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眼病,眼科,目疾暴赤肿痛,眼睛红肿热痛,蒺藜汤,程钟龄医学心悟

 北京润雨 2023-11-10 发布于辽宁

眼睛红肿热痛,清代古籍专方
·
【蒺藜汤&一日常规用量】
白蒺藜15g , 羌活9g 防风9g,荆芥12g ,赤芍12g , 炙甘草6g
·
【本方出处】
本方出自清代名医程钟龄的《医学心悟》。
·
【适用人群】
风火相搏之各类眼睛疾患(外障),症可见:
眼睛红肿、热痛
眼睛怕光、流泪
·
【全方释义】
白蒺藜:平肝祛风、明目、疏肝活血,肝开窍于目
羌活、防风、荆芥:疏肝风、解表、行气解郁
赤芍:凉血清热、养血散瘀止痛,目得血而能视。


《医学心悟》卷四:蒺藜汤
【处方】 白蒺藜(麸炒,去刺,研)1钱5分,羌活7分,防风7分,甘草(炙)5分,荆芥1钱,赤芍1钱,葱白(连须用)2段。
【功效与作用】 目暴赤肿痛。
【用法用量】 水煎服。
若伤煎、炒、炙煿之物,加连翘、山楂、黄连;若伤酒,更加葛根。
【摘录】 《医学心悟》卷四

[功效]散风泻火止痛。
|主治]目疾暴赤肿痛。
[方解]本证属于风火相搏之目赤肿痛,故用白蒺藜平肝祛风,治疗风热而致的目赤肿痛,羌活,防风、荆芥、葱白疏散风邪,赤芍凉血养血,甘草调和诸药。诸药合用共奏散风泻火止痛之功。
[临证提要]
目疾暴赤肿痛,畏日羞明,名曰外障,实证也。实者由于风热,实则散风泻火,然散风之后,必继以养血,经曰:目得血而能视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