说,已难取信于进步不息之中国人。相墓相宅之峦头理气,应该加以革新,堪舆师之传统罗经,亦应该弃而不用,而改用新罗盘,盘面记东、西、南、北、东南、西南、西北、东北八个方位,每个方位四十五度,全面为三百六十度。 或谓采用新罗盘代替旧罗经,在立向辨方时,可能不若旧罗经之方便,旧罗经一卦三山及二十四方位,究竟用何代替? 余曰:十分容易,由正北零度开始,跟时钟之针顺行, 至七度半交癸,至十五度正癸, 二十二度半交丑,三十交正丑, 三十七度半交艮,五十二度半交寅, 六十度交正寅,六十七度半交甲, 七十五度正甲,八十二度半交卯, 九十度交正卯,九十七度交乙, 一百零五度交正乙,一百一十二度半交辰, 一百二十七度半交巽,一百三十五度交正巽, 一百四十二度半交巳,一百五十度交正巳, 一百五十七度交丙,一百六十五度交正丙, 一百七十二度半交午,一百八十度交正午, 一百八十七度半交丁,一百九十五度交正丁, 二百零二度半交未,二百一十度交正未, 二百一七度半交坤,二百二十五度交正坤, 二百三十二度半交申,二百四十度交正申, 二百四十七度半交庚,二百五十五度交正庚, 二百六十二度半交酉,二百七十度交正酉, 二百七十七度半交辛,二百八十五度交正辛, 二百九十二度半交戌,三百度交正戌, 三百零七度半交乾,三一十五度交正乾, 三百二十度半交亥,三百三十度正亥, 三百三十七度半交壬,三百四十五度交正壬, 三百五十二度半交子,三百六十度交正子。 又谓六十四卦如何分配? 余曰:“亦易耳,由零度正北开始,分为六十四位,配先天六十四卦,每卦六爻,共三百八十四爻,顺阴逆,以红黑字分别之,如是而已。” 新罗经分层式 第一层:指南针,天池。 第二层:先天八卦。 第三层:洛书九畴。 第四层:以英文字母表明八方。 第五层:二十四方位。 第六层:十二星次: 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宝瓶摩羯人马天蝎天秤室女狮子巨蟹双子金牛白羊双鱼 第七层:兼线替卦。 第八层:六十四卦方位。 第九层:山向飞星六爻分金。 第十层:三百六十度。 赖布衣古罗盘蒋盘沈竹礽简盘罗经解定盘妙派玄空大卦盘 天池天池天池天池天池 一层八卦三方隅先天八卦洛书九畴先天八卦黄泉八煞 二层二十四山。一卦三山洛书九畴先天八卦后天八卦先天八卦 三层坐山九星,变卦后天八卦二十四山先天变位洛书大数 四层净阴净阳,配龙向九星兼向替卦九星天星廿四天星 五层穿山七十二龙,正针分金神煞先天六十四卦正针二十四山向阴阳劫煞 六层中针二十四山正针二十四山十二次舍二百四十分金廿四山 七层二十四天星河图数二十四节气五家五行廿四山挨星 八层六十龙,皆属中针,格龙六十四卦内卦山向飞星六爻分金穿山虎后天方图六十四卦 九层缝针二十四山父母卦及天地人三元六十甲子纳音分金平分透地龙内卦玄空五行 十层六十龙八卦左右旋统六十四卦二十四节气先天方图六十四卦 十一层一百二十分金,缝针,消砂纳水六十四卦分隶九星穿透卦玄空五行 十二层六十四卦外卦三管局持世宿卦名 十三层卦运平分六十分金大卦挨星 十四层二十四节气太阳到山连山卦并爻吉凶卦运 十五层二十八宿度数周易卦玄空大卦天人地三元龙及父母卦 十五层周易卦爻 十六层归藏卦先天卦卦爻 十六层辟卦爻 十七层运气太阳廿四节气过宫图 十八层正针一百二十分金廿四节气分线 十九层正针分金连山用易卦廿八宿经纬图 二十层缝针二十四龙 二十一层缝针一百二十四分金廿八宿图 二十二层盈缩透地龙 二十二层二十八宿界限 二十二层星度五行 二十二层星度吉凶 二十三层宫次 二十四层分解 93论研习堪舆术之正确途径 近十年来,台湾及香港两地,堪舆术数,一时称盛。堪舆书籍,则以台湾出版最多,不下百数十种,既有前人着作,亦有时人辑录,令人有读不完,看不尽之概。而开设“风水讲习班”者,亦如雨后春,然类多浅学寡识之辈,正如李默斋先师所言:“目不睹星书而辄自立说,足不履印垤而擅谈龙家,固为有识者所窃笑。 研习此术者,又皆急功近利,希望一蹴即至,邀褔如探囊取物。顾世间事物,有若是之易易乎?直是愚夫愚妇之见,不免为巫瞽所欺也。 下略 明史艺文志附篇,国史经籍志所着录之地理书如此其多,但大部分已经失传。尚有不少未被搜录者,可见地理书卷帙之繁,何可卒读。 清史稿艺文志所录有清一代之地理书,亦不过其中之一部分而已,尚有颇多遗珠,未被辑入。余常谓历代流传之相宅及相墓书,其有价值者,自宋迄今,流传未失,若诞不经者,经不起时代考验,失传久矣。 又言之,明史艺文志附编籍志,所辑录之相宅及相墓书,其不着撰人者固多,即题有撰人者,亦多依托前人之名。虽,然习此术者,祗要明辨该书是否有价值,不必拘泛是否确为某人所人所。例如撼龙经、疑龙经、雪心赋,皆不着撰人,后来强加杨筠松及卜则巍之名而已,但均为有价值之书也。 95从澳州五行说到澳州经纬 斋主案:不但在澳州出生的人,排八字算命不能和在中国出生的人相同,甚至拿罗经在澳州看风水,与拿拿罗盘在中国看风水相反,因为南北经纬完全不同。如果拿罗经在欧州和美州看风水,则南北经纬一般无异,因为亚州和欧州在东半球,美州在西半球。这是研究风水应该了解的。 99再记白云山姑嫂坟及外海陈氏始祖墓地 覆验前代发福旧坟,祗看一次,未能尽其妙,必须要两次三次,详察熟睹,方能了然于胸际。地理人子须知一书,历举各地发福旧坟,旁徵博引,其中有谓尝三至其地而详观者,信不诬也。 广州北郊白云山,有十大名墓,皆元明以来,粤中各大氏开族发富贵之祖墓也。李默斋先生辟径集中,论龙之大势各有不同一篇有云:“自小北门至白云山脚,此上路也,路以北,为白云初发之龙,公卿祖坟大地,鳞次栉密。又云:“自知府窿而北,至景泰金钟,又自金钟楼台而西,三五里,皆白云山所发龙也,其旺气甚盛,故此中富贵之龙,不可枚举。 今所纪者,乃广东番禺沙湾何氏始祖墓,地名姑嫂坟;及姑嫂坟左脚下,新会外海陈氏始祖墓,为横骑龙结穴也。发微论云:“横担横路,无龙郤葬有龙。”者即此格也。 廖金精泄天机落局入式歌云:“横龙出穴必要鬼,乐山宜后峙,官星本是出前山,曜气龙虎间。”沙湾何氏与外海陈氏之始祖墓,乃横骑龙,白云山三枝并出,中枝横龙而取穴,右出一枝在穴后耸起高大圆山为后乐,穴后二砂弯抱如牛角,名为孝顺鬼,穴前一字文星近案,稍左卓立现面官星,随龙二水合襟于穴右约半里,有圆山塞水口。 然此地既为横龙结穴,五十年前余初履其地,此时初学舆,祗是慕名而至,所谓:“观书了了,到地糊涂。”者也。今年五月,再履其地而详察焉,积五十余年之经验,已洞悉其妙。六月中旬,第三次登穴而印证之,更觉其美。 从前此地共四穴, 1)其左贴脊处正中一穴葬沙湾何氏始祖,(已毁) 2)左边一穴为姑嫂合墓,(已毁但重修) 3)右边一穴葬何氏二世祖,即嫂之夫婿,姑之兄长也。(未有破坏) 4)姑嫂合墓之左脚,则为陈氏始祖莘隐公之墓。(己毁但重修) 但在二十年前,何氏始祖墓及姑嫂合墓已被暴徒所毁,碑石无存,其二世祖墓幸未破坏,陈氏始祖墓虽被毁,惟在数年前重修,尚能保全原状。现在姑嫂坟及外海陈氏始祖墓上下及右边已经被各姓人氏坟侵葬殆遍矣! 大凡横龙作穴,可葬数穴,均能纳气,然孰为正结,孰为副结,须以前官后乐最有情者决定之。其法则登穴向前谛视,官星开面,亲切有情;及在穴后凝视乐山,正峙有力者,乃正结也。 何氏始祖墓,前官后乐,最为亲切有力,此证佐也。 雪心赋有云:“追寻仙迹,看格尤胜看书,奉劝世人,信耳不如信眼。学者宜三复斯言。 关凤翔写于公元一九八八年六月二十日 时至今日,研究堪舆术,本来比较从前方便。第一,印刷术进步,一切古本堪舆书籍,都可影印,容易流通。第二,交通便利,不必像从前跋涉困难。第三摄影术进步,山脉河流可藉照片而睹。惟是现在学习堪舆的人,希望速成,多不肯攀山越岭,穿州运省,作实地学习和考证。且传授堪舆的人,多数读书无多,学问肤浅,既不明易理,何以明盘理?加以近年台湾出版商为了赚钱,尽量搜寻古今堪舆书翻印,不论精粗,无分真伪,大量出售,所以,今日学习堪舆术的人,若非明师指点,虚心研究,积以岁月,难望有成。否则旁徨岐路,终生入于迷途而已。 抑又言之,堪舆理气中,三合与玄空是各立门户,不能融和。这是归咎于研习堪舆术的人,大半不知易理,致令学三合的,其所得只是呆板三合,学九星的,其所得只是呆板九星,学六十四卦的,其所得只是呆板六十四卦。守其常不明其变固不可,明其变而不知变中之变亦不可。一言以蔽之,研习堪舆术,知其法易,得其窍难。善哉!邵康节先生有诗云:“耳目聪明男子身,洪钧赋子不为贫,须探月窟方知物,未蹑天根岂识人,乾遇巽时观月窟,地逄雷处见天根,天根月窟闲来往,三十六宫都是春。”后人有诗赞之云:“三六宫分重六宫,乾坤颐遇坎离通,更分四四还重二,小过中孚十八同。上下经全三十六,往来爻合八初终,其余反覆双双列,都是春寻一一中。孔圣卦从周易序,邵贤图发伏羲功,偶拈神秉策推诗意,月窟天根问此翁。 三合之生旺墓,有生生不息之理,这是取义于律吕隔八相生,是以精于三合术的明师,论水之来去,不以生来旺去,旺来生去,墓来旺去,墓来生去为忌。玄空九星,有九气流行,一进一退之法,不以一白六白八白为全吉,二黑五黄七赤为全凶,因运制宜,一白六白八白有时而吉,有时而凶,二黑五黄七赤有时而凶,有时而吉。六十四卦,有卦反爻反之法,所谓剥极必复,否极泰来。精于此道者,弱者可以使其变为强,眛于此理者,兴者何以使其变为替。故不患术之不灵,而患术之不精。信哉! 古人卜宅,有其义而无其辞,后哲着书,传于家而行于世. 卜宅,谓择墓穴也.礼记杂记云:大夫卜宅与葬日.但上古时代,虽有卜宅之义,而未详细纪载.史记樗里子言:后世当有天子之宫夹我墓.汉书刘向传:奏王氏坟在济南者,树皆交柯连叶,上高出屋,有立石起柳之象.袁安传:书生指某地曰,葬后世出三公.孙坚之父孙钟,遇三少年乞瓜,为指葬地.三国志:管辂过毋邱俭坟曰,白虎衔尸,朱雀悲哭.孙坚祖坟,有五色云蔓延数里.此言阴宅风水之始也.自来言葬经者,不始于郭璞.旧题郭璞撰,真伪不可考,书至宋始出,蔡元定,吴澄各有删本,今传世者,即吴澄所定者也. 查葬经及葬书等名称,正史有记载可稽者,首见旧唐书经藉志五行类,内列葬经八卷又十卷,无撰者姓名.又有肃吉撰之葬经二卷,又有葬书地脉经一卷,不着撰文.新唐书艺文志五行类,内列葬经二,又葬经十卷,又葬书地脉经一卷,皆无撰者姓名,又有由吾公裕撰葬经三卷,依此以观,大抵葬经与葬书,只是当时之泛称,亦犹今日所通称之相书及食经之类. 及至宋史艺文五行类,始列郭璞葬书一卷.至于隋书经籍志历数类,内列相宅图八卷,五姓墓图一卷,又云梁有家书四卷,黄帝葬山图四卷,五音相墓书五卷,五音图墓书九十一卷,五姓图山龙及科墓葬不传各一卷,杂相墓书四十五卷已失. 明史艺文志附编国史经籍志,子类所列相宅相墓之书更多,计有宅吉凶论三卷,相宅图八卷,保生一宅经一卷,王澄撰二宅髓脉经一卷,阴阳二神歌一卷,宝监诀一卷,修造法一卷,宣圣宫道书一卷.张盱撰囊金二宅一卷,一行僧撰诸经要术宅经一卷,二宅黄黑道秘诀一卷;魁纲库楼修造法一卷.李淳风撰应上象修造妙诀一卷,吕才阴阳迁造宾主经一卷,王澄阴阳二宅集要一卷,北斗行年修造一卷,龙子经一卷,天迁图一卷,九星行年修造法一卷,活曜修造定吉凶法一卷,黄道修造法一卷,听龙经一卷,天星歌一卷,相宅诀一卷,阴阳二宅图经一卷,上象阴阳星图一卷,天上九星修造吉凶歌一卷,通天照砂斗轮经一卷,相宅通天窍十卷,阴阳二宅相占一卷,阴阳二宅歌一卷,淮南王见机八宅经一卷,萧吉撰五姓宅经一卷,牛栏经一卷,简文帝经十四卷,祠经一卷. 以上是宅经 庾季才地形志八十七卷,地理三宝经九卷,地理新书三十卷,地理指南三卷,地理斗中记一卷,地理八山神将图一卷,地理六壬六甲八山经八卷,五姓合诸家地理一卷,家书四卷,黄帝葬山图四卷,五音相墓经五卷,五音图墓书九十一卷,五姓图山龙一卷,青乌子三卷,葬经八卷又十卷,葬书地脉经一卷,墓书五阴一卷,杂墓图一卷,墓图立成一卷,六甲家名杂忌要诀二卷,郭氏五姓墓图要诀五卷,坛中伏尸一卷,胡君玄女弹指五音法相家经一卷,由吾公裕葬经三卷,孙季邕葬范三卷,历代山形图一卷,拨砂碎山形一卷,山形总载图一卷,宝星图一卷,五音山冈诀一卷,昭幽记一卷,周易枯骨经一卷,郭璞撰周易括地林一卷,郭璞撰葬书一卷,邱延翰玉函经一卷,邱延翰曜气细断一卷,邱延翰铜函经一卷,邱延翰拨砂经论诗一卷,腾灵正诀一卷,郭璞撰拨砂成明经一卷,吕才拨砂经六卷,一行相山取地诀一卷,一行吉墓图一卷,吕才灵山秀水经一卷,秦皇青囊经三卷,曾氏青囊子歌一卷,郭璞青囊经二卷,曾杨二仙青囊经一卷,地理要诀八卷,元堂内范二卷,胡文翊地理脉要三卷,八山图局一卷,地理通元秘诀一卷,地理解经秘诀一卷,天地鉴八山一卷,宝监经一卷,郭璞锦囊经一卷,连山鬼运正经一卷,搜元歌一卷,山卦放水诀一卷,雪心正经一卷,曾山人识山经一卷,李望岭识山经一卷,翎毛经一卷,腾云八曜歌图一卷,天卦放水诀一卷,黄囊气曜一卷,邱延翰黄囊大卦诀一卷,真徵正诀经一卷,杨筠松鼓角沙经一卷,飨褔集三卷,毛渐五龙秘法真诀一卷,真机宝监治曜经一卷,枯骨枕中见经一卷,天华六龙经一卷,郭璞元堂品诀三卷,曾杨二仙亡魂冢经颂一卷,范起凤洞林别诀一卷,孙季邕会元经二十四卷,地理灯心秘诀一卷,地理拨砂搜坐论一卷,临山宝监断风诀一卷,八分歌一卷,透天神煞百二十一卷,宝曜腾云诀一卷,地理秘要九星诀一卷,文星上山法一卷,天定六秀经二十卷,黄禅师星水工经一卷,五虎图一卷,玉囊经一卷,丛金诀一卷,黄泉收水吉凶一卷,拨砂正龙天形十三卷,八仙徵妙法一卷,断墓法一卷,赤松子明监碎金六卷,地龙发水经一卷,金河流水诀一卷,司马头陀名璧记一卷,山头步水经一卷,拨砂山经一卷,九仙经二卷,驻马经二卷,碎宝经一卷,天轮十二帝一卷,夹竹桃花正经一卷,六壬龙首经一卷,龙子观珠经三卷,九龙经一卷,监龙脉诀二卷,阴阳金车论一卷,玉监论一卷,地理走马穿山通元论一卷,五家通天局一卷,天曜博龙换骨经一卷,寻龙八式歌一卷,郭璞周易穿地林一卷,狐首经一卷,郭璞地理碎金一卷,郭璞等撰八仙山水经一卷,诸葛武侯相山诀三卷,诸葛武侯大堂金监一卷,白鹤十宅骨记一卷,司马头陀地理括一卷,司马头陀六神回水诀一卷,司马头陀括地记一卷,青乌子相地骨一卷,赤松子诀一卷,杨乌子星水地理诀一卷,李淳风星水地理诀一卷,李淳风马上寻山诀一卷,李淳风步穴要诀一卷,李筌金华覆坟经一卷,稽古经一卷,龙髓经一卷,疑龙经一卷,辨龙经一卷,撼龙经一卷,九星祖局图一卷,五星龙祖一卷,朱桃仙地理赋诗论三卷,玄女碎山经一卷,二十八禽星图一卷,杨公曜金歌并三十六图一卷,茔穴经一卷,金匮正经一卷,金锁正要一卷,元谈经一卷,锦囊遗录一卷,五行统例一卷,地理手监一卷,郑宏农骨髓经一卷,五行统例一卷,地理手监一卷,地骨经一卷,蔡牧堂发徵论一卷,张子徵玉髓经四十卷,茔穴神验经一卷,元胎葬经一卷,一寸金穴法一卷,阴阳定论六卷,玉尺经二卷,廖瑀地理正鹄四卷,祝氏选择神髓经一卷,青囊玄女指诀一卷,枯骨林秘诀一卷,刘伯温披肝露胆一卷,一粒粟一卷,堪舆管见一卷. 抱璞斋主按:明史艺文志附编国史经籍志着录之宅经三十九种,葬书一百七十八种,流传至现在者,不过十余种而已. 清史艺文志术数类,有吴元音撰葬经笺注一卷,荣锡勋撰撼龙经校补十二卷,疑龙经校补三卷,李文田撰撼龙经注二卷,蒋平阶撰秘传水龙经五卷,黄越撰天玉经注七卷,天玉经说七卷,张惠言撰青囊天玉通义五卷,端木国瑚撰杨氏地理元文注四卷附周易葬说一卷,叶泰撰地理大成三十六卷,山法全书十九卷,平阳全书十五卷,蒋平阶撰地理辨正五卷,地理存真一卷,地理古镜歌一卷,归厚一卷,纪大奎撰地理未学六卷,水法要诀五卷,赵榆森撰罗盘解一卷,胡国桢撰罗经解定七卷,尹有本撰徵图考一卷,汪沆撰青囊解惑四卷,陈诜撰地理述要八卷,江志伊删定地学简明十七卷,洪枰撰地理言一卷,徐迪惠撰地理辨正图说一卷,程永芳撰地理水法宗旨二卷,黄锡绂撰地理真踪一卷,尹有本撰地理精语四卷,陆应縠撰地理或问二卷,熊起磻撰堪舆泄秘六卷,箬冠老人撰八宅明镜二卷,魏青江撰宅谱指要四卷,宅谱迩言二卷,选时造命四卷,宅谱修方五卷,吴鼐撰阳宅撮要二卷,姚文田撰阳宅辟谬一卷,阳宅玉髓真经一卷不着撰人,甘时望撰五种秘窍全书十七卷,梅自实撰定穴立向开门放水坟宅便览要诀四卷,余楙撰灵城秘旨一卷,陈确撰葬书二卷,张澐撰地理骊珠一卷,戴鸿撰翻卦挨星图诀考一卷,邵嗣宗撰葬考一卷,端木国瑚撰周易葬说一卷,丁芮朴撰风水袪惑一卷,王载宜撰慎终录要一卷,寇宗撰菊逸山房山法备考一卷,许楹撰罔极录二卷,范鲲撰蜀山葬书二卷,张朝晋撰丧葬杂说一卷,李德辉撰神珠真经一卷,水盘八针法一卷不着撰人. 抱璞斋主按:明清两代,流传至今而不收入艺文志之堪舆名着亦不少,例如明代徐善继,善述兄弟合着之地理人须知,徐试可着之琢玉斧峦头歌括,罗经顶门针,重编地理天机会元,清代张九仪编之四弹子及砂水要诀,张仲山着之地理辨正宜解,温明远着之地理辨正续解,于楷着之地理辨正录要,蔡岷山着之地理辨正求真,荣鍚勋着之地理辨正翼,朱蓴着之地理辨正补,张心言着之地理辨正疏,范宜宾着之乾坤法窍,邓恭撰之地理知本金,华湛恩着之地理天心正运,吴颐庆着之地理大用,林士恭着之地理全体,周梅梁着之地理仁考必读等,皆其最着者也,至若较为晚出之沈氏玄空及地理辨正抉要,更无论矣. 堪舆家又称为形家,以其为人选择佳宅及佳墓,主要是相度形势.形以目观,须要目力精巧,否则馍糊看过,似乎门面可观,但仔细参详,却非真形正结,则误己误人,莫此为甚. 余常谓研习斯术者,分为三种眼界,其一是俗眼,亦即李默斋先哲辟径集所言之五俗是也.一爱尽龙,二爱龙虎钳口,三爱两水合襟,四爱主峰正顶,五爱大明堂. 其二是法眼,亦如辟径集中所云:倘于山缭乱之中,众龙拥出之处,审其大会之情,而知其正脉结作.高出云霄而不失于孤寒,低近泥涂而不沦于卑下,或结于至斜至侧至隐之处,而不失于险诞.虽余气或左或右,或前或后,数里奔逸而不为嫌.虽穴前无水无田,无朝无对,一臂掬转,而不以为异.如所谓顺骑龙,斧下,斩关下,皆了然于心目中而安然有主,则有八九分先生矣.若能如此,已达法眼境界矣. 其三是道眼,亦即是法眼之更进一步,如望气而可预知,察时而可观变,若非道眼之更进一步,何足以语此? 堪舆家观形之外,又须察理.所谓气须理察,若真理不明,徒费目力,难望深造而达于玄妙精微之境界. 惟阴阳顺逆之难明,抑鬼神情状之莫察. 地理之道,不外阴阳顺逆四字尽之.但其义多般,以峦头言之,既有山体之阴阳与山势之顺逆,亦有水势之阴阳与水流之顺逆.以理气言之,既有八卦之阴阳,二十四方位之阴阳,六十四卦之阴阳,三百八十四爻之阴阳.亦有阳顺阴逆,挨星与飞星之法.而所谓鬼神情状者,乃譬喻山水合局,生气融聚为吉神,山水破局,凶气丛栠为鬼劫.若不明其理,不察其情,终其生在岐途之中. 布八方之八卦,审四势之四维.有去有来,有动有静. 此言峦头中有理气,理气中有峦头.二者相辅相成,不能偏废.大凡看地,首先审形度势,跟着把罗盘测定方位,将形局分布八个基本方位,然后细分为二十四位,看来脉从那一方位入首,穴前上堂之水那一个方位来,那一个方位去,那一个方位出口,取阴阳相配,决定坐向.再按三元九运,顺逆飞布,察生旺休囚. 所谓四势,则是指前后左右之大势,即术家所谓左为青龙,右为白虎,前为朱雀,后为玄武.如左水倒右则左为天门,右为地户,左砂宜低,右砂宜高,天门宜开,地门宜闭.右水倒左则反是. 四维就是乾坤艮巽,例如子午卯酉四正之势,则四维之山水宜相配,方为天元一气,若人元一气及地元一气,亦依此类推.其一来一去,一动一静,亦以此而推排. 迢迢山发迹,由祖宗而生子生孙,汩汩水长流,自本根而分支分派. 迢沼指其远,汩汩指其长.若论中国崑仑山脉而言,起于帕米尔高原东面之岭,沿着西藏,中崑仑,西崑仑,亦即堪舆家所称之北干,中干,南干. 北干起于帕米尔山结,沿西藏新疆边界为崑仑之主脉;出青海,北走甘肃,折而东北,经绥远,察哈尔,热河,黑龙江,吉林,辽宁各省,复向南延展,入河北山东,正脉尽于运河南岸.山脉随地异名,有祁连山,贺兰山,阴山,兴安岭,完达岭,元宝山,劳山,管涔山,太行山,恒山,泰山等.支脉为长白山,入朝鲜半岛为大白山脉,越朝鲜海峡入日本之九州,四国及本州而尽. 中干起于巴颜喀喇山,斜贯青海,向东伸展经甘肃,四川,陕西,河南,安徵各省,尽于洪泽湖畔,其山脉有岷山,秦岭,伏牛山,大别山,皖山,霍山等. 南干自唐古喇山起,南下入西康云南二省,合雪山,高黎,贡山等而为横断山脉.但本脉东南行,经广西,广东,湖南,江西,福建,浙江,江苏等省,而尽于东海之滨.其山脉随地异名,有云岭,五岭,衡山,卢山,括苍山,九连山,天目山,仙霞岭,武夷山等. 地学家综其本支各脉,称为崑仑山系.中国之江河,发源于西北部高原地带,注于太平洋.在东北部则有黑龙江,全长约四千七百公里,流至苏联之鞑靼海峡入海.在北部有黄河,全长约四千四百公里,至天津附近流入渤海.在中部有长江,全长约五千九百公里,至江苏流入东海.在南部有粤江,全长约三千四百公里,至广州附近流入南海.此为中国之四大河流,其流域广大,乃中国主要大川.兹作简要分述之: (一)黑龙江之上源有二,其一出自蒙古之肯特山麓,称敖嫩河;另一出自苏联之倬功土山北,称因戈达河.二源分向东北流,至黑龙江省之漠河县西会合,始名黑龙江,流域包括黑龙江省,吉林省,辽宁省. (二)黄河为汉族文化之起源,历代建都多数在黄河流域.黄河之导源,古来传说不一.但在公历一九五二年,组成黄河探测队,由开出发,前往青海作实地探查,溯本追源,查悉在噶达素齐老峰之北,地名雅合拉达合泽者,其中有约古宗列渠,乃黄河之真正源头.黄河流域包括青海,甘肃,宁夏,绥远,陕西,山酉,河南,河北,山东九省. (三)长江为中国最大河流,亦为亚州第一大名川.源出青海西南部之唐古喇山脉与巴颜喇山脉之间,入江苏省而流至江都县南,镇江县北,此一小段,特称之扬子江,因为该处古时有扬子津,扬子桥,杨子县等而得名,西方人不察,竟以扬子江之名而总称长江,其实长江可以包括扬子江,而扬子江则不能包括长江.长江流域包括青海,西康,四川,云南,贵州,湖南,湖北,河南,陕西,江西,安徽,江苏,浙江十三省. (四)粤江为南岭山脉以南诸水所注,上源有三,为西江,北江,东江.故此粤江亦即是三江之总称.粤江流域包括广西及广东两省. 入山寻水口,登穴看明堂 从前俗谚谓风水先生分为三等,上等先生观星斗,中等先生寻水口,下等先生随山走.所谓观星斗,并非指观天上之星辰,而是形容观察峦体成若何星体,是否成垣局之状,就可决定结穴之大小.但入山寻水口,乃看地之捷诀,若见每一个地,方水口之山,关锁周密,更有华表,扞门居水口,禽星兽星守水口,罗星塞水口,其内必有大地.若水口空阔,全无关栏,断无吉地,即有小结,发福亦甚短暂. 至于登月看明堂,乃辨认结穴之真假及葬墓之兴败主要关键.泄天机明堂入式歌云:寻得真龙与正穴,须把明堂别.明堂气聚始为奇,不聚即非宜.凡是穴前坦夷处,便是明堂位.大抵明堂原有三,取用必相参.小明堂在圆晕下,立穴辨真假.龙虎里是中明堂,交会要消详.大明堂在案山内,必须四水会.李默斋先生辟径集论明堂有云:明堂于风水关系甚大,所以聚后龙之气,界穴前之水,皆须此也. 葬经曰,乘风则散,明堂太阔,风不乘之以散吾真气乎?又曰:界水则止,明堂太阔,何取凭藉以界止脉之水乎?常见公卿大地,俱有山丘砂水,逆转横栏以翕聚堂气.堂气既聚,则真气自凝,人丁无不昌盛.若山砂懒散,堂气荡然,如勇将统弱兵,呼之不应,策之不前,万事垂首,听其败坏.设使山砂紧拱,堂气周回,如武夫将士,听令于大将之前,叱可生风云,运动可驱山海,凡取营度,何不底于成功也.此皆应于影响,非臆见也. 又常见大家之山,千岗万岭,必拥于前,虽不见水与田,而气象轩昂,骤发显贵.以阔大明堂论之,彼何有也?若有阔大明堂,除非得一砂紧拱,自成家务,乃可当之.所谓汪汪千项明堂外,内局周围如转环也. 若无内局,水口十分交锁完固,亦可无碍,但发福差池,不若内局尤善,所谓明堂能容万马,水口不容一舟是也.非此二者,即后有清真龙脉,前有秀异朝山,亦主贫穷孤寡,五六代方能发福.然亦暂贵而不富,有官无禄,或霎时富贵,而不能长久.盖真气既散,力量自减,定主有头无尾,得一失三也.若龙穴不真,明堂又荡,又无内局水口,则一败涂地无疑矣.今之俗师与庸劣主人,见明堂阔大,则视之如宝,极力图谋,即败亡踵至,犹然不省,殊可悼也.言之极为痛切. 岳渎钟星宿之灵,宾主尽东南之美. 岳指五岳,即东岳泰山,南岳衡山,西岳华山,北岳恒山,中岳嵩山. 渎指四渎,尔雅释水篇云:江,淮,河,济为四渎,发源注海者也.雪山赋作者认为天象与地形,两相参合,大抵取义于系辞传所谓:在天成象,在地成形,变化见矣.之观念.是中国古代堪舆家认为上有五星,下则有五岳,上有天河天汉,下则有长江大河.如玉尺经云:天分星宿,地列山川.足见中国古代堪舆家之天文地理常识贫乏.其实易系辞所云:在天成象,在地成形,变化见矣.只是表明古人作易经,因天象与地形之实体,为卦爻之法象,以明其变化而已,并非谓天有此象,则地有此形也. 宾主尽东南之美,引唐代王勃秋日登縢王阁饯别序中之句,形容结穴之地,主山与客山,如宾主相对,互相揖让,无反背侧身,才为佳穴与美砂,否则,无情无意.如祝观物所云:无情无意漫轻游,万嶂山千不转头,纵似天然真正穴,须知此地是虚邱. 立向贵迎官而就禄,作穴须趋吉而避凶. 辟径集中,论点穴葬法有云:地理有两截工夫,寻山居半,点穴葬法居半.寻好山,而向坐不宜,高下浅深不中,亦不发褔.李默斋先生常言:宁与人家寻千坟,不与人家立一向.可见立向之慎重如此.但所谓迎官就禄,历代堪舆家有许多争论,主峦体者,如琢玉斧所云:山水两佳局罕有,官禄两就法须知,倘山不如水之有情,禄当就则就之也,如水不若山之秀拱,官当迎则迎之焉.但有贪峰失向者,例如地理人子须知所引述江西乐平县徐驸马祖地,以及元朝未年之陈友谅部将刘汉四祖地,在乐平县土名军山,呼为将军大座形. 又如张九仪在琢玉斧峦头歌括中之增释云:淳安方腊(南宋人)祖坟,巽龙入首,酉水特朝,正是假杀为权,地之极大者,殊误用玉尺经,巽见辛,辛见巽,两承妙用之说,竟坐乙向辛.夫巽龙乙山,拨龙为杀,穴既受克,面前辛向酉水流动,向又受伤.惟龙真穴的,气旺脉清,所以勃焉兴起,占据数州;而穴被龙克,既违本山结穴之意,酉水杀辛,又少化煞为权之方,所以不数年而扑灭.设使当日遇着真师,扦立卯山酉向,则穴与向皆得生气,便去逆效顺,而为吴越钱王,汪越国公,似亦不难.此则以理气言之也.虽然,诸家持论各异,但以经验言之,既要细察面前砂水之情意,又要参合三元九运生旺之宜,才不致错向. 至于作穴趋吉避凶之法,辟径集言之甚详:尝譬之炼丹,得山是药材,葬法是火候,火候分毫差厘,亦不成丹,所谓传药不传火之说.昔人曰:山吉葬凶与弃尸局同.又曰:多少真龙并正穴,墓中虚葬几千秋.又曰:只象一只木马儿,不得明师翻了,皆指葬法言也.寻山与葬法难易浅深,自是不同,寻山虽四五分地理,皆可有得,点穴葬法,非有六七分地理,莫臻其妙.所谓望势寻龙易,登山点穴难.又曰:一年寻龙,三年点穴.此语可深思也.今人以粗心浮气乘之,或以私智小术参之,但见一山来,未谙其全体性情,即谬为点穴,十常差其八九,竟何异于隔靴搔痒乎? 大抵点穴有二,其一在葬上方向,其二在穴之高下左右,与葬之或浅或深.方向无他,既参砂水之向背,复顾来龙之阴阳,又睇朝山之喜忌,有天然不可易而正向者,有龙虎圆净,紧兜逆水,而对龙虎中腰,若近案然,谓之驾折向. 下手边龙虎嘴长,或田级塾,在下手兜转坟前,则当其嘴角向之,谓之剪向.或龙虎与向不相宜,则内作一向以受生气,外作一局以聚堂气,亦是古法.或近案低,远朝高,则棺葬低处以受内局,穴立高处以控远朝,亦甚相宜,皆定穴工夫也. 至于开塚放棺尤精细,古人曰:吞吐浮沉,务依葬法.心目不明,如何措手? 吞者,入坟茔一位放棺,龙穴宽者宜下. 吐者,出坟茔一位放棺,龙穴峻急者宜下. 浮者,浅葬之谓,四尺五尺不等,或平洋低,或山平脉露,宜此法. 沉者,深葬之谓,八尺九尺至丈余不等,凡山高土厚,脉峻而粗者,宜此法. 又有以朝对论浅深者,四应高则浅葬以乘其气,四应低则深葬以避其风,此亦一理,但尺以龙脉为主.又曰:阴脉沉潜深处取,阳脉浮露浅中藏.又曰:穴形大小,亦各有宜,山大局宽,大开坟茔,以收堂气,山小局小,则惜土如寸,玉坟大则气泄无归矣.又曰:后天雨水,分毫不宜流入坟茔,宜略锄分开两边去.至于点穴尤难,千变万化,不离高低左右之中,深浅出入之宜,不外阴阳二字而已,于阴阳之中,能识其少阴少阳,则玄之又玄也. 予于四字诀,平之下已悉言之.凡见一山虽峻,然高峻之下,有窝如仰掌,坦如平地,有一二丈宽处,则虽后极其峻,前极其低,宜于此处作穴,即千仞不嫌其高,更于四应审之,无少久缺,乃高穴之尽善者也. 若后山来得太粗太急,出乳太长,于乳之尽头处平散处下之,即阴来阳受也. 若乳之初出粗大,到尽头处若断若无,只些儿乳起,此之谓紫气脉,初虽硬直,到中间处,似飞似摆,只此宜斜下,此之谓仙带脉,尤乳穴之难得者也. 若闪左闪右,则有神技存焉,非法眼不识,有一穴之中,而金井偏右偏左者,有一峰之主,而坟茔偏左偏右者,有中峰无穴情,顾两边而取穴于龙处臂上者,有刑煞在左,则穴居于右者,刑煞在右,则穴居于左者,有穴星匾大,则临弦而出者,有星体粗雄,则向侧而安者.所谓仙人多是下坡,正谓此也. 乳窝之穴,又有真假,当以穴后阴流之水分之,后水平平坦坦而来,谓之阳会水,宜略锄挖,分开两边. 若穴后水倾泻直急而来,或一槽合注而来,谓之阴流水,谓之水破天心,谓之漏槽贯顶,至毒至毒. 今人点穴,多以山之直臂为乳,所以穴后之水,有倾泻直急之患.多以山罅为窝,以山之下为窝,所以穴后之水,有漏槽破天心之患,此皆穴后之嫌者,故并及之. 总之,作穴趋吉避凶之法,非有相当功力不可,否则纸上谈兵,所谓观书虽了了,到地则糊涂是也.
古代风水文献 《葬书》 《撼龙经》 《疑龙经》 《天玉经》 《青囊序》 《青囊奥语》 《都天宝照经》 《重校正地理新书》 《玉髓真经》,张子微著 《地理铁案》,宋 司马头陀著 《地理金水两案》,宋 司马头陀著 《理气心印》,宋 吴景銮著 《拨砂经》 《杨公开门放水经》 《地理原真》,孔闻星
《地理辨正》 《地学仁孝必读》,周梅梁编著 《地理冰海》 《玉函通秘》 《地理辨正揭隐》 现代风水研究文献 刘训升,《阴阳学》,台湾定远书局,1966年初版 赵易,《中国风水绝学》,华夏出版社 南海主人关凤翔著,《堪舆学原理》,台湾集文书局发行
《中国古代建筑史》五卷,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汉宝德《风水与环境》小异出版:大块文化发行 何晓昕,《风水探源》,东南大学出版社 程建军、孔尚朴,《风水与建筑》,江西科技出版社 钟义明 《玄空星相地理学》,台湾武陵出版社 杨碇光,《极品玄空大厦论 第一至三册》,玲光出版社 杨碇光,《天元五歌全解》,玲光出版社 杨碇光,《风水拨乱反正》,玲光出版社 谢明辉,《国学与现代生活》,台湾台北:秀威出版社,2006年。其中第四章,“姓名学与文字应用”。 余非师,《现代风水纵横谈》,台湾千华出版社,西元1985年。 李炽英,《李伯风水理气讲义》,马健记图书有限公司,1999年5月(初版) 
壬录关注IP属地: 广东 0.1022022.04.08 21:58:59字数 1,965阅读 894 

堪輿術是中國獨有的相宅術與相墓術,在中國民間 的勢力,曾經延續了二千多年。到了今日,似乎經不 起科學時代的考驗,逐漸趨於湮沒。 現在很多知識份子都認為堪輿術與科學立於反對的 地位,認為堪輿術是抽象的,沒有一定的實證,不足 取信於進步不息的中國人,終不免被逐出思想界之外。 但我們生當科學發達的今日,宇宙間一切事物都可 以循科學途徑來探討,前人所謂:「事有不可知,理 有不必然的。」現在亦可窮其源而察其理,中國堪輿 學術是否有存在的價值?可以從科學解釋獲得答案。 大家都知道,科學並非西方國家專有。所謂科學, 在廣義來說,凡有組織和有系統的知識,都可稱為科 學。但一種學術能夠成為科學學術,必須具備三個基 本條件,第一要有埋由與原因;第二要有體系;第三 要有方法。申言之,第一是基本原理,第二是存在原 理;第三是實踐原理。 中國堪輿學術,導源於周易,說卦傳云:「立天之 道,日陰與陽;立地之道,日剛與柔。」中國古人相 信天有陰陽之理,觀陰陽變化而定四時之序。中國古 人相信地有剛柔之理,察剛柔相推而明山川形勢。堪 輿學術中論山川形勢的陰陽動靜,與剛柔虛實的變化 ,就是其本原理。 中國堪輿學術,首重感應。周易咸卦家辭說:「二 氣感應以相與」,這就是氣的感應。亦猶現代物理學 中之有磁感應、靜電感應、電磁感應、互感應、自感 應之類。現代地理學家已確信山川性情對人類有一定 的影響,德國哲學家黑格爾早已舉出:「水性使人通 ,山性使人塞;水勢使人合,山勢使人離。」的道理 。科學的要點,不在尋求諸事物的內在性質,而在探 究其相互關係,相互關係就是交感與反應,感應就是 存在原理。 中國堪輿學術,由上古的卜宅卜葬,進而為中古的 相宅相墓,係由抽象的階段進展到實證的階段。其方 法不外是位置、方向、距離、久暫四種關係交互穿插 ,而空間、時間與人間亦由此確定,就是實踐原理。 世間事物不斷的變,中國歷代著作中,例如儒家的 周易,道家的老子,兵家的孫子,堪輿家的撼龍經與 疑龍經,都是「綜常變」的著作。研究中國堪輿學術 ,不但要明白變的道理,更要知道變的運用,變就是 辯證法。 中國堪輿學術原初是研究地形與地物的一種學問, 但其後逐漸變質了,被竄改成玄之又玄的神秘宗教理 論,竟與老子的「道」同一命運。不但使研究這一種 學術的人增加困難與迷惑,更貽攻計者以口實。 我們研究堪輿學術,不要像遺老式的國粹保存觀念 ,而要運用科學方法加以整理。因此,研究堪輿學術 的人,首先要有國學的修養,其次要有科學的知識, 纔可由技而進乎道。 或謂現代中國人的思想,已進入科學領域,陰陽五 行之說已不足支配中國人心。但值得提出的,在談及 堪輿學術與中國哲理的關係時,對於陰陽五行這一類 字眼,不可一口咬定它是迷信的東西,祇要建立一個 正確的觀點,因為陰陽五行不過是假借它來形容物象 的變化,如果把它說成玄之又玄,則是未可輕信的。 拙作的宗旨,就是要讓大家知道中國堪輿學術的真相 ,故首先舉其源流,以及時代思想的影響,進而作科 學方法的考證,未嘗不是我們學者的責任。 目錄 自序 堪輿與地理的釋義 中國堪輿學徑的流源 由卜宅卜葬到相宅相墓 堪輿學術流行的地區 歷代堪輿的著述 堪輿學術與時代思想 受陰陽家思想的影響 受讖緯象數的影響 受道教思想的影響 受理學思想的影響 堪輿學術的盛衰 堪輿學術中的形家與法家 形家與法家的派別 形家與法家的攻訐 堪輿學術中的三科與四科 堪輿家的喝形取象 堪輿學與物理學的關係 精密觀察與正確認識 與力學的關係 與光學的關係 與聲學的關係 與電磁學的關係 位置方向距離久暫 空間時間和人間 建都立宅安墳與位置的關係 山水距離的關係 久暫與人間法式 陰陽剛柔之理及其變化 陰陽剛柔之理 山水性情與陰陽動靜 山脈穴場的剛柔虛實 陰陽之數及其變化 八卦方位分配及陰陽消長 扶陽抑陰與貴陰賤陽 諸家五行與星卦 堪輿學術中的五行 五星與九星的爭辦 堪輿學術中的挨星法 巧翻八卦與天父地母卦 輔星卦與淨陰淨陽 圖書納甲與律呂 河圖洛書之數 圖書在堪輿學術中的運用 論納甲的義理 雙山三合與納甲三合 隔八相生水法消納 隔八生子水法消納 論墓地的選擇與葬法 堪輿學術中葬的義理 火葬與水葬 墓地的選擇 墓地與土壞的關係 葬法及其義理 論古人所謂法葬 論剪裁作用 論住宅與人生的關係 論住宅的重要性 論宅基的融結 論平地宅基 相宅的理氣與方位 論宅基納氣 論宅外與宅內方位 八宅三合與九宮 戶內六事與戶外六事 房屋的生尅 住宅房分的榮枯 以層論生剋 層方門間的調遞 論住宅的興替 論修方接福之法 堪輿學術中的順逆之理 論順逆的義理 為什麼捨順取逆 論順逆之變 龍穴砂水的順逆 堪輿學術中的元運 元運之說所沿起 堪輿學術中的三元九運 大運小運與山運水運 小運本於河圖及與洛書同參 乘氣與大運小運 堪輿家使用的羅盤 羅經盤面的複雜 三針三盤的差異 分金與配卦 廿四方位的陰陽 渾天星度吉凶 堪輿學術與道德觀念 歷代堪輿家對道德的重視 善與福是否由道德律決定 堪輿學術的實在價值 中國堪輿學術中的無稽之說 鬼神之說的附會 掘祖墳的怪異之說 養屍地與風沙煞 擋煞與鬥煞 










1人点赞 随笔 http://www./books/goods.php?id=4646 关凤翔风水笔记 

作者: 关凤翔 出版日: 1988/01/01 ISBN: 9833267106 ISBN13: 9789833267101 商品状态: 绝版 装订: 平装 页数: 333
点击数: 9430 会员评价:
已售完,请参考其他商品.
商品说明: 自序 堪舆术是中国独有的相宅术与相墓术,在中国民间的势力,曾经延续了二千多年。到了今日,似乎经 不起科学时代的考验,逐渐趋于湮没。 现在很多知识份子都认为堪舆术与科学立于反对的地位,认为堪舆术是抽象的,没有一定的实证,不 足取信于进步不息的中国人,终不免被逐出思想界之外。 但我们生当科学发达的今日,宇宙间一切事物都可以循科学途径来探讨,前人所谓:「事有不可知,理 有不必然的。」现在亦可穷其源而察其理,中国堪舆学术是否有存在的价值?可以从科学解释获得答案。 大家都知道,科学并非西方国家专有。所谓科学,在广义来说,凡有组织和有系统的知识,都可称为 科学。但一种学术能够成为科学学术,必须具备三个基本条件,第一要有理由与原因:第二要有体系;第 三要有方法。申言之,第一是基本原理,第二是存在原理;第三是实践原理。 中国堪舆学术,导源于周易,说卦传云:「立天之道,曰阴与阳,立地之道,曰刚与柔。」中国古人 相信天有阴阳之理,视阴阳理化而定四时之序。中国古人相信地有刚柔之理,察刚柔相推而明山川形势。 堪舆学术中论山川形势的阴阳动静,与刚柔虚实的变化,就是基本原理。 中国堪舆学术,首重感应。周易咸卦彖辞说;「二气感应以相与」,这就是无的感应。亦犹现代物理 学中之有磁感应;静电感应;电磁感应;互感应;自感应之类。现代地理学家已确信山川性情对人类有一 定的影响,德国哲学家黑革尔早已举出:「水性使人通,山性使人塞,水势使人合,山势使人离。」的道 理。科学的要点,不在寻求诸事物的内在性质,而在探究其相互关系,相互关系就是交感与反应,感应就 是存在原理。 中国堪舆学术,由上古的卜宅卜葬,进而为中古的相宅相墓,系由抽象的阶段进展到实证的阶段。 其方法不外是位置;方向;距离;久暂四种关系交互穿插,而空间;时间与人间亦由此确定,就是实践原 理。 世间事物不断的变,中国历代著作中,例如儒家的周易;道家的老子;兵家的孙子;堪舆家的撼龙经 与疑龙经,都是「综常变」的著作。研究中国堪舆学术,不但要明白变的道理,更要知道理的运用,变就 是辩证法。 中国堪舆学术原初是研究地形与地物的一种学问,但其后逐渐变质了,被窜改成玄之又玄的神秘宗教 理论,竟与老子的「道」同一命运。不但使研究这一种学术的人增加困难与迷惑,更贻攻计者以口实。 我们研究堪舆学术,不要像遗老式的国粹保存观念,而要运用科学方法加以整理。因此,研究堪舆学 术的人,首先要有国学的修养,其次要有科学的知识,才可由技而进乎道。 或谓现代中国人的思想,已进入科学领域,阴阳五行之说已不足支配中国人心。但值得提出的,在谈 及堪舆学术与中国哲理的关系时,对于阴阳五行这一类字眼,不可一口咬定它是迷信的东西,祇要建立一 个正确的观点,因为阴阳五行不过是假借它来形容物象的变化,如果把它说成玄之又玄,则是未可轻信的 。拙作的宗旨,就是使大家知道中国堪舆学术的真相,故首先举其源流,以及时代息想的影响,进而作科 学方法的考证,未始不是我们学者的责任。 公元 一九七一年辛亥十月 抱璞斋主 谨志
重刊自序 余初著堪舆学原理的时候,玄空之术,犹未流行于香港,及至七十年代,研习堪舆术的人,对于三合 之术,久而生厌,于是玄空之术,乘时流行,但真伪杂出,致令学者惑于歧途,诚憾事也。 余对于堪舆学术中,相墓相宅理气这一门,初习三合,继学玄空,因谂世之习三合者,陈陈相因,守 其常而不知其变。但近世之习玄空者,类多呆板九宫八卦,与呆板六十四卦,而不知三元九运,变化无穷 ,若胶柱鼓瑟,与呆板三合,有以异乎?无以异乎。须知研究理气者,非极深研几,则不能通其变而尽其妙。 其实三合、九宫八卦与六十四卦的运用,有共通之处,试举例来证明,香港及南洋官商余氏的祖墓, 在广州西郊南海县沙贝乡泌涌,土名浔峰风吹罗带,乃江西名师余鹤松于前清咸丰十一年辛酉岁(公元一 八六一年)葬其祖父有凤公与其祖母赖氏于此,这时候是上元一运尾,墓碑刻「巽巳双向永远勿改」,我 用罗盘测度之,乃地盘正针巽巳骑缝线,天盘缝针则正巽。若以先天六十四卦论之,坐萃卦三爻,向大畜 卦三爻,坐山爻变而为泽山咸,内卦生外卦;内卦艮六属土,外卦兑四属金,内卦生外卦为来龙生坐山。 向首爻变而为山泽损,外卦生内卦;外卦艮六局土,内卦兑四属金,外卦生内卦为来水生向首。且坐山与 向首卦气俱为四六合十之洛书数。卦气九运为旺。及至光绪六年庚辰岁(公元一八八○年)重修,为上元 一运尾。玄空飞星双一临于向首。若以三合论之,坐乾亥,向巽巳,甲卯水上堂,合禾局之生旺。若以卦 反爻反论之,萃卦坐山,临卦来水,大畜卦出向,来水与向首为一六共宗,坐山与向首四六合十,坐山与 来水一四合五。此其一。香港的潮州籍纺织工业巨子刘氏,一九七二年壬子岁,葬其父于新界上水区古洞 ,形局甚美,墓前水聚天心,前山开面特朝如揖如拜,墓立坐甲向庚兼卯酉,坐离卦三爻,分金爻变而为 火雷噬瞌,向坎卦三爻,分金爻变而为水风井,亦合龙生坐,水生向,坐山卦气三八为友,与向首卦气二 七同道,合河图生成之数,若以玄空飞星论之,中元六运为旺山旺向,且巽龙庚向而水口出丁,为巽庚癸 三合局,右旋阴龙配左旋阳水,卯脉左耳受气,震纳庚为纳甲归元水;纳甲催官砂,故发福速而且大。此 其二。 余于堪舆学术中之理气,融会真通,兹以重刊拙作堪舆学原理,故特表而出之,读是书者,无失诸偏 蔽则幸矣! 公元一九八八年戊辰秋月 抱璞斋主 谨志 出版社:马来西亚 五丰文化出版有限公司
目录 第一节:论相宅相墓之常规与变法 第二节:论四十八局阐释之分歧 第三节:天地卦五鬼运财定局 第四节:三合入门基本法 第五节:天元连山卦释义 第六节:论山体九星与五星之争辩 第七节:论三合盘与卦盘之运用 第八节:习堪舆术无捷径之理 第九节:三合之四十八局 第十节:三合与玄空互通之理 第十一节:旺星到向及专临发福极速 第十二节:论天根月窟之精义 第十三节:论玄空五行之生克 第十四节:坐实朝与坐空朝满 第十五节:何图洛书之理及其运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