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而欲,不逾矩。

 一起国学 2023-11-11 发布于重庆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而欲,不逾矩。”

语 译

孔子说:“我十五岁立志做学问,三十岁的时候有所成就,四十岁的时候不再有困惑,五十岁的时候知晓了命运的安排,六十岁的时候不管听到什么话都可以自如从容,七十岁的时候即便说话做事都随心所欲,也都合乎规矩。”

解 析

吾十有五有志于学:15岁,古人叫“成童”,是小学毕业升入大学的年龄。按现在一般的入学年龄算,15岁大概是初中二年级。所以说,孔子确实很了不起,少年老成,在这个年纪就立志做学问了。

三十而立:关键在“立”字的理解上。有人说,成婚以后有了家庭责任感为“立”。其实孔子19岁就娶了媳妇,20岁就有了孩子,但孔子没有把20岁作为“”。我更倾向于后一种说法,“不知礼,无以为立”,孔子认为的“立”可能更倾向于对于礼法的熟练掌握,接前文“志于学”,更多也是学习礼乐。孔子到了30岁,在礼乐之学上有所成就。

四十而不惑:孔子34岁的时候,到洛阳向老子问礼,可见对于礼学仍有疑惑。35岁,孔子自荐于齐国,齐景公说,工作不好安排。所以,35岁-50岁,孔子一直在家致力于礼乐研究,以教书育人为生。40岁的时候,学问做得越来越明白,他自认为这个时期已经达到“不惑”之境。

五十而知天命:知天命,知道自己到底几斤几两,命中注定应该做点什么。孔子51岁仕于鲁国为官,刚好在“知天命”以后。另外一说跟孔子学习《易》有关,司马迁说“孔子晚而喜《易》……韦编三绝”,《论语》亦有云“加我数年,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述而》)”,也就是说,孔子通过修习《易》,从而知道了自己的命运。

六十而耳顺:55岁到68岁,孔子周游列国,到处寻找福缘机遇。但这一路走下来,颠沛流离,其实事与愿违,很不顺心。这一路上,孔子听过很多毁誉之言。这里理解“耳顺”,可能是不管什么奉承话、挖苦话,都能听得进去。即使被郑国人说“长得像丧家狗”,孔子依然不为之动容。“耳顺”也许就是不管什么人说什么话,我自内心平静。

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物我两忘,说话做事随性而为,没有什么舍不得放下的,即为“从心所欲”,但这种随性却处处符合规矩,非常难得。人只要立身于世,就有规矩方圆管着,既能随心所欲又能符合规矩是非常难的事,或者说是境界很高的人才能做到。

这段话非常有名,被芸芸众生作为人生标尺套用。但这段话的主语是“吾”,是孔子对自己一生的总结。孔子这一辈,从少年的“志于学”,到“三十而立”,再到“四十不惑”,主要是讲学问、讲修身。从“知天命”到“耳顺”,主要是讲求做官的仕途。最后,晚年仿佛天人合一,但孤独而凄凉。

孔子以68岁高龄周游列国无果,回到家乡。69岁,儿子死了。71岁,爱徒颜回病逝。71岁,仲由死。也许,正是这种白发人送黑发人的痛苦憾事让夫子看透了命运的安排,从而达到了“从心所欲,不逾矩”的境界。

活人,都要被约束。死亡,才是最大的解放。

引 申

读完这段,以后就尽量不要用这段话去对比自己的人生了。这是孔子的人生,不是你的。即使你“三十不立”,即使你“四十有惑”,即使你“五十志于学”,都没有什么大不了,那是你的人生。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讲的三境界可以描述大多数人的一生:

寻求一生的意义: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西楼,望尽天涯路。

穷追不舍: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自知天命: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