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又到猪血丸子飘香时

 唐白甫grpj8q5p 2023-11-12 发布于新疆

又到猪血丸子飘香时

郭建江

猪血丸子是邵阳地区的特产。邵阳猪血丸子,又称血粑、猪血粑、猪血圆子、豆腐圆子,是邵阳独特的传统食品。特色湘菜猪血丸子,之香之爽,之辣之纯,说不尽道不明,回味无穷,是可回味不可言传的人间佳肴。无论是地处雪峰山区的新邵、隆回、洞口、绥宁,还是地处南岭的新宁,或是地处八十里大南山的城步县都能看到这种邵阳的传统食品。
十多年前,出了邵阳,就很难见到这种外表黑乎乎、里面红亮亮的大荤与大素巧妙结合的美食。
记得十多年前,有一个北京的远方亲戚来家中做客,桌上摆了一盘猪血丸子,他左看右看就是不敢下筷子,还一个劲地问“这黑乎乎的东西能吃吗?”特别搞笑的是他还将重音落在“能”字上,让一桌人笑喷。
这些年,随着物流的发展、微商的兴起,猪血丸子仿佛一夜间便走出了邵阳,饮誉南国,走向全国,俨然成了邵阳的又一张名片,成为湘菜中的名菜。

在我看来,邵阳的猪血丸子以隆回的最为地道,最具代表性。
而隆回,又以北面几个乡镇的猪血丸子味道最佳。
邵阳市区和隆回县城那些大大小小的土特产店,还有宾馆饭店,都打着隆回北面猪血丸子的旗号招揽生意。而地处隆回北面偏远的小沙江老区,充分利用处于雪峰山脉中段群山之中位置的优势,这几年大力发展猪血丸子加工业,小沙江猪血丸子以质量好、口感佳、纯绿色而广受赞誉,逐渐成为隆回猪血丸子的代名词。
任何食物都是大自然的馈赠,生活的趣味很大部分来自美食的诱惑,而猪血丸子正是在蹉跎岁月中形成的美食,是大自然馈赠给邵阳人民的礼物。每个地方都有融入当地人血液的美味,比如火锅之于重庆人,煎饼果子之天津人,热干面之武汉人,猪血丸子就是邵阳人融入血液中的美味。就连邵阳的资江南路步行街都树立起一组制作猪血丸子的铜雕。
猪血丸子是一种凝聚着大智大慧的美食。大素的豆腐与大荤的猪腰肉一次季节性的碰撞与融合,滋生出一种活色生香的美味,充分体现了劳动人民朴实的生活哲学:矛盾是可以调和的,生活中没有什么可能与不可能。
做猪血丸子的第一件大事就是选料。高蛋白的大素豆腐与高脂肪的大荤猎肉是主料。从黄豆到猪肉,从食材到食物,无一不考究。豆腐要鲜嫩,猪腰肉要肥美。做豆腐的豆子是产自雪峰山区的本地豆子,品质好。打豆腐时,要不嫩不老,豆腐老了,做成的猪血丸子入口粗糙,涩口乏味;豆腐嫩了,又捏不成形,品相不好。肉是山区农家自养的家猪肉,选猪肉有讲究,猪肉太肥太多又油腻多脂,缺少嚼劲,所以以猪腰部分的五花肉为佳。选材料凭的完全是经验,做猪血丸子都是技术与经验的完美结合。

首先用纱布将豆腐中的水份滤干,然后用手将豆腐捏成豆腐泥;猪肉要切成肉丁,不能剁成肉酱;而后将豆腐泥和切成肉丁的猪肉充分搅拌,加盐。盐很关键,多了,太咸,味道苦;少了,猪血丸子容易变酸。
当这些环节有条不紊完成后,就该一个非常重要的角色——猪血粉墨登场了。猪血要先用细纱布过滤,而后将过滤后的猪血倒入搅拌好的豆腐肉泥中。加猪血一定要把握好量。加多了,猪血丸子会变得黑硬灰暗;加少了,色彩苍白,毫无食欲。这时,师傅的经验就完全决定了猪血丸子的味道和品相。

猪血丸子有的做成方形,有的做成扁形,有的做成圆形,但以椭圆形的居多。将加入猪血与豆腐肉泥和少量香料再一次搅拌均匀,而后做成馒头大小的椭圆形状的丸子,猪血丸子的雏形便大功告成。在做好的猪血丸子外抹上一点香油,放入筛子中晾一天两天就可以熏了。熏丸子,有的是用筛子挂在柴火灶上,让烟火慢慢熏干,熏的时间越长,腊香味越浓。也有的做一铁架,架下用火炉焚烧锯木屑、糠皮、谷壳或木炭熏烤,此种熏法不能过急,火不能太猛,否则口味不佳。熏烤的时间特别关键,不能太干也不能太湿。太干了,生硬如嚼蜡,太湿了,又不耐收藏。一个小小的猪血丸子,处处都是玄机。
熏好的猪血丸子需要好好收藏。从前,农村都是收藏在谷仓中的稻子里,需要吃时从谷子里翻一个出来,哪怕是收藏了半年,甚至更长,也味道如初。现在用真空包装,简便倒是简便,可总觉得少了一点自然的清香。

猪血丸子的加工烹饪方式多样,炒、蒸都可以,将猪血丸子洗净,切成细块,与腊肉、腊肠一起翻炒,加蒜叶调味,放红椒调色,一盘色香味俱全的炒丸子绝对是下酒的首选。也可以将猪血丸子蒸熟,而后切成片,不要加任何佐料,直接端上桌,夹一块,外面有烟熏的痕迹,里面白里透红,油汪亮亮,轻轻咬一口,清香扑鼻,爽口弹牙。而我最喜爱的吃法,叫腊味合蒸,将洗净的猪血丸子、腊肉、腊鱼先用滚水煮一下,然后将猪血丸子、腊肉、腊鱼切成片,放入一大海碗中,置于锅内蒸熟,蒸熟出锅后根据个人爱好,在碗上放大蒜沫、辣椒粉,也可什么佐料都不放,端上桌来,满屋飘香,十分诱人,吃上一片丸子,或一片腊肉、腊鱼,那滋那味,终生让人难以忘怀。而小孩在大人动筷之前用手拿起一块丸子,满屋子跑,甚至拿到村中,时而戏闹,时而咬上一口,让小伙伴们甚是眼馋。记得当年邻居家的祖父在屋前小河边,常左手抓一块猪血丸子,右手提一把锡酒壶,抿一口酒,吃一口猪血丸子,那是记忆中寒冬夕阳里最温馨的镜头。

又到猪血丸子飘香时,总希望在一个雪花飘飘的夜晚,邀三五个好友,或者来一碗猪血丸子炒腊肉,或者就只蒸一盘猪血丸子,在炭火上温一壶家酿米酒,听窗外雪花飘落的声音,看酒壶里氤氲外冒的热气,而后小口小口地喝,小口小口的嚼,小口小口的聊,那该是一种怎样的惬意与舒心啊!

作者简介:郭建江,隆回县人。出生在雪峰山区,一直在湖南邵阳从事司法和城乡建设工作。爱好文学,作品散见于《民主与法制》、《湖南日报》、《邵阳日报》、《新花》等报刊和网上新媒体。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