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教学论文中的说理技巧┃论文写作┃​2023年11月12日

 课程教学研究 2023-11-12 发布于浙江




本期推送文章





教学论文中的说理技巧


刘祥

江苏仪征中学

摘    要:写作教学论文时,形成明晰的观点或主张、占有详实且新颖的论据素材、掌握必要的论证技法,仅只属于先于“兵马”而行的“粮草”。真正意义的写作,开始于构建论证的思维层级。教学论文中的说理,既要注意多视角地研究与表达,还要注意事理间的逻辑关联,注意行文中的语言运用。这些因素之外,影响教学论文成败的还有一个不可忽视的“读者意识”。

关键词:教学论文;学理阐释;读者意识;逻辑层次

参考文献引用格式:[1]刘祥.教学论文中的说理技巧[J].中学语文,2023(22):76-79.


在确立了明晰的论点、占有了详实的论据、搭建起合理的写作框架之后,教学论文的写作便进入到了具体的“施工环节”,即如何用读者接受的言说方式,把想要表达的道理有层次、有逻辑地阐释清楚。

此处所说的“读者”,严格意义上而言有两类,一类是从事教育教学研究的同行,另一类是期刊编辑。对于教学论文的写作者而言,论文写作的终极目的,是为了总结并推广自身的研究成果,给同行们提供相应的参考或启迪。只是,达成此目的的前提必须是文章发表出来。故而,期刊编辑反而是影响教学论文写作的最重要的“读者”。“读者接受的言说方式”首先就是期刊编辑接受并认可的言说方式,其次才是业界同行理解并接纳的言说方式。二者理论上说应该保持一致,实际上却存在较大的差异。主要体现为越是权威性的期刊,越关注教学论文的理论深度,“学院派”气息越浓厚,而一线的绝大多数教师,却更关注可复制的、易于操作的“田野派”实践性教学技法,比如具体的教学流程,具体的文本解读,具体的教学技巧。

事实上,即使是注重理论深度的权威性期刊,也并不拒绝“田野派”的实践性研究成果,只要这些成果建立在详实且持久的课改实践的基础之上,并能够从感性经验中提炼出一定的共性化、理论化的观点、主张、策略和方法。教学论文关注应有的理论深度,却并非主张为了写作而人为堆砌各种学术理论,理论指导实践,理论也来源于实践。

教学论文写作中的说理技巧,其实就是将相应教学理论和相应教学实践融合为一体展开分析探究的言说技巧。[本文由小课题研究公众号精选编辑,欢迎老师们搜索并关注,免费查询6万最新课题参考选题]

一、好的论据从哪里来

极少量的教学论文,会立足当下推定未来。绝大多数的教学论文,则是基于现实教育教学生活中的真实性研究,探究并归纳提炼某些规律性的教学问题,用以服务并引导当下的具体教学活动。写作此类型的教学论文时,宏观性理论论据固然重要,“田野实践”中积累的真实性数据、代表性案例和科学性结论更是不可或缺。没有此四方面的论据作支撑,任何一种先进的教学构想都只能是空中楼阁。

要想占有并根据写作需要灵活运用这些论据材料,前提只能是阅读与实践。没有阅读,便无法知晓相应的教育教学理论,无法了解教育教学的最新研究成果;没有实践,便无法获取真实的数据,无法借助代表性案例探究共性化问题,无法形成具有现实针对性与实践性的观点或主张。

需要强调的是,指向教学论文写作的专业化阅读,必须建立在尊重常识、敬畏规则、贴近真实性发展需要的基础之上。尊重常识,即所阅读的教育教学理论必须经得住基本性常识的验证;敬畏规则,即所阅读的内容必须符合最基本的成长规则和发展规则;贴近真实性发展需要,即所研究的文字必须切合当下的教育教学主张。之所以要强调这三点,是因为总有一些教学写作者只依托于自身的感性经验和碎片化认知体验探讨教育教学问题,写出来的教学论文虽有理有据,却持论偏颇、不尊重教育规律。

教学论文写作中的宏观性理论论据,必须具有针对性、普适性和前瞻性。所谓“针对”,即援引的理论论据必须和持有的论点吻合,能够有效证明论点的合理性;所谓“普适”,即引用的经典言论具有超越特定时代背景下的特定认知思维的特征,能够适用于阐释不同时代、不同语境下的同类型教育教学问题;所谓“前瞻”,即选用的理论论据至少与当下的课程改革主张保持一致,最好能够选择具有一定的超前意识的最新教育教学理论成果。比如,当我们试图阐释大单元视域下单篇文本的教学技法时,就决不能将新课标颁布之前的某些观点与主张引用过来充当理论论据。

实践性的论据材料,虽同样要求“尊重常识、敬畏规则、贴近真实性发展需要”,内涵上却有很大的差异。以“贴近真实性发展需要”为例,实践性的论据材料不但关注各项研究数据的真实性、案例的代表性和结论的科学性,而且关注获取这些数据、案例和结论的路径与方法,关注相关调查问卷、案例研究中的教学理性、教学情怀。也就是说,实践性论据材料所倡导的常识、规则和真实性发展需要,主要着眼于教育教学实践过程。具体而言,即依照常识和客观规律开展具体的教学探索,而非依照某种行政指令或功利性价值诉求开展教学活动。[欢迎老师们搜索并关注小课题研究公众号,免费申请加入课题论文交流群]

二、掌握一些必要的论证方法

解决了论据选择与储备的相关问题之后,教学论文的写作便进入到运用论据证明论点的阶段。议论文教学中,此阶段被称作“论证”。论证的本质是一种过程,一种综合运用多种论证方法阐释事理、探究原因、归纳方法、申述主张的立体化思维活动形式。

最常见的论证方法,非事实论证理论论证莫属。比如下面这两段文字:

《一滴水经过丽江》是“非典型游记”,融合了童话、散文诗等文体表现方式,独特的表现手法也极具艺术魅力。同时,该文追求散文表现手法的创新,更体现出在场主义散文的基本特征。

在场主义散文主张“面向事物本身”,强调经验的直接性、无遮蔽性和敞开性,认为散文写作“在场”的唯一路径是介入,介入就是“去蔽”“揭示”和“展现”。在场主义散文所主张的介入包括:对作家主体的介入,对当下现实的介入,对人类个体生存处境的介入。在场主义散文强调的是介入现实、关照当下、抵达本真。写丽江游记的作品多如牛毛,为何阿来的这一篇能够选为课文?原因在于阿来的在场精神。诸多作者秉持游客身份书写丽江,这种“过客”的视角往往同质化、浅表化,而阿来则是以主人的身份来亲近这片土地,选择一滴水经过丽江,是介入这方水土的最佳方式。

前一段文字中,课文《一滴水经过丽江》被用来作事实论据,但不是直接引用课文中的原材料,而是对整个作品进行了归纳与提炼。故而,此种事实论据便属于“提纯”之后的事实,具有更强的针对性。后一段文字中,“在场主义散文”的特征与路径介绍属于理论论据,被用来解析《一滴水经过丽江》中的艺术特色,从写景状物的感性化文字中归结出理性化的认知,打通理论和具体事例间的学理关联。故而,此种理论论据也便属于“融通”之后的理论。

由这一案例及其简要分析可知,教学论文写作中的事实论证和理论论证,绝不是只提供一则具体的案例或一种特定的教学理论,而是要依照论题或者论点的表达需要,先对论据材料进行深加工,再运用加工过的论据验证或探究论点的合理性。

“因果分析论证”也是教学论文写作中广泛使用的论证方法。比如下面这个案例片段:

整本书阅读教学得以实现的前提,首先是教师的自主阅读,然后才是学生的自主阅读。……

受知识积淀、生活阅历以及专业素养的影响,语文教师的自主阅读较之以学生的自主阅读,具有目标相对清晰、认知相对全面、理解相对深刻、评价相对理性等特点。因而,语文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整本书阅读之前,必须将自身沉浸到作品的文字海洋中,依托自身的文学素养和专业素养,发现并设计出各种不同类型的“问题”。一般而言,语文教师发现并设计出的“问题”,应区分为“自身和学生都能读懂,但信息相对零碎,需要重新整合加工的问题”“自身拥有清晰的认知,但估计大多数学生难以理解的问题”“自身有一定的阅读困惑,但借助各种评论性资料可以理解的问题”“自身短时间内无法理解或者理解不透彻的问题”四大类。整本书阅读教学中,最后一类问题不宜引入课堂,第三类问题也需充分考虑学生的认知能力而有选择地应用于课堂。

学生的自主阅读,在未进行专业化训练之初,必然体现出休闲式阅读的特性。大多数学生往往只会关注感兴趣的情节与人物,极少关注作品的思想、情感、审美趣味、艺术手法,更少有人会从专业研究的视角对作品中不同类型的内容进行筛选、整合、比较、解构。故而,学生的自主阅读中能够发现的“问题”,更多具备碎片化、非学术化的特征。语文教师在引导学生完成“整本书阅读任务清单”时,要善于带领学生逐步走向理性阅读,发现真问题,探究真问题,让问题成为理性阅读的出发点。

三段文字中,第一段提出相应的主张,第二第三两个段落分别针对该主张阐释原因。此种论证,无需具体事例支撑、也无需引入特定的教学理论,只需要立足事理本身的内在逻辑,将自身的理解一步步阐释清楚即可。[欢迎点击加入《中小幼教师如何做课题写论文》视频课程,零基础学习做课题写论文]

三、如何构建论证的思维层级

确立了明晰的观点或主张、拥有了富有说服力的论据材料、积累了诸多的论证方法之后,论文写作只算是完成了最初的物质准备。真正意义上的教学论文写作,始于写作者在大脑中开始构建自身的论证思维层级。教学论文中的思维层级就如生长中的一棵树的根系,层级越多,能够汲取到的养分便越多,也就越有利于朝向枝繁叶茂的方向发展。

在《教育写作的“四大视角”》一文中,笔者介绍了多视角观察教育教学问题的常态化方法。建构论证的思维层级当然离不开这些视角,但决不能过度依赖多视角的观察探究,舍弃了同一视角下更多层级的价值认知。以最常见的新课导入技法研究为例,固然可以分别围绕教师视角、学生视角、课程视角、未来视角探究各种类型的导入技法的优劣得失,如果只从课程视角出发,深挖某一种新课导入技法与课程目标、课程任务、学习情境、真实性学习等学习要素间的学理关联,或许更有利于拓展对该问题研究的广度与深度。

建构论证的思维层级,通常采用三种方法:多视角并列展开,拓展思维认知的宽度;单视角递进展开,展示思维认知的深度;多视角交错式展开,融思维认知的广度和深度为一体。

比如,当我们试图以“真实性问题情境”的创设为论题写作教学论文时,采用第一种方法构思,便可以形成这样几个分论点:真实性问题情境,让“用课文教”成为必然;真实性问题情境,让“用教材学”拥有明确的抓手;真实性问题情境,让课程成为可感知的真实存在;真实性问题情境,为未来生活夯筑思维根基。此四个分论点,分别依托教师视角、学生视角、课程视角、未来视角而设定。

采用第二种方法构思时,则只需选定一个视角作纵深探究。以“课程视角”为例,可形成这样几个论证层级:情境因课程而存在,不同的课程需要不同的情境;情境创设存在着优劣之别,好的情境更有利于课程目标的落实;情境的价值在于创设场域,让学习真正发生;情境应契合学习者的认知力和理解力,能够激活学习者的学习兴趣。这四个层级的思考,由浅入深、由外而内,不但有利于阐释情境和课程间的学理联系,而且有利于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系统化探究真实性问题情境的创设的相关技能。

采用第三种方法构思时,便是打通上述两种方法,既注意不同视角下的横向分析,又关注同一视角下的深度挖掘。需要注意的是,多视角交错式分析论证某一教学问题时,一定要注意处理多视角、多层级间的详略关系。一般而言,多视角的分析时,只适宜详写一或两个视角下的思考与发现,辅之以对该视角下的分析发现的多层级阐释。另外的两三个视角,略作阐释即可。毕竟,一篇教学论文永远无法解决所有的教学问题,与其平均着力,不如把握最重要的一两个点说深说透。[欢迎老师们搜索并关注小课题研究公众号,免费下载课题研究快速入门手册]

四、如何增强语言的表现力

语言是思维的外壳,富有表现力的语言不但可以增强文章的气势和感染力,而且可以营造出环环相扣、层层推进的逻辑力量,推动事理阐释朝向深广处不断前行。

教学论文中的语言,也存在着“学院派”和“田野派”的差异。“学院派”的语言,偏好于使用相对陌生的名词概念,习惯于索引和引用;“田野派”的语言,偏好于使用常态化的表述,更多依赖事实论据的客观呈现和事理的逐层分析。

比如下面这两个片段,就体现着两种不同的言语风格。

示例1:

基于学习主题的层级性来反观统整性和综合性,我们会更为清楚层级性是后两种特性的基础,它们实际都源于学习主题自身的圈层结构。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层面构成了一个三环平行的同心圆,圆心指向引导学生学习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运用,全面发展语文核心素养,三环之间的互动就是课标、教材和教学的对话过程和转化机制……

示例2:

学习主题具有统整性,它是语文学习任务群教学之下的一个微课程形态,以特定的学习主题来整合具体的教学目标与内容、情境与活动、过程与方法、资源与评价,从而构成一个课程集合,学习主题涵盖人文性与语文要素;学习主题具有概括性,是任务群下一个单元、一个学段或一个课时的课程内容的概括表述;学习主题具有针对性,立足于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心理特点,基于学生的经验,指向学生的最近发展区。

两段文字都是探讨“学习主题”的属性特征,前者概念众多,语言也略显拗口,相当数量的一线语文教师未必能够精准理解其中的学理。后者更多使用现实生活中的常态化语言,绝大多数语文教师能够知晓其观点主张。

下面两段文字,节选自笔者的教学论文《还原语文教学的育人属性》。其中的语言表达,代表着笔者对教学论文写作中语言运用的认知与实践:

一直以来,我们的文化背景中,都存在着神话作者的错误倾向。善良的读者,习惯于以“文如其人”的标准来裁定作者的道德品德,再用这样的品德反过来推定他们作品的各种意义,于是乎,一些被我们称之为“思想家”的作者,便被架空成了不食人间烟火、全无半点瑕疵的完美神灵。他们作品中的每一句话,也就成了不允质疑的绝对真理。这样的过分抬举,对于客观公正地阅读文章,有百害而无一利。毕竟,任何一篇文章,都只能是特定背景、特定思想、特定心情的产物,不可能“放之四海而皆准”。

从“人的视角”探究作品的作者意义,就是要剥离这样的神话,只把作者当做和我们一样的普通人。而既然是普通人,思考问题时,利己的本性往往就会占据思维的主导性地位,就会在思考问题、发表见解时,先从自身利益的视角看待一切的人与事。当然,作者的身份不同,他所呈现的利益也有大有小。比如,诸葛亮在《出师表》中表现出的思想与情感,体现的就是以他为代表的一批蜀汉王朝老臣的共性化心声。这样的心声,和以刘禅为代表的新生代势力之间,并不“同声共振”。阅读《出师表》时,如果无视两代人间的思想矛盾,一味神话诸葛亮的一切言辞,就难免会误读了刘禅,真将刘禅当做了“乐不思蜀”的傻瓜。[欢迎老师们搜索并关注小课题研究公众号,免费查阅海量课题论文资源]

有人说,写教学论文一定要有深度。深度当然必不可少,如果一篇教学论文中展示出的见解和认知不能超越一般性读者的认知水准,不能给读者以思维开启,则这样的文章便毫无价值。但也必须警惕,教学论文的深度来自思维的广度和深度,而非来自堆砌一些难懂的概念术语。真正有深度的文章,未必需要借助他人的言论和思想进行外包装。从这一点而言,我主张“我手写我心”,用自己的言说方式,将自身的多视角观察、多层级探究的所感所悟有逻辑地表达出来。

本文来源 中学语文 2023,(22),76-79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