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普华永道发布《中国自由贸易试验区(港)制度创新十周年观察报告》

 时代新热点 2023-11-11 发布于吉林

今年恰逢中国设立自由贸易试验区十周年,在这一关键的时间节点,作为长期陪伴和见证中国自贸试验区开放创新的研究机构,普华永道与中国(江苏)自由贸易试验区研究院通力合作,共同发布《中国自由贸易试验区(港)制度创新十周年观察报告》(下称“报告”),并于11月7日在上海国际进口博览会中国(以下简称“进博会”)举办现场发布活动。

报告回顾了自贸试验区十周年以来的建设历程,从自贸试验区的创新方向、创新路径、创新成果三个维度总结归纳自贸试验区的发展趋势。在创新方向方面,自贸试验区作为我国制度开放的高地,不断顺应国际规则由边境规则向边境内规则转变的趋势,制度创新的领域也由更加偏向边境规则的投资贸易领域向更为丰富多元的边境内规则领域拓展延伸。在创新路径方面,自贸试验区通过“多元化合作”、“差异化探索”、“数字化应用”,推进全方位对外开放。一批相对成熟的自贸试验区开始探索打造自贸品牌建设,面向国内外投资人凸显自贸功能、产业特色。在创新成果方面,自贸试验区自设立以来,各地自贸试验区不断探索对标高标准国际经贸规则,制度创新领域也基本实现规则、规制、管理、标准全覆盖。

在发布活动现场,报告编委会主席、普华永道中国综合商务咨询北部市场主管合伙人周矞雯就报告主要观点做了简要分享。报告分上、中、下三篇,上篇回顾了自贸试验区十周年总体趋势,并围绕投资、贸易、金融创新、营商环境总结了制度创新成果十年大事记。中篇以定量、定性结合的方式,对自贸试验区十周年成效进行分析,分领域总结了制度创新格局和成效,并提出21个自贸试验区制度创新格局洞察。下篇围绕机遇与挑战并存的新形势、内功与外联兼修的新策略,对自贸试验区十周年进行了总结与展望。

周矞雯表示:“'数字化’、'绿色化’、'国际化’是我们对于自贸试验区未来发展趋势的最核心判断。下一步我们将围绕这三个关键词开展深入研究,探索自贸试验区下一个十年更为广阔的天地。”

报告编委会主席、中国(江苏)自由贸易试验区研究院院长韩剑发布了25项自贸试验区十年最佳实践案例。最佳实践案例基本涵盖了自贸试验区在贸易自由便利、投资自由便利、运输自由便利、金融开放创新、国际人才服务优化、法治环境等领域的重要成就。会上,韩剑以外商投资负面清单、“证照分离”改革为例,阐释了十年来制度创新成果加速转化的一系列变革,反映出自贸试验区在营商环境领域不断革新的历程。

活动现场还邀请到中国(江苏)自由贸易试验区研究院副院长、南京审计大学教授戴翔围绕未来创新开放趋势展望进行分享,他建议,在未来的发展建设过程中,各自贸试验区应坚持以制度创新为核心,高标准对接国际经贸规则,深入推进制度型开放,加强改革整体谋划和系统集成,推动全产业链创新发展,努力建设更高水平自贸试验区。

当前正值党的二十大提出自贸试验区提升战略一周年,各自贸试验区加紧落实的重要战略节点。日前,中国(新疆)自由贸易试验区正式揭牌成立,标志着自贸试验区正在不断扩围升级。参会各方表示,将持续跟踪全国自贸试验区开放创新进程,为促进自贸试验区深化改革发挥专业化、国际化的智囊团作用;亦期待与社会各界携手为国家深化改革、自贸试验区高质量发展贡献智慧与力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