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批聚焦传统文化和反映最新考古成果的新书在沪出版, “冷门绝学”在新时代焕发生机

 嘟嘟7284 2023-11-11 发布于北京

《大汉雄风——上海图书馆藏汉碑善本》几乎涵盖了汉碑经典的绝大部分种类。(上海图书馆供图) 制图:李洁

“《大汉雄风——上海图书馆藏汉碑善本》已售罄!”11月7日17时,上海图书馆碑帖专家仲威更新了一条朋友圈,距离该图录上市不到四天时间。这是配合上图东馆正在热展的同名展览推出的大部头,虽价格不菲,但一经面世便受到了专业和非专业人士的热捧。甚至为了迎接这套新书,有读者视频直播开箱全过程,网上晒书的帖子更是比比皆是,仪式感十足。

《中国古代建筑纹样——〈营造法式〉彩画复原图典》《发现秘色瓷》《汉字阐释十二讲》《屈家岭:五千年前的众城之邦》……近期,一批聚焦传统文化和反映最新考古成果的新书在上海集中面世,“冷门绝学”焕发新的时代生机,五千多年中华文明依旧风华正茂。

冷板凳坐穿,冷门不冷

“四档艺博会、数十个美术新展、各类海内外舞台精品纷至沓来,11月不去上海,都不敢说自己懂点文化和艺术。”一位广东网友在朋友圈写道。最近,他又增加了一个来上海的理由:“大汉雄风——上海图书馆藏汉碑善本展”。这一上图史上最强汉碑大展自开幕以来,几乎每个展日都人潮涌动。“我们拿出了馆藏碑帖中最具金石学研究价值和艺术观赏价值的汉碑善本,但因展厅面积有限只能陈列90余件展品,为此,上图编撰了配套图录,额外收录因限于展陈条件无法展出的珍贵善本,共计151件。”仲威介绍,《大汉雄风——上海图书馆藏汉碑善本》几乎涵盖了汉碑经典的绝大部分种类。更为难得的是,依托上图丰厚的馆藏,图录将一些名碑拓片的几种一流版本同时呈现,供读者品评学习。

以《曹全碑》为例,这是隶书成熟时期的精品碑刻,其书法阴柔秀美,有着十分典型和明显的汉隶特征。图录中收录了四种《曹全碑》的一流拓本。其中,《曹全碑》(俞复藏本)是明拓未断本,俞复旧藏,是目前所知仅次于上海博物馆藏“因字未损本”的版本,属于顶级文物。另有杨岘藏《曹全碑》、顾苓藏《曹全碑并阴》为清初拓本册页装,还有吴昌硕旧藏清初拓《曹全碑》的卷轴装,借此可一窥《曹全碑》全貌。

不仅版本绝佳,碑帖拓本上的题签、题跋、观款、藏印等也包含了大量有用信息,具有很高的文献和文物价值,欣赏门槛亦相对较高。为了让大家对汉碑拓本有基本的了解,图录中每一件收藏都由专家队伍撰写说明文字,介绍相关背景,递藏脉络等,并将题跋者的资料汇集成表,供读者查阅参考。

冷门不冷、“绝学”有继的背后,是一代代学人皓首穷经式的研究和将冷板凳坐穿的坚守。以新近出版的《中国古代建筑纹样——〈营造法式〉彩画复原图典》为例,故宫博物院修缮师陈彤耗费12年时间,终于复原出《营造法式》里200幅宋代建筑纹样,让这本中国古建筑必读之书重现昔日光彩,也让今天的人们有机会近距离欣赏彩画的高贵典雅。清华大学人文学院、出土文献研究与保护中心教授李守奎的新作《汉字阐释十二讲》则深入浅出地道出:汉字是我们一日不可或离的交际工具,是华夏民族融合和中华民族统一中不可或缺的文化要素,是中华文化的“基因”。只有深入研究汉字,才能正确阐释汉字,讲好每一个汉字故事。

面向大众,及时公布考古成果

认识中华文明的悠久历史、感知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离不开考古学。一代又一代学人接续努力,实证了我国百万年的人类史、一万年的文化史、五千多年的文明史。在考古学家孜孜不倦地攻克史前难题时,面向社会大众将成果及时公布和转化也很有必要。

以屈家岭文化为例,作为长江中游最为兴盛和强势的考古学文化,其遗址分布纵跨湖北、河南、湖南三省,以其强大的扩张力和先进性,与周边考古学文化发生了密切的文明交往和互动,为史前中国多元一体的伟大进程贡献了独特的江汉力量。新近出版的《屈家岭:五千年前的众城之邦》融合最新的考古成果,以通俗的语言,阐述了屈家岭文化的特性以及在中华早期文明体系中的位置和影响力。这是“中国早期文明丛书”最新成果之一。该丛书选取在中华文明起源、形成过程中发挥过重要作用的八个考古学文化或典型遗址,即仰韶文化、大汶口文化、屈家岭文化、石家河文化、凌家滩文化、红山文化、良渚文化和陶寺遗址,再现中国早期文明“满天星斗”的璀璨夺目,使读者更好地感知多元一体的中华文明的丰富内涵和其中蕴含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核,增强文化自信自强。

“秘色瓷”是晚唐五代越窑最高等级的产品,它的出现标志着制瓷史上划时代的技术飞跃,胎釉工艺的突破,带动了全国制瓷工艺的腾飞,是之后汝窑、龙泉窑、南宋官窑、高丽青瓷等高等级瓷的工艺基础。《发现秘色瓷》以考古学者的足迹为线索,再现了上林湖越窑的发现过程:从兴盛的中晚唐荷花芯窑址,到由盛转衰的北宋寺龙口窑址,再到走向尾声的南宋低岭头窑址,最终将目光聚焦于后司岙窑址群——秘色瓷的集中产地。这一过程再现了越瓷发展中几次大的转向,并可从其时的政治、文化变迁中找寻越窑起落的原因。

作者:李婷

文:李婷编辑:范菁

转载此文请注明出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