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进谏的艺术(曹志正)

 一中大语文 2023-11-10 发布于福建

一个单位、一个部门、一个行业、一个系统,一把手之外,配上若干副手,若干中层干部,若干基层干部,来负责该单位、该部门、该行业的运行。但是一把手智者千虑难免一失。作为副手、作为下级,就必须担当起建言献策的重担。而劝谏尊长者,除了科学性、合理性、可行性以外,还必须讲究艺术性,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在我看来,以下四种劝谏方式是颇具艺术性的,也是最有可能取得预期效果的。

(一)取譬设喻法

最典型的例子是邹忌讽齐王纳谏。

春秋时期,齐国的相国邹忌是个美男子,有一天梳洗之后,他想知道自己与城北徐公究竟谁更美,就去问妻、妾、客。妻子偏爱他,小妾畏惧他,来访的客人有求于他,都说了假话——他比徐公更美。他深刻思考后颇有感悟。第二天上朝后,就向齐威王进谏,现身说法,将自己的故事娓娓道来,并推论:大王,您的宫妇左右,没有不偏爱您的;您的满朝文武,没有不畏惧您的;您的所有子民,没有不有求于您的。由此看来,您受的蒙蔽可大了。由于邹忌就近取譬,用隐喻的手法,讲得很亲切、很生动,又充满哲理,齐威王很乐意地接受了他的劝说,立即开始虚心纳谏,最终取得了“战胜于朝廷”的辉煌政绩。这样的劝说,效果最好。

(二)迂回共情法

最精彩的例子是触龙说赵太后。

《战国策》记载,赵太后刚刚执掌国家权柄,秦国就来攻打赵国,形势危如累卵。赵国向齐国求救。齐国一定要让长安君当人质,才肯出兵相救。可是赵太后溺爱少子长安君,准备拒绝齐国的要求。一众大臣再三劝谏,不但始终无果,太后还被激怒了。此时左师公触龙进见“盛气而揖之”,准备向进谏大臣脸上吐唾沫的赵太后。聪明的触龙没有单刀直入,没有开门见山,而是来了个大迂回。

第一步,问候起居饮食,经过一段温情脉脉的沟通,“太后色稍解”,对立情绪消弭大半。

第二步,以自己年事已高为由,拜托赵太后为他的少子舒祺在宫中谋一个卫士的差事,颇有托孤意味。让赵太后产生了共情心态,双方有了共同语言,太后舒心地笑了,对话气氛变得相当融洽。

第三步,围绕“爱子”这一共同思想感情基础,触龙又来了个欲擒故纵,故意说:“我私下认为您疼爱燕后胜过疼爱长安君。”太后马上纠正,说她爱燕后不如爱长安君。触龙乘此良机,提出了“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的著名论断,并作了两组比较,把赵太后说得心服口服。首先是燕后和长安君的比较。燕后远嫁燕国,太后当时也痛哭流涕,但后来祭祀时却总是祷告:千万不要让她重返赵国,为什么呢?为的是让她的子子孙孙一直在燕国为王,是为她的长远利益打算的。潜台词是:您怎么不为长安君的长远利益考虑考虑呢?

接着,又问太后赵国初建时国王子孙封侯加爵的,他们的后代如今仍然继承着爵位的还有没有了?太后回答没有了。触龙追问:其他诸侯国呢?太后说:也没有了。触龙马上指出这一现象的根本原因就是作为长辈的王者不为子孙“计深远”,对国家寸功未建,让他们拥有大量珍宝重器。目前的长安君就处于这种状态。您不让他抓紧时机为国立功,一旦您百岁之后,长安君凭什么在赵国立足呢?循循诱导的一席话让赵太后如醍醐灌顶,豁然大悟,曰:““诺,恣君之所使之。”翻译过来就是:好,完全按照你的意思来处理这件事,让他去齐国当人质吧。触龙的进谏取得了完胜。而这个故事也成了流传千古的佳话。如果强谏,说不定真的被吐了一脸的唾沫呢。

(三)巧用激将法

所谓激将法,就是故意用刺激性的话语或者是反话,来鼓动他人去做原本不愿做或不敢做的事情的方法。既可用于己,也可用于友,还可用于敌。用于己方时,目的在于调动己方将士的杀敌激情。用于敌方时,目的在于激怒敌人,使之丧失理智,做出错误的举措,给己方以可乘之机。用于盟友时,多半是由于盟友共同抗故的决心不够坚定,要让他坚定立场,铁心与我联盟,共抗强敌。诸葛亮对孙权用此计就是一个不朽的经典。

孙权是个有大志的人,江东也经营得不错。但是与发信称“奉辞伐罪”,且“治水军八十万众,方与将军会猎于吴”的曹操大军相比,实力之悬殊就有霄壤之别了。是战,还是降?孙权面临的是二难选择,一时首鼠两端。诸葛亮分析形势后对孙权说:如果想以举国之力跟操贼抗衡,不如早点和他断绝关系。如果不敢抵抗,你就向曹操投降称臣吧。孙权反问:如你所言的话,刘备为什么不把曹操当作主子去侍奉呢?诸葛亮回答:田横,只是一名壮士,尚且坚守节操不肯受辱;何况刘备是王室后裔,盖世英雄,即使不能成功,也是天意,他怎么能甘居曹操之下呢?这番话虽然委婉,但已经把孙权贬斥得连田横都不如了,对孙权的贬损达到了极致,令心高气傲的孙权勃然大怒,拍案而起,说“吾不能举全吴之地,十万之众,受制于人”,而且我的主意拿定了!至此,诸葛亮游说孙权联刘抗曹的外交使命完全达成,也在外交舞台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页。

(四)刚柔并济法

最令人叫绝的例子是《红楼梦》中王夫人劝止贾政打宝玉。

《宝玉挨打》是《红楼梦》在的一个经典片段。给我们印象最深刻的典型人物是王夫人。她刚柔并济的劝谏艺术特别令人叫绝,令人钦敬。

首先,我们要明白,用来传情达意的文字,叫书面语言;用来传情达意的话语,叫口头语言;用来传情达意的眼神、表情、姿势,以及动作等叫做肢体语言。

王夫人的智慧首先表现在她的时间意识非常强。本来女主人出场,门客小厮是要回避的。可是,眼下是“非常时期”,王夫人迟到一分钟,宝玉就会多挨几板子。所以她“也不顾有人没人,忙忙赶往书房中来,慌的众门客小厮等避之不及”。此番举动虽然有点失态,有点唐突,但是却能最大限度地保护宝玉。权衡起来,还是值的。如果不是一个高智商,敢决断的母亲,恐怕难以作出如此明智的选择。

她到现场的第一个亮相举动就是一种最佳选择。作品中写道:“贾政还欲打时,早被王夫人抱住板子。”好一个“抱住板子”!当时的贾政正处于情绪失控状态,如果王夫人往旁边一站,傻傻地大叫“老爷快快住手”时,恐怕一两板子又下去了。而先抱住了板子,再来求情,不管贾政愿不愿意,却是一板子也打不下去了。这里的“抱”就是一种肢体语言,看上去无芒无刺,但却是一个“刚”性行为——“釜底抽薪”。这一抱,保证了宝玉不会继续挨打,贾政还不好责怪夫人什么。实在是很高明的一招。

接着,劝夫莫打儿的说辞令人拍案叫绝。先来一个“柔的”,即从为对方着想的角度来“劝”。它既符合当时的伦理道德标准,还符合对方的心理需求,创设了一个良好的对话氛围。尤其是“老爷也要自重”一句,是劝贾政不要气坏了身子,不要累坏了自己,要注意自我保重呢。这话里流淌着对老公的一股真爱的清泉,一汪款款的深情,让贾政听了倍感温馨,十分受用!策略上就是典型的以柔克刚。

为了加强说服力,或者说增加一点威慑力,王夫人又拿出了一个“刚”的举措——抬出了老祖宗贾母,而且妙在没有显示半点威胁的成分,分寸拿捏得恰到好处。为人臣者,必须忠;为人子者,必须孝。这是当时人们行为的道德底线。贾政对贾母一向孝敬。在痛打宝玉一事上,他就算可以不考虑王夫人的感受和要求,却不能不考虑贾母的态度和感受。如果因为自己的一意孤行使老母亲有个三长两短,其罪百死难赎啊!这样的后果,贾政能等闲视之吗?妙的是,明明是在警告,可从王夫人嘴里说出来,却更像是一种友好的提醒:“况且炎天暑日的,老太太身上也不大好,打死宝玉事小,倘或老太太一时不自在了,岂不事大!”贾政岂听后敢置之不理?王夫人这样的语言艺术、交涉能力,实在令人叫绝。 

而在贾政竟然威胁要勒死宝玉时,王夫人才开始正式“亮剑”,但剑刃仍以锦帛包着,而非锋芒毕露。王夫人称:“越发要勒死他,岂不是有意绝我”,这话够分量,是一种强烈的抗议,有一点对垒的意味,也有一点点火药味。但她马上又说,即使把母子俩都勒死,“我们娘儿们不敢含怨”,看,死而无怨呢。她一方面表明自己绝对不会允许再伤害宝玉,一方面又谨慎地维护着贾政的面子、贾政的感情。而以泪感人,则是弱者的“温柔一刀”,是智者的绵里藏针,女性使用得当,效果一般奇佳。这里王夫人的攻防组合,可谓妙合无垠,无懈可击,你贾政再怎么的,又能奈其何!她既保护了宝玉,又维系着纲常伦理,呵护着夫妻感情,非心思高深,运筹有方者,哪能达到如此境界!

最后,王夫人察看宝玉伤势后大哭死去的长子贾珠,也是极为精彩的一笔。哭,也是一种肢体语言。它固然出于一个母亲目睹爱子遭受毒打,悲哀至极,由此联想到夭亡的长子,于是悲上加悲的天性,但对于执著一念,恼恨宝玉,一时难以解脱的贾政来说,夫人是在巧妙地转移他的注意,而且王夫人也完全达成了自己的目标——贾政竟然“泪珠更似滚瓜一般滚了下来”。请各位注意,贾政的泪,不是“流”下来的,也不是“淌”下来的,而是“滚”下来的,可见此话所勾起的贾政白头送黑头的悲痛之惨烈,而对宝玉的恨意自然“退居二线”了,很可能想想长子已夭,怎么能将仅存的次子宝玉再打死或者勒死呢?“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理念,贾政可是根深蒂固的呀。我们实在不能不赞叹王夫人此招心机运用之精妙,使用效果之显著啊。

一系列的偶发因素,点燃了父子间长期存在的正统与叛逆的矛盾冲突的导火索,使贾政怒火中烧,下狠心把宝玉往死里打。王夫人闻讯,急火攻心,却能急而不乱。痛惜宝玉的同时,必然不满贾政的举动,但以一个母亲和妻子的双重身份,来劝止贾政时,她感情的潮水始终为理智的闸门所控制,言行举止,没有一处不明智,没有一处不得体,尤其是劝谏的语言艺术已臻化境。结果既最大限度地保护了宝玉,又精心维系了夫妻感情、夫妻关系,表现出王夫人超群拔萃的智慧,缜密严谨的心计,使她成为古典名著中一个熠熠闪光的女说客形象。

最后说一下犯言直谏法。最成功的人是魏征,他劝谏唐太宗屡用此法,且屡获成功。但此法效果难保,而且所劝谏的对象必须是唐太宗式的明君,自己还必须是位高权重,备受信任的名臣重臣。否则“逆龙鳞”就有可能遭到杀身之祸。这里就不展开阐述了。

当然,无论进谏的内容有多正确,进谏的艺术性多强,被劝谏的人必须具备起码的智慧,才会开花结果。如果对方是个昏君、庸吏,或蠢人,那就是对牛弹琴,一切都将百搭。《国语·周语上》记载,邵公谏厉王弭谤时设喻“防民之口,甚于防川”的一番进言,真是妙至毫巅。可是昏庸的厉王却“弗听”。召公无可奈何。而厉王最终也只能落得个“乃流于彘”的下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