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名校模拟作文原题、审题、立意及范文(二)“职业无高卑”“不设限与无限可能”

 阅读美丽星空 2023-11-12 发布于山东

名校模拟作文原题、审题、立意及范文(二

职业无高卑

1、【作文原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学历不但是敲门砖,也是我下不来的高台,更是孔乙己脱不下的长衫。”2023年3月,一句“失意书生”的独白登上热搜,引来大量年轻人的共情。不少年轻人都说:“少年不懂孔乙己,读懂已是书中人。”网络热词“孔乙己的长衫”出自鲁迅的小说《孔乙己》。“穿长衫”代表读书人,“脱不下的长衫”代表难以舍弃读书人的身份去求生存。“失意书生”将“学历”比作“孔乙己的长衫”,认为生活和工作的困顿都是源于被“长衫”(即读书人的身份)束缚住了。
上述材料让你对失意书生的独白有怎样的感悟或思考?请结合当今时代青年人的现状,写一篇文章来阐述你的思考和观点。要求:自拟标题,自选角度,确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审题】在材料中,孔乙己的长衫是一种象征和隐喻,当学历无法转化成相匹配的回报时,许多年轻人曾经的期望变成了失望,被现实的鞭子狠狠地抽打在身上。这就需要我们去正视学历与职业的关系,从固化的思想中解脱出来,重新审视时代、审视自己。及时与社会沟通、与时代同行,跨过一道道的坎,成就属于自己的精彩。题目要求结合当今时代青年人的现状,表达对失意书生的独白的感悟和思考。
写作时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思考,一、职业无高卑,乐岗敬业。当学历与职业无法匹配时,要懂得正视现状,努力做好当下的自己。无论在什么工作岗位上,都要认真地面对,踏实前行,风物长宜放眼量,人生不是一帆风顺的,唯有适应生活,站稳脚跟,才能改变生活,走向辉煌。二、解开精神束缚,改变观念孔乙己的长衫是一种精神上的束缚,它压抑着人们的精神与追求。作为时代青年,对陈旧的思维方式要懂得看开,及时改变思想观念,重新面对所处的时代,摆脱精神桎梏,勇往直前,追求自我。三、人生遇到困惑,缓缓而行。在成长过程中,难免遇到各种问题,在焦虑与忧伤突如其来时,要懂得停下来思考,凡事不能随波逐流,也不可操之过急。在回望中审视过往,昂首远眺未来,在与命运的抗争中,要不屈不挠,奋力前行。行文构思上,先概括材料,由材料引出观点,如:不要受困于孔乙己的长衫。接下来从怎么办的角度展开论述,一、人生应当广阔,没有下不来的高台,青年不必为自己贴上孔乙己的标签,做不被定义的梦想家。二、坚定理想信念,勇立潮头,争做新时代中国梦的追梦人。三、脚踏实地,抓铁有痕,做强国有我的实干者。

【立意】

1.脱下孔乙己长衫,做奋发有为青年。

2脱下长衫,合理就业。

3“长衫困不住时代青年。

【好题呈现】

1《“长衫”困不住当代青年 》            

2《脱下冲破思想的枷锁》

3《奋斗才是青年的本色 》                

4《莫做当代孔乙己 争做时代新青年》

5《给“长衫”以包容,给“短衣”以体面》

【分论点设置】

脱掉“读书无用”的思想长衫,坚定青春理想,锚定“信念航标”

脱掉“消极躺平”的行为外衫,保持奋斗姿态,修炼“真才实学”

脱掉“自嘲焦虑”的心理外衫,找寻最佳赛道,投身“社会实践”


【例文】

脱下孔乙己长衫,迎接生命的精彩

学历不但是敲门砖,也是我下不来的高台,更是孔乙己脱不下的长衫。一句失意书生的独白登上热搜,接受过高等教育本应是优势,却成为束缚发展的长衫。其实困住青年的不是学历,而是自视高学历而不愿接受低门槛工作的心理枷锁。
脱下长衫,需要调整心态,撕掉标签,走向更广阔的人生舞台。
如果我没读过书,我可以找别的活做,可是偏偏读过,我们在不甘心高学历身份工资平平、没有成就,但忘了学历的价值,只有在实践活动中才能得以体现。最近,一个名为《我:毕业5年,存款5000;她,中传硕士,火锅店保洁》的视频火了。视屏中的两位传媒大学两名女硕士摆脱高学历的枷锁,与自己和解,接受自己的普通,努力地工作,努力地找工作,让我们看到青年努力奋进的样子。人生是旷野,而不是轨道,会有无数条路等待我们去尝试,正如视屏中两个女孩笑意暖暖告诉大家的一样,别人说我们是一手好牌打得稀烂,但掀翻牌桌后,会发下你的选择还有很多”“我感觉了从未有过的自由和开阔
脱下孔乙己的长衫,需要有厚积薄发,积蓄力量,改变现状。
与其陷在孔乙己文学中自怨自艾,不如积蓄力量改变现状,努力向下扎根,向上生长。格力电器董事长董明珠在接受媒体采访表示,现在大学生不愿意下车间,好像就觉得自己拿个大学文凭,就应该坐在办公室里,其实聪明的人应该走基层,等你到基层历练了以后,你可以真正学到很多东西,不管在工人当中,还是在其他岗位,都会非常扎实。任何工作的开展都离不开实干,如果不注重实干,想象得再美好,也只能是浮想联翩的想象,难以变成实实在在的现实。在实践中不断打磨自己,不放弃自我提升,日以精进,厚积薄发,终能成就属于自己的精彩。
“脱下孔乙己的长衫”,需认清自我,适时改变赛道
当我们习惯了红海的火拼时,却忘记大片蓝海等待着我们去开拓。认清自我,调整自己前进的方向,会收获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惊喜。北大才子陆步轩,毕业后放下身段,操起卖猪肉的行当。当成为体面公职人员后,他发现从前以为的理想工作根本不适合自己,于是果断离开体制内,再次投身猪肉行业,把卖猪肉卖出了北大水平:创立自己的生鲜品牌,身价近二十亿,并为母校北大捐款数亿。当下我们生长在生机勃发的青春中国,青年人应该认清自我,有勇气去探索不同的人生旅途,不再因学历为自己设限,在自己的人生道路上走出独特的步伐。
哲学泰斗伏尔泰曾说:人生布满了荆棘我们想的唯一办法是从那些荆棘上迅速跨过。受困于孔乙己的长衫只是一时的,只要勇于打破束缚,坚持不懈努力奋进,未来总有无限可能值得期待。

江苏省淮安市九月零模   不设限与无限可能

【原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小小的种子可以长成大树,稚嫩的雏鹰终能翱翔天空……向梦想进发的路上,只有不给未来设限,才可以拥有无限可能。

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感悟与思考?请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审题】

这是一道要求围绕“设限”“可能”之间的关系展开思考的作文题。作文题由材料、提示语和要求三部分组成。
材料共两句话。第一句话是陈述两个具体事例的结果:“小小的种子可以长成大树”,“稚嫩的雏鹰终能翱翔天空”,省略号后面显然是省略了各种类似情况;第二句话是一个条件复句,实际上是对第一句话所阐述现象的一种总结升华,强调的是“不给未来设限”的重要性。
命题者的言下之意是种子不给未来设限,所以长成大树,雏鹰不给未来设限,故能翱翔天空,如果设限可能就是另外一番光景,显然是想引导考生能够由此及彼,由物及人,在全面理解材料的基础上正确认识和阐述“设限”与“可能”之间的关系,以解决个人、国家和人类在日常生活、求知探索、未来发展等层面的实际问题。考生理解了“设限”与“可能”的内涵及关系,才能理解材料的意旨,才可能进一步联系历史、现实和未来,从对概念的探讨转向对现实问题的思考,提升自身思想及行动,更好地服务时代、社会、祖国。
不管选择哪个观点,都不得偏离“设限”和“可能”这个核心。行文时可以侧重于其中一个方面,但不可将二者完全割裂开来。
写作任务中的“你”提醒考生,要有自己的身份意识,要写出自己的独特“感悟和思考”,不能蜻蜓点水,简单演绎文题。
写作要求强调“自选角度,确定立意”。行文时须自选角度,着重写一个或两个方面,这样才能写得深入透彻。
文体不限意味着考生可以发挥自己的写作特长,选择最擅长的写作形式。但无论选择何种文体均应符合相应的文体特征;若选择应用性文体,应充分体现具体交际情境,并能完成交际目的。

【评分】

作文阅卷要公正公平,坚持内容与形式统一的原则,注重考查考生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表情达意的能力,要从切题、立意、选材、结构、文体等写作基本能力和语文素养诸方面进行综合衡量,精准量分。

需注意的是:若出现具有个性化文体样式的作文,如杂文、剧本、故事新编等,只要形式、内容均恰当,要敢打高分。

【范文】

01.橘子不是唯一的水果

《德米安:彷徨少年时》中写道:一只巨大的鸟儿正破壳而出,这枚蛋就是世界。正如鸟儿破壳而出,方能拥抱更辽阔的天空,种子冲破泥土,才可以长成参天大树,我们的人生亦如此。
人们就像一座国城,墙既是庇护,也是限制。无数人留连眼前的舒适,用“不可能”为人生设限,于是墙越筑越厚,成为牢笼。
然而,墙的本质注定墙终将倾颓。人生的精彩在于无数次突破局限,冲破自我的束缚,去看向更高远的星空。
所谓“设限”在于自我的否定,是个体面对外界而产生的不适与外界对个体发展的约束而形成的恶性循环。与“愈挫愈勇”相对应的“越挫越颓”恰是大多数人的生活状态。“我不行”的标签是个人意识逐渐沉睡的标识。当无数困难压向个人,怀疑、畏惧的情绪迅速战胜反抗意识,于是大多数人选择了“躺平”,选择顺其自然。
当然,若是将“限制”过分推责于外界,便是忽略个体力量了。史铁生提笔写道“命定的局限尽可永在,不屈的挑战不可须臾或缺。”面对命运为他所设的“残疾”限制,他亦曾彷徨过,堕落过。然而,当自我力量的苏醒之后,他却选择了用精神的力量站立起,突破命运所设的限制,缝起一个独一无二的灵魂。
不给未来设限,方能发掘本我,拥有无限可能。“我们唯一的义务就是活成自我,找到大自然埋藏在我们生命中的种子,并将它活出来”。辛克莱的成长正是一次次突破自我与回归自我的过程。面对父母希望他走向“光明世界”的限制,他却在德米安的引领下,走向属于自己的世界。
怀揣鸿鹄之志的青年们,正值芳华待灼之际,不要为自己的人生设限,尝试与更多的人群、更广大的人群,建立更深刻的联结,去看看属于自己的世界。
就像《橘子不是唯一的水果》中的女主人公,在教会、母亲、他人的非议之后,她选择了离家出走,去寻找不同的人生。
橘子不是唯一的水果,
不为自己设限,
你的人生还拥有无数可能。

02.不设限,方无限.

“管夷吾举于市,孙叔敖举于海”,昔者扬名立万之人,出身卑微者不可胜记,陈涉不过一“瓮牖绳枢之子,氓隶之人”,却依旧能够作出惊动全国之“举大计”之事,撼动秦王朝。上述之伦,虽卑微弱小,却能实现博大志向,书写自身无限可能。
故而,虽有“珠玉”之志,纵己身卑如劣石,也不应“觉自形秽”,而是不设限、不落成规之网,相信未来的无限可能。不设限方能无限。
设限,指给自己未知的未来,设置已知的可能。这是对自身能力的不自信,是对未来斗志与希望的丧失,是在将如水般可成万千般形态的人生规置在固定形状的牢笼中。东施效颦,将自己本有千万种可能性的人生限制在模仿他人的死网中,一辈子只将西施作为人生境界的最高处,行事言语皆陷入“模仿”的限制中,本该与众不同的人生变成陷入自己设置的限隘中无法逃脱。对于未来的限制终变成套死在每一个当下的自己身上的铁索,绊住人生的可能。
故而,不给自己设限,将成为未来无限可能埋笔。每一个不设限的时刻,终将造就未来的无限光彩。躬耕于南阳的诸葛亮从不为自己设限,居于草庐之中仍关注天下之事,头脑智明,等待时机,终辅佐刘备建立蜀国;终南垂钓的姜太公从不为自己设限,高龄之时仍等待被重用之时,经成一代佳话。正是因为他们不给自己设限,从而相信自己未来的无限可能,进而实现志向。
然不设限看似是毫无限制的,实则存在着边界。不设限并不是天马行空,胡思乱想,不是想到什么就能实现什么,不是只要不设限就能达到无限。架起不设限与无限的桥梁的,是实干。再观中国历史,中国因清政府所设“天朝”、“闭关锁国”之限而受欺于西方列强与日本,一代代先锋奋起呼号,不信亡国、弱国之限,打破速亡之限,以拼搏实干,将心中的无限变为现实。
无限可能,须不设限,也须实干。正值吾辈青年立于时代潮头之际,应不限己身未来志,成就无限未来事,把握住当下,让无限的未来实现,进而完成国之无限可能。
以敢性勇毅拓开人生之限,引领碌碌之辈,成就个人无限可能,达成国之无限未来。

【评语】作者审题精准,开篇以“管夷吾、孙叔敖、陈涉”三位出身卑微,却敢于拼搏,最终书写无限可能的典型人物入篇,引出中心论点。文章脉络清晰,“设限”的界定,“不设限”的价值娓娓道来,自然顺畅,接着一句“然不设限看似是毫无限制的,实则是存在边界”,充满是思辨色彩,在众多考生中立刻脱颖而出,最后指明“无限可能,须不设限,也须实干”指明“实干”的重要性。文章事例丰富,行文十分规范,是一篇值得借鉴、可以模仿的考场佳作。

不足之处,就是语言的张力还欠火候,个别分论点的深刻性还可再深挖。所以综合评为一类下55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