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国家级新区城投平台梳理(6):南京江北新区

 rexue_2014 2023-11-11 发布于江苏

系人:王娜


摘要


江北新区于2015年6月经国务院批复成为我国第13个国家级新区,是江苏省内唯一的国家级新区,也是自贸试验区南京片区所在地,具有“三区一平台”的高战略定位。江北新区位于南京市长江以北,包括浦口区、六合区部分区域和栖霞区八卦洲街道,覆盖南京高新区、南京海峡两岸科工园等5个国家级或省级园区和南京港西坝、七坝2个港区,规划面积788平方公里。新区划分为直管区、共建区、协调区三部分,其中直管区面积386平方公里,常住人口约108万人,由新区管委会负责经济管理、城市建设管理、社会事务和社会管理,行使省、市依法赋予的和区级的行政管理权限。


■江北新区基本面:经济实力方面,江北新区直管区近年来经济增长较快,GDP总量占南京市GDP比重逐年上升,但在几个东部新区中处于中下水平。财政收入方面,江北新区直管区财政自给率较高,2018-2021年维持在140%以上,但受疫情及退税减税降费政策影响,2022年财政自给率大幅下滑至96.6%;财力对土地出让收入较为依赖,政府性基金收入占比(政府性基金收入/(政府性基金收入+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上级补助收入))均在55%左右。债务方面,江北新区窄口径负债率及窄口径债务率均较低,近年来窄口径负债率稳定在12%-15%之间,窄口径债务率不足60%,但2022年受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和政府性基金收入大幅减少影响,窄口径债务率大幅上升至94.0%。人口方面,江北新区是南京市新增人口的重要承载区,近年人口持续净流入,2017-2021年新区重要组成部分的浦口区人口净流入高达40.3万人,在南京各区县中位列第二位

江北新区具备一定产业基础,区域内拥有5个国家级、省级园区,自成立以来锚定“三区一平台”战略定位,紧扣“两城一中心”产业方向,依托原有产业基础,实施“做强做精优势产业”和“积极培育新兴产业”发展的战略,目前已形成“3+3+X”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即传统产业方面,已形成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汽车及轨道交通3大优势产业;新兴产业方面,集成电路、生命健康、现代服务业产业集群初显成效,正聚力打造集成电路、生命健康两大千亿级产业集群

江北新区内共8家发债平台,整体呈现出“1+1+N”的开发模式,即“扬子国资+江北建投+各开发子平台”,其中扬子国资为江北新区管委会全资子公司,其作为主平台,通过控股多家子平台统筹整个江北新区开发建设;江北建投则由江北新区管委会通过全资子公司江北国资控股。业务分工方面,江北新区内各平台职能定位清晰,分工明确,扬子国资聚焦于江北新区核心区及自贸区建设,项目投建主要由子公司江北产投和江北公用负责;江北建投则负责江北新材料科技园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及园区服务。平台债务方面,本文对江北建投、扬子国资及其一级发债子平台江北产投、江北公用进行分析,具有以下特征:(1)主平台扬子国资有息债务规模增长较快,但近年扬子国资及其他多数发债平台增速均有所放缓,其中扬子国资本部、江北建投与江北公用2022年有息债务规模有小幅压降;(2)江北新区各平台中,扬子国资以银行贷款为主,其他发债平台债券融资占比均较高,江北产投存在一定比例的非标;(3)江北新区4家主要发债平台短期有息债务占比均不高,但2023-2025年为债券到期高峰,面临一定债券本息兑付压力。对外担保方面,江北新区各发债城投平台的对外担保比例均不高。市场表现方面,江北建投、扬子国资及其6家子/孙平台已发行的公募债,以其近三月(以2023年5月24日为计算起点)的成交数据为样本,观测江北新区平台的市场表现。扬子国资、江北产投、江北建投发行的债券为成交主力,扬子国资、江北产投成交期限为0-8年,江北建投为0-3年,三家平台主要加权YTM主要集中于2.0%-4.5%;江北公用和南京软件成交笔数较少,两家平台主要加权YTM所在区间分别为2.9%-3.7%、6.4%-7.6%

风险提示:信息搜集不全、城投融资政策调整超预期等。


正文


1江北新区概况

1.1.江北新区简介

江北新区于2015年6月经国务院批复成为我国第13个国家级新区,是江苏省内唯一的国家级新区,也是自贸试验区南京片区所在地,具有“三区一平台”[1]的高战略定位。江北新区位于南京市长江以北,包括浦口区、六合区部分区域和栖霞区八卦洲街道,覆盖南京高新区、南京海峡两岸科工园等5个国家级或省级园区和南京港西坝、七坝2个港区,规划面积788平方公里。新区划分为直管区、共建区、协调区三部分,其中直管区面积386平方公里,常住人口约108万人,由新区管委会负责经济管理、城市建设管理、社会事务和社会管理,行使省、市依法赋予的和区级的行政管理权限。

2013年为打破发展桎梏、推行跨江发展战略,南京市人民政府提出了“江北新区”的概念;2015年江北新区经国务院批准升级成为我国第13个国家级新区;2017年,江北新区管理体制调整,划分为直管区、共建区、协调区三部分,其中直管区面积386平方公里,常住人口约108万(第七次人口普查)。2019 年江苏自贸试验区南京片区落户江北新区,新区迎来自贸区与国家级新区“双区”联动发展时代;此外,南京市在新一轮规划[2]中将江北新区从副城升级为双主城(江南主城和江北新主城)之一,新区的战略地位得到进一步提升。从地理位置来看,江北新区地处长江经济带与东部沿海经济带的“T”字形交汇处,东承长三角城市群核心区域,西联皖江城市带、长江中游城市群,是长三角辐射中西部地区的综合门户、华东面向内陆腹地的战略支点、南京都市圈核心地区向西北方向辐射的桥头堡,在推动苏南现代化建设、长江经济带和“一带一路”建设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从区位交通来看,江北新区地处长江黄金水道和京沪铁路大动脉交汇点,拥有公路、铁路、水运、航空、管道等较为完善的综合交通体系。目前区内已形成“一环七射”的高速公路网和“一环六线”的客运铁路网,同时拥有西坝、七坝两个港区和多条地铁线,交通条件较为优越。从行政区划来看,江北新区总体规划范围包括浦口区、六合区和栖霞区八卦洲街道,总面积约2451平方公里,共涉及21个街道和1个镇,其中国务院批复国家级江北新区规划范围为788平方公里。为优化管理体系,提高行政效能,2017年新区管理范围被划分为直管区、共建区、协调区三部分,其中直管区面积386平方公里,涉及浦口区和六合区内的7个街道,共建区为规划面积788平方公里(直管区+共建区)范围内、直管区以外的区域,而浦口区和六合区剩余区域归为新区协调区。此外,江北新区还覆盖南京高新区、化工园和南京海峡两岸科工园3个国家级园区,以及浦口经济开发区和六合经济开发区2个省级经济开发区。从管理模式来看,新区直管区采取“管委会模式”,除涉及人大、政协、法院、检察院工作按行政区域分别由浦口区、六合区统一负责外,新区管委会行使省、市依法赋予的各项行政管理权限,包括经济管理、城市建设管理、社会事务和社会管理的权限。在共建区内,建设发展以行政区为主,而新区管委会行使市级规划、国土、环保审批管理权限,负责重大项目、重大政策的协调实施。在协调区内,管委会仅能对涉及行政区的经济社会发展重大事项与所在行政区沟通协调。从财政体制来看,2017年江北新区管委会发布《关于印发<南京市江北新区金库三库合一工作方案>的通知》,将原来新区、原高新区、原化工园区“三区”的收支预算,统一调整为江北新区收支预算,2018年1月1日起直管区范围内所有财税收支业务纳入江北新区金库统一管理,并由新区财政局负责直管区内的各项财政收支。从政策支持来看,作为江苏省内唯一的国家级新区,战略地位高,在财力支持、产业发展、要素保障等方面享有较大力度的财政支持。例如在财力支持方面,新区税收收入市分成全额返还,土地收入直接缴入新区金库全额留用,市对新区收入实质上不集中;新区在债券发行上也获得政策倾斜,2021年新区新增地方债23亿元,占全市新增额度的14%;此外对于应由新区全额承担的事权支出责任,市仍对其过江通道、高速公路、地铁等建设给予相应补助。

图片

图片

图片

1.2.江北新区经济、财政与债务

1.2.1.江北新区经济

江北新区直管区近年来经济增长较快,GDP总量占南京市GDP比重逐年上升,但在几个东部新区中处于中下水平,仍有较大发展空间。江北新区直管区经济总量增长较快,新区GDP总量由2018年的1211亿增至2022年的2628.5亿,占南京市GDP比重由2017年的10.2%提升至2022年的15.5%。但江北新区经济总量在几个东部新区中处于中下水平,与排名前三的浦东新区(16013.0亿)、滨海新区(8760.2亿)、西海岸新区(4691.9亿)相比,仍有较大差距。从GDP增速来看,2018-2021年间新区GDP增速较快,基本维持在13%-19%之间,但受疫情等因素影响,2022年GDP增速大幅下降至2.5%

图片

1.2.2.江北新区财政&债务

财政收入方面,江北新区直管区财政自给率较高,但受疫情及退税减税降费政策影响,2022年财政自给率大幅下滑;财力对土地出让收入较为依赖。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方面,2018-2021年江北新区财政自给率维持在140%以上,2021年在几个东部新区中居于首位。2022年受疫情影响,区域内石化、钢铁及“两城一中心”等主导产业的企业经营效益下降较多,叠加退税减税降费政策,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大幅回落,财政自给率下降至96.6%。政府性基金收入方面,江北新区对土地出让收入依赖度较高,2018-2021年政府性基金收入占比(政府性基金收入/(政府性基金收入+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上级补助收入))均在55%左右。房地产行业下行背景下,新区2022年土地出让收入大幅减少,政府性基金收入降至170.6亿,同比下降57.2%。

债务方面,江北新区窄口径负债率及窄口径债务率均较低,近年来窄口径负债率稳定在12%-15%之间,窄口径债务率不足60%,但2022年受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和政府性基金收入大幅减少影响,窄口径债务率大幅上升至94.0%。截至2022年末,江北新区地方债务余额为339.7亿,且近年来地方政府债务余额增速较慢;负债率(地方债务余额/GDP,不考虑隐性债)基本稳定在12%-15%之间;2018-2021年新区窄口径债务率(政府债务余额/(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政府性基金收入+上级补助收入))不足60%,增速较慢,2021年仅为49.0%,但2022年在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和政府性基金收入大幅减少的情况下,新区窄口径债务率大幅上涨至94.0%。

图片

图片

1.2.3.江北新区人口
江北新区是南京市新增人口的重要承载区,近年人口持续净流入。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2020年江北新区直管区常住人口为108.4万人,城镇化率达77.7%。从2017-2021年的人口变化来看,南京市11个下辖市辖区中,作为新区重要组成部分的浦口区,其人口净流入高达40.3万人,仅次于江宁区排在第二位,是南京市新增人口的重要承载区

图片

1.3.江北新区产业

江北新区具备一定产业基础,区域内拥有5个国家级、省级园区,自成立以来锚定“三区一平台”战略定位,紧扣“两城一中心”产业方向,依托原有产业基础,实施“做强做精优势产业”和“积极培育新兴产业”发展的战略,目前已形成“3+3+X”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即传统产业方面,已形成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汽车及轨道交通3大优势产业;新兴产业方面,集成电路、生命健康、现代服务业产业集群初显成效,聚力打造集成电路、生命健康两大千亿级产业集群。

江北新区内含南京高新区、化工园和南京海峡两岸科工园3个国家级园区,浦口经济开发区和六合经济开发区2个省级经济开发区,以及南京港西坝、七坝2个港区,区域内具备一定产业基础。江北新区成立以来,锚定“三区一平台”战略定位,依托于原有资源禀赋,实施“做强做精优势产业”和“积极培育新兴产业”发展的战略。2017年,江北新区管理体制发生调整,明确提出建设 “芯片之城”、“基因之城”和“新金融中心”的“两城一中心”产业目标,为地区经济量质齐升指明方向。经过多年奋力发展,传统产业方面,已形成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汽车及轨道交通3大优势产业。新材料产业,已形成石化、碳一两大主导产业链,成为全球最大的醋酸及其衍生物生产基地、EO/PO及其衍生物生产基地,建成投产企业包括中国石化、德国BASF、美国空气化工等100余家企业;高端装备制造产业,重点培育迪威尔高端制造、工大数控等“链主”企业,新区已拥有2家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19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汽车及轨道交通产业,分别依托中车浦镇车辆厂、上汽集团新区基地,形成相关产业链[3]。新兴产业方面,截至2020年底,集成电路产业集聚上下游企业500余家,产业规模突破500亿元,代表企业包括台积电、ARM、Synopsys、晶门科技、华大九天等;生命健康产业形成“一谷一区一中心一基地”的空间布局,企业数量超900家,产业规模突破千亿元,代表企业包括健友生化、基蛋生物、威尔药业、世和基因等;新金融产业集聚400余支基金,落地各类金融机构937家,资产管理规模近5000亿元。

步入“十四五”时期,江北新区聚力实现产业基础高级化和产业链现代化,全力打造集成电路、生命健康两大千亿级产业集群,提出2025年实现制造业增加值占比稳定在45%以上、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重达到60%的发展目标。2021年,江北新区全域GDP从2015年的1465.8亿元跃升至3619.7亿元,占全市比重超20%,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4.2%,高于全市4.2个百分点;新增各类企业12570家(含迁入1328家),同比增长12.3%,“两城一中心”主导产业持续发挥集聚效应,新增相关企业3157家,占比25.1%;集成电路、生命健康产业全年全产业链收入分别超过750亿元、1300亿元,实现55%和30%以上快速增长

图片

图片

2江北新区城投平台梳理

2.1.平台总体情况

2.1.1.股权结构
江北新区内共8家发债平台,整体呈现出“1+1+N”的开发模式,即“扬子国资+江北建投+各开发子平台”,其中扬子国资为江北新区管委会全资子公司,其作为主平台,通过控股多家子平台统筹整个江北新区开发建设;江北建投则由江北新区管委会通过全资子公司江北国资控股,主要负责南京江北新材料科技园的开发建设

图片

2.1.2.业务分工
分工方面,江北新区内各平台职能定位清晰,分工明确。具体来看,扬子国资作为江北新区直管区重大项目投融资建设的主平台,聚焦于江北新区核心区及自贸区建设,本部主要负责江北新区发展基金、载体的管理运作,项目投建主要由子公司江北产投和江北公用负责,金融服务业务主要由子公司南京扬子江投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南京扬子商业保理有限公司、南京江北新区扬子科技融资租赁有限公司承担。扬子国资2022年营业收入主要来自于基础设施建设,占比27.4%。扬子国资的子平台中,江北产投、江北铁路、浦口保障分别主要负责江北新区的产业投资、铁路项目建设、保障房建设,江北产投2022年第一主营业务为园区开发及运营,占比56.3%,浦口保障2021年营业收入全部来自于房产销售;江北公用和南京软件分别承担江北新材料科技园区和研创园区的开发建设及公用事业服务,江北公用2022年营业收入主要来自基础设施工程,占比44%,南京软件2022年第一主营业务为房租,占比85.7%;江北科投主要负责扬子科创中心的运营管理,2022年营业收入主要来自检测服务,占比63.6%。此外,江北建投负责江北新材料科技园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及园区服务,园区管理及服务是公司最主要的业务,2022年占主营收入的63.2%

图片

图片

2.2.平台债务拆解

本部分对江北建投、扬子国资及其一级发债子平台江北产投、江北公用(江北科投数据披露不全且资产规模小,不做分析)债务进行拆解。

2.2.1.有息债务规模及增速
从债务规模及增速来看,主平台扬子国资有息债务规模增长较快,但近年扬子国资及其他多数发债平台增速均有所放缓,其中扬子国资本部、江北建投与江北公用2022年有息债务规模有小幅压降近年主平台扬子国资有息债务规模增长较快,由2019年的1372.7亿增至2022年的2009.2亿,但有息债务规模增速有所放缓,2020-2022年有息债务规模增速分别为25.6%、13.9%、2.3%,扬子国资本部2022年有息债务增速则降至-1.8%。其子公司中江北产投有息债务规模较大且增速相对较高,2022年有息债务规模为788.2亿,同比增长10.6%;江北公用有息债务规模则有所压降,2022年有息债务规模仅89.6亿,增速为-9.1%。此外,江北建投2022年有息债务规模也有所压降,2022年有息债务增速为-6.1%

图片

2.2.2.有息债务融资渠道

从融资渠道看,江北新区各平台中,扬子国资以银行贷款为主,其他发债平台债券融资占比均较高,江北产投存在一定比例的非标。截至2022年末,扬子国资银行贷款及债券融资占比分别为54.4%、34.4%;其子公司江北产投、江北公用债券融资占比分别为42.1%、45.3%,江北建投债券融资占比50.6%,债券融资占比均较高。此外,几家平台中,江北产投存在一定比例非标,2022年末非标规模129.6亿,非标占比16.4%

图片

2.2.3.有息债务到期压力

从债务期限结构来看,江北新区4家主要发债平台短期有息债务占比均不高,但2023-2025年为债券到期高峰,面临一定债券本息兑付压力。截至2022年末,扬子国资、江北产投、江北公用、江北建投、短期有息债务占比分别为19.6%、21.9%、17.9%、25.4%,短期有息债务占比均不高。扬子国资、江北产投债券在2023-2025年集中到期,分别需偿还58.1亿、102.0亿、64.2亿债券本息和83.6亿、120.2亿、74.6亿债券本息;江北建投2024年、2025年分别需偿还53.7亿、45.2亿,均面临一定短期偿付压力

图片

图片

2.3.对外担保

江北新区各发债城投平台的对外担保比例均不高。主平台扬子国资对外担保规模及对外担保比率均不高,截至2022年末,对外担保总额为21.7亿,对外担保比率为2.2%,担保对象大部分为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和其他关联方。扬子国资子/孙公司及江北建投担保比率也均较低,截至2022年末,江北公用、江北科投、南京软件、江北产投及江北建投对外担保比率分别为18.8%、10.3%、2.4%、1.3%、1.5%,担保对象大部分为江北新区内平台公司

图片

2.4.市场表现

我们筛选出江北建投、扬子国资及其6家子/孙平台已发行的公募债,以其近三月(以2023年5月24日为计算起点)的成交数据为样本,观测江北新区平台的市场表现。扬子国资、江北产投、江北建投发行的债券为成交主力,扬子国资、江北产投成交期限[4]为0-8年,江北建投为0-3年,三家平台主要加权YTM主要集中于2.0%-4.5%;江北公用和南京软件成交笔数较少,两家平台主要加权YTM所在区间分别为2.9%-3.7%、6.4%-7.6%。

图片


[1]三区一平台:自主创新先导区、新型城镇化示范区、长三角地区现代产业集聚区、长江经济带对外开放合作重要平台

[2]《南京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

[3] 来源:南京市投资促进局

[4] 行权期限

相关报告

国家级新区城投平台梳理(1):青岛西海岸新区

国家级新区城投平台梳理(2):重庆两江新区

国家级新区城投平台梳理(3):四川天府新区

国家级新区城投平台梳理(4):陕西西咸新区

国家级新区城投平台梳理(5):湖南湘江新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