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北元史民族志

 风吟楼 2023-11-10 发布于广东

蒙古族的渊源民族是东胡系,是由戎、狄两个系统的民族融合而成,主要包括山戎、东胡、鲜卑、乌桓、奚、契丹、乌落浑、室韦、蒙古等民族。这一族系的代表民族是东胡、鲜卑、奚、契丹和蒙古等民族,其中,鲜卑、契丹和蒙古建立了自己的政权。鲜卑族建立的三燕政权是东北地方民族政权;契丹族建立的辽朝,是统治中国北方的统一王朝;而蒙古族则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建立的全国性的统一王朝——元朝。元朝灭亡,退出大都,以北元政权的形式存在了三十余年,北元灭亡,蒙古民族分裂为鞑靼、瓦剌与兀良哈。北元时期在东北的其他民族主要是女真族。

一 蒙古民族源流

蒙古族属东胡族系,东胡族系民族是由戎、狄两个系统的民族融合而成,主要包括山戎、东胡、鲜卑、乌桓、奚、契丹、乌落浑、室韦、蒙古等民族。

戎,是商周时代分布于中国北方的一些氏族部落的统称。山戎是其中的一支。主要是指今河北北部至辽、吉、黑三省与内蒙古东部交界处的戎人,这部分戎人属于东北夷的一部。

东胡族是古代中国东北地区的一个重要民族,是周朝在东北的属部,东胡的先世屠何是山戎中分化出来的小部落。东胡民族入居东北以后,最初居于辽东湾以北、以东地区,由于东胡族典型的游牧特征,迁徙流动是经常的事情,所以,有的史籍把东胡的活动区域记载为更往北的地方。东胡强大之时,拥有大约百万之众的士兵。秦汉之际,东胡的发展似乎胜过匈奴,冒顿单于初立之时,东胡竟然向他索要千里马,冒顿把千里马送给东胡;东胡以为匈奴软弱可欺,便又向冒顿单于提出索要他的一个夫人,冒顿单于再次满足了他的要求。东胡王得寸进尺,率众西侵,想要得到东胡与匈奴之间的军事缓冲地,冒顿单于忍无可忍,发兵袭击东胡,东胡毫无戒备,被匈奴一举灭亡。半数东胡族民融于匈奴之中,原来附属于东胡的弱势民族鲜卑和乌桓重新独立。

北元史民族志

鲜卑族是古代东北地区的著名民族,与东胡族是同源的弱势民族,曾依附于东胡,东胡灭亡以后,鲜卑成为独立的民族。汉朝时期,由于有乌桓相隔,与中原没有直接的交往。公元3世纪中期以后,鲜卑各部之间开始分裂,形成了宇文、慕容、段氏、拓跋、秃发、乞伏、柔然、铁弗、吐谷浑九个同源的新鲜卑民族,其中,宇文、慕容、段氏被称为东部鲜卑;拓跋被称为北部鲜卑;秃发、乞伏、柔然、铁弗、吐谷浑被称为西部鲜卑。东部鲜卑的慕容氏建立了三燕政权,即前燕、后燕和西燕。慕容鲜卑最后融于汉族之中,至今,汉族人中仍有慕容一姓。段氏也建立了自己的政权,后被慕容所灭,其族众融于汉族之中。宇文氏在西晋时期的活动区域是濡水(今滦河,河北省东北部以东至辽西西部)。东晋时期被前燕所灭,被掳去的部众达40万人,其余部分随宇文归北逃,后归附北魏。被掳到前燕的部众也在前燕灭亡以后,转而归附北魏。西魏时期,宇文氏建立北周。后被隋朝所灭,其族众融入汉族之中,宇文也成为北方汉族的姓氏。北部鲜卑族拓跋氏是鲜卑族中迁向东北地区最远的一支,最后的居地确定在今吉林、黑龙江与内蒙古自治区的交界之处。西汉末年,拓跋氏回迁,到达今呼伦湖地区。东汉初,进入匈奴故地,公元386年,拓跋氏建立北魏,历171年,亡于北齐和北周,其族众全部同化为汉族。

乌桓族与鲜卑族一样,是从东胡部落联盟中分裂出来的民族,是东夷族系的后代,汉朝初年,乌桓族的居住地在赤山,即今大兴安岭南端地区。西汉昭帝时,乌桓族的势力大增,多次与匈奴和汉朝交战,但仍然没有摆脱依附匈奴的局面。东汉时期,乌桓族趁匈奴内乱,摆脱其统治,重新归附汉朝。东汉末年,乌桓族的势力进一步强盛,并卷入中原的割据战争。公元207年,曹操亲征乌桓,把一万余部迁往中原,这部分人后来融入汉族之中。余下的人仍然活动在东北地区,最后融入或发展成奚族、室韦或乌落浑族的一部分。另一部分乌桓人一直到唐朝都保持乌桓的族称。古代汉族中曾有“乌桓”一姓,北方地区的王姓中,有一定的乌桓人的血统。

奚族,早在夏代以前就已作为单一的民族存在,商朝时,奚族应该是臣服于商王的方国,周朝时,奚族是周天子的种族奴隶。奚族的起源地和居住地,应在今山东西南地区的滕州。商周时期,奚族的一支迁往荆楚地区,另一支迁往东北地区,留居原地的融入汉族之中,“奚”也成为汉族姓氏之一。迁入东北地区的奚族,由于势力弱小,直到北魏时期才成为独立的民族。这时的奚族也称为库莫奚。北魏以后,奚族的活动区域主要在今河北省的东部,辽宁省的西部及内蒙古自治区的中、东部部分地区。唐朝中期,奚族的一部分投向契丹,被称为东奚,另一部分迁往今河北地区,称为西奚。辽朝,奚族的酋长一直担任官职,辽朝末期,奚人建立了自己的政权——大奚国,虽然只存在了几个月的时间,却是奚族建立的唯一的政权。绝大部分的奚族融入契丹之中,金朝建立以后,奚族归附金朝的统治,金朝将奚族迁往所辖区域的各个地方。有今河北保定、今内蒙古自治区的呼和浩特、今辽宁省东北部、今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地区、今吉林省西北部等地。奚族的一部分融于汉族之中,一部分融于蒙古族之中,还有一部分融于女真人之中。

契丹族,自北魏以来名见中国,在中国历史上的影响较大,他们建立的辽朝统治中国半壁江山210年。契丹是秦民族的一支,秦民族迁出始居地以后,一支向西北迁徙,这一支保持了原来的族称——秦;另一支迁往东北,称为契丹,由于势力弱小,一直依附于匈奴、东胡或鲜卑族,南北朝以后,逐渐发展起来,并建立辽朝。于公元1125年被女真人建立的金朝所灭。

达斡尔族,系民族自称,史称打呼儿、打虎儿等,主要分布在内蒙古自治区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在黑龙江的齐齐哈尔以及新疆的塔城等地也有少数居民。其祖先为契丹人的一支,民族语言为达斡尔语,属阿尔泰语系蒙古语族,没有文字,一般使用汉文。主要社会经济以农业为主,兼事牧业、渔猎业,是东胡系民族演变而来的现代东北民族。

乌洛浑族,也称为乌洛侯、乌罗护、乌罗浑等,是“乌桓”一词的衍出,乌洛浑是乌桓的同族,同样源出于东夷。唐朝时,乌洛浑的活动区域在京师东北6300里,东部是靺鞨的居住地,西部是突厥,南部与契丹相接,北部是乌桓族的居地。这一时期是乌洛浑族最为强大的时期,唐朝以后,乌洛浑族融于室韦、女真等民族之中。

室韦,族出东夷,故地在今河南长垣。大约在商周时期,室韦族的一部分向北方和东北地区迁徙,成为东北古民族之一。北魏时期,室韦族的居住地大致在今嫩江和黑龙江流域。唐朝建立以后,室韦族的势力发展到20余部。契丹建立辽朝以后,室韦的部分部落并入辽朝,另一些部落分化组合,形成许多新的部落联盟,蒙兀室韦就是其中的一个部落联盟。金代,随着室韦各部改称他名,“室韦”一名逐渐废弃。其民族流向是:以蒙兀室韦为核心形成蒙古族,另一些部落合并到女真民族之中。

北元史民族志

蒙古族,来源于唐代的蒙兀室韦,史书记载中,有蒙兀、蒙瓦、盟古、萌古、蒙古、盲古子、忙豁勒等异写,明朝修《元史》时采用蒙古二字,以后,“蒙古”才得以定名。蒙兀室韦的原居地在黑龙江上游以南,额尔古纳河中下游以东的大兴安岭山区。唐朝后期,蒙兀室韦开始向西部的草原地区进行大规模的人口迁移,进入鄂嫩河、克鲁伦河、土拉河“三河之源”的不儿罕山(今蒙古国境内的肯特山)地区。11—12世纪,蒙古高原上形成了相对独立的五大部落集团,有蒙古、塔塔儿、篾儿乞、克烈、乃蛮等。

北元史民族志

公元1206年,铁木真统一蒙古草原各部,建立了统一的蒙古政权——蒙古帝国。蒙古帝国经过四世的统治,到忽必烈统治之时,建立了大元帝国,因为蒙古作为民族的称呼不足以表现忽必烈的理想,他要建立一个中国历史上统一的、疆域辽阔的封建王朝。1276年,忽必烈实现了他的理想,初步完成了对中国的统一大业,建立了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所建立的统一全国的封建王朝——元朝,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在完成统一后,蒙古族凭借王朝统治获得的诸多资源在短时间内迅速壮大,演变成现代的蒙古民族。

二 周边民族

在蒙古族完成统一大业建立元朝后,东北地区的民族构成主要有蒙古族、女真族以及汉族,而蒙古族分布在东北西部地区,东北地区的东、南、北三部都被女真族所占据,而汉族则穿插在蒙古族,特别是女真族各部之间。

蒙古族在确定元朝的统治地位之后,全面接收了金对东北地区的一切统治,并且开始确定新的统治制度,迅速巩固政权。而女真族所建的金被蒙古族击败以后便失去了对东北地区的统治,由统治民族变为被统治的民族,但是仍旧生活在东北地区的东、南、北三个地方,居住地基本没有发生什么变化。而女真族在失去了东北的统治地位后,进一步汉化。在元代,女真族与汉族进一步互相通婚,两者的血统联系更为密切。女真人改易汉姓的现象更为普遍,据陶宗仪《辍耕录》载:改易汉姓的女真姓氏有三十一姓之多。女真人和汉人在文化上更为接近,并且在漫长的融合之后,大部分的女真族都已经能够接纳孔孟思想以及汉族数千年的伦理纲常。另外,有一部分女真族人完全抛弃了固有的思想以及生活习惯,被完全汉化,人们也分不清此类女真人与汉人之间的区别。这一部分女真人经过长时间的汉化已经与汉人无异,因此被元朝当作汉人的一种,生于汉,长于汉,与汉人一脉相通。后来到了明朝时期,女真族人已经完全汉化,与汉人无二。还有一部分女真人则是世代生活在辽东地区,后来在建立金时迁移到内蒙古的女真人。在金灭亡后,这一部分女真人跟随蒲鲜万奴东迁寻找新的发展机会,而留居辽东地区的女真人则同样逃不过被汉化的命运。另外,留居内蒙的这一小部分女真人在与蒙古族进行长时间的接触后,受到了蒙古族文化的影响开始与蒙古族融合。在元朝统治时期规定凡是生在东北地区的女真或者契丹人,如果不懂汉语,则视为蒙古人。这一小部分的女真人在整个东北地区都有着较广的分布,但人员数量很少。最后一部分女真人则是世代生活在东北以及跟随浦鲜万奴东迁的女真人,在血脉上更为纯粹,因此后世人往往将其看作纯粹的女真人。元代女真人的主体就是由这部分女真人构成的。

元朝在完成对金的征伐接收东北地区后,受时间以及人力等诸多客观因素的影响,在初期继续沿用了金代的建置来对东北地区进行管制,并且随后在东北地区设立辽阳行省,作为最高的行政机构处理东北地区的大小事宜。辽阳行省负责管辖东北地区各路的总管府。除了沿用金代的管辖机构,元朝还特别增设了开元路以及水达达路,主要负责对该地区的女真、契丹等少数民族的管辖。史料记载,元朝设立的开元路最初是在建州的石墩寨附近,在蒙古太宗五年(1233),蒙古挥师开元,东土悉平,并且在建州的石墩寨设立机构管辖女真人。建州是女真族人较为集中的区域之一,地处今天的吉林市一带。位于今吉林省延吉市附近的南京万户府,是女真族更为集中的地方。在今珲春西高力城村设有奚关总管府(今吉林省珲春县西,三家子乡高力城村的裴优城),管辖图们江下游的女真部落。

元代女真人主要分布在东北的东部和东北部地区,即朝鲜半岛东北部,元朝曾在这里设双城总管府和合兰府;图们江、牡丹江和绥芬河流域,元朝在这一带曾先后设置过开元万户府、南京万户府、奚关总管府和恤品路等;松花江流域,元朝在这一带地方曾先后设置过肇州屯田万户府、胡里改万户府、斡朵怜万户府、桃温万户府、脱斡怜万户府和女真水达达路等。

北元史民族志

以上这些女真地区,原来归属开元路统辖,恤品路和女真水达达路都是后来从开元路中划分出来的。居住在开元路(今吉林省西部及黑龙江省西部)的女真人后来发展为明代的熟女真;居住在曷懒府水达达等路(今吉林省东南部及黑龙江省东部)的女真人与居住在这里的胡里改人逐渐融合成了明代的生女真、斡朵里等族。这一地区的女真部族,是女真中比较先进的两个部分,明代的建州和海西女真就是在这部分女真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元代女真人的分布与金代相比,明显开始逐渐向东北方向迁移,并且有意识地远离汉族人分布密集的辽东南部,大多活动在适合渔猎生活的地区。

元代东北的民族还有高丽族和契丹族。高丽族居住比较密集的地区是合懒路地区。这里是金代的合懒甸地区,元朝于1258年在这里设双城总管府(今朝鲜永兴),管辖高丽铁岭以北各地。后来设合兰府于咸州(今朝鲜咸兴),隶属于双城。至元三年(1266),正式设立合懒路,管辖这一地区。至元二十三年(1286),合懒路并入开元路。直到元朝末年,高丽民众一直居住在朝鲜铁岭(今朝鲜咸镜南道的南端,是咸镜道和江原道边界上的山岭名。明初,拟在这里设置铁岭卫,但因其各种原因,未能实现)以北则至图们江上游的广大地区,并且和世代生活在当地的女真族人杂居融合,后来成了辽阳行省内高丽族最集中聚集的地区。

元代在灭掉女真族所建立的金政权后,金代的女真族人便呈分散状态。整个东北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处于滞缓状态,贸易基本停滞,因此部分女真族人开始向中原地区迁移,与当地的汉族人进行多元化的交流,逐渐形成了以封建制经济为主体的社会经济体制。但是分布在东北地区的女真族人由于长期靠着渔猎生活,并无其他经济收入来源,因此族内发展十分缓慢,各种优质资源完全被首领所占据,普通族人生活水平低下。另外,由于女真族人失去了原有的统治地位,因此在与其他少数民族进行交流时往往处于劣势,又常年生活在偏远的山区,与外界几乎没有交流,部族发展十分缓慢。

即使是同在东北地区生活的女真族人,各个部落之间也有着较大的文化差异,表现在生活、生产方式上。生活在东北地区西南部的女真族人,由于与汉族生活区域相接,因此在生活习性上大致相仿,汉化较为明显,并且与汉族进行经济、文化等多方面的交流后,社会经济发展十分迅速。从客观的角度来看,无论是汉化的女真族人还是生活在山区以打猎为生的女真人,其社会经济发展的速度都远远要低于金代,但是不应该将其简单地看作历史的倒退,从某种角度来说,更像是历史在某一时期的不均衡发展所造成的。虽然生活在东北地区西南部的女真人已经过上了以农业为主的新生活,但是留居北部的女真人却仍旧只能靠山吃山靠水吃水,依靠赖以生存的渔猎技术维持基本的生计。尽管生活在西南部的女真人也从事渔猎生活,但二者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别。此外,女真人的手工业也有了一定的发展,主要体现在织布、造船和冶矿等方面。

目前现存的一些元代历史文献关于女真族的记载都较少,相当一部分的问题都只能从其他方面进行推断,在准确性上差强人意。但从明代女真人尚未从家长制奴隶制阶段发展起来,那么,元代女真特别是东部及北部的女真人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就更可想而知了。

三 兀良哈

兀良哈包括朵颜、福余、泰宁三卫,明太祖高皇帝“所置三卫也。其地为兀良哈,在黑龙江南,渔阳塞北。汉鲜卑、唐吐谷浑、宋契丹,皆其地也。元为大宁路北境”。

十三世纪初,蒙古汗国在短时间内聚集了大量的兵力,挥师向东,攻打辽西。在正式建立元朝之前的五十年里,蒙古族的军队都在大规模地向辽阳行省推进,占据了大面积的草原,为蒙古族游牧经济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元代在辽阳行省内活动的蒙古人大多都是在此时期随军队迁徙而来。此部分蒙古人大多都生活在水草丰饶的地带,为游牧生活提供了保障。另外一部分蒙古人则是元朝派遣戍边的军人,长期戍边与当地人结合,数量稀少,但分布更为广阔。后来,潢河以南的蒙古部众溃败离散,它北面的蒙古部众先后跟随纳哈出、阿札失里等人降明。这一地区的蒙古部族在明朝中期以前几乎全被称为兀良哈蒙古,归朵颜、泰宁、福余三卫管辖。

泰宁、三卫,亦称兀良哈三卫,初隶属于大宁都司。永乐元年(1403)大宁都司内迁,三卫隶属辽东都司,永乐七年(1409)奴儿干都司建立以后,改隶奴儿干都司。其中,泰宁卫得名于辽金泰州、元代的泰宁府路,其居地约在今洮儿河流域。福余卫因乌裕尔河得名,其居地以脑温江(今嫩江)流域为中心,治所在今黑龙江省泰来县塔子城。朵颜卫得名于朵颜山,其居地在辽河上游西喇木伦河。

北元史民族志

泰宁卫主要首领世系

朱元璋建立明朝之后,东蕃辽王、惠宁王、朵颜元帅府相率乞求内附。

北元史民族志

朵颜卫主要首领世系

于是在古会州地,设置大宁都司管理诸卫,分封皇子朱权为宁王,让他镇守那里。后来多次为鞑靼所抄。洪武二十二年(1389)设置泰宁、朵颜、福余三卫指挥使司,令其头目各自统领自己的部众,以为声援。从大宁前抵喜峰口,近宣府,曰朵颜;自锦州、义州经广宁至辽河,曰泰宁;自黄泥洼过沈阳、铁岭至开原,曰福余。只有朵颜地险而强。久之皆叛去。

北元史民族志

福余卫主要首领世系

明朝对蒙古各部的招抚与安置首先是以尊重其习俗为前提的,“自古胡人无城郭,不屋居,行则车为室,止则毡为庐。顺水草便骑射为业,今一从本俗,俾遂其性,尔其安之”。这一政策的实质是希望蒙古各部从心理上真正归附明朝,接受明廷的统治,而不是仅仅慑服于明朝的武力进攻。对兀良哈三卫的招抚与安置,正是这一思想的具体体现,在明朝的安抚之下,兀良哈三卫充分发挥自己骁勇善战、长于骑射的民族特点,又占据地处鞑靼、海西女真之间的有利地区,东捍女真、北捍蒙古,成为明朝的藩篱。但这道藩篱并不是十分坚固的,当鞑靼、瓦剌对其施加压力,便叛附不定,时常入寇抄掠。

自洪武二十三年(1390)起,燕王朱棣多次率军赴东北平息兀良哈三卫的反叛。洪武二十四年(1391)故元辽王阿扎失里在边境入寇,明派傅友德、郭英领兵征讨,进军西兴安岭、洮儿河等地,对辽王阿扎失里的势力进行了打击。洪武二十九年(1396)三月,明军在兀良哈秃城击溃了朵颜卫的劫掠。经过几年的反复用兵,兀良哈三卫终于不再入寇,在明朝的羁縻政策之下,对明朝定期朝贡,并进行互市贸易。在燕王朱棣夺取皇位的斗争中,兀良哈三卫给朱棣以很大的支援。兀良哈铁骑曾应朱棣征调,参加了靖难之役,并立下战功。

明朝政府对兀良哈三卫的招抚政策,明显有别于明朝对漠北蒙古的政策。北元灭亡以后,蒙古分裂为鞑靼、瓦剌、兀良哈三部。其中,鞑靼、瓦剌大肆与明朝为敌,对明朝统治构成极大的威胁。而兀良哈对明朝的态度则比较驯服,虽然在鞑靼、瓦剌的压力之下,兀良哈也时有寇边,但基本上是比较安定的。为了巩固明朝的统治,明朝对漠北蒙古采取的是武力征伐的措施,而对兀良哈则实行招抚政策,设立羁縻卫所,任命兀良哈各部的头目为卫所官员,允许他们经商贸易、进京朝贡并给予优厚的赏赐。这一政策不仅保证了东北地区的安定,而且为明朝取得远征漠北蒙古的胜利、防止东北女真各部趁机入寇提供了有利的保证。这样两种完全不同的政策是明朝政府根据被统治对象对明朝统治的态度及当时的社会局势决定的,适应了社会的发展趋势,巩固了明朝在东北的统治。

明朝建立以后,在东北地区实行了“以夷治夷”的羁縻政策,女真各部大举南迁。居住在西拉木伦河以北的兀良哈三卫为了寻找较好的游牧、狩猎之地,躲避部落间的战争仇杀,靠近明朝边境以获取各种生活资料的便利条件,也自永乐末年开始大举南迁。土木之变以后,明朝在东北的统治力量削弱,给兀良哈三卫南迁提供了便利条件。而瓦剌势力的不断侵扰加速了他们的南迁进程。到宣德、正统年间,兀良哈三卫已经接近经济文化比较发达的辽东汉族地区,到达西喇木伦河以南,今辽宁省辽西一带,部分兀良哈人甚至“往往于滦河牧马”,但主体部分均在西拉木伦河流域。他们以这里为基地,不断南下进攻明朝,并经常与女真各部互相勾结,联合进攻明军。其分布情况:自大宁(今内蒙古自治区昭乌达盟宁城县大明城)前抵喜峰口,进近宣府(今河北省宣化区),曰朵颜;自锦、义历广宁(今辽宁省北镇)至辽河,曰泰宁;自黄泥洼(今辽阳市西太子河南岸)逾沈阳、铁岭至开原,曰福余。朵颜、泰宁、福余三卫夷人国初各有分地。朵颜在山海关以西,古北口以东蓟州边外驻牧、泰宁在广宁境外。福余在开原境外,辽河左右驻牧。今吉林省松原境内的长岭、通榆、前郭尔罗斯、洮安、大安等市县皆为明代兀良哈三卫的领地。

16世纪中叶,活动在辽西一带的东蒙古鞑靼部的虎喇哈赤(内喀尔喀部的祖先)和魁猛可(科尔沁部的祖先)兴起,分别吞并泰宁卫和福余卫的部众,朵颜卫依附于西邻哈喇嗔(喀喇沁)部。这时,今吉林省长春以西被嫩科尔沁部所占据,其居地在察哈尔东北,脑温江(今嫩江)流域,东南与海西女真、建州女真的居地相接。兀良哈蒙古与海西女真的关系错综复杂,他们不仅插足海西地域,介入女真与辽东事务,而且对海西叶赫部的崛起起了重大的作用。

北元史民族志

察哈尔及其各枝世系

北元史民族志

内喀尔喀五部世系

四 瓦剌

瓦剌,即西蒙古,源自一个古老的蒙古部落群,蒙元时期汉译为斡亦剌、外剌等,明朝时汉译为瓦剌,东部蒙古主要居住在今蒙古国西部和准噶尔盆地一带。“瓦剌,蒙古部落也,在鞑靼西。元亡,其强臣猛可帖木儿据之。死,众分为三,其渠曰马哈木,曰太平,曰把秃孛罗。”入明之后,瓦剌势力逐渐增强,时常与鞑靼相抗衡。正统年间,也先掌权,瓦剌蒙古控制了西蒙古,胁制兀良哈三卫,势力强盛。“正德十三年,土鲁番犯肃州。守臣陈九畴因遗卜六王彩币,使乘虚袭破土鲁番三城,杀掳以万计。土鲁番畏逼,与之和。嘉靖九年,复以议婚相仇隙。土鲁番益强,瓦剌数困败,又所部辄自残,多归中国,哈密复乘间侵掠。卜六王不支,亦求内附。朝廷不许,遣出关,不知所终。”瓦剌势力衰落,东蒙古逐渐占据大漠南北地区。

五 鞑靼

鞑靼,即东部蒙古,属于故元后裔统辖的蒙古各部。居住在今贝加尔湖以南和蒙古国的大部分地区。“鞑靼地,东至兀良哈,西至瓦剌。当洪、永、宣世,国家全盛,颇受戎索,然畔服亦靡常。正统后,边备废弛,声灵不振。诸部长多以雄杰之姿,恃其暴强,迭出与中夏抗。边境之祸,遂与明终始云。”

“自脱古思帖木儿后,部帅纷拏,五传至坤帖木儿,咸被弑,不复知帝号。有鬼力赤者篡立,称可汗,去国号,遂称鞑靼云。”鬼力赤夺得了大汗的尊位,自称鞑靼可汗,废除了元朝的国号。此后,蒙古各部陷入了争夺大汗之位的争战之中。

明成化年间,成吉思汗的后裔巴图蒙克即鞑靼汗位,是为达延汗。达延汗在位期间,削平各部势力,统一蒙古。达延汗在位整整73年,于明嘉靖二十二年(1543)去世。达延汗死后,蒙古又分裂为漠南蒙古、漠北喀尔喀蒙古和漠西的瓦剌蒙古三大部。漠南蒙古又分为东、西两部,东部为掌左翼三万户的察哈尔汗,由达延汗的长孙博迪及其后裔统治,是名义上的蒙古大汗;西部为掌右翼三万户的鄂尔多斯济农,达延汗的第三子巴尔斯博罗特的嫡裔及据有土默特的巴尔斯博罗特的次子俺答所统治,他们各自称汗。

嘉靖年间,俺答汗强盛起来,兼并了兀良哈的朵颜卫。察哈尔博迪汗之子打来孙迫于俺答汗的压迫,从宣府、大同塞外的察哈尔旧地东迁到大兴安岭以东的西拉木伦河流域,兼并了泰宁卫和福余卫。其后,汗位一直在达延汗的长支后裔察哈尔部中传承。

万历年间,林丹继承鞑靼汗位,力图重振达延汗的事业,统一蒙古各部。这时的东部蒙古主要分为三大部分,即察哈尔、内喀尔喀和科尔沁。当年,达延汗将左翼喀尔喀万户分封给自己的两个儿子即阿尔楚博罗特和格呼森札。阿尔楚博罗特领内喀尔喀,后传给他的儿子虎喇哈赤。虎喇哈赤有五个儿子,分领所部,称为内喀尔喀五部,即巴林、扎鲁特、翁吉剌、伯腰和兀者。格呼森札领外喀尔喀地区,分封给自己的七个儿子,称为外喀尔喀七鄂托克。内喀尔喀五部居于西拉木伦河上游和老哈河一带,属于漠南蒙古。科尔沁部是元太祖弟哈布图哈萨尔的后裔,封地在额尔古纳河、呼伦湖和海拉尔一带,由于瓦剌东进,迁居嫩江流域,号嫩科尔沁。在名义上,内喀尔喀和科尔沁诸部都服属察哈尔。

明代东北境内蒙古各部与建州努尔哈赤的关系是以争战为契机的,嘉靖年间(16世纪中叶)嫩科尔沁部划分为杜尔伯特、扎赉特、科尔沁、郭尔罗斯四部。万历二十一年(1593)九月,九部联军攻打建州,以九部联军的失败告终,自此,蒙古诸部与努尔哈赤化敌为友。经过努尔哈赤和皇太极两代人的征服,终于统一漠南蒙古等部。清太宗崇德元年(1636),漠南蒙古十六部四十九个贝勒齐聚盛京(今沈阳),承认皇太极为蒙古可汗大统的继承者。这一年,皇太极改国号为大清,即皇帝位。其后,漠北喀尔喀蒙古、漠西蒙古诸部也先后归附清朝。

北元史民族志

科尔沁各部世系

北元史民族志

翁牛特与喀喇车里克部世系

北元史民族志

喀喇沁及东土默特世系(一)

北元史民族志

喀喇沁及东土默特世系(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